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中政治第1单元文化与生活第2课文化对人的影响第2框文化塑造人生学业分层测评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塑造人生
(建议用时:45分钟)
[学业达标]
1.诗歌被称为文学之上乘,其语言凝练、含蓄、跳跃,以少蕴多,意境深邃。
我们阅读诗歌,可以通过语言感受形象、理解形象,在想象和情感激励中再创造形象,在感情体验中共鸣,在思维活动中得到审美愉悦。
这段话反映了阅读诗歌 ( )
A.对人的影响难以抹去
B.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C.能改变人生轨迹,推动社会进步
D.能丰富人的精神生活,塑造健全的人格
【解析】阅读诗歌可以在思维活动中得到审美愉悦,体现了优秀文化可以丰富人的精神生活,塑造健全的人格,D正确。
A、B说法正确但与题意无关。
C夸大了优秀文化的作用,说法错误。
【答案】D
2.《命运交响曲》是贝多芬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
乐曲体现了作者一生与命运搏斗的思想。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他不能使我完全屈服。
”这是一首意志战胜宿命、光明战胜黑暗的颂歌。
每当人们听到这首乐曲,总会得到极大的振奋和力量。
这表明优秀文化作品能够( )
A.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B.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C.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D.促使人的价值观的形成
【解析】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二者密切联系,但侧重点不同,前者只停留在主观领域,后者则体现在人的具体行动中,化为人们行动的动力,要注意区分。
本题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战胜”“振奋和力量”,可知正确答案选B。
【答案】B
3.爱迪生说:“我这一生行将结束。
我的人生哲学是工作,我要揭示大自然的奥妙,并以此为人类造福。
我在世的这短暂的一生中,我不知道还有什么比这更好的了。
”这段话表明( )
A.社会的发展促进人的发展
B.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C.人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发展
D.人的发展就是要会发明创造
【解析】材料强调人的发展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而不是社会的发展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故A排除;并不是所有的文化都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只有先进的、优秀的文化才可以,故B排除;人的发展并不一定是会发明创造,故D排除。
【答案】C
4.2016年4月23日是第21个世界读书日。
好的文学作品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可以净化人的灵魂,培养人的健全人格。
这形象地说明( )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发展的基础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③优秀文化能塑造人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④文化决定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解析】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①说法错误;好的文学作品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潜移默化地影响人,可以塑造人生,培养健全人格,②③说法正确;决定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是客观物质条件,不是文化,④观点错误。
【答案】C
5.2016年2月14日,“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评选结果揭晓。
吴锦泉、屠呦呦、张宝艳等每一位“感动中国”的人物都以其崇高的精神、优秀的品质激励着每一位华夏子孙,催人奋发进取,推动社会进步。
中央电视台推出的“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目的是向社会大力宣传和弘扬先进人物的事迹和崇高品德。
这是因为,优秀文化( )
①是人全面发展的决定因素②丰富人的精神世界③增强人的精神力量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解析】①观点错误,人的发展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优秀文化只能影响人的发展,而不能决定人的发展。
【答案】B
6.冰心老人说过:“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我们之所以应该经常读好书,是因为( )
A.读书可以开阔人们的视野
B.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C.优秀文学作品能促进人的自立意识、法制意识的增强
D.读书是培养健全人格的唯一途径
【解析】A、D说法错误,C表述不准确,B切合要求。
【答案】B
7.近年来,山东省为推动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实施农村文化“百千万”计划,评选培植百个农村特色文化品牌、千支农村优秀文化团队、万名农村优秀文化人才。
积极培养农村
优秀文化人才的依据是( )
A.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相互促进,协同发展
B.文化素养需要通过参加实践活动逐渐培养
C.文化素养的形成总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的过程
D.文化决定社会发展因素
【解析】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人的素质的提高,而人的素质的提高又会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积极培养农村优秀文化人才就是因为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A正确;B是人的文化素养的培养与形成,与题意不符;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并不总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的过程,C错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发展,D错误。
【答案】A
8.2016年3月5日是第53个“学雷锋日”。
某市慈善总会向广大市民发出号召,从自身做起,争当学雷锋志愿服务的倡导者、践行者、传播者,培育“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道德风尚。
这说明( )
A.文化作为精神力量,能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B.文化是社会发展的助推器
C.要重视优秀文化,促进社会及人的全面发展
D.文化是自发形成的
【解析】此题考查文化塑造人生。
文化经过社会实践才能转化为物质力量,排除A。
优秀文化是社会发展的助推器,排除B。
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排除D。
材料强调了雷锋精神对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故C正确。
【答案】C
9.《人民日报》报道,经济上先行一步的广州,明确提出了打造“文化广州”的目标。
根据城市发展的战略部署,广州市委、市政府把文化设施建设作为城市建设的重点内容纳入城市的总体规划中。
目前,广州市文化设施建设已经全面铺开。
市委书记表示:“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全市文化设施就会逐步完善起来,为人民群众的文化活动提供大的舞台,为文化事业的发展构建广阔的空间,让更多的市民享受先进文化的阳光。
”
(1)人的全面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优秀文化对人的全面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2)优秀文化作品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是如何体现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关系的?
