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眼用棱镜和透镜的棱镜效果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DS OS +2.00DS 这副眼镜是用来阅读的,制作的时候也是按照近用瞳
距来制作的,但是患者阅读的时候视线是从镜片 光学中心下放5mm处通过的,请问此戴镜者在阅 读的时候每只眼睛产生的棱镜效果是多少?两只 眼睛总的棱镜效果是多少?
75
差异棱镜效果
基底0º合成一等效棱镜
34
解:(1)作图法: 用矢量加法
测量出, OR5 37
5B37
(2)计算法
O R O2 V O2 H 3 2 4 2 5
tan 3 0.75 36.87
4
所以 3△B90º()4△B0º=5ºB36.87º
35
例6-3 试合成3△B270º与4△B0º两棱镜 解:(1)作图6-12b
测量得OR=5, 37323
得到等效棱镜为5△B323º
(2)计算法:
O RO2V O2H 5
tan30.75 37323
4
所以3△B270º()与4△B0º=5△B323º
36
2、棱镜度的分解 例6-4:.试将5△B30º的棱镜分解为垂直与水平方向的两棱镜 解:(1)作图法
在坐标上沿30º方向作出OR=5。 过R点作RHOH,RV OV。测量 出OH=4.3,OV=2.5。 所以:5△B30º=2.5△B90º()4.3△B0º (2)计算法
偏向角与顶角的关系
(n1)
24
棱镜的偏向角与顶角
棱镜的顶角、偏向角与棱镜度的关系
顶角
偏向角
棱镜度
1°
0.523°
0.91△
1.1°
0.573°
1△
1.91°
1°
1.75△
25
棱镜的基底位置表示
基底向内(BI);基底向外(BO); 基底向上(BU);基底向下(BD) 老式英国标记法
26
新式英国标记法 360º标记法
60
棱镜底的临床应用
R:2ΔBO L:2ΔBO
R:3ΔBO L:1ΔBO
R:0 L:4ΔBO
R:2ΔBU L:2ΔBD
R:3ΔBU L:1ΔBD
R:0 L:4ΔBD
61
眼球震颤
同时伴有斜视 有确切中间带者 暂时不能手术者
62
三棱镜的临床适应症
目的
消除复视 改善头位
获得一定双眼单视功能
63
47
压贴三棱镜的主要缺点
视敏度有所下降 时间久了出现老化现象
48
透镜的棱镜效果
光线通过透镜光心不发生偏折 通过光心之外任意一点都会发生偏折 距离光心越远,偏折程度越大
49
透镜的棱镜效果
透镜可以想象为无数棱镜的组合 透镜上任一点对光线的偏折力称为该点的
棱镜效果
50
透镜底棱镜效果
51
三棱镜的诊断作用
测量斜视角 测量融合范围 三棱镜适应试验(Prism adaptation test)
压帖式三棱镜矫正眼位+worth四点试验
64
65
66
67
双眼平衡:棱镜分离
右眼:3 BU
左眼: 3 BD
69
A’ A
70
双眼平衡:比较视标清晰度
左眼
右眼
71
双眼均衡终点的判断
因棱镜最薄处在顶方向。故中心与顶的厚度差为:
g 530 10(n01)
2.8
7mm所以最薄边厚度为:
4.69-2.87=1.82mm
33
第二节 棱镜度的合成与分解
如果棱镜A与棱镜B的棱镜效果可以由另一棱镜C代替,则 可以说C棱镜是棱镜A与棱镜B的合成。反之,C棱镜也可 分解为A、B两棱镜 。
