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五课下能力提升(十一)第四单元+第十一课+中国建筑的特征+Word版含答案.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下能力提升(十一)中国建筑的特征
(时间:40分钟分值:42分)
一、基础巩固(15分,每小题3分)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中国的建筑体系是在世界各民族数千年文化史中一个________的建筑体系。

(2)考古学家所________的殷代遗址证明,至迟在公元前15世纪,这个独特的体系已经基本形成了。

(3)回廊、抱厦、厢、耳、过厅等建筑,围绕着一个________若干个庭院________天井建造而成。

A.独特发掘或/或
B.独到发现和/和
C.独到发现或/或
D.独特发掘和/和
解析:选A独特:独有的、特别的。

独到:与众不同的(多指好的)。

发掘:挖掘埋藏在地下的东西;发现:经过研究、探索等看到或找到前人没有看到的事物或规律。

或:表选择;和:表并列。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梁思成先生对中国古典建筑的熟悉到了出神入化
....的程度,每一梁每一柱的作用他都能讲得头头是道。

②针对在古建筑上信笔涂鸦
....的问题,市政府管理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措施,以期从根本上解决这个痼疾。

③《湄公河行动》如国产电影的一剂强心针,顺应世界电影工业水平却又不盲目效颦,
通过塑造两位有血有肉的硬汉形象,彰显了国民精神,令观众拍手称快
....。

④为大力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我区组建了科学健身指导团,深入农村和社区
进行现场辅导和培训,把一些群众喜闻乐见
....、简单易学的科学健身项目送到广大农民群众中去,让社区农民真正感受科学健身带来的活力和魅力。

⑤一些城市在明知自身不适合或者没有能力的情况下,却偏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去
建设地铁,最后得不偿失,这无异于火中取栗
....。

⑥为了使国学教育有实效,在浩如烟海的国学书籍中排沙简金
....,是我们必须做好的事
情,教师和家长都应成为“把关者”。

A.①②③B.①④⑤
C.②④⑥D.③⑤⑥
解析:选A①出神入化: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界。

此处使用对象错误。

②信笔涂鸦:比喻字写得潦草。

常用作自谦之词。

此处使用错误。

③拍手称快:拍着手喊痛快,
多指仇恨得到消除。

此处感情色彩不当。

④喜闻乐见:喜欢听,乐意看。

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⑤火中取栗:比喻冒危险给别人出力,自己却上了大当,一无所得。

也指冒险行事,使自己蒙受损失。

此处使用正确。

⑥排沙简金:比喻从大量芜杂的事物中挑选出精粹的东西。

此处使用正确。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冼星海是中国著名音乐家,他在音乐方面的理论和实践,对中国音乐的发展,不仅过去起过重要作用,就是今天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B.市文物局组织了39名专家赶到重建的龚滩古镇,对已经完工的工程通过验收。

C.清华大学是梁思成一生钟情的地方,美丽的校园不仅记载了他成长的足迹,而且留下了父亲梁启超的身影。

1915年至1923年,梁思成在这里学习生活了约八年多。

D.在那些艰难的日子里,不管他的身体有多差,生活条件再不好,精神压力有多大,他都坚持创作。

解析:选A B项,习惯的说法是“对……进行验收”,而不能是“对……通过验收”,介词搭配出现错误;C项,“约”与“多”语意重复;D项,前后句式不协调,把“生活条件再不好”改成“生活条件有多不好”。

4.下列各句中,没有运用比喻修辞的一项是()
A.这些地区的建筑和中国中心地区的建筑,或是同属于一个体系,或是大同小异,如弟兄之间属于一家的关系。

B.两柱之间也常用墙壁,但墙壁并不负重,只是像“帷幕”一样,用以隔断内外,或划分内部空间而已。

C.建筑的“文章”也可因不同的命题,有“大文章”或“小品”。

大文章如宫殿、庙宇等等;“小品”如山亭、水榭、一轩、一楼。

D.在这里,我打算提出一个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的问题。

解析:选D“可译性”并非比喻。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考古学家所发掘的殷代遗址证明,至迟在公元前15世纪,____①____,它的基本特征一直保留到了近代。

3 500年来,中国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发展了这个体系的特长,
____②____,达到了高度水平,取得了辉煌成就。

A.①已经基本上形成了这个独特的体系
②不断地在技术上和艺术上把它提高
B.①这个独特的体系已经基本上形成了
②不断地在艺术上和技术上把它提高
C.①已经基本上形成了这个独特的体系
②不断地在艺术上和技术上把它提高
D.①这个独特的体系已经基本上形成了
②不断地在技术上和艺术上把它提高
解析:选D结合语境分析,第①个横线前“考古学家所发掘的殷代遗址证明”的应该是“这个独特的体系”,而非“已经基本上形成了”;第②个横线处只有先“技术”再“艺术”才符合人的思维逻辑。

