水城慧德学校高考冲刺历史试题 2(5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城慧德学校高考冲刺历史试卷(6)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考试范围:人文主义起源及发展;考试时间:25分钟;命题人:刘东
一、单选题
1.(2019
据此能够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A.古希腊已经产生无神论思想 B.中世纪理性已与宗教并行不悖
C.伏尔泰否定上帝的存在 D.理性的发展加速了与宗教的对立
2.(2019·湖南株洲二模·32)美国学者特林考斯在其著作《意大利人文主义思想中的人性与神性》中,对早期意大利人文主义者思想中的宗教取向做了细致而全面的分析,得出重要结论:“意大利的人文主义是一种基本在寻求将基督教义与世俗思想做出更紧密相连之神学综合的思想运动。
”该观点主要()
A.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仍是宗教信仰虔诚的时代
B.反映了基督教义与人文主义精神具有融合共同性
C.表明意大利的人文主义源于宗教改革运动的推动
D.表明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比中世纪思想更为“人性”
3.(2018·湖南永州高二第一学期期末·7)“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中间,完全世俗的、清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
”这表明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
A.对现世生活持悲观态度 B.仍然受宗教神学的束缚
C.以圣神主义为文艺核心 D.形成系统条理的世界观
4.(2018·山东潍坊高二3月联考·7)加尔文认为,不能因为有了神的国而忽略了世俗政府的作用,人生活于世界上,需要世俗政府的治理,这是由人的堕落的本性决定的。
由此,可以推断他主张() A.建立世俗政权以取代神权统治 B.将世俗政权和神权结合起来
C.以君主制政权遏制人的堕落本性 D.世俗生活比宗教生活更重要
5.(2018·山东潍坊高二3月联考·6)“路德只是用信仰的奴役制代替了教皇的奴役制,因此新教只是自然科学一时的貌合神离的同路人。
”材料主要反映了宗教改革()
A.摧毁了教皇的精神枷锁 B.与自然科学的精神相悖
C.未能根本上推动自然科学发展 D.换汤不换药,实际意义并不大
6.(2019·山西百日冲刺考试·33)16世纪,“他们都要求从世俗的情感和欲望解放领域转向思想文化体系的清算领域。
也可以说,他们都希望从思想体系上,而不是从人的情感上来清算神学体系。
”据此可知,“他们”()
A.主张否定宗教神学 B.反对君主专制
C.强调人有信仰自由 D.倡导人非工具
7.(2019·湖南永州三模·34)据统计,伏尔泰论及中国的著作将近80种,信件200余封。
伏尔泰甚至认为中国就是柏拉图式理想国模型的现实版,中国的农业、工艺、历史、政治、道德、宗教环境在他的笔下都是世界仅有和完美的。
伏尔泰如此褒扬中国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科技文化水平领先于西欧各国 B.意在营造变革社会现状的舆论氛围
C.中国政治体制适应了时代发展需要 D.工业革命推动了东西方的经济交流
8.(2019·贵州适应性考试·32)启蒙运动时期,“中国热”一度在欧洲流行。
伏尔泰在其著作《风俗论》中提到,如果说有些历史具有确实可靠性,那就是中国人的历史:狄德罗曾高度评价《四书》《五经》:孟德斯鸠认为中国的统治者因为严格遵守礼教而取得成功。
这说明()
A.中国文化为西方启蒙运动提供理论依据
B.中国文化与启蒙思想具有一定的共通性
C.大部分启蒙思想家具有崇洋媚外的心理
D.中国文化相对于西方文化更具有生命力
9.(2019·四川内江二模·33)启蒙运动之前,西欧知识分子以欧洲生活方式为标准来评判美洲印第安人,认为他们处于野蛮落后的状态。
而在法国启蒙运动中,不少启蒙思想家则称赞印第安人自然纯朴,视其为“高贵的蒙昧人”。
启蒙思想家此举意在()
A.批评西欧对美洲的殖民侵略 B.宣扬自由平等的理念
C.肯定印第安人的生活方式 D.批判传统认识的狭隘
10.(2019·陕西学业水平·29)雕塑家罗丹说:瞧!伏尔泰对面的卢梭,目光中含有无限精微的气息,那是十八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他们批评从古以来天经地义的道理。
罗丹所说的“共同性格”是指()
A.提倡绝对平均 B.主张权力集中 C.否定宗教信仰 D.批判君主专制
11.【答案】(1)特点:注重人的价值和自我修养;政治实践性强;追求和谐;具有封建主义烙印;缺少对人格平等的追求。
(6分,任答3点,言之成理即可)成因:封建经济和政治的影响;传统“民本”
思想的促进;儒家思想伦理文化的影响。
(4分,任答2点,言之成理即可)
(2)背景:工商业经济发展的推动;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促进;公民个人价值重要性的凸现。
(6分,
言之成理即可)
(3)变化:由对人个体自由的追求转向对人社会权利的追求。
(3分,言之成理即可)影响:宣扬了民
