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山片区家庭农场融资供求的优化建议——基于铜仁市的调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陵山片区家庭农场融资供求的优化建议——基于铜仁市的调查
作者:黄厅厅王帅竭云颜胜兰
来源:《时代经贸·北京商业》 2017年第9期
【摘要】武陵山片区是我国新一轮扶贫开发率先启动的集中连片特困区,片区土地和劳
动力资源禀赋,决定了发展家庭农场将成为其扶贫攻坚、拓展非农就业的重要选择路径。

家庭
农场是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过程中的一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正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但要达到规模化经营就离不开金融的支持。

本文选择武陵山片区腹地铜仁作为研究区,试图在
抓住片区区域特点和借鉴国内外经验基础上,通过分析家庭农场融资供求状况及其制约因素,
初步得出:可通过提高农场主经营理念,延伸产业链、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创新家庭农场经营
模式,创新和优化金融服务,放宽担保形式,落实财政扶持等方面来选择家庭农场发展的优化
路径。

【关键词】家庭农场;融资供求;优化路径;武陵山片区
1.引言
我国自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就大力推行农村改革,作为阶段性发展改革成果的家庭联
产承包责任制,在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所暴露出的例如规模较小、经营分散、生产技术落后及生产效率低等问题越来越难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严重制约了现代农
业的发展,客观上要求必须在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进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的革新[1],家庭农场[2]既坚持了家庭经营的基础地位,又克服了传统农户小规模经营的不足,是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重要的、有效的创新途径之一。

2013年以来每年中央一号文件都提出要积极培育
家庭农场,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
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3]。

这不仅得到了政策的认可,还为我国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指明了方向。

武陵山片区(以下简称片区)是我国新一轮扶贫开发率先启动
的集中连片特困区,贵州铜仁属于武陵山片区,研究其家庭农场融资供求状况对于区域构建新
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就业及推动经济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抓住贵州铜仁家庭农
场在成长中比较突出的融资问题,分析其融资供求状况及其制约因素,进而探讨改善片区家庭
农场融资困难的路径。

2.铜仁市家庭农场融资供求的现状
2.1 融资的需求
贵州铜仁的家庭农场尚处于起步阶段,从调研来看,资金已成为影响家庭农场发展壮大的
重要因素,为了实现其规模种植、产业化经营、品牌打造,亟需在财政、用地、保险、资金等
多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铜仁市当前的家庭农场在经营初期聚集大量资金进行土地流转,实现规
模扩张;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需要通过增加机械动力、技术设施设备等方面投入资金达到专业化、标准化生产要求;在营销方面注入一定的资金,实现产品顺利销售,打造品牌优势。

2.2 融资的供给
现阶段,铜仁市提供农村金融服务的供给机构一般是合作金融机构和商业性金融机构。


调研中发现农村金融业务向城市转移,重心偏离,出现农村信贷资金外流;由于作为非正规金
融形式的民间金融无法取得合法地位,严重制约其发挥作用范围,因而在现有金融供给水平下
很难满足家庭农场需求;在业务层面上,基于发展起步晚、金融禀赋较少,目前铜仁市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服务出现方式较为单一、融资担保不够完善、业务品种缺乏等这些问题。

3.铜仁市家庭农场融资供求的特点
3.1 申报需求旺盛
铜仁市是继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下发后,率先在贵州认定并培育家庭农场的地级市,2013年认定了34个家庭农场,2014年认定了102个家庭农场,相比前一年就增加了3倍,2015年认定了200个家庭农场。

调查结果显示,已认定的家庭农场中,有坝地种植型、山地种植型、畜牧养殖型、水产养殖型、种养综合型等多种类型。

家庭农场来源多样,经营品种丰富,几乎每一类型都超过4类经营品种。

3.2 土地流转规模大
土地流转是家庭农场发展的基础,铜仁市家庭农场土地流转连片平均面积情况来看,坝地种植型连片平均面积为96.81亩,山地种植型连片平均面积为207.02亩,畜牧养殖型连片平均面积为296.43亩,水产养殖型连片平均面积为125.20亩,种养综合型连片平均面积为600.55亩。

