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两种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比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梅毒两种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比较
摘要: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和明胶颗粒凝集试验法(TPPA)检测梅
毒螺旋体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方法:将200例确诊梅毒感染的血液样本列入检查组,将200例体检梅毒阴性的血液样本列入对照组,所有样本均分别采用ELISA和TPPA 两种方法进行检测,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及特异性。

结果:TPPA法检测灵
敏度为99%,,明显高于ELISA法的检测灵敏度93.5%, 具有显著差异(P<0.05);TPPA的检测特异性为99.5%,也高于ELISA法的检测特异性95%, 两种有显著差异
(P<0.05)。

结论:明胶颗粒凝集试验法(TPPA)进行梅毒检测其灵敏度和特异
性均高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用于检测梅毒准确率较高,可以用于梅毒
确证实验。

关键词: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明胶颗粒凝集试验
梅毒是一种系统性的性传播疾病,病原体苍白(梅毒)螺旋体,性接触是其主要传播途径,少数可通过输血、母婴传播,根据其临床表现分为一期、二期、三期、潜伏期和先天
(胎传)梅毒等[1]。

由于梅毒是系统性疾病,感染后可以累及到身体各个器官与组织,且病
程漫长,造成多系统的损伤,严重危害患者健康,而患有梅毒的孕妇可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分娩出梅毒胎儿或引起流产、早产、死胎,给患者及家庭带来巨大的痛苦[1]。

报告显示[2],
近年来梅毒在我国的感染人数呈逐年增高的趋势,已然成为感染人数最多的性传播疾病。

因此,快速准确的检测出梅毒阳性患者,对他们进行及时治疗和生活生育指导意义重大。

梅毒
血清学试验方法很多,有特异性和非特异性两类,特异性方法包括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
试验(ELISA)、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化学发光法( CMIA)及胶体金法等,其中
前两种最常用[3]。

本文针对这两种方法检测梅毒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进行分析, 现将结果报道
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检查组的标本来自2013年1月-2014年6月在我中心确诊的200例确诊梅毒感染的患者
血样,确诊根据临床症状和梅毒螺旋体的检测的结果。

患者中男性113例, 女性87例,年龄20~65岁,平均(33.3±4.7)岁;病程1~25年,平均(10.1±3.1)年;200例患者中潜伏期
梅毒21例,一期梅毒88例,二期梅毒65例,三期梅毒26例。

对照组的标本来自于我我单
位体检中心同期体检结果为梅毒阴性的200例健康人血样,其中男性121例, 女性79例,年
龄22~64岁,平均(35.2±5.1)岁。

1.2试剂和方法
空腹抽取病人促凝全血样本,3500r/min离心2分钟分离上清液,静置室温或4℃环境保
存备用。

洗板机采用赛默飞世尔科技公司提供的全自动立式洗板机,酶标仪采用TECAN sunrise酶标仪。

ELISA法所用试剂盒为珠海丽珠试剂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96T,TPPA:使用富
士瑞必欧公司生产的试剂盒。

1.2.1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取出所需板条平衡30min至室温。

①加样:设置阴性
对照3孔、阳性对照2孔,分别加入阴性、阳性对照各50ul;设置空白对照1孔,不加样品。

其余孔加入待测样品50ul。

②温育:置37℃温育60min。

③洗涤:反应完成后取出用洗板
机洗板6次,并在吸水纸上拍干。

④加酶:空白对照孔不加酶标记物。

其余孔加入酶标记物50ul,震荡混匀。

⑤温育:置37℃温育30min。

⑥洗涤:反应完成后取出用洗板机洗板6
次,并在吸水纸上拍干。

⑦显色:每孔加入底物缓冲液50μL,再加入底物液50μL,震荡混匀,置37℃温育30min。

⑧终止:所有孔加入终止液50μL,轻拍混匀。

⑨:读值:用酶标
仪读值,在单波长450nm处(须以空白对照孔校零)读取各孔的OD值。

实验结果符合阴性、阳性和空白对照标准,样品OD值≥临界值为TP抗体阳性;样品OD值<临界值为TP抗体阴性。

(临界值=阴性对照平均OD值+0.10)
1.2.2明胶颗粒凝集试验法(TPPA):于室温下使用稀释液在U型反应板上对各血清样本进
行稀释处理, 一共6孔,稀释度依次为1:10、1:20、1:40、1:80、1:160、1:320;混
匀细胞工作液,第2孔加25µl未致敏颗粒(最终稀释度1:40),第3、4、5、6孔加25µl
致敏颗粒(最终稀释度1:80、1:160、1:320、1;640、1:1240),加盖,15℃-25℃孵
育2h。

结果判定:阴性(-)颗粒聚集在孔底中央、光亮、边缘光滑,可疑(±)颗粒浓集呈
边缘光滑小环状阳性,阳性(1+)颗粒凝集呈多边形性粗糙大环状,阳性(2+-4)颗粒凝集
覆盖整个孔底,多边形膜状,边缘粗糙。

