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5课《孔乙己》同步练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5课《孔乙己》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对“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惟一的人”一句,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A.说明孔乙己虽然贫苦潦倒,却嗜酒如命,不加节制。

B.说明孔乙己是个读书人,身份与众不同,高人一等。

C.说明孔乙己地位低下,却以读书人自居,迂腐可笑。

D.说明孔乙己生活悠闲,喜爱喝酒穿长衫,气质不凡。

2.下面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一个人的青春是平庸无奇还是璀璨夺目,“觉醒”堪称关键变量。

②不觉醒,不仅难以成就“人生之春、人生之华”,更会在不知不觉中失去青春。

③“国家不可一日无青年,青年不可一日无觉醒。

”这是李大钊在《晨钟报》创刊号上写下的话。

④反之,如果“立在人生的旁边”迷迷糊糊、蹉跎度日,难免会虚掷稍纵即逝的青春韶华,最终遗憾一生。

⑤即使处于痛苦、困厄之中,也能潜心积蓄站起来的力量。

⑥觉醒了的青年,就如鲁迅所说,“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
A.①④⑥③②⑤B.③②⑥⑤④①
C.③①⑥⑤④②D.③①⑥⑤②④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阅读文学名著,使我们常常能够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人生的真谛。

B.广州正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处理、分类运输的垃圾处理系统。

C.为防止溺水事故不再发生,教育局要求各校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D.各所学校线上开设有关新冠病毒防疫课程,可以增强同学们自我防护的意识。

4.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好喝懒做”“污人清白”“四文大钱”“相提并论”四个词语结构类型一致。

B.“孔乙己的悲剧,是他个人的悲剧,还是社会的悲剧?”标点符号使用无误。

C.小说《孔乙己》用众人的阵阵笑声与孔乙己的不幸遭遇形成对比,揭露了社会的病态,批判了群众的麻木。

D.鲁迅,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著有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呐喊》等。

二、语言表达
5.(2021上海考前押题密卷改编)春华中学书画社团前往程十发美术馆参观时,同学们在展厅看到一幅人物画,似曾相识。

请将画面内容描述出来。

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人物描写方法或一种修辞手法,50字左右。

6.“回目”是中国传统小说常见的标题形式,常常采用对仗的方式,一方面概括章节内容,另一方面暗示结构主题。

请参照下面的示例,补充出空缺之处。

示例:《智取生辰纲》——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
《孔乙己》:小酒店大世界,;,尝尽人生酸辛
三、综合题
7.校学生会开展“走进基层·了解普通人物”系列活动,请你参与。

(1)请按要求修改活动通知。

通知
各位同学:
为了更好地落实“走进基层·了解普通人物”活动的要求,校学生会经研究决定,将在11月15日下午3点举行“走进基层·了解普通人物”成果汇报报告活动。

请认真做好调查准备工作,准时参加。

校学生会
2021年11月19日
①画线句子语义重复,应该将“”删去。

②这则通知内容不完整,应补充:。

③通知的格式有一处不规范,请提出修改意见。

(2)根据下面的诗句,写出古代普通人所从事的职业名称。

①家逐船移浦浦风:
②负耒迟须带月归:
(3)周末的一天,你订了一份外卖,外卖小哥接单之后,天气突变,狂风骤雨,他在路上给你打电话,说无法按时送达,你会如何回复他?
8.学习了《孔乙己》之后,小帆写了几句感悟,其中有不当之处,请你帮他修改。

[甲]《孔乙己》是一篇讨伐封建科举制度的战斗檄文和强烈呐喊。

[乙]孔乙己这一鲜明的艺术形象让我们分明地看到这个科举制度的牺牲品在悲苦人生道路上留下的长长的一串足迹。

(1)[甲]处画线句中有搭配不当的问题,请提出修改意见:。

(2)[乙]处画线句中有语序不当的问题,应将“”和“”互换位置。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孔乙己》选段,回答文题题。

