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次月考试卷及参考答案(精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次月考试卷及参考答案(精品)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酝酿.(niàng)澄.清(chéng)黄晕.(yùn)抖擞.(sǒu)B.济.南(jǐ)看.护(kàn)萧瑟.(sè)应和.(hé)C.贮.蓄(zhù)莅.临(wèi)发髻.(jì)粗犷.(guǎng)D.吝啬.(sè)静谧.(mì)栖.息(xī)竦峙.(zhì)
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建壮嘹亮精神抖擞喜出忘外
B.茏罩澄清花枝招展小心冀冀
C.烘托莅临恍然大悟翻来覆去
D.决别憔悴混为一团各得其所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可怜他的父母都在这次地震中命丧黄泉,只留得他孤苦伶仃
....度日。

B.他这次演讲比赛得了第一名,听到这个消息时他高兴得张牙舞爪
....。

C.小明和小强都非常努力地学习,但是一年后他们的考试成绩却大相径庭
....,一个名列榜首,一个名落孙山。

D.老李虽然70多岁了,但他依然神采奕奕
....,风采不减当年。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学生写作文,要细心观察各种事物,各种现象,要有真情,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B.成绩的好坏首先取决于能否刻苦学习
C.保护并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D.目前,我国各方面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还不能满足经济和社社会发展。

5、对下列各句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对偶,突出了木兰的忧虑)
B.“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设问,突出了识别的困难)
C.“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排比,写出了操办的急切,渲染了紧张气氛,同时又显得井然有序)
D.“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对偶,突出战事紧急)
6、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的祖国,我深深爱恋的祖国。

你是昂首高歌的雄鸡,;你是奋蹄疾驰的骏马,;你是冲天腾飞的巨龙,。

你有一个美丽的名字——中国。

A.叱咤时代的风云唤醒黎明的沉默挣脱千年的羁绊
B.叱咤时代的风云挣脱千年的羁绊唤醒黎明的沉默
C.唤醒黎明的沉默挣脱千年的羁绊叱咤时代的风云
D.唤醒黎明的沉默叱咤时代的风云挣脱千年的羁绊
7、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其
...中.6.句.)
①独坐幽篁里,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维《竹里馆》)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散入春风满洛城。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③故园东望路漫漫,____________________。

(岑参《逢入京使》)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百般红紫斗芳菲。

(韩愈《晚春》)
⑤烟笼寒水月笼沙,___________________ 。

(杜牧《泊秦淮》)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贾生才调更无伦。

(李商隐《贾生》)
⑦莫言下岭便无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⑧将军百战死,__________________ 。

(《木兰诗》)
(2)默写赵师秀的《约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

(15分)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欧阳修
范仲淹二岁而孤①,家贫无依。

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②,辄以水沃③面;食不给,啖粥而读。

∥既④仕,每⑤慷慨⑥论天下事,奋不顾身。

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⑦守邓州。

∥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注释)①孤:幼年丧父。

②昏怠:昏沉困倦。

③沃:浇,引申为“洗”。

④既:副词,不久,后来。

⑤每:常常。

⑥慷慨:形容慷慨激昂。

⑦谪:贬谪,贬官。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啖.粥而读
②辄.以水沃面
③食不给.
④乃至被谗.受贬
(2)“每以天下为己任”的正确翻译是
A.每天拿天下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

B.常常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

C.常常把天下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任务。

D.每天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

(3)选文的层次已经用“∥”在文中划出,请简要归纳层意。

(4)文中表明少年范仲淹身世、家境的句子有:______,______;表明他发愤苦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所作《岳阳楼记》中的名句,在本文中起了______的作用。