以出现阳性(1+)的最高稀释度作为最终滴度。

1.3观察指标
分别观察和记录两种方法检测两组样本的阳性和阴性检出率, 计算各自灵敏度和特异性。

灵敏度=梅毒患者检测为阳性例数/确诊梅毒患者总数(200)×%, 特异性=非梅毒人员检测为
阴性例数/ 非梅毒人员总数(100)×%。

1.4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位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使用SPSS18.0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P<0.05表示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阳性和阴性检测
ELISA法检测200例梅毒标本结果为阳性191例,阴性9例,检测200例梅毒阴性标本结
果为阳性例,阴性例。

TPPA法检测200例梅毒标本结果为阳性191例,阴性例,检测200例梅毒阴性标本结果为阳性例,阴性例。

详情见表1。

3 讨论
随着社会生活的改变与人们性观念的逐渐开放,婚前性行为和非法性行为现象愈加普遍,但人们的自我保护观念却不够强,导致艾滋、梅毒等性传播疾病的发病率与日俱增,严重威
胁人们的生命健康[4,5]。

梅毒作为最具代表性的性传播疾病,其诊断和治疗应该受到足够
的重视。

患者感染梅毒后,免疫系统会产生两类抗体,非特异性的抗类脂类抗体和特异性的
抗梅毒螺旋体,通过血液检测这些抗体可以检测梅毒的感染与否[5]。

临床上梅毒较常用的非
特异性检测方法有RPR(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学试验(TRUST)等,次法由于假阳性率较高,一般用于判断疗效而不做确证实验[6]。

而梅毒的确
证实验一般需运用特异性的检测方法如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梅毒螺旋体
颗粒凝集试验(TPPA)等[6]。

ELISA法是检测梅毒的常用方法,可用于梅毒各期的诊断,具
有操作简单、设备廉价、结果可记录、适用于大批量标本同时检测的优点,可广泛用于梅毒
筛查[7]。

TPPA法拥有极高的灵敏度与特异性,但由于其试剂昂贵、操作繁琐、耗时较长,而比较常用于疑似阳性标本的确证实验[8]。

TPPA检测一旦显示阳性,无论疾病的治疗及活动情况如何,患者终身可以检测到抗体,因此此法不应作为评价疗效或判定复发与再感染的指标,只能够作为梅毒的确认试验[8]。

本研究将TP-ELISA法和TPPA法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发现TPPA法的灵敏度(99%)和特
异性(99.5%)都比ELISA法高,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TPPA法采用明胶颗粒包裹
抗原,并与血清中梅毒特异性抗体结合生成沉淀进行结果判断。

该方法排除了其他非特异性
抗体的干扰,利用抗原抗体特异性提高本实验的特异性,同时其具有高灵敏度。

TPPA法是检测梅毒的金标准试验。

李小红[9]用ELISA法检测梅毒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8.3%和90.5%,TPPA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7.8%和92.7%,两者灵敏度无明显差异而特异性存在统计
学差异;而吕志军[10]的研究发现ELISA法检测梅毒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3.3%和96.5%,TPPA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8.2%和96.7%,两者灵敏度存在显著差异而特异性统计学
差异。

但两位学者基本认为实验中的操作误差会对结果造成影响,TPPA法总体上灵敏度和特异性更高,但论梅毒筛查临床实用性以ELISA法更佳[9-10]。

综上所述,梅毒的这两种检测方法各有其优缺点, 虽然TPPA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更高,
但临床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或采用多方法联合检测的形式在保证工作效率的
同时提高检测的准确率。

参考文献:
[1]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控制中心.性传播疾病临床诊疗指南[M].2006:33-37.
[2]李军,郑和义.梅毒检测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12,34(1):95-98.
[3]陈辉,魏聪,李媛.梅毒三种检测方法的比较[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15):1817-1818 [4]隗功浩.梅毒螺旋体实验室检测技术与研究进展[J].职业与健康,2011,27( 2) : 202-204.
[5] Lin LR1, Tong ML, Fu ZG, Dan B, Zheng WH, Zhang CG, Yang TC, Zhang ZY. Evaluation of a colloidal gold immunochromatography assay in the detection of Treponema pallidum specific IgM antibody in syphilis serofast reaction patients: a serologic marker for the relapse and infection of syphilis[J].Diagn Microbiol Infect Dis. 2011 May;70(1):10-16.
[7] Busse C, Navid MH, Strubel A, Schnitzler P.Evaluation of a new recombinant antigen-based Virotech Treponema pallidum screen ELISA for diagnosis of syphilis[J]. Clin Lab. 2013;59(5-6):523-529.
[8]Wang TT, Li Q, Yu JF, Xiao CY, Zhang LP.Application of TRUST, TP-ELISA and TPPA in the serologic diagnosis of syphilis[J].Zhonghua Nan Ke Xue. 2012Nov;18(11):1020-1022.
[9] 李小红ELISA-TP和TPPA梅毒血清学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9(25):120-121.
[10]吕志军. 不同检测方法检测梅毒螺旋抗体的效果比较分析[J].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4, 34(6): 693-69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