【甲】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

”便排出九文大钱。

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

”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乙】孔乙己喝过半碗酒,涨红的脸色渐渐复了原,旁人便又问道,“孔乙己,你当真认识字么?”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

他们便接着说道,“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嘴里说些话;这回可是全是之乎者也之类,一些不懂了。

在这时候,众人也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丙】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温一碗酒。

”……掌柜也伸出头去,一面说,“孔乙己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很颓唐的仰面答道,“这……下回还清罢。

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

”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

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

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

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

不一会,他喝
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9.根据三段选文概括孔乙己的命运遭遇。

10.三段选文中,面对人们的嘲笑,孔乙己的语言有什么不同?目的各是什么?
11.在【丙】段中,孔乙己是用手爬到酒店来的,文中却用了“走”,如何理解?
12.对于众人嘲笑孔乙己的原因,下列理解哪一项是不准确的?()
A.孔乙己是一个被排斥在社会主要阶层之外的多余人。

嘲笑他是无害的,不会对自己构成任何威胁。

B.百无一用是书生,孔乙己不会经营牟利,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本事和特长。

C.孔乙己是封建科举制度中的失败者,在成者王侯败者寇的评价标准下,在读书为功名的功利思想影响下,孔乙己是一个无能的弱者,自然是人尽可欺的。

D.孔乙己的迂腐的言谈举止,可笑的外形外貌,本身是滑稽而具有喜剧效果的。

阅读小说
..《孔乙己》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孔乙己喝过半碗酒,涨红的脸色渐渐复了原,旁人便又问道,“孔乙己,你当真认识字么?”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

他们便接着说道,“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嘴里说些话;这回可是全是之乎者也之类,
一些不懂了。

在这时候,众人也都哄笑起来
........: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②在这些时候,我可以附和着笑
......
.......,.也每每这样问
.......,掌柜是决不责备的。

而且掌柜见了孔乙己
他.,.引人发笑
....。

孔乙己自己知道不能和他们谈天,便只好向孩子说话。

有一回对我说道,“你读过书么?”我略略点一点头。

他说,“读过书,……我便考你一考。

茴香豆的茴字,怎样写的?”我想,讨饭一样的人,也配考我么?便回过脸去,不再理会。

孔乙己等了许久,很恳切的说道,“不能写罢?……我教给你,记着!这些字应该记着。

将来做掌柜的时候,写账要用。

”我暗想我和掌柜的等级还很远呢,而且我们掌柜也从不将茴香豆上账;又好笑,又不耐烦,懒懒的答他道,“谁要你教,不是草头底下一个来回的回字么?”孔乙己显出极高兴的样子,将两个指头的长指甲敲着柜台,点头说,“对呀对呀!……回字有四样写法,你知道么?”我愈不耐烦了,努着嘴走远。

孔乙己刚用指甲蘸了酒,想在柜上写字,见我毫不热心,便又叹一口气,显出极惋惜的样子。

③有几回,邻居孩子听得笑声,也赶热闹,围住了孔乙己。

他便给他们一人一颗。

孩子吃完豆,仍然不散,眼睛都望着碟子。

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腰下去说道,“不多了,
我已经不多了。

”直起身又看一看豆,自己摇头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

”于是这一群孩子
..
都在笑声里走散了
........。

④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

⑤有一天,大约是中秋前的两三天,掌柜正在慢慢的结账,取下粉板,忽然说,“孔乙己长久没有来了。

还欠十九个钱呢!”我才也觉得他的确长久没有来了。

一个喝酒的人说道,“他怎么会来?……他打折了腿了。

”掌柜说,“哦!”“他总仍旧是偷。

这一回,是自己发昏,竟偷到丁举人家里去了。

他家的东西,偷得的吗?”“后来怎么样?”“怎么样?先写服辩,后来是打,打了大半夜,再打折了腿。

”“后来呢?”“后来打折了腿了。

”“打折了怎样呢?”“怎样?……谁晓得?许是死了。

”掌柜也不再问,仍然慢慢的算他的账。

⑥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

一天的下半天,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

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温一碗酒。

”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

看时又全没有人。

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

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见了我,又说道,“温一碗酒。

”掌柜也伸出头去,一面说,“孔乙己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很颓唐的仰面答道,“这……下回还清罢。