主和平等理念;进一步促进了社会思想的解放;为资产阶级反封建提供了理论依据。
(6分,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1)第一小问特点,由材料一“它关注人的生命和价值尊严,强调社会中个人道德自律”可知注重人的价值和自我修养;由材料一“对政权的迎合也表现出强烈的实践性”可知政治实践性强;
由材料一“同时在‘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指导下去追求和谐社会的建立”可知追求和谐;由材料一“儒学的人文精神不可避免地带有封建主义烙印,大大损害了儒学人文精神的积极作用”可知具有封建主义烙印及缺少对人格平等的追求。
第二小问成因,联系史实可知中国古代“人文精神”政治性强、及具有封建主义烙印、缺少对人格平等的追求这是受到了封建经济和政治的影响;注重人的价值和自我修养是传统“民本”思想的促进的影响;同时追求和谐受到了儒家思想伦理文化的影响。
- 1 -
二、材料阅读
11.(2019·河南天一大联考高中毕业班阶段测试四·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分) 世界各国文化中大多不乏人文精神。
尤其是近代西方,人文精神得到进一步彰显。
材料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具有鲜明的特点,它关注人的生命和价值尊严,强调社会中个人道德自律。
对政权的迎合也表现出强烈的实践性。
同时在“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指导下去追求和谐社会的建立。
不过也有学者指出,“儒学的人文精神不可避免地带有封建主义烙印,大大损害了儒学人文精神的积极作用”。
——摘编自苏丽娜、陈利音《中国古代的人文精神——兼议中西方法治进程中人文基础的差异》材料二当民主制度在希腊各邦相继建立后,古希腊公民的个人作用和价值得到完美体现,使得人性得到高度尊重,自由成为了古希腊人的追求,这也导致人文主义在古希腊文明中有了生长的土壤。
古希腊人可以自由地进行思考,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自由地进行创作。
于是,“世界上第一次有了思想自由”。
——摘编自刘泠然《由古代希腊文化探其人文精神》材料三文艺复兴时期,人们高呼“个性解放”“人的自由”,提出人要摆脱“神学”的束缚,人可以达到一切他想达到的目的。
到启蒙运动时期,在理性的指导下,人们更是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自由被认定为是一种自然权利,是天赋人权。
——摘编自孙兴《论近代西方哲学的人文精神》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人文精神”的特点及其成因。
(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希腊“人文精神”形成的主要背景。
(6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西方“人文精神”内涵的变化和影响。
(9分)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普罗泰格拉怀疑神灵,阿奎那强调理性为上帝服务,而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用理性批判宗教,所以说理性的发展加速了与宗教的对立,故选D项;普罗泰格拉是怀疑神灵而不是无神论,排除A项;阿奎那强调神学美德要靠我们对上帝的信仰才能获得,理性为上帝服务,排除B项;伏尔泰批判天主教,但没有否定上帝的存在,排除C项。
2.【答案】B 【解析】由材料“意大利的人文主义是一种基本在寻求将基督教义与世俗思想做出更紧密相连之神学综合的思想运动”,可知人文主义将基督教教义与世俗思想进行结合,说明基督教义与人文主义精神具有融合共同性,故选B项;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并不反对宗教信仰,但这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A项;意大利文艺复兴发生时间早于宗教改革,C项本身错误,排除C项;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肯定人与人性,否定中世纪的教会神学,但材料表达的侧重点是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是对基督教教义的继承与发展,排除D项。
3.【答案】B 【解析】“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表明当时的文人仍然受宗教神学的束缚,故选B项;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对现世生活持积极进取的态度,排除A项;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以人文主义为核心,排除C项;“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表明系统条理的世界观尚未形成,排除D项。