三、现代文阅读。

(30分)
1、香椿的味道
李红霞
①乡下老家,有许多野生的香椿树,一年一年滋生繁衍,零零散散地点缀满了乡村的各个角落。

当然,最好能长在自家房前屋后,那样就可以整日看着香椿
芽由小变大,然后近水楼台先摘先尝了。

当春风温暖地让我彻底脱去冬衣的时候,那香椿也就该发芽了。

我最爱吃香椿,总是一天三遍地看着房角那棵香椿树发呆,真想早日拿着钩子扒下嫩嫩的芽子吃个够。

可我急,树不急,整日挺着干枯的枝桠在蓝天中显着它的沧桑与稳重,迟迟不吐芳香。

②一个灿烂的午后,忽然在和风中嗅到了丝丝清香。

迫不及待地跑到树下,踮着脚尖,寻找蓝天中闪出的那些暗红。

找到了!一簇簇短短的芽子,不知何时已经在干瘪的枝尖绽开了笑脸,从高至低,错错落落地像是给这位老者扎上了灵动的蝴蝶结,将积蕴一冬的热情完美释放在这个春天里了。

那嫩嫩的芽子,被阳光穿透成靓丽的紫红,闪着淡淡的油光,在湛蓝作为底色的映衬下,显得格外耀眼、温情,一时间觉得香椿芽就是春天,春天就只有香椿芽。

③春风催荣了万物。

不出几日,香椿芽已经长成了小丫头的冲天小辫。

竖在房角的长杆终于派上了用场。

用铁丝弯成一个钩,绑在长杆上,就可以去扒那些垂涎已久的香椿了。

站在房顶,长长地举起杆子,将那些可爱的芽子引入铁钩里,然后猛地一拧杆把儿,只听脆脆地“叭”一声,一簇香椿就应声飘落了下来。

不一会儿,香椿已散落一地。

④于是,便怀抱这些香椿,吵着让母亲给我炸“香椿鱼儿”吃。

母亲先是把这些香椿一片叶子、一片叶子地择好、码好,然后洗净,放在盆里用温水加盐腌一下。

这时,母亲就可以腾出手来准备面糊了。

在碗里打两个鸡蛋,放入适量的面粉和水,搅匀,直至能在筷子上拉出丝就可以了。

烧开油,取出腌好的香椿在面糊里裹一下,迅速放入滚烫的油锅里,只听“吱啦”的一声,那个裹了面糊的香椿,顿时翻滚着膨胀起来,成了焦黄颜色。

⑤一直站在旁边的我,早已被锅里的香椿鱼儿惹得大咽口水了。

一出锅,就用手抓起来吃,烫得我直跺脚摇手。

母亲乐了,拿出碗盛好递给我。

我便乖乖地坐在灶前,稀溜稀溜地吃到肚圆,抹一把嘴上的油,跑着玩去了。

等回来,又会吃上一大碗。

⑥一茬一茬的香椿吃下来,夏天已近,香椿已不能用来炸着吃了,我对香椿的热情也淡了下来。

可母亲却去摘那些稍微嫩一些的叶子,切碎,晒在太阳底下,说是晒干后还可以吃。

我不信,这怎么吃。

炎炎夏日,母亲便取出那些干香椿,放在锅里用油炸一下,然后拌在黄瓜丝里,放上醋,浇在凉水浸过的面条上,一
碗清凉喷香的凉面吃过,夏日的炎热一下子就在香椿的清香消失了。

这种干香椿只要保存得好,可以吃一年,直到又吃上那暗红的嫩芽。

⑦母亲知道我爱吃香椿,因此总是在春天里给我带来嫩香椿芽,有的嫩到可惜,可母亲却说这样的才好吃;过几天又会捎来一大包干香椿,于是我就一年都能吃到香椿了。

生日长寿面里,浇上油炸香椿,那味道真是特别透了,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了珍藏在香椿里的春天的味道。

(选自《人民周刊》2017年5期,有删改)1.文章围绕“香椿”写了盼香椿、_________、炸香椿、 _____ 四部分内容充满浓浓的生活气息。

2.从修辞手法(任选一种)的角度,赏析第②段中的画线句。

3.第④段描写母亲炸“香椿鱼儿”的一系列动作,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4.第⑦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5.谈谈你对“香椿的味道”的理解。

2、剩下半碗饭
王韭
①14岁那年,父亲给我找了个继母。

继母带来了一个男孩,比我大几个月,我叫他“喂”。

②家里陡然增加了两张嘴与“喂”的学费,父亲的脸开始阴沉起来。

每到吃饭时,“喂”总是低着头一粒粒地扒着碗里的饭,吃完了也不敢再去盛第二碗,因为父亲在旁边冷眼瞪着。

只有等我和父亲先后离开桌子后,继母才会趁我们不注意,迅速将我剩下的那半碗饭倒进“喂”的碗里。

③一天,我照例剩下半碗饭,但我却悄悄溜进厨房,舀了一勺盐倒进碗里,然后回到桌边,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放下碗筷。