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

”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

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

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

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
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

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
...
说笑声中
....,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⑦自此以后,又长久没有看见孔乙己。

到了年关,掌柜取下粉板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第二年的端午,又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中秋可是没有说,再到年关也没有看见他。

⑧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一九一九年三月13.概括情节——根据示例,概括选文事件。

示例:孔乙己教我写“茴”字
①孔乙己②孔乙己③孔乙己
14.品评视角——选文以小伙计“我”的视角叙述故事,有什么好处?
15.评析人物——在《呐喊》小说集中,鲁迅最喜欢《孔乙己》篇,想必他也很喜欢孔乙己其人。

结合选文内容,简析孔乙己的可爱之处。

16.一“笑”贯穿——选文多次写到人们的“笑”:“我”的笑、孩子们的笑、掌柜的笑和众人的笑,作者用“笑”贯穿孔乙己的故事,有什么用意?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2.【答案】C
3.【答案】D
4.【答案】A
5.【答案】穿长衫的孔乙己微笑着弯下腰,像一把张开的弓,把茴香豆分给围着他的孩子们,一人一颗,孩子们兴奋地望着他,伸手讨要。

6.【答案】充满世态炎凉;大社会小人物
7.【答案】(1)汇报(或:报告);活动的地点;称呼(或:各位同学:)顶格写。

(2)渔夫;农夫(或:农民)
(3)示例:师傅,您好。

我的外卖不着急,天气突变,路况一定很糟,请您注意安全,或者等雨停了再送,我不会给您差评的。

8.【答案】(1)删去“和强烈呐喊”
(2)长长的;一串
【答案】9.孔乙己始终是他人取笑逗乐的对象;读书连半个秀才都没捞到,无法维持自己的生活;从肉体到心灵都受到了无情的摧残,命运极其可悲。

10.第一片段面对人们嘲笑其偷窃,孔乙己激烈辩白,甚至强词夺理;目的是在人前维护自己的清白和可怜的自尊;第二片段人们嘲笑其不第,正戳中了孔乙己心灵的痛处。

这是他无法辩白的。

此时说出旁人全然不懂的之乎者也,更多的是在麻醉自己,缓解伤痛。

第三片段当人们嘲笑其断腿时,孔乙己已不十分分辩,苦苦哀求人们为他保留最后的一点尊严。

此时他的生命之火已经极其微弱,眼看将被冷酷的社会摧毁,已无力再维护自己了。

11.手代替了脚的功用,可以用“走”;失去了正常行走的能力,从沾满泥土的双手可见其遭遇之悲惨;同时也可看出社会对他的摧残和压迫是多么残酷。

12.B
【答案】13.给孩子们茴香豆吃;被打;最后一次来酒店喝酒
14.“我”是孔乙己故事的在场者、见证人,以“我”的视角叙事故事,亲见亲闻,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感、亲切感;小伙计“我”,儿童视角,赤子之心,便于表达作者对孔乙己的深切同情和对科举制度的委婉讽刺。

15.①好为人师,善良乐教。

比如主动“我”写“茴”字,为了“将来做掌柜的时候,写账要用”,真心为“我”的将来着想;②热爱孩子,富有爱心。

给孩子们茴香豆吃,可见心地善良,童心未泯;③爱
面子,讲信誉:最后一次到酒店喝酒,“这一回是现钱”,态度诚恳。

16.①渲染了小说的“喜剧”色彩,反衬了孔乙己悲剧色彩;②增强了讽刺意味;③揭示人们麻木不仁的状态,表达作者对国民弱性的痛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