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初中地理试卷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题分类汇编(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选择题
1.(曲靖)亚洲地势特点是()
A. 西高东低
B. 中间高,四周低
C. 东西高,中间低
D. 东北高,西北低
【答案】B
【解析】【分析】亚洲地面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周低,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
故选:B
【点评】亚洲地面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周低,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
亚洲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
2.亚洲季风气候显著的主要原因是()
A. 海陆差异十分显著
B. 地势高低悬殊
C. 人口众多
D. 面积辽阔
【答案】 A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亚洲季风气候的成因。
亚欧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洋,两者巨大的海陆差异,是亚洲季风气候显著的主要原因。
【点评】亚洲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气候具有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和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
3.下列关于亚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亚洲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B. 亚洲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C. 亚洲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D. 亚洲是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洲
【答案】 D
【解析】【解答】亚洲的气候特征: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由于受海陆位置的影响,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亚洲地势中间高,四周低;亚洲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非洲是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洲。
A、B、C都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D
【分析】亚洲地形特点:
1.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
2.平均海拔高,居世界大洲中第二位;
3.大陆中间多为高山,四周多平原(中高四低);
4.亚洲的河流多发源于中部,也导致河流呈放射状发展。
亚洲气候特点:
1.南北跨的纬度多,热量条件相差大;
2.东西跨的经度多,降水条件差异大;
3.地形复杂,地形类形多样,海拔高差大。
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亚洲的气候具有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和大陆性气候分布影响的特点。
4.下图为某大洲沿30°N的地理事物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地区位于 ( )
A. 大洋洲
B. 北美洲
C. 亚洲
D. 非洲(2)图示地区的地势特征是( )
A. 中间高,南北低
B. 中间高,东西低
C. 西高东低,呈阶梯状
D. 中间低,四周高
(3)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青藏高原( )
A. 纬度高,人口分布稀疏
B. 地势高,为河谷农业
C. 面积大,以维吾尔族为主
D. 距海远,无入海河流
(4)居住在阿拉伯高原的人们()
A. 多信仰犹太教,属于黑色人种
B. 多信仰佛教,属于黄色人种
C. 多信仰基督教,属于白色人种
D. 多信仰伊斯兰教,属于白色人种
【答案】(1)C
(2)B
(3)B
(4)D
【解析】【分析】(1)从图中提供的信息可知,图中自西向东有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印度河平原、青藏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地形区,说明该大洲是亚洲,故选C。
(2)由图中剖面图可以看出,该大洲的地势特点是中间高、东西两侧低,中部以高大的青藏高原为主,东西两侧分布着较多的平原,故选B。
(3)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属于高原山地气候,农业生产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故选B。
(4)居住在阿拉伯高原的居民多以白色人种为主,信仰的宗教是伊斯兰教,
属于阿拉伯民族,被称为“穆斯林”,故选D。
【点评】1.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洲。
(注意不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南极洲和北冰洋)面积达4400万平方千米。
2.亚洲地形特征:
①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
②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高低悬殊。
5.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主要依据是()
①跨纬度最广②面积最大③周围被大面积海洋包围④东西距离最长⑤绝大部分位于南半球、东半球.
A. ①②③
B. ③④⑤
C. ①②④
D.
