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南县四小四年级语文下册 20花的勇气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0花的勇气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分段,说段意。(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
接受任务──诱敌上山──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
(四)指名读课文。
1、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哪些段落写得详,哪些段落写得简略。
第二课时
一、复习提问
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哪些段落比较详细?哪些段落比较简略?
请同学们结合本文及前面三篇课文,和小组同学谈谈自己对人生、对生命的再认识。
六、拓展阅读,同步练习
1。向学生推荐阅读《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全文.
2。鼓励学生阅读练习《泥土里,成长着大片大片彩色的故事》。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文内容,了解五壮士的英雄事迹,按照课后提纲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二)板书课题。
“狼牙山”在哪里?“壮士”指什么人?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
(一)默读预习要求,联系课前预习,谈谈自己对课文内容的了解。
(二)放录音,听课文,感知课文。
1、这五名战士是怎样完成任务的?结果怎样?我们一起听录音.
2、说说五壮士的英雄事迹.
3、课题中哪个字最能体现他们的精神?什么精神?
(三)自学课文.
二、出示课题,明确学习目标
课文为什么要把五位战士称为“五壮士?
他们有哪些勇敢的表现和壮烈的举动?表现了他们的什么精神?
三、自读课文,讨论交流
四、全班交流学习情况
1、五位壮士的勇敢和壮烈表现在他们引敌上山、痛击敌人的动作和神态的描写上。
(1)出示课文内容,指名读。
(2)找出描写五壮士痛击敌人的动作和神态的词句,从他们不同的神态和动作你感到了什么?
(3)同学们带着满腔的仇恨,一起朗读课文。
2、课文的第三段也表现了五壮士的勇敢和壮烈.
(1)讨论回答:他们完成任务后,为什么往三面都是悬崖的狼牙山顶峰棋盘陀转移?
(2)出示课文内容,指名读。
(3)说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3、课文的第四段写五壮士在峰顶歼敌,没有了子弹,他们就用石头砸,更表现了他们的勇敢和壮烈。
2。比一比谁先走过作者的情感线路。(椭圆代表情感变化,问号代表其变化原因。)
四、品味语言,情感共鸣
1。默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部分再美美地读几遍,体会体会作者内心的感受。
2。找出自己认为写得好的词语细细品味,感受作者用词的精妙.
3。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读出作者的失望──吃惊──遗憾──惊奇──震撼。
五、回归全组,升华思想
(1)默读课文,说说这一段先写了什么?后写了什么?
(2)在峰顶歼敌是从几方面来写的?
(3)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4、五壮士最后英勇跳崖,这是多么悲壮啊!
(1)哪些词语表现了五壮士的英勇悲壮?
(2)讨论回答:说说“屹立“的意思.
五壮士为什么“露出胜利的喜悦"?
为什么说“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新课
教学
()分钟
二、认识眼睛的结构。(出示课件3)
让学生同桌互看一下眼睛,在学生发现了中间有个小圆孔的基础上出示眼睛的外部结构图,指导学生认识眼睛的部分结构,再让学生指指认认,加深印象。
师:刚才同学们看到的小圆孔就是瞳孔,来自物体的光通过瞳孔进入眼睛后,会在视网膜上形成这些物体的像,最后神经把这些光信号报告给大脑,我们就看到物体了。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分钟
一、谜语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猜个谜语:两颗黑葡萄,长在人
脸上,白天开窗望,晚上关紧窗.(出示课件2)
生:眼睛。
师:对了,同学们都有一双漂亮的眼睛,同桌互看一下眼睛,看看眼睛是由什么组成的?(板书:爱护眼睛,保护视力)
【通过新闻讲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引出环保话题,并为下面的环节蓄势。】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当你看到花儿在阳光下绽开笑脸,在温室里展露娇媚时,也许你并不会太在意,然而当你面对千万朵在冷风冷雨中怒放的小花的时候,你可以熟视无睹吗,你又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让我们跟作者一起去风雨中赏花吧!(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字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懂得根据文章表达的需要,有详有略的写作方法。
3、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描写五壮士跳崖的部分。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通过理解五壮士英勇歼敌、壮烈跳崖的动作、神态的词句,体会课文的中心思想。
教学难点
学习有详有略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一)谈话引入。
在抗日战争年代,为了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越的八年抗战。八年中,中国大地上发生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涌现了千千万万民族英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15课《狼牙山五壮士》,就是发生在河北省保定地区狼牙山的一个真实故事。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爱护眼睛,保护视力
爱护眼睛,保护视力
课型
口语交际
授课
时间
1课时
教学
目标
1.认识眼睛的结构,掌握近视形成的原因.
2.要求学生做到预防近视,并掌握保护眼睛的方法。
3.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并且持之以恒。
教学
重点
预防近视的方法。
教学
难点
培养学生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并且持之以恒。
《花的勇气》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的意思,领会作者语言的精妙。
4.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树立无所畏惧的勇气和信心。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体会含义深刻的词句的意思,感受作者语言的优美.
2。理清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理清变化的原因.
教学时间:1课时
1、投影表示自学要求,指名读.
2、读课文,读准生字的音。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对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4、结合课后思考练习题,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练习说段意。
5、学生自学课文。
6、分小组学习,讨论重点词语和分段情况,练习说段意.
7、交流学习情况。
8、指名读准生字的字音。
9、理解重点词的意思。
10、画出你认为自己最受感动的句子读一读.
2。认识本课生字:吕、滥、厘、刷.
3。师生轮读,互相评价.
4.交流:作者在维也纳经历了一件什么事?
三、点上探究,体验情感
1.维也纳的春天犹如一位善变的魔术师,作者的情感也随之跌宕起伏。细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要求:文中直接表达的请画出来;没有明确表达的,请用心体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