4.【答案】B 【解析】通过题干可知,加尔文主张既重视神的作用,又重视世俗政权的作用,从而可以推断出加尔文主张将世俗政权和神权相结合,故选B项;通过题干可知,加尔文主张将世俗政权和神权相结合,而并非用世俗政权来代替神权统治,排除A项;题干没有提及世俗政权的性质即君主专制,排除C项;通过题干可知,加尔文主张将世俗政权和神权相结合,至于二者孰轻孰重,在题干中并没有涉及,排除D项。
5.【答案】B 【解析】通过题干可知,路德宗教改革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枷锁,同时,新教的信仰与教条实质上又设立了新的思想权威和精神枷锁,而这又与科学的自由、理性精神背道而驰,这充分说明,路德的宗教改革不可能从根本上推动自然科学的发展,故选B项;题干着重论述宗教改革没能从根本上推动自然科学的发展,而并非其积极方面——宗教改革摧毁了教皇的精神枷锁,排除A项;题干没有反映出宗教改革与自然科学精神的关系,排除C 项;路德的宗教改革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对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有一定的实际意义,排除D项。
6.【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宗教改革更加强调的是个人的信仰自由,故选C项;A项表述与题目中“而不是从人的情感上来清算神学体系”不相符,排除A项;B项表述与题目中“转向思想文化体系的清算领域”不相符,排除B项;D项表述是启蒙运动康德的思想观点,与题目中时间不相符,排除D项。
7.【答案】B 【解析】据材料“论及中国的著作将近80种,信件200余封。
伏尔泰甚至认为中国就是柏拉图式理想国模型的现实版”,结合所学可知,伏尔泰推崇中国儒家思想,借助对中国文化的推崇营造变革舆论,故选B项;依所学,明清时期中国科技落后于西方,排除A项;依所学,中国实行君主专制,落后于世界潮流,排除C项;依所学,工业革命在18世纪60年代开始,与材料表述的时间不符,排除D项。
8.【答案】B 【解析】由材料“伏尔泰在其著作《风俗论》中提到,如果说有些历史具有确实可靠性,那就是中国人的历史:狄德罗曾高度评价《四书》《五经》:孟德斯鸠认为中国的统治者因为严格遵守礼教而取得成功”可知启蒙运动思想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可,二者有道德启迪的相通性,故选B项;西方人文主义思想、自然科学的发展为启蒙运动提供理论依据,排除A项;“崇洋媚外”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中西文化各有特点,排除D项。
9.【答案】B 【解析】据材料“而在法国启蒙运动中,不少启蒙思想家则称赞印第安人自然纯朴,视其为‘高贵的蒙昧人’”可以得出启蒙思想家此举意在宣扬自由平等的理念,故选B项;材料说的是西欧知识分子和启蒙思想家对印第安人的看法、没有涉及西欧对美洲的殖民侵略,排除A项;材料说的是西欧知识分子和启蒙思想家对印第安人的看法,没有涉及印第安人的生活方式,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启蒙思想家对西欧知识分子的态度,排除D项。
10.【答案】D
- 2 -
- 3 -
一、单选题
1.(2019·河南普通高中毕业班4月适应性考试·33)中世纪人们普遍谴责谋利的行为,教会禁止放贷取
利,认为这是“一个在上帝看来可恶可厌的罪恶”。
但到了16世纪,人们已经承认“温和的、可以接受的高利贷行为”。
人们观念的改变源于( )
A .商品货币关系发展
B .宗教改革的影响
C .地理大发现的推动
D .商业革命的需要
2.(2019·山东青岛一模·32)15世纪中期,德国人古滕贝格发明了一种可以成批浇铸字模的手工浇铸
机,用活字与机械来印制书籍,并建立了印刷厂。
他的发明很快得到推广,到1500年德国约有60多个城市有印刷厂,欧洲已有上千家印刷厂。
这反映出当时( ) A .毕昇活字印刷术传入欧洲 B .科学技术转化成为生产力 C .宗教改革推动了信息传播 D .社会需求与商业发展结合
3.(2019·内蒙古包头二模·33)据学者研究,英国早期城市化的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城市化( )
A .未摆脱政治中心优先发展的藩篱 B
.受制于城市人口的缓慢增长 C .政治中心严重制约其他地区发展 D .催生了自由主义的经济思想 4.(2019·河北石家庄一模·33)1830—1889年英国主要进口谷物情况如下表所示,据此推断,英国( )
A .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入超地位
B .土地贵族的政治地位有所提升
C .政策调整推动了工业化进程
D .科技进步导致农产品价格下降 5.(2019据此可知( )
A .科学理论开始指导工人运动
B .无产阶级斗争的联动性增强
C .英国成为国际工人运动中心
D .工人阶级革命斗志日益高涨
6.(2019·河南普通高中毕业班4月适应性考试·34)1688年之前,英国90%以上的商品出口到了欧洲
大陆。
大约100年后,英国对欧洲出口虽有所增加,但这一比重却下降到3%左右,而对美洲的出口所占比重则增长到58%左右。
这一状况( )
