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杜甫诗三首同步练习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杜甫诗三首》同步练习
一、基础积累
1.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岱.宗()决眦.()溅.泪()簪.()逾.墙()戍.守()老妪.()幽咽.()
2.杜甫字子美,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著有“三吏”,另外两篇分别是和。
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字词。
⑴齐鲁青未了(青未了:)⑵造化钟神秀(钟:)
⑶荡胸生曾云(荡胸:)⑷会当凌绝顶(会当:)
⑸家书抵万金(抵:)⑹浑欲不胜簪(浑:)
⑺老翁逾墙走(逾:)⑻吏呼一何怒(一何:)
⑼有孙母未去(去:)⑽犹得备晨炊(犹得:)
4.填写:
⑴《望岳》一诗中表现诗人登临泰山极顶的决心和坚毅豪迈气概的句子是。
⑵《石壕吏》一诗中反映官吏残暴对待百姓的句子是。
⑶《春望》一诗中形象地表达出诗人对妻子儿女强烈思念的诗句是。
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反映了什么样的人生哲理?
二、文段阅读
(一)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
(1)岱宗
..()
..夫如何()(2)齐鲁青未了
(3)造化
..钟神秀()(4)会当凌.绝顶()
7.“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是写近望中所见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
8.这首诗中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这两句是写由望岳而产生的
________的意愿,从这两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_________________。
9.《望岳》全诗中没有“望”字但处处写望,距离是自___________而__________,时间是从________至________,并由________遥想将来的________。
10.杜甫《望岳》诗共有三首,分别歌咏东岳()、南岳()和西岳()(注:括号内填山名),以上所选的诗是歌咏________的。
(二)
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________,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________,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________,________。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1.给空白处填上完整的诗句。
12.对这首诗开头前四句的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1段写捉人的差役乘着夜色向石壕村急奔而来。
B.第2段交代故事的发生,预示将有一场灾难降临。
C.第3、4段,写老翁逃跑避难,老妇出门周旋。
D.第3、4段反映了人民长期深受抓丁之苦,昼夜不安的情景。
13.诗中描写兵役之苛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战争之惨烈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说明老妇已被官吏捉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14.“妇人”致词分为三层,用“‖”在文中标出层次,并归纳层意。
第一层:__________第二层:_____________第三层:_________________
15.以上这首诗是体现杜甫现实主义的重要诗篇之一,此诗反映的社会状况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拓展延伸
(一)下面这首律诗是杜甫的《蜀相》,但排列句序乱了,请作调整,再回答问题。
①长使英雄泪满襟②出师未捷身先死
③两朝开济老臣心④三顾频烦天下计
⑤隔叶黄鹂空好音⑥映阶碧草自春色
⑦锦官城外柏森森⑧丞相祠堂何处寻
16.重排后的句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第③句的“两朝”指蜀帝刘备和_________(人名)的两朝。
18.第④句中的“三顾”指刘备三次去请__________出山帮助自己的事,后来演化为一个成语是_________。
19.杜甫写《蜀相》表达诗人什么样的感情或愿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实践——“比一比”
将《石壕吏》改写成剧本,各小组内组织四名同学(一扮杜甫,一扮老妇,一扮差吏,一扮老翁)进行演出比赛。
参考答案
一、基础积累
1.略2.唐、《新安吏》《潼关吏》3.⑴山色不尽⑵聚集⑶心胸摇荡⑷终要,终当⑸值⑹简直⑺越过⑻多么⑼离开⑽还能够4.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⑵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⑶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5.反映了诗人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积极进取的人生哲理。
(意近即可)
二、文段阅读
(一)6.(1)泰山(2)不尽(3)指天地、大自然(4)登、乘
7.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
8.“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登岳雄心和气概
9.远近朝暮望登
10.泰山衡山华山泰山
(二)11.老翁逾墙走存者且偷生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12.A
13.三男邺城戌二男新战死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4.……新战死‖……无完裙。
‖……
第一层:三男全被征。
第二层:家中情况。
第三层:老妇自请服役。
15.安史之乱中,差吏的横暴、人民所遭受的苦难
三、拓展延伸
(一)16.⑧⑦⑥⑤④③②① 17.刘禅 18.诸葛亮三顾茅庐
19.仰望武侯(诸葛亮),决心以身许国,同时也希望唐朝也能有当世的良相之才出现。
(二)基本内容要与原诗吻合,可合理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