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学业水平考试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圳市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
高二政治期中学业水平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I:(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认识世界,办好事情,都需要哲学智慧,然而,哲学智慧不是从人们的头脑中凭空产生的。
哲学智慧产生于
A、人类的思维活动
B、人类的实践活动
C、人类的生理活动
D、人类的科学活动2.“思想高尚的人,不会做偷鸡摸狗之事;思想龌龊的人,不可能成就惊天动地的事业”。
这是因为
A、方法论决定世界观
B、世界观和方法论互相转化
C、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D、世界观和方法论都有相对独立性
3.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是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4.我们的思想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用哲学的语言来说,这个问题叫做
A、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B、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C、物质存在是否依赖意识的问题
D、物质和意识是否均是本原的问题
5.“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这种观点属于
A、唯物主义
B、可知论
C、不可知论
D、唯心主义
6.否定自然界先于人的活动而存在,必然导致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是
A、思维不能正确认识存在
B、意识是世界的本原
C、主观精神依赖于客观事物
D、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7.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三者的共同之处在于
A、都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
B、都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
C、都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D、都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8.下列观点属于唯物主义的是
A、心外无物
B、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C、理在气先
D、存在就是被感知
9.古代欧洲,有过这样一首诗:那时候,上面的青天还没有称呼,下面的大地也没有名字,其阿诗玛(即海洋)是大家的生母,万物都和水连在一起。
这首诗体现的是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B、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
C、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D、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10.将冰凉的手伸进一盆温水感觉到水热,将湿热的手伸进去又感觉到水凉,于是有人认为“物是感觉的集合”。
这种观点是
A、机械唯物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客观唯心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11.宋代哲学家陆九渊说:“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这种观点
①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②否认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③把宇宙中某种精神力量作为世界的本原④认为宇宙统一于“心”,即意识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2.孔子提出“畏天命”“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这是
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1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最一般规律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就在于它实现了
①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②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
③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④实践基础上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4.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客观实在性
B、运动性
C、主观能动性
D、永恒性
15.哲学上讲的运动就是
A、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B、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C、物体空间位置的变化
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
16.“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反映了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是
A.客观实在性B.静止C.运动D.客观存在
17.“飞鸟之景,未尝动也”与“飞矢不动”的共同之处在于
A、认为物质与运动不可分离
B、否认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C、承认了静止但否认运动D、肯定了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18.宋代诗人陈简斋的诗作“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说明的哲学道理是
A、万物都在概念中运动
B、脱离物质的运动是存在的
C、事物是静止的
D、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19.“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
”这句话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规律是事物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B、只有自然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C、规律可以为人所认识
D、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
20.“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
这句谚语包含的哲理是
A、按照木头的纹理劈柴就会势如破竹,迎刃而解
B、客观规律会妨碍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C、人们在规律面前有时是无能为力的
D、不尊重客观规律,盲目发挥主观能动性,必然劳而无功
21.在日本,有一种乌鸦,能将坚果丢到公路的斑马线上,让汽车碾碎,然后在汽车遇红灯停车时去吃。
据此,有人认为,有些动物也是有意识的。
这一观点
A、否认了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否认了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C、是正确的,有些动物确实有意识
D、否认了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22.近年来,“剩男、剩女”、“宅男、宅女”等男女新词在电视、网络等媒体用语中大肆蔓延开来。
这一特殊词群的出现为汉语词汇系统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同时也真实生动地再现了新时期社会生活的变迁及人们思想观念的发展。
从哲学上看,这说明
A、人类社会是物质的
B、思维活动都是实践活动
C、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D、意识可以直接创造新的物质
23.苏轼《石钟山记》中“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表明了要获得正确的认识,必须
A、重视学习前人的经验
B、重视正确认识的指导
C、实事求是
D、重视实践
24.我国通过制定五年计划来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体现了实践是:
A、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
B、主观与客观相一致的活动
C、客观物质性的活动
D、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
25.下列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有
①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②三思而后行③不登高山不知山之高,不临深渊不知
