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世界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利用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献标志码 :A
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 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 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
财富,其保护不仅与个别国家有关,而且与全人
类相关[叮。
目前,我国已有 37 处文化和自然遗产被列 入世界遗产名录,位于世界前列。然而不可否认
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世界遗产是具有特殊重 要性、珍稀性和脆弱易损性的不可再生资源。联
博大精深,以艺术的感染力,激励民族的自豪。它
标志着本国家、本民族在历史上对人类文明长河 所作出过的贡献,也标志着遗产所在地人民为当 代环境保护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所付出的努 力和取得的成就。它是一部存在于天地之间的大 型、直观、生动、全面的历史书,包括文化史、民俗 史、政治史、军事史、经济史、建筑史、科学史、技 术史、教育史、自然史、进化史、地质史、地貌史、
1. 强化国家的管理和领导
《世界遗产公约》的宗旨是保护,遗产保护永
远是第一位的,有了遗产才有遗产地的旅游。而
对于遗产资源的保护,根本在于保护其真实性和
完整性。任何在自然遗产内大兴土木、破坏地形
地貌和景观生态,以及在文化遗产点周围私搭乱
建、大搞娱乐工程、设立各类开发区的做法都是 与遗产真实性和完整性的要求背道而驰的。目
尊心和自信心的依据。世界遗产以民族的凝聚
第2期
沙海燕:浅论世界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利用
223
二、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措施和对策
在世界遗产的多元价值实现中,以旅游开发
理,以各地的管理工作为基础,形成专门的政策 或法规。在当前依法治国的社会背景下,最重要 也是最根本的,就是要将世界遗产的保护纳入法 制化轨道,吸取国外相关规定和条例的精髓,因 地制宜地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世界遗产保护 管理法规,用以界定和调整人们的行为[句,形成
主义导致巴比扬大佛消失,伊拉克战争使古巴比 伦文物遭受浩劫以及八国联军曾对中华文物的
许多地方都希望通过列入世界遗产提升区 域的形象,因为被列人世界遗产名录后,遗产地
的影响力就会不断提升,不仅其深厚的文化和独 特的自然景观被广泛认同,而且对于许多地方来 说也是增加凝聚力和提高知名度的良好途径,而 最直接的效益就是经济的迅猛增长。在旅游业飞 速发展的今天,世界遗产有一种更直接的现实诱 惑:一旦被列为世界遗产,这个风景区就会得到
浅论世界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利用
沙海燕
(沈阳故宫博物院,辽宁沈阳 110000
)
摘
要:针对世界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利用矛盾日益突出的现状,全面分析了遗产的保护
与开发利用的现实意义,提出了解决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矛盾的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世界遗产;文明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措施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
TU984.2
222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 11 卷
巍峨的八达岭,领略长城起伏的玄妙,站在故宫 的太和门,北望太和殿的威严肃穆,瞻仰壮观的 秦皇陵,俯瞰兵马俑布列的恢宏,这时我们对封 建专制的理解,对祖先非凡智慧的认知,远远超
越通过解读文献资料和历史书籍所能领悟的。同
力,诉说民族的源远流长,以历史的穿透力,演绎 历史的沧桑巨变,以文明的渗透力,寻觅文明的
