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2016学年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
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8小题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意,选对得3分,选错得0分)
1.关于参考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参考系必须是静止不动的物体
B.参考系必须是静止不动或正在做直线运动的物体
C.研究物体的运动,可选择不同的参考系,但选择不同的参考系观察结果是一样的D.研究物体的运动,可选择不同的参考系,但选择不同的参考系对于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而言,一般会出现不同的结果
2.一短跑运动员在100m比赛中跑到50m时速度大小是9.5m/s,在10s末到达终点冲剌时速度为11.5m/s,这名运动员在百米赛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是()
A.11.5m/s B.10.5m/s C.10m/s D.9.5m/s
3.一物体以6m/s的速度沿一光滑倾斜木板从底端向上滑行,经过2s后物体已向下滑行,速度大小为1m/s,若选择沿木板向上为正方向,用a表示加速度,用v表示2s末的速度,以下表示正确的是()
A.a=﹣2.5m/s2,v=+1m/s B.a=﹣3.5m/s2,v=﹣1m/s
C.a=+2.5m/s2,v=+1m/s D.a=+3.5m/s2,v=﹣1m/s
4.如图所示,是沿同一直线运动的物体A、B,其相对于同一参考系的位移﹣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
A.从第3s起,两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且v A大于v B
B.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开始运动,但物体A比物体B迟3s才开始运动
C.在5s内物体的位移相同,5s末A、B相遇
D.5s内A、B的平均速度相同
5.一石块做自由落体运动,到达地面.把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分为相等的三段,如果它在第一段时间内的位移是1.2m,那么它在第三段时间内的位移是()
A.1.2 m B.3.6 m C.6.0 m D.10.8 m
6.一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某时刻关闭发动机而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5m/s2,则它关闭发动机后通过37.5m所需的时间为()
A.3 s B.4 s C.5 s D.6 s
7.甲、乙、丙三辆汽车以相同的速度经过某一路标A,从此时开始,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丙车先做减速运动后做加速运动,它们经过下一路标B 时的速度相同,则三辆汽车经过下一路标B时的先后顺序是()
A.乙、丙、甲B.甲、乙、丙C.丙、甲、乙D.乙、甲、丙
8.a、b两辆游戏车在两条平直车道上行驶,t=0时两车从同一计时处开始比赛,它们在四次比赛中的v﹣t图象如图,则图中所对应的比赛,一辆赛车能追上另一辆赛车的是()
A.B.
C.D.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5小题共20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9.为了提高枪械射击时的准确率,制造时会在枪膛上刻上螺旋形的槽.这样,当子弹在枪管中运动时,会按照旋转的方式前进.离开枪管后,子弹的高速旋转会降低空气密度、侧风等外部环境对子弹的影响,从而提高子弹飞行的稳定性.下列关于子弹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研究子弹的旋转对子弹飞行的影响时可以把子弹看做质点
B.当研究子弹射击100米外的靶子所用的时间时可以把子弹看做质点
C.能否将子弹看做质点,取决于我们所研究的问题
D.由于子弹体积很小,质量也很小,所以研究子弹时都可以看做质点
10.关于路程和位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位移为零,则该物体一定是静止的
B.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零,则该物体一定是静止的
C.在直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大小一定等于其路程
D.在曲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大小一定小于其路程
11.下列事例中有关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汽车速度计上显示80km/h,指的是瞬时速度
B.火车从济南到北京的速度约为220km/h,指的是瞬时速度
C.某高速公路上限速为110km/h,指的是平均速度
D.子弹以900km/h的速度从枪口射出,指的是瞬时速度
12.某质点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
A.该质点在t=10 s时速度开始改变方向
B.该质点在0~10 s内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3 m/s2
C.该质点在t=20 s时,又返回出发点
D.该质点在t=20 s时,离出发点300 m
13.下述运动可能出现的是()
A.物体的加速度增大,速度反而减小
B.物体的加速度减小,速度反而增大
C.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却不为零
D.物体的加速度始终不变(a≠0),速度也始终不变
三、填空题(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14.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先以10m/s的速度行驶300m,又以30m/s的速度向前行驶300m,则汽车在这600m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为m/s.