1、棱镜度的合成 例6-2 两眼用棱镜3△基底90º(3△B90º)与4△
27
棱镜各参数之间的关系
一个棱镜,其顶角为 。当一条
光线垂直入射于该棱镜的第一面
时,光线不发生折射,入射至第 二面时,入射光线与该面法线成I
角,出射光线与法线成角i ,故
偏向角为 ,棱镜材料折射率为n
ii
i
i
nsiinsiin nsi nsi n ()
sin sin n (n1)
n1.532 0.532 28
12
棱镜的重要性质(二)
13
原理
14
棱镜的单位
棱镜度
• 在1m处使光线偏移1cm,作为1△
15
厘弧度
• 在半径为1m的圆周上,使光线偏移1cm弧度
16
棱镜的单位
棱镜度 此单位系C.F.Prentice于1888年所倡导,其符号为P△。1△屈光
力的棱鏡是指当光线通过该棱镜时,使出射光线相对入射光线在 100单位距离处,偏移l单位的距离。
一个右眼前戴镜为+4.00DCⅹ30,他的 右眼瞳距大了3mm,求此右眼将产生多大 的棱镜效果及方向
56
球柱透镜的棱镜效果
两种途径
• 分别计算球镜和柱镜产生的棱镜效果,之后再合 成即可
• 将处方变换成柱镜形式,分别计算两个柱镜的 棱镜效果,之后再合成
57
球柱透镜的棱镜效果
一个患者戴镜右眼为 +3.00DS/+1.00DCⅹ90°当眼睛从光心 下方2偏内2看近物体时产生怎样的棱镜效 果
解在:0按º方题向意,,且该在棱镜底在41850º方方向向,打顶孔
(如图6-11),因该棱镜直径为60mm, 半径为30mm,孔距边缘5mm,故孔与棱 镜中心距25mm。
故该孔中心与棱镜中心的厚度差为:
g451502(10.55co243s15)1.69mm
即中心厚度为: 1.6 934.6m 9 m
43
fresnel press-on棱镜
44
三棱镜屈光力决定因数
屈光角 三棱镜的屈光指数
45
三棱镜的形式
传统的玻璃棱镜 Fresnel棱镜(压贴三棱镜)
一系列缩小的棱镜平铺在一张薄塑料板上
2 mm 10m.m
40m.m
46
压贴三棱镜的主要优点
简单,方便,易更换 轻,薄(1m.m) 物理扭曲现象少
(2)计算法:由图6-13b可知
O O H cR o 3 c s2 o 2 s2 .1 5 △B2 180º
O O V sR i n 3 s2 in 2 2 .1 5△2 B270º
3B 22 5 2.12 B 18 20 .12B270
38
顶角 偏向角 棱镜度 厘弧度
棱镜的单位
O O H cR o 5 c s3 o 0 4 s .3 B 0
O O V sR i n 5 s3 i n 0 2 .5 B 90
37
例6-5 把3△B225º棱镜分解为B180º与B270º两棱镜 解:(1)作图法(图6-13b) OV=2.1, OH=2.1 3B22 52.1B 18 02.1B270
双色实验(警惕红色嗜好!) 视标变清还是变小变黑 最佳视力
72
棱镜的分加双眼
右眼 底朝外 底朝内 底朝上 底朝下
左眼 底朝外 底朝内 底朝下 底朝上
73
差异棱镜效果
一个病人的双眼屈光度是 右眼 +3.00DS 左眼 +3.50DS 远用瞳距是64mm,近用瞳距是60mm, 如果这副眼镜是按照远用瞳距配制作的, 此戴镜者在阅读的时候每只眼睛产生的棱 镜效果是多少?两只眼睛总的棱镜效果是 多少 ?