等我走后,继母照例将那半碗饭给了“喂”。

这一幕被幸灾乐祸的我,躲在一旁看得清清楚楚。

不知有诈的“喂”,猛扒了一大口饭,没嚼几下,就表情痛苦地吐个不停。

“哈哈哈!”我终于忍不住笑出声来。

然而上了当的“喂”,却并不生气,只是默默起身倒了些开水在碗里,然后继续埋头吃了起来。

④高中时,我的数理化成绩非常差,排名落到班上的最后几名。

我开始颓废起来,索性连写文章的爱好也放弃了。

父亲很着急,却毫无办法。

⑤就在这时,一个报社的编辑写信给我,告诉我他接到了几个学生的来信,说很喜欢我不久前发表的某篇文章,鼓励我多写。

我迅速振作起来,成绩好了,人也开朗起来。

我再度趾高气扬,每天都与父亲高谈阔论,成心要气气数理化比我好的“喂”,不过“喂”并不在意。

⑥一个周日,“喂”在学校打篮球,我无意中走进他的房间里,发现他的书桌上散落着几个信封。

我拿起来一看,都是写给报社编辑的。

我再抽出信一看,上面说我最近发表的那篇文章让他深感共鸣,并向编辑打听我的通讯方式。

每一封信,笔迹不同,内容不同,落款也不同,是市里各个学校的名称和地址:一中、二中、三中、职中……我呆呆地看着,有点糊涂。

正好“喂”推门而入,我举着信问他:“谁写的?”他本能地说:“我的一些朋友。

”我忽然明白过来,那位编辑收到的信,一定全是他求朋友写的,然后自己骑着车,去各个学校附近的邮筒发信,难怪他的自行车最近总是爆胎。

⑦我发疯似地对他拳打脚踢:“骗子,骗子!原来我的文章没人喜欢。

”他情急地大叫:“不是的,我们班就有好多人喜欢。

就是他们说要写信给编辑,我才想到这个招的!”我停下手,泪眼朦胧:“真的?”“千真万确,否则我这个只攻数理化的人,哪里知道你文章的好坏?”
⑧那天饭桌上,他依然慢慢地数着碗里的饭粒,而很久都不再剩饭的我却端着故意剩下的半碗饭平静地说:“哥,我吃不完,给你吧。

”瞬间,大家都愣住了,为我叫的那声“哥”。

继母首先反应过来,马上把我的剩饭接过去倒在他碗里。

他想笑却哽咽道:“妹妹的剩饭本来就应该是哥哥吃的。


⑨他埋头欢快地吃起来。

虽然我泪眼模糊,但还是看清了他脸上的喜悦之色。

1.理清文章思路,在下面空白处补全情节。

继母趁我和父亲不注意,将我的剩饭倒进“喂”的碗里→______我无意间发现“喂”为了帮我树立学习信心,暗中抽同学们写的信给编辑→______。

2.文中的“喂”是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中实例加以说明。

3.如何理解第⑧段加横线句子的含义。

4.为什么“我”最后不再称他为“喂”了?这对你有什么启示?
四、写作题(40分)
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我们学会了理解;在心里怒火燃烧时,我们学会了忍让;在别人触犯了自己时,我们学会了宽容;在别人遇到困难时,我们学会了关心;在不利的环境中,我们学会了生存……
请以“我学会了”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有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③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④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⑤字数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A
C
B
B
B
C
(1)①弹琴复长啸②谁家玉笛暗飞声③双袖龙钟泪不干④草树知春不久归⑤夜泊秦淮近酒家⑥宣室求访逐臣⑦赚得行人错喜欢⑧壮士十年归(2)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1)①吃②往往,总是③供应④说别人的坏话
(2)B
(3)①年少家贫而胸有大志;②做官后因直言而遭降职;③刻苦自励且心忧天下.
(4)二岁而孤,家贫无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5)升华主旨

【答案】
1.扒香椿吃香椿
2.示例一: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香椿芽人的情感,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香椿芽在枝尖绽放时的勃勃生机,表现了作者看到香椿发芽时愉快的心情。

示例二: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香椿树比作老者,把香椿芽比作蝴蝶结,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香椿芽初绽时的美丽,表现了作者看到香椿发芽时愉快的心情。

3.生动传神(描写细腻),表现了母亲技艺娴熟(做事利落、勤劳能干)。

4.照应题目(前文),深化主题。

5.香椿本身的味道、母爱的温暖、童年的快乐、春天的味道。

【答案】
1.我故意将舀有一勺盐的半碗饭留给“喂”吃;我终于接受了“喂”,并真诚留给他半碗饭.
2.懂事:每到吃饭时,“喂”总是低着头一粒粒地扒着碗里的饭;善良:他情急地大叫:“不是的,我们班就有好多人喜欢.就是他们说要写信给编辑,我才想到这个招的!”;宽容:然而上了当的“喂”,却并不生气,只是默默起身倒了些开水在碗里,然后继续埋头吃了起来
3.“笑”和“哽咽”表明因终于得到“我”的认可与接纳而产生的喜悦满足之情.也表现了“喂”的宽容与善良.
4.是“喂”的真诚善良和宽容打动了“我”,让我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于是“我”由称他“喂”到称他“哥”,表现了“我”内心的转变.生活中,只要与人真诚相处,宽容待人,一切都会变得十分美好.
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