二、阅读鉴赏(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风格
冯烨
中国人在园林艺术上不断追求自然美和人工美高度统一的境界,逐渐形成了我国古典园林建筑的独特风格。

含蓄是中国古典园林重要的建筑风格之一。

追求含蓄乃与我国诗画艺术有关,在绘画中强调“意贵乎远,境贵乎深”的艺术境界,在园林建筑中强调曲折多变,含蓄莫测。

这可以从两方面去理解:其一,其意境是含蓄的;其二,从园林布局来讲,中国园林往往不是开门见山,而是曲折多姿,往往通过风景形象的虚实、藏露、曲直的对比来取得含蓄的效果。

北京颐和园就是如此,颐和园入口处利用大殿,起掩园主景(万寿山、昆明湖)之作用,通过大殿,才豁然开朗,见到万寿山和昆明湖,那山光水色倍觉美不胜收。

又如苏州留园,其东南角环以走廊,临池面置有各种式样的漏窗、敞窗,使园景隐露于窗洞中,使游人左顾右盼,目不暇接,妙趣横生。

中国古典园林追求“意境”二字。

一般来说,园中山水虽是人造,但是要有自然天成之美,有自然天成之理,有自然天成之趣。

园林中必须建有各种相应的建筑,但是建筑应突出山水这个主体,与山水自然融合在一起,力求达到自然与建筑有机的融合,并升华成一件艺术作品。

如承德避暑山庄的烟雨楼,乃仿浙江嘉兴烟雨楼之意境而筑,这座古朴秀雅的高楼,每当风雨来临时,即可形成一幅淡雅素净的“山色空蒙雨亦奇”的诗情画意图,见之令人身心陶醉。

中国古典建筑与神仙崇拜和封建礼教有密切关系,在园林建筑上也多有体现。

汉代的园林中多有“楼观”,就是因为当时人们都认为神仙喜爱住在高处。

中国古代每一处住宅、宫殿、官衙、寺庙等建筑,都是由若干单座建筑和一些围廊、围墙之类环绕成一个个庭院而组成的。

一般地说,多数庭院都是前后串连起来,通过前院到达后院,这是中国封建社会“长幼有序,内外有别”的思想意识的产物。

同时,这种庭院式的组群与布局,一般都是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沿着纵轴线(也称前后轴线)与横轴线进行设计。

比较重要的建筑都安置在纵轴线上,次要房屋安置在它左右两侧的横轴线上,北京故宫和北方的四合院是最能体现这一组群布局原则的典型实例。

它最便于根据封建的宗法和等级观念,使尊卑、长幼、男女、主仆之间在住房上也体现出明显的差别。

地域文化不同,园林建筑也风格有异。

洛阳自古以牡丹闻名,园林中多种植花卉竹木,尤以牡丹、芍药为盛,对比之下,亭台楼阁等建筑的设计疏散,甚至有些园林只在花期时搭建临时的建筑,花期一过皆被拆除。

而扬州园林,建筑装饰精美,表现细腻。

这是因为扬州园林多在清朝乾隆年间建造,建造者许多都是当时的巨商和官员。

为了炫耀自己的财富、粉饰太平,因此带有鲜明的功利性,也与一般的江南私家园林淡泊、深邃含蓄的造园风格不同。

纵观中国古典园林发展,我们可以看到,表现在古典园林中的这种具有古代中国人审美特征的园林观,绝不仅仅限于造型和色彩上的视觉感受以及一般意义上的对人类征服大自然的心理描述,而更重要的还是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即通过园林艺术对人的生活环境的调节,来把握人本身的存在特征和意义。

6.下列属于中国古典建筑形式与封建礼教有密切关系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古典园林多有可以登高观景、高耸矗立的楼观亭阁。

B.中国古代建筑,都是由若干单座建筑和一些围廊、围墙之类环绕成一个个庭院。

C.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往往不是开门见山,而是曲折多姿。

D.中国古典建筑多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进行设计,比较重要的建筑都安置在纵轴线上。

解析:选D A项,是与神仙崇拜有关。

B项,虽可能与封建社会相对封闭有关,但很难与封建礼教挂钩。

C项,是中国古典园林追求意境“含蓄”。

D项,与“长幼有序,内外有别”“上尊下卑,等级森严”等封建礼教有关。

7.对中国古典园林所追求的“意境”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4分)()
A.中国古典园林追求委婉曲折,变幻莫测,奇形怪状,出神入化。

B.中国古典园林强调自然天成,景观应当回归自然,才有自然的理趣。

C.中国古典园林要求突出山水这个主体,建筑隐于山水之中,不能喧宾夺主。

D.中国古典园林的廊、亭、堂、榭应当与山、水、花、木融为一体,自然和谐。

E.中国古典园林追求整体形象完美雅致,巧夺天工,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解析:选DE A项,中国古典园林追求意境“含蓄”,不是“变幻莫测,奇形怪状,出神入化”。

