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观察记录:学习故事拼图高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故事:拼图高手
区域:益智区
观察对象:张语馨
观察时间:16年11月
记录教师:闫庆菲
记录班级:朵朵班
观察目的:了解幼儿是否能够持久的进行拼图活动。
班上益智区的拼图对孩子们来说是“百玩不厌”,每天都有不同的孩子在拼,现在孩子们都能迅速熟练地拼摆好,有的少了几块也不建议,兴趣依然很高。
看到孩子们如此喜欢拼图游戏,我们老师就商量着,把每个班拼图都交换一下,这样便都有新的拼图玩了。
第二天互换拼图开始了。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拼图训练,孩子们已经有了很多的拼图技巧,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一进益智区,张语馨就选择了新投放的拼图开始拼起来。
一开始,他就把有关联的图片一下拼了出来,剩下的图片不由皱起眉头来,左试试,右比比都不对,急得他直抓头。
这时在一旁观察的王苡荻兴奋地叫起来:“这块应该放在这,你看这不是吗!”边说王苡荻边把一块拼图放在了合适的地方。
当收拾游戏材料的时候,张语馨小朋友还恋恋不舍的。
我发现孩子们在操作中懂得记住标记,还有他们会记住拼图小鱼身上颜色的位置之后进行拼图,还有的孩子会把拼图全部拿出来,按照拼图在模板当中的样子摆好,然后把它们慢慢分解再把它们合起来,然后再打乱顺序进行拼接,不得不赞叹孩子们的动脑动手能力会提高的这么快。
识别:
对于简单的四拼、五拼的拼图,孩子们的兴趣已经淡化,他们比较喜欢数量较多,有困难的拼图,但在拼图过程中,幼儿都没有长久的坚持完成拼图活动,拼几下就放弃了的种种现象表明教师在投放区域材料时对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经验水平了解还不透彻,目标过高,导致幼儿跳起来也没有摘到桃子,从而使幼儿失去了对拼图的兴趣。
由此问题,我们改变了材料,投放了难度较小的拼图并对已投放的拼图增添标记的方法,降低了拼图的难度,使不同能力的幼儿都得到了发展:中等能力的幼儿通过观察,操作,互相交流完成了拼图过程;能力强的幼儿根据已有经验完成一部分拼图内容后,又根据拼图标记拼摆了一半多,这说明两种方法达到的效果都不错。
回应:
1.根据幼儿的兴趣和能力,选择分块数量在10件左右的拼图,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能力水平,在大型数量的拼图上作相应的标记符号,引导幼儿观察,判断,使幼儿能够采用接龙的方式进行拼图,使能力不同的幼儿都可以得到发展。
2.在区域活动时,可以有目的的对益智区玩拼图的幼儿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其学习观察和分析两拼图之间联系的方法,能根据事物之间的颜色,图案等进行判断,使其学会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