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之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儒雅则公孙弘、董仲舒、桓宽;笃行则石建、石 庆;盾直则汲黯、卜式;推贤则韩安国、郑当时;定 令则赵禹、张汤;文章则司马迁、相如;滑稽则东方 朔、枚乘;应对则严助、朱买臣;历数则唐都、落下 阂;协律则李延年;运筹则桑弘羊;奉使则张夸、苏 武;将率则卫青、霍去病;受遗则霍光、金日禅,其 余不可胜记。是以兴造功业,制度遗文,后世莫及。
——转引自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
汉至元选官、用官制度制度变化简表
制度名称 推行时期 选官方式 选官标准 品行 门第 才学 乡评里选 察举制 汉朝 郡县荐举 中正负责 九品中正制 魏晋南北朝 选人定品
科举制
隋至元
统一考试 公开竞争
更具客观性、公平性
资料:在十五世纪的时候,英国女皇伊丽莎白一 世和法国国王路易十四都曾发出这样的感叹:“中国 科举制度是世界各国中所用以选取真才之最古最好的 制度。”甚至将它称之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你 是否赞同他们的评论?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此 的看法。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执教者 柳州高中历史组姜爱智
隋 文 帝 杨 坚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得人者兴,失人者崩。”
——《墨子· 辞过》
汉以前中国历代选官、用官制度制度简表
制度名称 推行时期 选官方式 选官标准
禅让制
世袭制 客卿制
原始社会
西周 春秋战国
选贤举能 试用考察 世卿世禄 子孙相继 招贤养士 任能赏贤
——班固《汉书》
拓宽了选官途径,为汉武盛世提供人才支撑。
从汉至元中国历代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1、西汉的察举制 2、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 度,它上承两汉察举制,下启隋唐之科举,在中国 古代政治制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中国封 建社会三大选官制度之一,从曹魏始至隋唐科举的 确立,这其间约存在了四百年之久。
Hale Waihona Puke 春 风 得 意 马 蹄 疾 ,
—— ·
北 宋 汪 洙 《 神 童 诗 》
将 相 本 无 种 , 男 儿 当 自 强 。
朝 为 田 舍 郎 , 暮 登 天 子 堂 。
—— ·
据统计,北宋时期能够截官方正史《宋史》的官 员46.1%来自寒门。另外,从南宋两个年份进士题名录 来看,非官员家庭出身的进士一份占56.3%;一份占57, 9%。
⑤科举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集中到中央政府,加强了
中央集权。
⑥是世界上最早采用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的国家,对西欧文官制
的产生有示范作用。
科举制的评价 消极作用:
①科举制度维护了封建统治,是造成中国封建社会漫长的因素之一。
②它禁锢束缚了知识分子的创造性,压制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使 中国传统的科技不能发展为近代科学技术。 ③造成士人精力集中于应付考试,忽视了实用性的学问。 ④ 阻碍了知识分子开眼看世界,是造成近代中国落后于西方 的文化因素
从汉至元中国历代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1、西汉的察举制
察举制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它从汉 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开始确立。察举制不同 于以前先秦时期的世袭制和从隋唐时建立的科举制, 它的主要特征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 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察举制的历史作用
科举制的兴衰简史
隋朝:开创 唐朝:完善 北宋:发展改革 明清:僵化 戊戌变法:改造 晚清(1905)年:废除 ①形式上僵化:八股取士 ②内容上僵化:四书五经
⑴形式上改造:废八股 ⑵内容上改造:改试策论, 设经济特科
中国古代科举图解:
唐 孟 郊 《 登 科 后 》
一 日 看 尽 长 安 花 。
才能、品德
血缘 才能、军功
581—618—907年 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
25—220年
960—1127—1276年
汉 (秦)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 五代十国


202—589年 907—979年
1271—1368年
从汉至元中国历代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1、西汉的察举制
2、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 3、隋至元的科举制
九品中正制的历史影响
①在统治阶层内部形成了“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的局面。
②世家大族长期把持从中央到地方的朝政,不利于皇 权和中央集权的强化。
从汉至元中国历代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1、西汉的察举制 2、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
3、隋至元的科举制
科举制是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 它的确立是从隋朝大业三年(607年)开始实行,到清 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 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历史,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一种选 官制度。
对科举制的评价 积极作用: ①它产生于士族门阀衰落和庶族地主兴起的背景之下,冲破了 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起到了抑制门阀的作用。
②扩大了官吏的来源,使中小地主凭借自己的才学通过考试步入
统治阶层,扩大了统治基础,稳定了社会局势。
③它是封建社会较完善的选官制度,推动了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④它把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