B项,“自然天成”不是“回归自然”,“景观”也难于“回归自然”。

C 项,“突出山水这个主体”不等于“建筑隐于山水之中”,也不可能。

8.[对应链接高考]哪些方面可以体现“这种具有古代中国人审美特征的园林观”是“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请加以概括。

(5分)
答:①


答案:①在园林建筑中强调曲折多变,含蓄莫测,是源于中国绘画强调“意贵乎远,境贵乎深”的艺术境界;②许多园林建筑的意境,往往取自中国诗词的诗情画意;③古典园林建筑形成院串院、采用均衡对称的设计方式,体现封建的宗法和等级观念;④各地园林风格有异,如扬州园林的精美细腻,江南私家园林的淡泊、深邃含蓄,也好似由于地域文化不同造成的。

三、语言运用(15分)
9.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6分)
建筑属于空间艺术,音乐属于时间艺术,__①__。

然而,将二者联系起来已经成为人们艺术审美的共识。

西方许多经典建筑都具有音乐美,__②__。

北京故宫的三重建筑群传达出起伏的节奏和韵律美,苏州园林的“体宜因借”,徽州民居的白墙黑瓦,都表现出错落有致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因此,__③__。

答:①


解析:先通读语段了解其大意,然后根据“瞻前顾后”法进行分析。

根据后面的“然而”及前面的内容可知,①处应该是谈二者的区别;②处,从后面所举的例子来看,此处应该是对后面内容的总领,再根据“西方许多经典建筑都具有音乐美”可知,此处应该填“中国许多建筑也都具有音乐美”等相关内容;③处是对上面的总结,也就是建筑与音乐有相通之处。

答案:①二者有明显区别②中国许多建筑也是如此③建筑艺术和音乐艺术有相通之处(意思对即可)
10.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4分) 海绵城市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所蓄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建设海绵城市,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只要我们提供足够的财力保障,就能建成海绵城市。

一旦海绵城市建成,城市的雨水将被完全吸收,城市生态系统功能将得到提升,城市也就不会再发生任何洪涝灾害。

①不是只要有财力保障就能建成海绵城市。

②。

③。

答案:②不是建成海绵城市就能完全吸收城市的雨水
③不是提升城市生态系统功能,就能使城市不再发生洪涝灾害
11.观察下面丰子恺的漫画《建筑的起源》,说明这幅漫画的内容,并写出两点启示。

(5分)
答:
答案:内容:一个孩子正在专心地搭积木,他垒出了一个门,旁边是散落的积木。

启示:①解放孩子的双手,还给孩子发展个性的空间;②培养创造性,要从小做起。

美文欣赏
1、走过春的田野,趟过夏的激流,来到秋天就是安静祥和的世界。

秋天,虽没有玫瑰的芳香,却有秋菊的淡雅,没有繁花似锦,却有硕果累累。

秋天,没有夏日的激情,却有浪漫的温情,没有春的奔放,却有收获的喜悦。

清风落叶舞秋韵,枝头硕果醉秋容。

秋天是甘美的酒,秋天是壮丽的诗,秋天是动人的歌。

2、人的一生就是一个储蓄的过程,在奋斗的时候储存了希望;在耕耘的时候储存了一粒种子;在旅行的时候储存了风景;在微笑的时候储存了快乐。

聪明的人善于储蓄,在漫长而短暂的人生旅途中,学会储蓄每一个闪光的瞬间,然后用它们酿成一杯美好的回忆,在四季的变幻与交替之间,散发浓香,珍藏一生!
3、春天来了,我要把心灵放回萦绕柔肠的远方。