15.质点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经5s后速度达到10m/s,然后匀速运动了20s,接着经2s匀减速运动后静止,则质点在加速阶段的加速度是m/s2,在第26s末
的速度大小是m/s.
16.2011年太平洋冰壶锦标赛在南京奥体中心完美收官.主场作战的中国队表现出色,包
揽了男、女两个项目的金牌.如图所示,冰壶以一定的速度从A点垂直进入四个相同的矩
形区域沿虚线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且刚要离开第四个矩形区域边缘的E点时速度恰好为零.则冰壶通过B、C、D三点时的速度之比是.
四、实验题(2小题,共10分)
17.利用水滴下落可以测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调节水龙头,让水一滴一滴地流出,在水龙头的正下方放一盘子,调节盘子的高度,使一个水滴碰到盘子时恰好有另一水滴从水龙头开始下落,而空中还有一个正在下落中的水滴,测出水龙头到盘子间距离为h,再用秒表测时间,以第一个水滴离开水龙头开始计时,到第n个水滴落在盘中,共用时间为t,则相邻两水滴之间的时间间隔为,重力加速度的计算式g=.
18.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变电流的频率为50Hz,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如图,在纸带上选择0、1、2、3、4、5的6个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用刻度尺测得三个计数点1、3、5跟计数点0间的距离分别是x1=1.10cm;x2=5.10cm;x3=11.50cm.请回答下列问题:
(1)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是s;
(2)小车通过计数点“2”的瞬时速度v2=m/s;
(3)小车运动的加速度是a=m/s2.
五、计算题(共34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给分.有数字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9.一支长l=150m的队伍以v1=4m/s的速度匀速前进,通信兵从队尾以v2=6m/s的速度赶到队前传达命令并立即返回到队尾,则该过程中通信兵的位移是多少?路程是多少?
20.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开始计时,即t=0,从此时刻开始的连续两个4s 内物体通过的位移分别为24m和64m,求:
(1)物体的加速度大小;
(2)t=0时物体的速度大小.
21.一个物体从某一高度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它最后1s内的位移恰为它第2s内位移的3倍(已知物体运动的时间大于2s),g取10m/s2,则它开始下落时距地面的高度为多少?
22.(10分)(2015秋•钦州校级期中)一辆轿车违章超车,以30m/s的速度驶入左侧逆行道时,猛然发现正前方80m处一辆卡车正以20m/s的速度迎面驶来,两车司机同时刹车,刹车加速度大小都是10m/s2,两司机的反应时间(即司机发现险情到实施刹车所经历的时间)都是△t.试问△t是何数值,才能保证两车不相撞?(提示:在反应时间内汽车作匀速直线运动)
2015-2016学年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
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8小题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意,选对得3分,选错得0分)
1.关于参考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参考系必须是静止不动的物体
B.参考系必须是静止不动或正在做直线运动的物体
C.研究物体的运动,可选择不同的参考系,但选择不同的参考系观察结果是一样的D.研究物体的运动,可选择不同的参考系,但选择不同的参考系对于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而言,一般会出现不同的结果
【考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分析】参考系,是指研究物体运动时所选定的参照物体或彼此不作相对运动的物体系;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如何选择参照系,必须从具体情况来考虑,一般情况下我们以地面或地面上的物体作为参考系.
【解答】解:A、参考系,是指研究物体运动时所选定的参照物体或彼此不作相对运动的物体系,参考系不一定是静止不动的,故A错误;
B、任何物体均可作为参考系,静止的物体、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等都可以,故B错误;
C、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应根据所研究的问题灵活选取,并不是一定是选取地面上的物体为参考系,故C错误;
D、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故任何物体都可以作为参考系,并且物体相对于不同的物体其运动状态可能不同;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为了研究和描述物体的运动,我们引入了参考系,选择不同的参考系,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考系,运动状态可以不同,选取合适的参考系可以使运动的研究简单化.