,, P
顶角
1º
偏向角
棱镜度P△
0.523º
0.91△
1.1º
0.573º
1△
1.91º
1º
1.75△
29
公式:
棱镜的厚度差
g=
Pd
100 (n 1)
30
棱镜的厚度差
如果要求的厚度差的两点不在底顶线方向,与 底顶线成β角,则:
g
Pdcos
100(n1)
31
棱镜的厚度差
棱镜底顶线方向某两点间的厚度之差为棱镜的厚度差。有时, 在制作眼用棱镜的时候需要考虑其厚度差
Prentice’s规则
公式
P= Cf P:棱镜度 C:入射点到光心的距离 F:透镜的屈光度
52
球镜上任意一点的棱镜效果
计算:R:+3.50DS L:-4.00DS 1、在光心 2、在光心下方5mm 3、在光学内侧4mm 的棱镜效果
53
移心法则
凸透镜的移心方向与所需棱镜底的方向相同 凹透镜的移心方向与所需棱镜底的方向相反 关系式:c=P/F 取决于
• 镜架的大小 • 镜片的大小 • 透镜的屈光度
54
球面透镜的移心
一个患者戴镜右眼为+2.00DS,要产生1 底朝下和1.5 底朝内需要如何移心
一个患者戴镜左眼为-2.00DS,要产生 1Δ底朝下和1.5Δ底朝内须如何移心
55
柱面透镜的棱镜效果
一右眼为-2.00DCⅹ180°,如通过光心上 方3mm注视时,求棱镜效果及方向
第四章 眼用棱镜和透 镜的棱镜效果
1
棱镜的概念
由两个作用面相交所成的三角形透明体
2
眼用棱镜
牛顿棱镜(大于15-20度)
) 薄的棱镜(小于10-15度
3
棱镜的术语
顶角
棱(顶)
主截面 底
4
棱镜的术语
5
棱镜的特性
任何一棱镜必须至少有两个相交的平面
ABC 主截面
以主截面代表一个棱镜
角称为棱镜的顶角
一个左眼镜片为-2.00/-1.50ⅹ70°,求它 在180方向的屈光度,如此镜片光心向鼻侧 移心3mm,产生的棱镜效果是多少
58
球柱透镜的移心
一个患者戴镜右眼为+2.00DS/4.00DCⅹ180°要使其产生2Δ底朝下和 2Δ底朝内的棱镜效果该如何移心
59
棱镜对眼的效果
视觉移动 集合移动 分离移动 差异棱镜效果
76
通常眼用棱镜很薄,故顶角很小
tan g
d
(n1)
(n1)gtan
d
P10ta0n10(n0 1)g
g Pd 100(n 1)
d Pdcos
g
100(n1)
32
例6-1 一眼用棱镜5△B180º直径为60mm,n1.52。3今在与棱镜中心 成45º方向且距棱镜边5mm处打一螺钉孔,已知孔厚度为3mm。试求 该棱镜最薄边厚度。
39
棱镜的分解和合成
底的朝向相同的 底的朝向相反的 底的朝向垂直的 斜轴相交的
40
棱镜的合成
任意基底方向的两棱镜叠加
• 先分解-后叠加-再合成
求3ΔB30°联合4ΔB140°的效果
41
旋转棱镜
总的棱镜效果=2psinθ
42
旋转棱镜
旋转棱镜的组成 旋转棱镜的棱镜度效果
R2Psin
即在lm处能使光线偏移lcm的棱镜为1△,若能偏移3cm即为3△, 偏移lm为100△
如果某一棱镜可使出射光线相对入射光线偏折一个 角,且该
角的正切值为0.01时,该棱镜度为1△
17
棱镜度可表示为: P△= 100 tan
即,棱镜度是偏向角正切的100倍 显然,当长度为1m,偏移5cm时,tan 5 0.0,5 10P=0×0.05 = 5△
100
1△ = 0.5729º= 34.376′
18
厘弧度 此单位系Bennett于1891年所倡导,用(R▽)表示。它是以l弧度(radian)
的百分之一为单位,就是说偏向角以弧度为单位时的100倍。 1▽为1/100rad,亦即半径为100单位的圆周上,l单位长度圆弧所张 的圆心角
1rad是圆弧的长度等于其半径的 圆心角
1805.2 79 6
1 0 .572 39 .3 47 6 7
100▽=57.296°
厘弧度与偏向角 的关系如下:
R▽= ÷0.57296 = 1.74533×
= 0.57296×R
19
棱镜的底
老式英国标记法 新式英国标记法
20
棱镜的底
散光
棱镜
21
棱镜的底
22
棱镜的底
23
棱镜的屈光能力
底顶线
6
棱镜的两个重要性质: (1)光线通过棱镜后, 向基底方向偏折; (2)人眼通过棱镜视物, 其像要向顶方向偏移。
通常小于10º 超过15º更为少见
7
棱镜的光学作用
改变光束的方向,不改变聚散度 光线向棱镜底方向偏折
8
棱镜的重要性质
9
棱镜的重要性质(一)
10
棱镜的重要性质(二)
11
棱镜的重要性质(二)
距来制作的,但是患者阅读的时候视线是从镜片 光学中心下放5mm处通过的,请问此戴镜者在阅 读的时候每只眼睛产生的棱镜效果是多少?两只 眼睛总的棱镜效果是多少?