地之厚④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③
26.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
但是,在凹曲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小于180°,而在球形凸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大于180°。
这说明
①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②真理是有条件的、具体的③对同一个确定对象的认识可以有多个真理④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27.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①实践的观点②联系的观点③发展的观点④群众的观点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8.2013年1月4日,这个本没有特殊纪念意义的普通日子,被很多网友誉为世界示爱日。
这一天成了示爱表白、注册结婚的黄金日子。
这一观点违背了联系的
A、多样性
B、客观性
C、主观性
D、普遍性
29.下列关于联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
B、联系具有客观性,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
C、联系具有普遍性,但不具有多样性
D、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30.下列关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A、整体的功能一定大于部分的功能
B、立足局部,用局部推动整体发展
C、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就是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D、整体由部分构成,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变化会影响部分
31.手并不是单独存在的,它只是整个具有极其复杂结构的机体的一个肢体。
这说明
A、整体和部分是相互联系的,密不可分的
B、部分离开整体,不影响整体功能的发挥
C、整体都是部分的优化组台
D、部分的功能对整体功能的影响都是一样的32.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A、事物的运动和变化
B、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C、促进事物的质变
D、一种事物取代另一种事物
33.下列既体现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又体现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是
A、画饼充饥
B、唇亡齿寒
C、一叶知秋
D、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34.判断一个事物是新事物还是旧事物,不是形式的新旧与出现时间的先后,其根本标志在于它是否
A、具有存在的现实条件
B、是否有较大的社会影响
C、是否能够被人们认识与理解
D、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35.下列诗句中蕴含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这一哲学道理的是
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②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③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
36.“集腋成裘,聚沙成塔”与“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共同蕴涵的哲理是
A、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B、要重视量的积累
C、量变是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
D、要重视事物的质变
37.一个男人在社会上可能扮演父亲、儿子、学生、教师、管理者、被管理者等不同角色。
这种现象从哲学上说反映了
A、联系的多样性
B、联系的客观性
C、联系的主观性
D、联系的普遍性
38.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为人们提供信息和服务的同时,也造成了大量的“黑色污染”、“黄
色污染”,使一些人沉迷于虚幻的网络世界不能自拔。
从哲学上看,这反映了
A、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不同的价值观具有不同的导向作用
D、事物都是既对立又统一的
39.仲由问孔子:“听了就去干吗?”孔子答“不能。
”冉求也问孔子:“听了就去干吗?”孔子答:“干吧!”公西华问孔子:“为什么同一个问题回答不一样呢?”孔子说:“冉求很畏缩,我要鼓励他;仲由好勇过人,我要约束他。
”这个故事的哲学寓意是
A、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有机统一
B、事物的发展是由内部矛盾决定的
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矛盾的关键
D、对不同的人应采取完全不同的方法40.现代体育运动的蓬勃发展给人们带来了欢乐,也带来了许多产业的兴旺。
但是在激烈的运动和竞争的背后,体育场上的故意伤害、裁判黑哨、兴奋剂丑闻、申办中的金钱交易等问题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从哲学上看,这表明
A、事物的矛盾有主次两个方面
B、事物的矛盾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C、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之间的联系
D、学会分析与综合相结合才能认识事物
41.孔子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对知识的态度体现的哲学观点是
①一分为二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③辩证否定即“扬弃”④谦虚好学,不耻下问
A.②③B.①③C.①②③D.①②④
42.任何一国文化传统的形成都是根源于其生产方式,文化传统一旦定型,其文化的特征和性质就具有延续性,这说明
A、社会存在决定于社会意识
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社会意识总是落后于社会存在
D、社会存在随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43.中小学阶段是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年龄形成的美与丑、是与非、荣与辱的观念,对人的一生至关重要。
这是因为:
A、价值观对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有促进作用
B、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C、不同的价值观决定了事物不同的发展方向
D、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决定作用
44.“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关心别人,快乐自己”。
其哲学意思是:
A、要把新潮和时髦作为人生的生活标准
B、人与人相处时应该不断追求独特的方式
C、把个人与社会统一起来,在统一中实现个人的价值
D、生活中关心别人比关心自己重要
45.一位成功的企业家在日记中写道:“会赚钱显示了你出众的能力,会花钱显示了你生活的潇洒,把钱用于接济有需要的群众则显示了你生命的意义。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
A、人生的价值在于赚钱多少
B、人生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物质贡献
C、人生的价值在于个人能力的大小
D、人生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46.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是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符合唯物史观的A、抓主要矛盾B、联系观和发展观
C、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
D、一切从实际出发
47.马克思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
”这句话主要说明
A、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B、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C、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生产力一定要适应生产关系的发展
D、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
48.逛花街是珠三角地区过春节的传统习俗。
据调查,60%以上的被访者表示每年春节都会逛花街。
这表明文化
A、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B、对人的影响是根深蒂固、不可动摇的
C、对人的影响是有形的、强制的
D、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49.“徜徉于山林泉石之间,而尘心渐息;意游于诗书图画之内,而俗气潜消。
”这说明
A、要积极参加各种文化活动