2.一短跑运动员在100m比赛中跑到50m时速度大小是9.5m/s,在10s末到达终点冲剌时速度为11.5m/s,这名运动员在百米赛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是()
A.11.5m/s B.10.5m/s C.10m/s D.9.5m/s
【考点】平均速度.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平均速度为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排除干扰直接利用平均速度公式即可求解.
【解答】解:由平均速度公式,有=
则可得运动员在百米赛程中的平均速度为:==10sm/s
故选:C
【点评】本题关键在于不要被9.5m/s所迷惑,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中要准确掌握物理规律!
3.一物体以6m/s的速度沿一光滑倾斜木板从底端向上滑行,经过2s后物体已向下滑行,速度大小为1m/s,若选择沿木板向上为正方向,用a表示加速度,用v表示2s末的速度,以下表示正确的是()
A.a=﹣2.5m/s2,v=+1m/s B.a=﹣3.5m/s2,v=﹣1m/s
C.a=+2.5m/s2,v=+1m/s D.a=+3.5m/s2,v=﹣1m/s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加速度根据公式a=求解,要注意速度的方向.2s末的速度由速度公式v=v0+at 求解.
【解答】解:取沿木板向上为正方向,则:
初速度为v0=6m/s,末速度为v=﹣1m/s,时间为t=2s,
则加速度为a==m/s2=﹣3.5m/s2;
故选:B.
【点评】本题关键要注意速度的矢量性,知道在运动学公式中,除时间外,其他各量如:速度、位移和加速度都是矢量,不能只关心大小,不注意方向,要在规定正方向的前提下,用正负号表示矢量的方向.
4.如图所示,是沿同一直线运动的物体A、B,其相对于同一参考系的位移﹣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
A.从第3s起,两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且v A大于v B
B.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开始运动,但物体A比物体B迟3s才开始运动
C.在5s内物体的位移相同,5s末A、B相遇
D.5s内A、B的平均速度相同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
【分析】在x﹣t图象中,倾斜的直线表示匀速直线运动,斜率等于速度;由图可以直接读出出发点的位置和时刻;位移等于纵坐标的变化量,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之比.
【解答】解:
A、在x﹣t图象中图线的斜率等于速度,从t=3s起,两图线的斜率均为正值,说明速度均沿正向.A的斜率大,速度大,即有v A>v B.故A正确.
B、由图知,A从原点出发,而B从距原点正方向上5m处出发,A在B运动3s后开始运动,故B错误.
C、5s末A、B到达同一位置,两者相遇.在5s内,A通过的位移为10m,B通过的位移为5m,故C错误.
D、由上知,前5s内A通过的位移大,因为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之比,所以A的平均速度大,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位移时间图象,较为简单,但要防止将其作为速度时间图象处理.
5.一石块做自由落体运动,到达地面.把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分为相等的三段,如果它在第一段时间内的位移是1.2m,那么它在第三段时间内的位移是()
A.1.2 m B.3.6 m C.6.0 m D.10.8 m
【考点】自由落体运动.
【专题】自由落体运动专题.
【分析】根据位移时间公式得出第一段时间和第三段时间内的位移之比,结合第一段时间内的位移求出第三段时间的位移.
【解答】解:根据得,在1t、2t、3t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为1:4:9,则第一段时间内、第三段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为1:5,则第三段时间内的位移为6.0m.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自由落体运动的运动规律,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学公式和推论,并能灵活运用.
6.一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某时刻关闭发动机而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5m/s2,则它关闭发动机后通过37.5m所需的时间为()
A.3 s B.4 s C.5 s D.6 s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求出末速度的大小,再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运动的时间.
【解答】解:由,代入数据解得v=5m/s.
根据v=v0+at得,t==3s.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学公式,并能熟练运用.本题也可以通过位移时间公式进行求解.
7.甲、乙、丙三辆汽车以相同的速度经过某一路标A,从此时开始,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丙车先做减速运动后做加速运动,它们经过下一路标B 时的速度相同,则三辆汽车经过下一路标B时的先后顺序是()
A.乙、丙、甲B.甲、乙、丙C.丙、甲、乙D.乙、甲、丙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因为乙先加速后减速,所以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速度都比甲大,所以相对时间内它的位移肯定比匀速运动的甲大;而丙因先减速后加速,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都以比甲小的速度在运动,所以在相等时间内它的位移比甲小,由此可知,丙将最先到达下一个路标,乙最后一个到达下一个路标.(最终大家的速度都相等).