②③⑤
【答案】 C
【解析】【解答】亚洲在七大洲中,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
故答案为:C。
【分析】亚洲位于北半球以及东半球,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北临北冰洋,西部以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为界与欧洲相邻,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与非洲相邻,东南隔海与大洋洲相望,东北以白令海峡为界与北美洲相望。
是世界上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洲,面积达4400万平方千米。
6.世界最大的半岛是( )
A. 阿拉伯半岛
B. 印度半岛
C. 中南半岛
D. 山东半岛【答案】 A
【解析】【分析】阿拉伯半岛位于亚洲和非洲之间,它从中东向东南方伸入印度洋。
面积约30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A符合题意。
【点评】阿拉伯半岛位于西亚,包括沙特阿拉伯、也门、阿曼、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卡塔尔和科威特、约旦、伊拉克、以色列等国。
半岛从中东向东南方伸入印度洋,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
向西与非洲以苏伊士运河、红海和曼德海峡相隔,向南伸入阿拉伯海和印度洋,向东与伊朗隔波斯湾和阿曼湾相望。
由于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及信风带控制,几乎整个半岛都是热带沙漠气候区并有面积较大的无流区。
7.有关亚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季风气候区
B. 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C. 具备世界上所有的气候类型
D. 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草原
【答案】 A
【解析】【分析】亚洲地处世界最大的大陆的东部,濒临世界最大的海洋,海陆差异特别显著.亚洲的东部和南部季风最强盛,最典型,包括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
带季风气候。
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亚洲缺少温带海洋性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非洲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草原。
故答案为:A。
【点评】亚洲大陆跨寒、温、热三带,气候的主要特征是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典型和大陆性显著。
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外,世界上的各种气候在亚洲都有分布。
东亚东部和南部是湿润的温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东南亚和南亚为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区,中亚、西亚和东亚内陆为干旱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8.亚洲地域辽阔,山岳巍峨,河川众多,气候类型多样,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关于亚洲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跨经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②地形以平原、山地为主,地势西高东低③地形多样且起伏较大,增加了气候的复杂性④外流水系呈辐射状,内流流域面积广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与其他大洲相比,亚洲具有的世界之最是()
A.面积最大
B.最湿润
C.平均气温最高
D.平均海拔最高
【答案】(1)C
(2)A
【解析】【分析】(1)亚洲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故①错误;亚洲的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中间高,四周低,故②错误;亚洲的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起伏较大,增加了气候的复杂性,故③正确;亚洲地势中间高,四周低,河流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辐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亚洲东西跨度大,内流流域面积广大,故④正确。
(2)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最湿润的大洲是南美洲;平均气温最高的大洲是非洲;平均海拔最高的是南极洲。
【点评】(1)亚洲是世界上地势最高,起伏极端和地貌类型最为复杂的大洲。
亚洲中部
高耸且多崇山峻岭和高原,四周低下,多中低山地、丘陵和平原;地形类型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是南极洲以外海拔最高的洲。
受地势的影响,亚洲的河流大部分由中间呈放射状流向四周。
(2)亚洲有很多“世界之最”,如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世界上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亚洲;世界上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印度尼西亚;世界上含盐分最高的湖—死海;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湖泊—里海;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9.寒假期间,小旺同学陆续收到外出游玩的同学寄来的明信片,请你帮助小旺从下列风景明信片中挑选出不属于亚洲风光的明信片()