75
差异棱镜效果
基底0º合成一等效棱镜
34
解:(1)作图法: 用矢量加法
测量出, OR5 37
5B37
(2)计算法
O R O2 V O2 H 3 2 4 2 5
tan 3 0.75 36.87
4
所以 3△B90º()4△B0º=5ºB36.87º
35
例6-3 试合成3△B270º与4△B0º两棱镜 解:(1)作图6-12b
测量得OR=5, 37323
得到等效棱镜为5△B323º
(2)计算法:
O RO2V O2H 5
tan30.75 37323
4
所以3△B270º()与4△B0º=5△B323º
36
2、棱镜度的分解 例6-4:.试将5△B30º的棱镜分解为垂直与水平方向的两棱镜 解:(1)作图法
在坐标上沿30º方向作出OR=5。 过R点作RHOH,RV OV。测量 出OH=4.3,OV=2.5。 所以:5△B30º=2.5△B90º()4.3△B0º (2)计算法
偏向角与顶角的关系
(n1)
24
棱镜的偏向角与顶角
棱镜的顶角、偏向角与棱镜度的关系
顶角
偏向角
棱镜度
1°
0.523°
0.91△
1.1°
0.573°
1△
1.91°
1°
1.75△
25
棱镜的基底位置表示
基底向内(BI);基底向外(BO); 基底向上(BU);基底向下(BD) 老式英国标记法
26
新式英国标记法 360º标记法
60
棱镜底的临床应用
R:2ΔBO L:2ΔBO
R:3ΔBO L:1ΔBO
R:0 L:4ΔBO
R:2ΔBU L:2ΔBD
R:3ΔBU L:1ΔBD
R:0 L:4ΔBD
61
眼球震颤
同时伴有斜视 有确切中间带者 暂时不能手术者
62
三棱镜的临床适应症
目的
消除复视 改善头位
获得一定双眼单视功能
63
47
压贴三棱镜的主要缺点
视敏度有所下降 时间久了出现老化现象
48
透镜的棱镜效果
光线通过透镜光心不发生偏折 通过光心之外任意一点都会发生偏折 距离光心越远,偏折程度越大
49
透镜的棱镜效果
透镜可以想象为无数棱镜的组合 透镜上任一点对光线的偏折力称为该点的
棱镜效果
50
透镜底棱镜效果
51
三棱镜的诊断作用
测量斜视角 测量融合范围 三棱镜适应试验(Prism adaptation test)
压帖式三棱镜矫正眼位+worth四点试验
64
65
66
67
双眼平衡:棱镜分离
右眼:3 BU
左眼: 3 BD
69
A’ A
70
双眼平衡:比较视标清晰度
左眼
右眼
71
双眼均衡终点的判断
因棱镜最薄处在顶方向。故中心与顶的厚度差为:
g 530 10(n01)
2.8
7mm所以最薄边厚度为:
4.69-2.87=1.82mm
33
第二节 棱镜度的合成与分解
如果棱镜A与棱镜B的棱镜效果可以由另一棱镜C代替,则 可以说C棱镜是棱镜A与棱镜B的合成。反之,C棱镜也可 分解为A、B两棱镜 。
1、棱镜度的合成 例6-2 两眼用棱镜3△基底90º(3△B90º)与4△
27
棱镜各参数之间的关系
一个棱镜,其顶角为 。当一条
光线垂直入射于该棱镜的第一面
时,光线不发生折射,入射至第 二面时,入射光线与该面法线成I