【解析】第(1)问属于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考查,依据教材知识回答即可。
第(2)问要从优秀文化作品属于社会文化财富的角度,通过分析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来说明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关系。
【答案】(1)人的全面发展,表现在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各方面都得到全面提高。
优秀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丰富人的精神
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能够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优秀文化作品属于社会文化财富,优秀文化作品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表现。
优秀文化作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说明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社会的发展,物质文化财富的增加,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能力提升]
10.2016年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6周年。
74年来,“文化为什么人服务”的思想激励一代又一代文化工作者走出书斋,投身沸腾的生活,走入人民大众之中,创作出一批批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作品。
这说明( )
①优秀文化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③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④文化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A.①②B.①④
C.③④D.②③
【解析】材料并没有涉及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故③排除。
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故④排除。
【答案】A
11.2015年1月8日上午,北京召开会议总结表彰第21届全市青少年“走复兴路园中国梦”读书教育活动,研究部署第22届全市青少年“奋发向上,崇德向善”读书教育活动。
这一活动的开展 ( )
①体现了文化能促进青少年健康、全面发展
②有利于增进青少年对伟大祖国的深厚感情
③能够丰富青少年的精神世界,增强其精神力量
④证明了文化既是一种精神力量,也是一种物质力量
A.②③B.①②
C.③④D.②④
【解析】只有优秀的文化才能促进青少年健康、全面发展,①错误。
该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发挥优秀文化对人生的塑造作用,有利于增强青少年对祖国的深厚情感,②③正确。
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必须通过人们的社会实践才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④错误。
【答案】A
12.一个好书店温暖一座城市,一片书香提升整个民族的素养。
这是因为( )
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促进社会的发展②文化决定了民族能否自强屹立于世界③优秀文化是社会发展和民族进步的重要支撑④优秀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精神食粮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文化有先进健康与落后腐朽之分,先进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①忽视了文化的不同性质,说法错误;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有反作用,不是决定作用,②说法错误;
③④体现了文化的作用,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D。
【答案】D
13.“分享阅读,交换快乐”。
首都图书馆推出了北京换书活动,号召广大市民将家中闲置的优秀书刊流动起来,与其他市民交换阅读。
这一活动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因为( )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总是自觉的、有形的②物质活动一定承载着文化内涵③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④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解析】上述文化活动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丰富人的精神世界,③④符合题意;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并不总是有形的,①说法错误;纯粹自然的物质活动不具有文化内涵,②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答案】D
14.近年来,全国各地学校都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旨在树立良好的校风、班风、学风,引导学生参与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生活,促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校园文化节活动是同学们精神凝聚、智慧整合、能力展示和素质提升的过程。
此外,学校每年还举办体育节、艺术节、英语周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这些活动,为校园增添了文化气息,也营造了团结、和谐、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分析说明学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依据。
(2)作为中学生,谈谈你的做法。
【解析】第(1)问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分析说明学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依据,属于依据类的解答题。
在回答时要紧扣这个知识点来分析学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原因,主要是从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表现和特点以及优秀文化塑造人生的表现等方面来分析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原因。
第(2)问比较开放,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作为中学生要自觉学习、主动接受健康文化的熏陶,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等角度进行说明即可。
【答案】(1)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学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旨在树立良好的校风、班风、学风。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学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认识和实践水平,提升思维能力。
③健康的校园文化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④优秀文化塑造人生。
建设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能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增强学生的精神力量,促进学生的全面
发展。
(2)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的过程。
因此中学生应当自觉学习、主动接受健康文化的熏陶,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