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C、文化活动使人高雅
D、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50.微信作为一种互动性更强、传播速度更快的传播方式,获得了众多手机用户和网民的青睐,很多人用微信交流信息。
这一现象进一步印证了
A、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的目的
B、社会实践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C、传播方式的变化是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
D、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二、单项选择题II:(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51.以下对文化、经济和政治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A、文化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经济是政治和文化的反映
B、政治是基础,文化是政治的集中表现,经济是文化和政治的反映
C、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D、经济是基础,文化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是文化和经济的反映
52.在“中医现代化”的口号下,有人把剔除中医传统、简单模仿西医当成中医现代化的方向。
可是,失去了传统文化依托的中医,就会如同离开了土壤的大树,只有枯萎和死亡。
这表明发展中医
A、需要中西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
B、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C、需要体现时代精神
D、要接受新文化和外来文化
53.中国式过马路,是指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的一种现象,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和红绿灯无关。
有人表示:“斑马线存在与否,取决于大家的目的。
”与此观点相通的是
A、子不语怪力乱神
B、未有此气,先有此理
C、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
D、存在即是被感知
54.我国城市建筑中出现了一种“高度崇拜”现象。
盲目攀比,你盖高的楼,我就盖更高的楼,而不论人文、自然要求,一时间超高层建筑层出不穷。
这一做法
A、没有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B、人们可以利用对规律的认识,变害为利
C、人们能够利用对规律的认识,对事物的发展趋势和方向作出预测
D、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55.在创建卫生城市活动中,某小区居民全员参与共建文明小区。
居民举止与社区文明的关系体现的哲学原理是:
A、部分依赖整体
B、部分影响整体
C、部分与整体相互转化
D、部分与整体同等重要,不可分割
56.“喜鹊报喜”“乌鸦叫丧”的说法
A、违背了联系的必然性
B、准确把握了联系的普遍性
C、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
D、准确把握了事物的内在联系
57.“异病同治”是有条件的,而某些江湖“神医”声称用一种药包治百病,这违背了:
A、意识具有能动作用的原则
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
C、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原则
D、对立统一规律
58.“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与这句诗蕴涵哲理相同的是
①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②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③不入虎穴,焉得虎子④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59.近年来,现代都市中出现了一类富有浓厚时代气息的特殊人群——“拼族”,就是几个消费意向相同的人聚在一起,共同进行消费。
“拼车”的可以节约50%以上的车费,“拼饭”的可以品尝几倍于自己餐费的美味……。
“拼族”这一消费行为说明了
A、整体具有部分所没有的功能
B、量变是构成事物的成分在排列顺序和结构上的改变
C、量的积累必然引发质变
D、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不存在的
60.医生让一病人多吃水果,病人拒吃苹果、香蕉、桔子…,但却喊道:“我要吃水果!”这一病人的错误在于
A、否认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区别
B、夸大了共性与个性的联系
C、忽视了共性与个性的转化
D、不懂得矛盾的共性不能离开个性而存在
三、双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有两个正确答案,少选且选对得1分,选错不得分。
)
61.“重男轻女”本来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意识,是生产资料私有制财产继承关系的反映,但时至今日,这种思想依然残留在一些人的头脑里。
这说明
A、经济决定文化
B、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
C、文化对经济有反作用
D、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6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
B、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
C、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问题
D、存在与思维的关系问题
63.下列属于方法论的有
A、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
B、牵牛要牵牛鼻子
C、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D、一切从实际出发
64.列宁说:“当我们不知道自然规律的时候,自然规律是在我们的认识之外独立地存在着并起着作用,使我们成为‘盲目的必然性’的奴隶,一经我们认识了这种不依赖于我们的意志和我们的意识而起着作用的规律,我们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
”这表明
A、规律是客观存在的
B、只要创造充分的条件就能改造规律
C、人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
D、人既是规律的主人又是规律的奴隶
65.中国画要求“意存笔先,画尽意在”,强调融化物我,创制意境,达到以形写审,形神兼备,气韵生动。
国画的“写意”,能将万千山水收于尺幅,这正是中国画的奇妙之处。
国画创作的这种特点表明
A、画家的意识直接改造了物质世界
B、画家的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C、画家的意识活动可以独立于物质之外
D、意识是客观内容与主观形式的统—66.下列看法中,符合辩证法的有
A、和谐就是美和善
B、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C、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
D、在纯粹的光明中,就像在纯粹的黑暗中一样,什么也看不见
67.有这样一道数学题:90%90%90%90%90%=59%。
它告诉我们,一项工作做到90%已经很不错了,但经过环环相扣的一系列过程结束后,“很不错”的90分最终带来的结果可能是59分——一个不及格的分数,这就是过程控制效应。
这启示我们
A、质变是量变的结果,要重视量的积累
B、要抓住时机,实现事物的质变
C、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D、要立足整体,发挥整体统率作用
68.航空界有一个关于飞行安全的“海恩法则”:每一次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及1000起事故的隐患。
“海恩法则”启示我们
A、规律是客观的,我们要善于利用和改变规律
B、量变是质变的前提
C、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D、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
69.要“坚持把发展农业生产力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
以下名言、俗语中,与其包含的哲理相同的是:
A、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B、乱生于治,怯生于勇
C、牵牛要牵牛鼻子
D、好钢要使在刀刃上
70.中国语言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下列说法中包含着辩证否定观的是:
A、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B、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C、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D、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深圳市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
高二政治期中学业水平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