【解答】解:由于乙先加速后减速,所以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都比甲大,经过相同的位移,它的时间肯定比匀速运动的甲小;
而乙因先减速后加速,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都比甲小,所以在相等位移内它的时间比甲大.
由此可知,乙将最先到达下一个路标,丙最后一个到达下一个路标.
故选:D.
【点评】该题可以通过平均速度去解题,也可以通过画v﹣t图象去分析,图象与坐标轴所围成的面积即为位移.
8.a、b两辆游戏车在两条平直车道上行驶,t=0时两车从同一计时处开始比赛,它们在四次比赛中的v﹣t图象如图,则图中所对应的比赛,一辆赛车能追上另一辆赛车的是()
A.B.
C.D.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
【分析】该题考察了应用速度﹣﹣时间图象解决物体的追击与相遇问题,相遇的条件是两物体运动的位移相等.应用在速度﹣﹣时间图象中图象与横轴所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发生的位移这一规律,分析两物体是否会相遇.
【解答】解:
在速度﹣﹣时间图象里,图象与横轴所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发生的位移.
A、图中a的面积始终小于b的面积,所以不可能追上;所以选项A错误;
B、图中a的面积始终小于b的面积,所以不可能追上;所以选项B错误.
C、图象也是在t=20s时,两图象面积相等,此时一辆赛车追上另一辆;所以选项C正确.
D、图象中当t=12.5s时,a的位移为x==71.875m,b的位移为7.5×12.5m=93.75m,之后始终是B快,故不相遇,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图象法是描述物理规律的重要方法,应用图象法时注意理解图象的物理意义,即图象的纵、横坐标表示的是什么物理量,图线的斜率、截距、两条图线的交点、图线与坐标轴所夹的面积的物理意义各如何.
用图象研究物理问题是一种常用的数学方法,图象具有直观、简单等优点;但是用图象法研究问题,一定要根据题意分析清楚物体的运动情景,正确画出物体的运动图象,这是应用图象解题的关键.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5小题共20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9.为了提高枪械射击时的准确率,制造时会在枪膛上刻上螺旋形的槽.这样,当子弹在枪管中运动时,会按照旋转的方式前进.离开枪管后,子弹的高速旋转会降低空气密度、侧风等外部环境对子弹的影响,从而提高子弹飞行的稳定性.下列关于子弹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研究子弹的旋转对子弹飞行的影响时可以把子弹看做质点
B.当研究子弹射击100米外的靶子所用的时间时可以把子弹看做质点
C.能否将子弹看做质点,取决于我们所研究的问题
D.由于子弹体积很小,质量也很小,所以研究子弹时都可以看做质点
【考点】质点的认识.
【分析】把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当物体的形状、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我们就可以把它看成质点
【解答】解:A、研究子弹的旋转对子弹飞行的影响时,子弹不能看成质点,否则就没有转动,故A错误;
B、当研究子弹射击100米外的靶子所用的时间时,子弹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可以看成质点,故B正确;
C、当物体的形状、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我们就可以把它看成质点,所以能否将子弹看做质点,取决于我们所研究的问题,故C正确,D错误;
故选:BC
【点评】考查学生对质点这个概念的理解,关键是知道物体能看成质点时的条件,看物体的大小体积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产生影响,物体的大小体积能否忽略
10.关于路程和位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位移为零,则该物体一定是静止的
B.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零,则该物体一定是静止的
C.在直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大小一定等于其路程
D.在曲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大小一定小于其路程
【考点】位移与路程.
【专题】常规题型.
【分析】路程是标量,大小等于运动轨迹的长度.位移是矢量,大小等于初末位置间的距离,与运动路线无关.
【解答】解:A、物体运动一段路程,位移可能为零,所以位移为零,物体不一定静止.故A错误.
B、物体运动路程为零,则物体是静止的.故B正确.