A. 珠穆朗玛峰的高大雄伟
B. 阿尔卑斯山风光
C. 死海的神奇漂流
D. 西西伯利亚平原的一望无垠
【答案】 B
【解析】【分析】亚洲面积辽阔,自然景观丰富,其中阿尔卑斯山风光位于欧洲的自然景观,不在亚洲。
故答案为:B。
【点评】亚洲有很多“世界之最”,如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世界上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亚洲;世界上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印度尼西亚;世界上含盐分最高的湖—死海;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湖泊—里海;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10.读下图,回答下列五题。
(1)亚洲气候复杂多样,表现为“干湿同在”。
主要是因为亚洲()
A.经度跨度大
B.四面临海
C.纬度范围广
D.全部处在北半球
(2)亚洲的河流()
A.南亚和东南亚地区的河流都注入太平洋
B.东亚地区的河流冬天都会结冰
C.受降水的影响南亚地区河流雨季水量大增
D.受地势的影响北亚地区河流多为内流河
(3)根据亚洲河流的流向,推断亚洲的地势()
A.东西高,中间低
B.东高西低,纵列分布
C.南北高,东西低
D.中间高,四周低
(4)右图表现了亚洲某地居民的生活习俗,该习俗与当地自然条件的关系是()
A.纬度较低,竹楼是当地的传统民居
B.气候湿热,居民多居住在高脚屋里
C.多河湖,船是当地重要的交通工具
D.地形平坦,小麦是主要的粮食作物
(5)右图中的典型民居最有可能位于左图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1)A
(2)C
(3)D
(4)C
(5)C
【解析】【分析】(1)亚洲气候复杂多样,表现为“干湿同在”。
主要是因为亚洲经度跨度大,导致沿海和内陆地区降水差异显著。
故答案为:A。
(2)南亚和东南亚地区的河流大部分注入印度洋,部分河流注入太平洋,故A错误;东亚地区中高纬度的河流冬天会结冰,位于东亚南部地区的河流不会结冰,故B错误;受降水的影响南亚地区河流雨季水量大增,故C正确;受地势的影响北亚地区河流多自南向北注入北冰洋,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3)读图可知,亚洲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四周的海洋,故可知亚洲的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故答案为:D。
(4)读图可知,某地居民多乘船出行,说明该地区多河湖,船是当地重要的交通工具。
故答案为:C。
(5)读图可知,该地河湖众多,出行以乘船为主,是位于左图中的丙东南亚地区,该区域气候湿热,河湖众多。
故答案为:C。
【点评】(1)亚洲面积广大,地跨寒、温、热三带,且地形复杂多样,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外,世界上的各种气候在亚洲都有分布。
总体上看,亚洲气候的大陆性特征显著,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2)亚洲的河流有两大特点:一是亚洲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
向四周奔流入海;二是内流区面积广大。
(3)亚洲是世界上地势最高,起伏极端和地貌类型最为复杂的大洲。
地形类型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是南极洲以外海拔最高的洲。
地势特征是中间高、四周低,受地势的影响,亚洲的河流大部分由中间呈放射状流向四周。
(5)东南亚地处热带,中南半岛大部分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一年中有旱季和雨季之分,农作物一般在雨季播种,旱季收获。
马来群岛的大部分地区属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分布着茂密的热带雨林。
11.2019年5月15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会议达到了促进文化交流互鉴的目的。
如图为亚洲三大文明发祥地分布示意图。
图中三大文明发祥地的共同特征是()
A. 地处湿润气候区
B. 有大河流过
C. 以游牧业为主
D. 处于中高纬度带
【答案】 B
【解析】【分析】解:由图可以看出,亚洲的三个人类文明发祥地,都位于河流的中下游平原地区,因为这里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农业发达,经济发展较快。
故答案为:B
【点评】四大文明古国分别是:中国(黄河流域)、古巴比伦(两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古埃及(尼罗河下段)和古印度(恒河流域)。
人类古代四大文明都发源于大河流域,属于典型的大河文明。
这些地方有充足的灌溉水源,土地肥沃,阳光充沛,有利于从事农业生产。
并且气温适中,有利于早期人类的生活。
12.(广西)世界陆地表面的最低点是()
A. 里海
B. 死海
C. 黑海
D. 贝加尔湖【答案】B
【解析】【分析】世界陆地表面的最低点是死海,该湖泊也是世界上含盐度很高的湖泊。
故选:B
【点评】里海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湖泊,死海是世界陆地最低点,黑海是大西洋的内海,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
13.(凉山州)“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听到这首《亚洲雄风》歌曲,我们的脑海中会涌现出一幅壮丽山河的画卷。
据此回答下题。
(1)“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这里的“山”如果是世界的“头”,那么这座山是指()
A. 天山
B. 阿尔卑斯山
C. 青藏高原
D. 喜马拉雅山
(2)“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是说亚洲河流众多,奔流不息,下列关于亚洲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大河都发源于中部高原、山地,呈放射状流入太平洋和印度洋
