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5:第十七章2光的粒子性 Word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E1+E2
B.E1-E2
C.E1+2E2
D.E1-2E2
解析:由光子能量公式 E=hν=hλc知:E1=2E0-W,
E2=E0-W;联立得 W=E1-2E2;故 D 正确.
答案:D
知识点二 康普顿效应
提炼知识 1.光的散射:光在介质中与物体微粒的相互作用, 使光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 2.康普顿效应:在光的散射中,除了与入射波长相 同的成分外,还有波长更长的成分.
实验表明:光电子的能量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而 与入射光的强弱无关,当入射光的频率低于截止频率时 不能发生光电效应.
(3)实验规律之三,光电效应具有瞬时性.当入射光 的频率超过截止频率时,无论入射光强度怎么样,立刻 就能产生光电效应.精确测量表明产生光电流的时间不 超过 10-9s.
3.光电效应解释中的疑难. 使电子脱离某种金属所做功的最小值,叫作这种金 属的逸出功. 经典的电磁理论只能解释实验规律二,对剩余规律 却无法解释.
(3)光子的能量与入射光的强度:光子的能量即每个 光子的能量,其值为 ε=hν(ν 为光子的频率),其大小由 光的频率决定;入射光的强度指单位时间内照射到金属 表面单位面积上的总能量,入射光的强度等于单位时间 内光子能量 hν 与入射光子数 n 的乘积.即光强等于 nhν.
(4)光电流和饱和光电流:金属板飞出的光电子到达 阳极,回路中便产生光电流,随着所加正向电压的增大, 光电流趋于一个饱和值,这个饱和值是饱和光电流,在 一定的光照条件下,饱和光电流与所加电压大小无关.
小试身手 2.关于康普顿效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石墨对 X 射线散射时,部分射线的波长变短 B.康普顿效应仅出现在石墨对 X 射线的散射中 C.康普顿效应证明了光的波动性 D.光子具有动量 解析:在康普顿效应中,当入射光子与晶体中的电 子碰撞时,把一部分动量转移给电子,则动量减小,根
据 λ=hp,知波长增大,A 错误;普顿效应不仅出现在石 墨对 X 射线的散射中,故 B 错误;康普顿效应揭示了光 具有粒子性,进一步表明光子具有动量,故 C 错误,D 正确.
判断正误
1.任何频率的光照射到金属表面都可以发生光电效 应.(×)
2.金属表面是否发生光电效应与入射光的强弱有 关.(×)
3.入射光照射到金属表面上时,光电子几乎是瞬时 发射的.(√)
小试身手
1.甲、乙光子的能量之比为 2∶1,它们都能使某种金
属发生光电效应,且所产生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分别为
E1、E2.该金属的逸出功为( )
答案:D
拓展一 理解光电效应中的概念和规律 1.理解光电效应中的五组概念. (1)光子与光电子:光子指光在空间传播时的每一份 能量,光子不带电;光电子是金属表面受到光照射时发射 出来的电子,其本质是电子,光子是光电效应的因,光电 子是果.
(2)光电子的初动能与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①光照射到金属表面时,光子的能量全部被电子吸 收,电子吸收了光子的能量,可能向各个方向运动,需 克服原子核和其他原子的阻碍而损失一部分能量,剩余 部分为光电子的初动能. ②只有金属表面的电子直接向外飞出时,只需克服 原子核的引力做功,才具有最大初动能.光电子的初动 能小于或等于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第十七章 波粒二象性
2 光的粒子性
学习目标
1.了解光电效应及其实 验规律. 2.理解爱因斯坦的光子 说及光电效应的解释. 3.知道爱因斯坦光电效 应方程及其意义. 4.了解康普顿效应及其 意义.
重点难点
重点
1.对光电效应及实 验规律的理解. 2.理解光子说和光 电效应方程.
难点
1.光电效应方程的 理解及应用. 2.利用图象分析光 电效应规律.
(2)实验规律之二,存在着遏止电压和截止频率:对 光电管加反向电压,光电流可以减小到零,使光电流恰 好减小为零的反向电压,称为遏止电压.不同频率的光 照射金属产生光电效应,遏止电压是不同的.
遏止电压与光电子的初速度存在的关系:
__12_m__ev__2e=__e_U_e__.
当入射光的频率减小到某一数值 νc 时,即使不加反 向电压,也没有光电流,表明没有光电子了,νc 称为截 止频率.
3.康普顿效应的意义:康普顿效应表明光子除了具 有能量之外,还具有动量,深入揭示了光的粒子性的一 面.
4.光子的动量 (1)表达式:__p_=__hλ___. (2)说明:在康普顿效应中,当入射光子与晶体中的 电子碰撞时,要把一部分动量转移给电子,因此有些光 子散射后波长变长.
判断正误 1.光在传播过程中不会与物体微粒发生相互作 用.(×) 2.散射后的光除了与入射波长相同的部分外,还有 波长更短的成分.(×) 3.光子的波长越长,其动量越小.(√)
知识点一 光电效应 提炼知识 一、光电效应 1.光电效应:在光的照射下物体发射电子的现象叫 作光电效应,发射出来的电子叫作光电子.
2.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 (1)实验规律之一,存在饱和电流: 在光照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所加 电压增大,光电流存在一个饱和值, 也就是在电流较小时随着电压的增大 而增大,当电流增大到一定值之后, 即使电压再增大.电流也不会增大了. 这表明入射光越强,单位时间内发射的光电子数越多.
二、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
1.光子说:光不仅在发射和吸收时能量是一份一份 的,是不连续的,而且光本身就是由一个个不可分割的 能量子组成的,频率为 ν 的光的能量子为 hν,每一个光 的能量子被称为一个光子,这就是爱因斯坦的光子说.
2.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爱因斯坦说,在光电效 应中,金属中的电子吸收一个光子获得的能量是 hν,这 些能量的一部分用来克服金属的逸出功,剩下的表现为 逸出的光电子的初动能 Ek,公式表示为 E的频率成线性关系,与 光强无关.只有 hν>W0 时,才有光电子逸出,νc=Wh0就 是光电效应的截止频率.
(2)电子一次性吸收光子的全部能量,不需要积累能 量的时间,光电流自然几乎是瞬时的.
(3)光强较大时,包含的光子数较多,照射金属时产 生的光电子多,因而饱和电流大,所以饱和电流与光强 成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