角,出射光线与法线成角i ,故
偏向角为 ,棱镜材料折射率为n
ii
i
i
nsiinsiin nsi nsi n ()
sin sin n (n1)
n1.532 0.532 28
12
棱镜的重要性质(二)
13
原理
14
棱镜的单位
棱镜度
• 在1m处使光线偏移1cm,作为1△
15
厘弧度
• 在半径为1m的圆周上,使光线偏移1cm弧度
16
棱镜的单位
棱镜度 此单位系C.F.Prentice于1888年所倡导,其符号为P△。1△屈光
力的棱鏡是指当光线通过该棱镜时,使出射光线相对入射光线在 100单位距离处,偏移l单位的距离。
一个右眼前戴镜为+4.00DCⅹ30,他的 右眼瞳距大了3mm,求此右眼将产生多大 的棱镜效果及方向
56
球柱透镜的棱镜效果
两种途径
• 分别计算球镜和柱镜产生的棱镜效果,之后再合 成即可
• 将处方变换成柱镜形式,分别计算两个柱镜的 棱镜效果,之后再合成
57
球柱透镜的棱镜效果
一个患者戴镜右眼为 +3.00DS/+1.00DCⅹ90°当眼睛从光心 下方2偏内2看近物体时产生怎样的棱镜效 果
解在:0按º方题向意,,且该在棱镜底在41850º方方向向,打顶孔
(如图6-11),因该棱镜直径为60mm, 半径为30mm,孔距边缘5mm,故孔与棱 镜中心距25mm。
故该孔中心与棱镜中心的厚度差为:
g451502(10.55co243s15)1.69mm
即中心厚度为: 1.6 934.6m 9 m
43
fresnel press-on棱镜
44
三棱镜屈光力决定因数
屈光角 三棱镜的屈光指数
45
三棱镜的形式
传统的玻璃棱镜 Fresnel棱镜(压贴三棱镜)
一系列缩小的棱镜平铺在一张薄塑料板上
2 mm 10m.m
40m.m
46
压贴三棱镜的主要优点
简单,方便,易更换 轻,薄(1m.m) 物理扭曲现象少
(2)计算法:由图6-13b可知
O O H cR o 3 c s2 o 2 s2 .1 5 △B2 180º
O O V sR i n 3 s2 in 2 2 .1 5△2 B270º
3B 22 5 2.12 B 18 20 .12B270
38
顶角 偏向角 棱镜度 厘弧度
棱镜的单位
O O H cR o 5 c s3 o 0 4 s .3 B 0
O O V sR i n 5 s3 i n 0 2 .5 B 90
37
例6-5 把3△B225º棱镜分解为B180º与B270º两棱镜 解:(1)作图法(图6-13b) OV=2.1, OH=2.1 3B22 52.1B 18 02.1B270
双色实验(警惕红色嗜好!) 视标变清还是变小变黑 最佳视力
72
棱镜的分加双眼
右眼 底朝外 底朝内 底朝上 底朝下
左眼 底朝外 底朝内 底朝下 底朝上
73
差异棱镜效果
一个病人的双眼屈光度是 右眼 +3.00DS 左眼 +3.50DS 远用瞳距是64mm,近用瞳距是60mm, 如果这副眼镜是按照远用瞳距配制作的, 此戴镜者在阅读的时候每只眼睛产生的棱 镜效果是多少?两只眼睛总的棱镜效果是 多少 ?