B. 中南半岛河流自西向东流,说明地势西高东低
C. 鄂毕河、叶尼塞河自南向北流,注入北冰洋
D. 印度河主要流经印度,注入孟加拉湾
(3)亚洲气候类型范围最广的是()
A. 温带季风气候
B. 温带大陆性气候
C. 热带季风气候
D. 热带、亚热带沙漠气候
(4)人类是世界的创造者,没有人类就没有现在这样多姿多彩的世界,然而世界人口分布是不平衡的,你知道现在什么地方人最多吗?如果从大洲和国家来看分别是()
A. 亚洲印度
B. 欧洲俄罗斯
C. 亚洲中国
D. 非洲中国
(5)人活着既要生活又要生产,要想生活更美好,就要加倍地去生产。
但生产还要注意不能破坏环境。
请判断下列人类生产活动正确的是()
A. 开垦坡地和干旱地带
B. 用扩大耕地面积的办法来增加粮食产量
C. 依靠农业科技,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同时采取生态措施,改善环境
D. 人多力量大,因而为了扩大生产,就不能控制人口数量
(6)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B. 我国主要位于寒带
C. 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
D. 我国有众多的岛屿和港湾
【答案】(1)D
(2)C
(3)B
(4)C
(5)C
(6)B
【解析】【分析】(1)喜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雄伟的山脉,位于亚洲;“我们的亚洲,山是高昂的头”,这里的“山”如果是世界的“头”,那么这座山是指喜马拉雅山脉,珠穆朗玛峰是世界上最高峰。
(2)亚洲大河大多发源于中部高原、山地,呈放射状流入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中南半岛河流自北向南流,其地势特点是北高南低,鄂毕河、叶尼塞河自南向北流,注入北冰洋,印度河主要流经巴基斯坦,注入印度洋,选项ABD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
(3)亚洲各地距海远近不同,加上气流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干湿差异悬殊。
总体上看,亚洲气候的大陆性特征显著。
气候类型中范围最广的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其特点是冬冷夏热,降水较少且主要集中在夏季。
(4)亚洲(38.7亿)非洲(8.69亿)欧洲(7.25亿)拉丁美洲(5.51亿)这是最新世界各国人口数量排行榜,由此得知人口最多的是亚洲,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5)我国人均耕地少,可开垦的后备土地资源不多,工业、交通和城镇的发展占用了一部分耕地,加上使用不合理,乱占耕地的现象十分严重,造成耕地面积日益减少。
因此,一方面必须切实保护耕地,依靠农业科技,提高耕地的生产水平,变低产田为高产田,高产田更高产;另一方面要在水土适宜的地区适当开垦荒地,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稳定耕地的总量。
(6)我国了大部分领土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选项B叙述错误,符合题意,选项ACD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1)D(2)C(3)B(4)C(5)C(6)B
【点评】(1)亚洲地面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周低,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亚洲是世界上除南极洲外平均海拔高度最高的大洲。
“我们的亚洲,山是高昂的头”,这里的“山”如果是世界的“头”,那么这座山是指喜马拉雅山,该山脉是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
(2)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世界屋脊”青藏高原雄踞亚洲中部,喜马拉雅山脉等众多高大的山脉,以帕米尔高原为中心向四周延伸。
所以亚洲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辐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
(3)亚洲面积广大,地跨寒、温、热三带,且地形复杂多样,除
温带海洋性气候外,世界上的各种气候在亚洲都有分布。
(4)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疏。
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
结合地图观察人口分布在各大洲的情况也不尽相同,各大洲分布的人口数量也不同。
(5)土地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舞台”。
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自然资源。
如果离开了土地,人们就无法进行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等经济活动。
(6)我国从东西半球来看,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位于北半球;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只有在高山地区才有终年冰雪带。
14.(贺州)关于亚洲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
B. 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
C. 青藏高原位于亚洲中部
D. 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答案】C
【解析】【分析】亚洲地面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周低,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亚洲是世界上除南极洲外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选项ABD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亚洲地面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周低,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亚洲是世界上除南极洲外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