A .得益于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
B .反映了英国国际地位的下降
C .推动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
D .说明了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7.(2019·山东济南高三期末·23)1833年,英国议会通过《1833年工厂法案》,要求禁止雇佣9岁以下
的儿童,将9~13岁儿童的工作时间限定为每周48个小时,13~18岁的青少年每周的工作不能超过69个小时。
英国议会的这一做法( ) A .违背工业资产阶级的意愿
B .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资本主义的平等原则
C .代表工人阶级的普遍要求
D .反映了英国解决社会问题方式的一般特征
8.(2019·山西百日冲刺考试·34)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指出,童工和女工是雇主眼中“忙
碌”“勤劳”和“有用”的人,同时分析了1839年在大不列颠的工厂工人的构成情况(如下表)这种构成( )
A .说明英国重视技术工人的家族传承
B .符合当时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需要
C .反映出当时成年劳动力的严重匮乏
D .说明农业吸引劳动力能力超过工业
9.(2019·江苏南通二模·16)下图是英国各部门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示意图,据图中的数据变化
可知
( )
A .英国工业化转型尚未完成
B .圈地运动导致农业发展缓慢
C .服务业所占比重略有下降
D .机器生产基本取代手工劳动
10.(2019·湖南衡阳一模·33)尊重女性,强烈的主人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是中世纪英国贵族绅士文化的
核心。
随着时代变迁,个人奋斗与商业意义上的成功日渐成为新的绅士标准,“绅士”的适用范围不断扩大到平民阶层。
到19世纪末,传统的绅士概念被彻底稀释。
这说明,英国绅士文化()
A.随着经济的转型而嬗变 B.渐朝低俗化的方向发展
C.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 D.在商业社会中逐渐消亡
11.(2019·山东济南高三期末·24)189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谢尔曼反托拉斯法》,并成立公司管理局,调查各公司的财务状况。
1903年和1906年,国会又先后通过了《埃尔金斯法》和《赫伯恩法》,这些法案禁止铁路公司擅自定价和给大公司优惠,授权州际商务委员会确定铁路最高运费。
其举措意在()
A.稳定经济秩序 B.保护中小企业 C.全面干预经济 D.打击垄断组织
二、材料阅读
12.(2019·广东广州二模·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材料铁路发展大事简表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A 2.【答案】D 3.【答案】A 4.【答案】C
5.【答案】B 【解析】由材料内容可知英、法、德等国工人先后形成了国内全国性组织,1864年又成立了第一个国际性工人组织,说明无产阶级斗争的联动性增强,故选B项;材料仅体现欧美工人组织联合性组织,未体现马克思主义对工人运动的指导作用,排除A项;工业革命后,国际工人运动中心从法国转到德国再到俄国,英国始终不是国际工人运动中心,排除C项;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后,工人运动陷入低潮,排除D项。
6.【答案】C 【解析】18世纪后期英国对北美输出商品增加,给英国带来丰厚利润,为英国工业革命开展提供了资金保证,故选C项;英国工业革命完成是在19世纪中期,材料所述时间是在18世纪后期,排除A项;材料说英国对欧输出减少,对北美输出增加,不能看出英国国际地位下降,排除B项;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是在20世纪初,排除D项。
7.【答案】D 【解析】1833年,英国议会通过《1833年工厂法案》说明在工业革命的过程中政府通对立法保障儿童利益,强化了对社会经济的管理,故选D项;1833年,英国议会通过《1833年工厂法案》说明在工业革命的过程中政府通对立法保障儿童利益,适应英国工业革命后工业化的需要,排除A项;1833年,英国议会通过《1833年工厂法案》说明在工业革命的过程中政府通对立法保障儿童利益,代表儿童的普遍要求,排除B项;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中存在形式上平等和事实上不平等的矛盾,排除C项。
8.【答案】B 【解析】根据题目中时间“1839年”、“工人数量的不断增加”得出此现象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故选B项;题目中并未牵涉技术工人,排除A项;C项表述与题目中的数字不相符,排除C项;D项表述与事实不符,排除D项。