根据家庭农场经营的耕地或土地必须相对集中连片(最小无间隔连片面积不低于20亩)并自主经营这一条件来说,目前铜仁市家庭农场每一类型的土地流转规模都很大。

3.3 农业保险需求强烈
铜仁市家庭农场相比传统农户在培育中投资规模更大、投资周期更长,因此对于在经营中的农业保险、期货套期保值等抗风险型的需求就更强烈,对健全全市农村金融风险转移和补偿机制的需求变得更为迫切。

3.4 资金需求愿望强烈
基于受片区自然条件的限制,铜仁的家庭农场目前处于起步阶段,从目前来看,资金已成为影响家庭农场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为了实现其规模种植、产业化经营、品牌打造,促进其又好又快发展,需要在财政、税收、用地、保险、资金等多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在经营初期聚集大量资金,进行土地流转,实现规模扩张;根据产业化经营的特点,要求其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增加机械动力、技术设施等方面的资金投入,达到专业化、标准化生产要求;为了打造品牌优势,还需要在营销方面注入一定的资金,实现产品顺利销售。

4.铜仁市家庭农场融资供求的优化路径
4.1 提高农场主经营管理素质是基础,延伸产业链、促进一二三产融合是关键,创新家庭农场经营模式是推力,建立健全财政扶持是保障。

内因决定一切,家庭农场融资也亦如此,根本原因是受自身条件限制,对金融知识了解甚少,制约其运用金融的能力,因而必须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丰富金融知识,提高金融素质,增强自身能力。

需要延伸产业链,促进一二三产融合。

在适度规模发展家庭农场的同时,应立足自身资源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农村服务业,扶持发展一村一品、一乡(县)一业,壮大县域经济,带动农民就业致富。

需打造品牌,这就需要创新片区家庭农场经营模式,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观光式、生态休闲式、体验式、采摘式等多种形式家庭农场的价值,扶持建设一批具有属于片区历史、地域、民族特点特色的景观旅游家庭农场,打造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家庭农场产品。

完善金融支持家庭农场优惠办法,
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对信贷资金流向的杠杆引导作用,对支持家庭农场力度较大的金融机构实施税收减免、财政奖补等扶持政策,激发金融支持的积极性。

4 . 2 创新和优化金融服务是基础,放宽担保形式是推力,构建融资保险机制是保障。

支农金融机构应充分利用形势分析讨论交流会等平台和“窗口指导”等手段,加强金融支持家庭农场发展的政策引导和信息服务,加大鼓励和引导对家庭农场的信贷资金投入,基层金融机构要积极创新适应家庭农场发展的金融产品,不断优化金融服务。

家庭农场融资难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缺乏有效的抵押和担保,通过政府投资成立政策性农村信贷担保机构,在资金、风险等方面提供扶持,破除抵押担保瓶颈。

农业担保机构发挥信用杠杆作用,扩大担保放大倍数,使家庭农场融资需求得到较大满足。

片区在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时,可以较多借鉴社区银行模式,采取边缘化的机构设置、执行简单的组织结构、提供基本实用的服务种类,通过创新金融机构,拓宽融资渠道,使农场主拥有专门面向家庭农场的融资选择。

5.注意问题
5.1 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
尊重农民主体地位,有利于为片区家庭农场搭建有效的融资平台,才能有利于形成抓住片区家庭农场健康发展的整体合力,有利于新形势下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有利于发挥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

5.2 因地适宜稳步推进不能急于求成
古语云,欲速则不达。

家庭农场刚刚起步,其生长、发展、壮大需要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系统过程,涉及申请审核、登记注册、土地流转、产业支撑、劳动就业、金融支持、农业担保、绿色发展等各环节关系,切记“大跃进”、“浮夸风”,尤其是片区更需考虑周全。

5.3 规范土地流转程序保护农场主合法权益
坚持正确的土地流转原则,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法律法规,培育规范土地交易市场,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引导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创新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方式,积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确保农场主合法权益。

(1.铜仁学院经济管理学院;2.贵州省铜仁市农业委员会,贵州铜仁5543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