义上说,就不会出现今天的许多文化线索中断、 文物出土稀少的遗憾,也就不会出现那么多元法 破解的千古之谜,如"金宇塔之谜"、"印第安文 明之谜"、"夏商周断代史之谜"、"夜郎国之谜
等等。一出出触目惊心的文明悲剧和令人惋惜的 文明缺失阐述了同一个道理:世界遗产的保护与
经济效益不言而喻:山西平遥古城申报成功后,
保护世界遗产的活动,并进入世界遗产委员会主 席团,在保护世界遗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002 年,我国 9 部委联合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 和改善世界遗产保护管理工作的意见~,有效地
规划了世界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利用问题。
1. 知识教育
时传承古代文明,如何合理地保护与开发利用, 是个极富挑战性的命题,也是每一个拥有世界 遗产的文明古国必须去正视、思考和探索的课
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世界遗产的概念,就是为了 保护那些逐渐遭到破坏和威胁的珍贵遗产。 在历史与现代、发展与继承的交叉路口,世
界遗产问题是个充满魅力而又让人感到沉重的 话题。申遗的冲动与热情绝不等于历史担当,列 人世界遗产名录获得的不仅是世界遗产的光 环,更是沉甸甸的责任。如何在现代化建设的同
的是,在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无序和有 悖于初衷的问题。我国政府对文化和自然遗产的 保护一贯十分重视,积极支持和参与联合国关于
础。
4. 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
政绩,直接参与遗产的开发甚至推动过度开发;
有的景区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后,核心区内的宾
保护是开发利用的前提,开发利用是为了更 好地进行保护。应将资源保护的公益性与资源本 身所具有的经济利用价值有机结合,应坚决避免
被动保护(即出现问题之后才进行应急保护)的
馆、酒店、招待所、疗养院占据显著位置。凡此种 种,反映出一个共同的法律问题:这种为了单纯 的经济目的而进行的申遗活动,其终极目的不是
要动力是世界遗产的品牌效应及其经营价值。有 的地方为了申报世界遗产进行环境治理,将一些 重要建筑予以拆除;有的地方规划设计套用一般 旅游景点的方案,破坏了遗产原有的历史风貌; 有的世界遗产地政府为了追求短期经济回报与
以特别的政策倾斜,引导多元化资金筹集渠道的
形成,为世界遗产资源的永续利用奠定坚实的基
海内外游客的青睐,旅游业的各种投资就会接踵 而来,然后整座城市的知名度就会提高,这又会 吸引更多的游客,带来更多的利益。 毋庸置疑,世界遗产是金字招牌,有了它就 有了招揽与吸引世界目光的资本,由此带来的
空前破坏和掠夺,给人类文明造成多么巨大的伤 害。我们也无法设想,倘若在遥远的年代,人们都 有遗产意识,今天也就不会因某些文化生态、自 然法则、环境意识变异而忧虑和困惑。从某种意
最为通行与便捷,且能获取直接经济与市场效
益。世界遗产的巨大经济诱惑极易导致其保护和 开发利用的矛盾,一些地方弃保护于不顾,对部 分遗产地进行掠夺性开发,导致了景区的城市
化、现代化、商业化。 当然,世界遗产无法藏身于世外桃源,保护
不意味着将其封闭,也不排斥对其合理的开发利
符合我国实际的、切实可行的规划与决策体系。
作为《世界遗产公约》的缔约国,为全人类妥
善保护我国境内的世界遗产,是国家的庄严承 诺。但遗憾的是,许多地方并不是十分清楚世界 遗产的法律地位,各地推动世界遗产申报热的主
前,除政策和管理措施外,亟需加大筹措保护资
金的力度,以确保一些抢救性、恢复性的保护工 程及适应旅游观光、科学研究等需求的基础设施 建设落到实处[吨。建议国家财政给予世界遗产地
文献资料和用文字写成的历史书籍所能替代的, "行万里路"永远是教育与认知的最高境界。登临
年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强调
世界遗产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是人类的共同
收稿日期 :2008-12-29
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200860 1)
作者简介:沙海燕 (1969-) ,女,辽宁盖县人,助理研究员。
2009 年 4 月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Apr.