让心灵长出北归大雁的翅膀,乘着吹动彩云的熏风,捧着湿润江南的霡霂,唱着荡漾晨舟的渔歌,沾着充盈夜窗的芬芳,回到久别的家乡。

我翻开解冻的泥土,挖出埋藏在这里的梦,让她沐浴灿烂的阳光,期待她慢慢长出枝蔓,结下向往已久的真爱的果实。

4、好好享受生活吧,每个人都是幸福的。

人生山一程,水一程,轻握一份懂得,将牵挂折叠,将幸福尽收,带着明媚,温暖前行,只要心是温润的,再遥远的路也会走的安然,回眸处,愿阳光时时明媚,愿生活处处晴好。

5、漂然月色,时光随风远逝,悄然又到雨季,花,依旧美;心,依旧静。

月的柔情,夜懂;心的清澈,雨懂;你的深情,我懂。

人生没有绝美,曾经习惯漂
浮的你我,曾几何时,向往一种平实的安定,风雨共度,淡然在心,凡尘远路,彼此守护着心的旅程。

沧桑不是自然,而是经历;幸福不是状态,而是感受。

6、疏疏篱落,酒意消,惆怅多。

阑珊灯火,映照旧阁。

红粉朱唇,腔板欲与谁歌?画脸粉色,凝眸着世间因果;未央歌舞,轮回着缘起缘落。

舞袖舒广青衣薄,何似院落寂寞。

风起,谁人轻叩我柴扉小门,执我之手,听我戏说?
7、经年,未染流殇漠漠清殇。

流年为祭。

琴瑟曲中倦红妆,霓裳舞中残娇靥。

冗长红尘中,一曲浅吟轻诵描绘半世薄凉寂寞,清殇如水。

寂寞琉璃,荒城繁心。

流逝的痕迹深深印骨。

如烟流年中,一抹曼妙娇羞舞尽半世清冷傲然,花祭唯美。

邂逅的情劫,淡淡刻心。

那些碎时光,用来祭奠流年,可好?
8、缘分不是擦肩而过,而是彼此拥抱。

你踮起脚尖,彼此的心就会贴得更近。

生活总不完美,总有辛酸的泪,总有失足的悔,总有幽深的怨,总有抱憾的恨。

生活亦很完美,总让我们泪中带笑,悔中顿悟,怨中藏喜,恨中生爱。

9、海浪在沙滩上一层一层地漫涌上来,又一层一层地徐徐退去。

我与你一起在海水中尽情的戏嬉,海浪翻滚,碧海蓝天,一同感受海的胸怀,一同去领略海的温情。

这无边的海,就如同我们俩无尽的爱,重重的将我们包裹。

10、寂寞的严冬里,到处是单调的枯黄色。

四处一片萧瑟,连往日明净的小河也失去了光彩,黯然无神地躲在冰面下恹恹欲睡。

有母女俩,在散发着丝丝暖意的阳光下,母亲在为女儿梳头。

她温和的把头发理顺。

又轻柔的一缕缕编织着麻花辫。

她脸上写满笑意,似乎满心的慈爱永远装不下,溢到嘴边。

流到眼角,纺织进长长的。

麻花辫。

阳光亲吻着长发,像散上了金粉,闪着飘忽的光辉。

女儿乖巧地依偎在母亲怀里,不停地说着什么,不时把母亲逗出会心的微笑,甜美的亲情融化了冬的寒冷,使萧索的冬景旋转出春天的美丽。

11、太阳终于伸出纤纤玉指,将青山的柔纱轻轻褪去。

青山那坚实的肌胸,挺拔的脊梁坦露在人们的面前,沉静而坚毅。

不时有云雾从它的怀中涌起,散开,成为最美丽的语言。

那阳光下显得凝重的松柏,那苍茫中显现出的点点殷红,那散落在群山峰顶神秘的吻痕,却又增添了青山另外的神秘。

12、原野里那郁郁葱葱的植物,叫我们丝毫感受不到秋天的萧索,勃勃生机与活力仍在田间高山涌动。

谷子的叶是墨绿的,长而大的谷穗沉甸甸地压弯了昨日挺拔的脊梁;高粱仍旧那么苗条,满头漂亮的红缨挥洒出秋的风韵;那纵横原野的林带,编织着深绿浅黄的锦绣,抒写出比之春夏更加丰富的生命色彩。

13、终于,心痛,心碎,心成灰。

终于选择,在月光下,被遗忘。

百转千回,早已物是人非;欲说还休,终于咫尺天涯;此去经年,你我终成陌路。

爱你,终是一朵花开至荼糜的悲伤,一只娥飞奔扑火的悲哀。

14、世界这么大,能遇见,不容易。

心若向阳,何惧忧伤。

人只要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有很多烦恼,痛苦或是快乐,取决于你的内心。

人不是战胜痛苦的强者,便是屈服于痛苦的弱者。

再重的担子,笑着也是挑,哭着也是挑。

再不顺的生活,微笑着撑过去了,就是胜利。

15、孤独与喧嚣无关,摩肩接踵的人群,演绎着身外的花开花谢,没谁陪你挥别走远的流年。

孤独与忙碌迥异,滚滚红尘湮没了心境,可少了终点的奔波,人生终究一样的苍白。

当一个人成长以后,在他已经了解了世界不是由鲜花和掌声构成之后,还能坚持自己的梦想,多么可贵。

16、生活除却一份过往和爱情外,还是需要几多的遐思。

人生并不是单单的由过往和爱情符号所组成的,过往是人生对所有走过岁月的见证;因为简单,才深悟生命之轻,轻若飞花,轻似落霞,轻如雨丝;因为简单,才洞悉心灵之静,静若夜空,静似幽谷,静如小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