C、当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时,其通过的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如果做往返的直线运动位移大小一定小于其路程,故C错误;
D、在曲线运动中,物体通过的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要大于位移的大小,故D正确.故选:BD.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路程是标量,大小等于运动轨迹的长度.位移是矢量,大小等于初末位置间的距离,与运动路线无关.
11.下列事例中有关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汽车速度计上显示80km/h,指的是瞬时速度
B.火车从济南到北京的速度约为220km/h,指的是瞬时速度
C.某高速公路上限速为110km/h,指的是平均速度
D.子弹以900km/h的速度从枪口射出,指的是瞬时速度
【考点】平均速度;瞬时速度.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正确理解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概念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平均速度粗略描述物体的运动快慢,对应于一段时间或一段位移;瞬时速度是物体通过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的速度,对应于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
【解答】解:A、汽车速度计上显示的速度是指汽车在某一时刻或者某一位置的速度大小,即为瞬时速度的大小,不是显示的平均速度,故A正确;
B、车从济南到北京的速度与这一过程相对应,因此是平均速度,故B错误;
C、某高速公路上的限速指的是限制的瞬时速度,故C错误;
D、子弹穿过枪口的速度,与枪口这一位置相对应,因此是瞬时速度,故D正确.
故选:AD.
【点评】判断速度是平均速度,还是瞬时速度.关键看速度是表示一段时间或位移内的速度,还是表示一个位置或时刻的速度.
12.某质点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
A.该质点在t=10 s时速度开始改变方向
B.该质点在0~10 s内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3 m/s2
C.该质点在t=20 s时,又返回出发点
D.该质点在t=20 s时,离出发点300 m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
【分析】v﹣t图象的斜率等于加速度,图线与时间轴围成图形的面积等于位移.
【解答】解:A、由图可见t=10s前后物体的速度均为正,即方向没变,故A错误;
B、该质点在0~10 s内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a===﹣3m/s2,则加速度大小为3m/s2,故B正确;
C、由前面分析知0﹣20s内物体始终向同一方向运动,故该质点在t=20s时距离出发点最远,距离为:×10×30×2=300m,故D正确;
故选:BD.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速度﹣时间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图线与时间轴围成图形的面积等于位移.
13.下述运动可能出现的是()
A.物体的加速度增大,速度反而减小
B.物体的加速度减小,速度反而增大
C.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却不为零
D.物体的加速度始终不变(a≠0),速度也始终不变
【考点】加速度.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加速度是表示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速度变化率也是指速度变化的快慢,所以加速度和速度变化率是一样的.
【解答】解:A、加速度是表示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物体的加速度增大,表示速度变化的快,当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的方向相反的时候,速度就要减小,故A正确;
B、加速度是表示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物体的加速度逐渐减小,表示速度变化的越来越慢,当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的方向相同的时候,速度就要增加,故B正确;
C、当竖直上抛运动到最高点的时候,物体的速度为零,但是加速度不是零,为重力加速度,所以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可以不为零,故C正确;
D、加速度不变说明速度的变化快慢不变,即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而速度不变是运动快慢不变,即加速度为零;故D错误;
故选ABC.
【点评】本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于速度、加速度和速变化率的理解,关键是要理解加速度的物理含义,加速度是表示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三、填空题(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14.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先以10m/s的速度行驶300m,又以30m/s的速度向前行驶300m,则汽车在这600m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5m/s.
【考点】平均速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先根据速度公式求出物体在前300的路程和后300的路程的运动时间,得出全程用的时间,再利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求全程的平均速度.
【解答】解:
物体在前300m路程的运动时间:
t1===30s
物体在后三分之二的路程的运动时间:
t2===10s,
物体全程用的时间
t=t1+t2=40s
物体全程的平均速度:
v===15m/s.
故答案为:15m/s
【点评】计算平均速度时,一定要用总位移除以总时间,只有匀变速直线运动才能用=
来求解.
15.质点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经5s后速度达到10m/s,然后匀速运动了20s,接着经2s匀减速运动后静止,则质点在加速阶段的加速度是2m/s2,在第26s末的速度大小是5m/s.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