15.(玉林)亚洲冬季风的主要特点是()
A. 温和干燥
B. 温和湿润
C. 寒冷干燥
D. 寒冷湿润
【答案】C
【解析】【分析】亚洲冬季风的主要特点是寒冷干燥。
故选:C
【点评】亚洲冬季风的发源地是蒙古和西伯利亚地区,其风向是西北风或东北风,其特点是寒冷干燥,路径是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16.(昆明)亚洲资源、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根本原因是()
A. 经济落后
B. 资源短缺
C. 生态环境破坏
D. 人口多,增长快
【答案】D
【解析】【分析】亚洲人口多,增长快,众多的人口对资源和环境产生了沉重的压力,是亚洲资源、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根本原因。
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亚洲地广人也多。
2000年,在世界60.55亿人口中,约有36.8亿人生活在亚洲。
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是人口稠密的地区,其中有6个国家人口超过1亿。
众多的人口对资源和环境产生了沉重的压力。
17.(昭通)亚洲的大河多发源于中部,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说明亚洲的地势特征是()
A. 东西高,中部低
B. 地势低平
C. 中部高,四周低
D. 南高北低
【答案】C
【解析】【分析】亚洲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中间高四周低,致使亚洲的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根据题意。
故选:C
【点评】该题考查亚洲地势对河流的影响。
18.(齐齐哈尔)亚洲东部和南部最为显著的气候是()
A. 温带海洋性气候
B. 地中海气候
C. 热带草原气候
D. 季风气候
【答案】 D
【解析】【分析】亚洲地处世界最大大陆的东部,濒临世界最大的海洋,海陆差异特别显著。
在世界各大洲中,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季风最强盛,最典型,影响范围也最广。
根据题意。
故选:D。
【点评】亚洲面积广大,地跨寒、温、热三带,且地形复杂多样,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外,其他主要气候类型都有分布。
19.关于亚洲河流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B. 全部向北注入北冰洋
C. 全部向东注入太平洋
D. 全部向南注入印度洋
【答案】 A
【解析】【分析】亚洲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特征是中间高、四周低,受地势的影响,亚洲的河流大部分由中间呈放射状流向四周。
故答案为:A。
【点评】亚洲地区总体地势西高东低,河流大约有三种流向:1.向东流入太平洋 (如长江.黄河);2. 向南流入印度洋 (如雅鲁藏布江);3. 向北流入北冰洋 (如叶尼塞河.勒拿河.鄂毕河)。
20.6月至7月,某探险队沿①到④线路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地理探险考察,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1)沿途队员们发现人口分布稀疏的地区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途中探险队员们曾遭遇“狂风暴雨”的天气,这个地点最有可能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在①地不能看到的现象是()
A.排列整齐的橡胶林
B.随风摇曳的椰子树
C.一望无际的水稻田
D.硕果累累的枣椰树
【答案】(1)D
(2)A
(3)D
【解析】【分析】(1)①为东南亚,人口密集;②为青藏高原,地势高峻人口稀少;③为亚欧大陆内部,气候干燥人口稀少;④为极地地区,终年严寒,人口稀少。
(2)①地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雨季时可能遇到“狂风暴雨”;②地为高原山地气候、③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④地为寒带气候,皆没有“狂风暴雨”现象。
(3)枣椰树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而①地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点评】(1)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疏。
世界上绝大数人居住在中低纬度地区,而在气候温和、降水较多的平原和盆地地区,人口更为集中。
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稠密地区。
干旱的荒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人口稀疏。
(2)东南亚地处热带,中南半岛大部分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
夏季风西南风进退反常时,常造成旱涝灾害。
马来群岛的大部分地区属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分布着茂密的热带雨林。
(3)东南亚是世界上橡胶、油棕、椰子和蕉麻等热带经济作物的最大产区,马来西亚是世界最大的棕油生产国和出口国,在东南亚国家中泰国、缅甸因大米出口量较大而被誉为“世界米仓”。
泰国的橡胶生产居世界首位,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生产椰子最多的国家。
菲律宾是世界最大的蕉麻生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