,, P
顶角
1º
偏向角
棱镜度P△
0.523º
0.91△
1.1º
0.573º
1△
1.91º
1º
1.75△
29
公式:
棱镜的厚度差
g=
Pd
100 (n 1)
30
棱镜的厚度差
如果要求的厚度差的两点不在底顶线方向,与 底顶线成β角,则:
g
Pdcos
100(n1)
31
棱镜的厚度差
棱镜底顶线方向某两点间的厚度之差为棱镜的厚度差。有时, 在制作眼用棱镜的时候需要考虑其厚度差
Prentice’s规则
公式
P= Cf P:棱镜度 C:入射点到光心的距离 F:透镜的屈光度
52
球镜上任意一点的棱镜效果
计算:R:+3.50DS L:-4.00DS 1、在光心 2、在光心下方5mm 3、在光学内侧4mm 的棱镜效果
53
移心法则
凸透镜的移心方向与所需棱镜底的方向相同 凹透镜的移心方向与所需棱镜底的方向相反 关系式:c=P/F 取决于
• 镜架的大小 • 镜片的大小 • 透镜的屈光度
54
球面透镜的移心
一个患者戴镜右眼为+2.00DS,要产生1 底朝下和1.5 底朝内需要如何移心
一个患者戴镜左眼为-2.00DS,要产生 1Δ底朝下和1.5Δ底朝内须如何移心
55
柱面透镜的棱镜效果
一右眼为-2.00DCⅹ180°,如通过光心上 方3mm注视时,求棱镜效果及方向
第四章 眼用棱镜和透 镜的棱镜效果
1
棱镜的概念
由两个作用面相交所成的三角形透明体
2
眼用棱镜
牛顿棱镜(大于15-20度)
) 薄的棱镜(小于10-15度
3
棱镜的术语
顶角
棱(顶)
主截面 底
4
棱镜的术语
5
棱镜的特性
任何一棱镜必须至少有两个相交的平面
ABC 主截面
以主截面代表一个棱镜
角称为棱镜的顶角
一个左眼镜片为-2.00/-1.50ⅹ70°,求它 在180方向的屈光度,如此镜片光心向鼻侧 移心3mm,产生的棱镜效果是多少
58
球柱透镜的移心
一个患者戴镜右眼为+2.00DS/4.00DCⅹ180°要使其产生2Δ底朝下和 2Δ底朝内的棱镜效果该如何移心
59
棱镜对眼的效果
视觉移动 集合移动 分离移动 差异棱镜效果
76
通常眼用棱镜很薄,故顶角很小
tan g
d
(n1)
(n1)gtan
d
P10ta0n10(n0 1)g
g Pd 100(n 1)
d Pdcos
g
100(n1)
32
例6-1 一眼用棱镜5△B180º直径为60mm,n1.52。3今在与棱镜中心 成45º方向且距棱镜边5mm处打一螺钉孔,已知孔厚度为3mm。试求 该棱镜最薄边厚度。
39
棱镜的分解和合成
底的朝向相同的 底的朝向相反的 底的朝向垂直的 斜轴相交的
40
棱镜的合成
任意基底方向的两棱镜叠加
• 先分解-后叠加-再合成
求3ΔB30°联合4ΔB140°的效果
41
旋转棱镜
总的棱镜效果=2psinθ
42
旋转棱镜
旋转棱镜的组成 旋转棱镜的棱镜度效果
R2Psin
即在lm处能使光线偏移lcm的棱镜为1△,若能偏移3cm即为3△, 偏移lm为100△
如果某一棱镜可使出射光线相对入射光线偏折一个 角,且该
角的正切值为0.01时,该棱镜度为1△
17
棱镜度可表示为: P△= 100 tan
即,棱镜度是偏向角正切的100倍 显然,当长度为1m,偏移5cm时,tan 5 0.0,5 10P=0×0.05 = 5△
100
1△ = 0.5729º= 34.376′
18
厘弧度 此单位系Bennett于1891年所倡导,用(R▽)表示。它是以l弧度(radian)
的百分之一为单位,就是说偏向角以弧度为单位时的100倍。 1▽为1/100rad,亦即半径为100单位的圆周上,l单位长度圆弧所张 的圆心角
1rad是圆弧的长度等于其半径的 圆心角
1805.2 79 6
1 0 .572 39 .3 47 6 7
100▽=57.296°
厘弧度与偏向角 的关系如下:
R▽= ÷0.57296 = 1.74533×
= 0.57296×R
19
棱镜的底
老式英国标记法 新式英国标记法
20
棱镜的底
散光
棱镜
21
棱镜的底
22
棱镜的底
23
棱镜的屈光能力
底顶线
6
棱镜的两个重要性质: (1)光线通过棱镜后, 向基底方向偏折; (2)人眼通过棱镜视物, 其像要向顶方向偏移。
通常小于10º 超过15º更为少见
7
棱镜的光学作用
改变光束的方向,不改变聚散度 光线向棱镜底方向偏折
8
棱镜的重要性质
9
棱镜的重要性质(一)
10
棱镜的重要性质(二)
11
棱镜的重要性质(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