9.【答案】A 【解析】图中数据显示到1801年农业的比重仍然超过工业,故选A项;圈地运动使农业迅速资本主义化,排除B项;服务业所占比重上升,排除C项;题干没有体现机器全面使用,排除D项。
10.【答案】A 【解析】由材料可知英国绅士文化由传统的“尊重女性,强烈的主人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变为“个人奋斗与商业意义上的成功”,且“绅士”的适用范围不断扩大到平民阶层,这是因为资本主义发展导致绅士价值观的变化,且追求商业成功也不仅局限于绅士,向平民阶层扩大,故选A项;材料中英国绅士文化强调个人奋斗与商业意义上的成功,但这并不能体现英国绅士文化的低俗化,排除B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反封建王朝,这与“追求个人奋斗与商业意义上的成功”的绅士文化不符,排除C项;由材料可知英国绅士文化有了新发展,因而英国绅士文化并未在商业社会中逐渐消亡,排除D项。
11.【答案】A 【解析】《谢尔曼反托拉斯法》、《埃尔金斯法》和《赫伯恩法》,有利于防止极少数垄断组织来通过行业垄断操控国计民生,二者都是为了维护公平秩序,促进社会良性发展,故选A项;美国国会通过了《谢尔曼反托拉斯法》,客观上有利于反垄断运动,保护中小企业,但与《埃尔金斯法》和《赫伯恩法》无关,排除B项;美国国会通过了《谢尔曼反托拉斯法》、《埃尔金斯法》和《赫伯恩法》,从工业角度干预经济,排除C项;美国国会通过了《谢尔曼反托拉斯法》,客观上打击垄断组织,保护中小企业,但与《埃尔金斯法》和《赫伯恩法》无关,排除D 项
12.答案】示例1
论题:科学技术的进步与铁路运输
工业革命时期,蒸汽机的改良和应用,有力地推动了交通运输工具的改进,蒸汽机车率先在英国出现并运行。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电力的广泛应用,电动机的发明对交通领域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19世纪末,欧美国家建成电气化铁路,大大提高运输效率。
这表明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铁路运输业的发展。
示例2
论题:铁路技术的输出与全球观
- 4 -
19世纪下半叶,英德等国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作为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地,他们在亚洲、非洲地区大量修建铁路,掠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财富以满足本国经济发展的需要,遭到当地人民的反抗;21世纪以来,中国本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在非洲、亚洲、欧洲等地投资修建铁路,在谋求本国发展的同时促进各国共同发展。
这表明,不同的全球观理念下,铁路技术的输山对世界的影响截然不同。
水城慧德学校高考冲刺历史试卷(8)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考试范围:西方政治制度和马克思主主义产生和实践;考试时间:25分钟;命题人:刘东
一、单选题
1.(2019·广东广州二模·33)1836年6月,英国一部分工人和手工业者组织了“伦敦工人协会”,向议会提出废除统治阶级剥夺人民自由权利的各种反动立法,要求改善工人生活条件,要求社会一切阶级获得平等的地位。
这表明当时在英国()
A.民众要求废除议会民主 B.工人阶级的阶级意识提高
C.政党政治逐渐走向成熟 D.工人运动有科学理论指导
2.(2019·河北唐山二模·33)170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任职法案》,规定:凡议员得到国王任命或从国王那里领取薪俸后,就自动失去了议员资格。
这一规定()
A.使英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B.体现了权力分立制衡原则
C.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的原则 D.基本上确立了责任内阁制
3.(2019·江西赣州高三3月摸底·34)1978年,英国工党卡拉汉政府宣布对工资问题采取强硬立场,规定年增长率不得超过5%;但1979年,在强大的罢工压力下政府不得不同意把工资提高9%,在全体国人面前大丢其脸,在这种情况下,保守党对工党政府提出不信任案,并以一票多数迫使工党政府下台。
材料反映出当时的英国()
A.憧憬建立福利国家 B.实行民主共和制度
C.实行责任内阁制度 D.基本解决发展停滞
4.(2019·湖南株洲二模·33)下图为英国近代漫画家吉尔雷的一幅代表作。
图右坐者为自由女神,跪者为路易十六。
据此可知()
《向自由献祭(1789年)》
A.路易十六点燃法国革命 B.美国是法国革命的模板
C.作者抨击英国君主制度 D.历史事件象征意义深远
5.(2019·全国Ⅰ卷4月模拟·34)有学者指出:“普鲁土完成了德意志帝国重新统一的历史任务,又收服了德国的资产阶级,从而改变了他们对美国式宪政的偏好和追求,甘心接受普鲁士式的宪政安排。
”
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德国政治变革背离世界潮流 B.国家统一是政治转型的前提