2009
第 11 卷第 2 期
Journal of Shenyang Jianzhu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Vol.11 , No.2
文章编号: 1673 - 1387 ( 2009)02 - 0221 - 04
动植物史等人类活动和自然演变的历史,是人类
样,坐在静静的书桌旁,无论如何也体会不到
"孔夫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博大意境,体会不到
李冰父子修都江堪铺展天府之国的壮丽蓝图和 祖国河山的奇美壮观。世界遗产也能够帮助人们
恢复对历史、对过去的丰富记忆,包括个人的、人
民的、民族的和国家的直至整个人类文明的记 忆。世界遗产也寄托着无比珍贵的情怀,四合院 里母亲慈爱的泪水、文昌阁里一代代年轻人的不
其旅游收入从每年的 18 万元猛增至 500 万元; 黄山的成功人选,使其旅游收入从每年的数百 万元增至 2 亿元。而更让人兴奋的是其所带动 的相关经济的增长与发展,则是无法用数字来 统计的。
传承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与现实作用。
3. 精神激励
世界文化遗产所昭示的是,一个民族对全人 类的特殊贡献与突出成就,这是树立一个民族自
用[习。
的智慧高度。在中国的文明进程中,这些世界遗
产为中国人民构筑起了一处处高品位的精神家 园。它是解读历史,拒绝浮躁的精神良药,是当代
人以及后人向前人学习的重要方面,是人们反思
自我、激励自我,向着更优、更好的方向发展的良 好途径。
4. 形象招揽
世界遗产使城市和乡村千变万化、多姿多 彩,其本身的美非常值得欣赏,是活的自然、历史 博物馆。这不是当代任何周密的规划、创意的设 计所能做到的。我们已经无法估算,阿富汗蒙昧
懈追求·…..正是因为这些记忆的留存,我们才活 得更厚重、更深远、更底气十足,也正因为能亲临
智慧的最高体现。世界上无论发达还是不发达的
国家和民族,都把自己国家的遗产被列入《世界 遗产名录》引以为骄傲。 中国历史悠久,曾经蕴藏了浩瀚精深、灿若
这些景地,我们所受到的启迪和启示才如此的深
刻和令人震动。
2. 文明传承
-、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意义和作用
世界遗产是经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 最高品位的遗产。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 认识到了这些遗产的珍贵,近现代工业化过程以 及其他人为和自然灾害对遗产所造成的破坏,已 经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为了有效地保护世界遗产,联合国于 1972
遗产的重要意义与作用之一。
中国是屹立于世界东方的文明古国,文化和 自然遗产都十分丰富,我国已把世界遗产教育纳 入中学教育课程中,但它的认识价值绝不是任何
2. 强化严格管理和科学利用
注重保护与开发利用并重的原则,并不断地 将新技术和新成果引人保护实践,形成综合利用 科技手段保护世界遗产的科学模式和全面、规范 的预防性开发利用体系。科学和技术是做好文化 遗产保护的基础,也是最大限度延长文化遗产寿 命的必要条件,综合性保护措施的启动,会在一 定程度上解决因人为因素过多影响而带来的保 护压力,从而形成一个科学、完整的综合保护和
繁星的远古文明。作为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中
国的世界遗产的创造过程始终与灿烂的中国文
明历史进程紧密联系在一起,体现着人类文明的
发达程度,显示了人类在思想和实践上所能达到
确定并保护世界遗产,对于传承文明,改善 生存环境,意义重大。世界遗产的保护,对于人们 尊重与理解祖先的发明与创造,将这些发明与创
造传承给子孙以及更好地了解人类的生存法则, 营造文明、和谐、理想的生存环境具有决定性作
各类世界遗产资源分类指导,通过对资源环境及 周围生态因素的监控,科学地评估遗产地的状 况,制定出国家的自然和文化遗产体系规划。
3. 严格落实保护措施
能仅为一盘豆子就卖了老祖宗的遗产"。其实,这
句话有着广泛的警示意义,向世界各文化遗产大
国提出了一个必须回答的问题:面对各种现实利 益的诱惑,该如何保护祖宗留下的镇国之宝? 针对我国世界遗产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应该 采取以下对策:
开发利用机制。应当建立专家咨询指导网络,对
用。像北京故宫、沈阳故宫、云南丽江、江苏的退 思园等处,都成功地处理了保护与利用开发的关 系,使之变成良好的旅游休闲区和文物观光区,
获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那么,究竟该怎样处理保护与开发利用的矛 盾呢?南美洲的印加王国为世人留下了许多惊人
的文明史迹,秘鲁与美国考古学家曾从地下挖掘 出 2200 多具古印加木乃伊,引起了秘鲁学术界 强烈的批评:供研究之用,挖掘百余具足矣不
题。
世界遗产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最具 有影响力的历史教科书和文化教科书。世界遗产 独特的自然资源同样也可以发挥教育功能,这种
基于历史特征的遗产利用正越来越受到关注,许
多西方国家在遗产保护与利用中特别强调发挥 其教育功能。因而,基于对世界遗产本身损害特 别小的原则,发挥其知识作用是保护与开发利用
为了更好地遵守《世界遗产公约~,保护世界遗 产。从这个意义上讲,国家要强化法律法规的制
定与执行,要对资源保护和利用的重大问题进行
科学的决策,并赋予世界遗产地以必要的执法 权,对遗产地工作应以规范、调控的方法加强管
局面出现。牢固树立保护第一的思想,一方面通 过合理利用遗产资源获取利益,壮大经济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