C.美国民主宪政模式日趋落后 D.现实国情决定德国政治形态
6.(2019·江西上饶二模·34)19世纪晚期以来,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出现了新变化:欧美各国纷纷成立了工人阶级政党,其代表经选举开始进入政府和议会,“修正主义”思潮盛行。
这是( )结果() A.国际工人运动发展的 B.国际无产阶级意识进一步觉醒的
C.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的 D.经济与社会变化的
7.(2019·河北石家庄一模·34)1857年3月8日,美国纽约纺织女工走上街头抗议恶劣的工作条件和低薪;1910年,第二国际筹划设立国际劳动妇女节;1914年3月8日,欧洲多国妇女举行反战示威;1917年3月8日,俄罗斯妇女的罢工拉开了“二月革命”的序幕;1924年3月,中国国共两党共同庆祝妇女节;1975年,联合国开始庆祝妇女节。
可见,这一节日()
A.由世界民主运动共同促成 B.适应了民族解放运动的要求
C.植根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 D.完成了保障女性权益的使命
8.(2019·河南六市一模·34)《共产党宣言》指出:“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
这一论断()
A.是对唯物史观的集中表述 B.提供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依据
C.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D.揭示出当时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
9.(2018·广西钦州高二第二学期期末·22)马克思主义也被称为科学社会主义,它之所以被称为“科学”,主要在于其()
A.揭示了资本土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B.揭示了剩余价值规律
C.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D.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性
10.(2019·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一模·34)1871年3月,巴黎公社成立后取消了常备军和国家官吏。
规定公职人员必须是社会公仆和勤务员,只领取相当于工人工资的报酬。
这体现了()
A.廉洁政府的政治理念 B.一切为工人服务的宗旨
C.公社的社会主义性质 D.民主原则在公社的践行
11.(2019·山东济南高三期末·25)1917年3月,俄国沙皇退位,“所有沙皇制度的象征物都被销毁,镶有罗曼诺夫王朝的两头鹰的旗帜被撤下。
冬宫上,象征着国际革命标志的红旗在飘扬着”。
上述事件()
A.促使俄国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B.标志着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分歧已经消失
C.使无产阶级全面掌握了国家政权
D.标志着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任务基本完成
12.【答案】(1)建设: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尝试;实行选举等社会主义民主。
(2分)原因: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阶段,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够健全。
(2分)问题: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1分)
(2)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水平(或生产力发展水平);无产阶级的力量;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与成熟;领
导因素(策略、方针);理论指导;国际环境(答到5点即可给满分,10分)
【解析】(1)第一小问建设,根据材料一“直接选举、全民选举等政治文明……”实行选举社会主义民主;结合所学,巴黎公社创建了第一个工人性质的政权;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一“当时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不够健全……直接选举、全民选举等政治文明措施超过了当时的历史条件”,当
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够健全;集合所学,当时资本主义尚处于上升阶段;第三小问问题,根据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