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棘抗氧化活性物质提取方法的初步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沙棘抗氧化活性物质提取方法的初步研究
丁兆钧;李明阳;钟宁秋;卜华杰
【期刊名称】《食品安全导刊》
【年(卷),期】2015(000)024
【总页数】1页(P84)
【作者】丁兆钧;李明阳;钟宁秋;卜华杰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动物科学系;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动物科学系;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动物科学系;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动物科学系
【正文语种】中文
近年来广泛栽植于黄土高原及三北地区,用于减少水土流失、恢复植被、改善生态环境的沙棘是一种兼具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优良树种,其籽主要用于提取沙棘油,其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方法普遍采用萃取法与超声提取这两种方法。

本文主要总结前人对沙棘提取物的研究基础上,归纳简单合理的提取方法,为下一步沙棘中抗氧化活性物质提取方法的比较实验做准备,旨在更深入地了解其应用价值,为沙棘提取物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实验依据。

溶剂浸提法
该法也是萃取的一种,利用相似相容的原理,通过溶液中各种不同组分的溶剂溶解度不同来达到分离的目的。

端木凡林利用四号溶剂提取法萃取沙棘油,所得的沙棘油品质良好,相对的医用价值较高且该工艺在1997年已被国内贸易部列为推广项目。

超临界CO2萃取法
技术原理
超临界CO2萃取法的原理是通过改变萃取器中二氧化碳的温度、压力,使其达到对原材料中溶质有很大溶解度的超临界状态。

应用情况
这种方法在工业中广泛应用,尤其是在食品工业中,超临界CO2具有良好的溶解性能是因其密度靠近液体,其特有的表面张力和高渗透能力使其具有良好的传递性能,因而可以与被萃取物较好地结合。

此外,由于CO2较易获得和安全环保,所以它是其用于萃取操作的理想超临界流体。

王巨成等采用此方法从沙棘中萃取了β-胡萝卜素并找出萃取沙棘果渣的最佳工艺条件。

双水相分离法
技术原理
双水相分离技术又称ATPE (Aqueous two- phase extraction)技术,是一种目前广泛用于天然产物的分离技术。

其原理与水-有机相萃取的原理相类似,当物质进入双水相的体系后,由于各种电荷间的力和表观性质的相互作用等以及环境的影响,使其在不同相中的浓度有所不同,且溶质在双水相体系中服从Nernst分配定律。

应用情况
由于其条件温和,易操作,可调节因素多,而被广泛用于各种酶或中草药的萃取。

Chia- Kai Su等在pH为10、室温等条件下用16.1%的PEG和12%的硫酸盐以及500mmol/L的高氯酸钠组成的双水相体系从鸡蛋蛋清中分离出较高纯度的溶解酶素。

薛珺等采用该方法分离中草药银杏叶中的芦丁,与传统工艺相比显著提高了平均萃取率。

技术原理
超声波提取主要是利用超声波所具有的性质(机械效应,空化效应和热效应等)破
坏药材细胞使溶剂渗透到药材细胞中去,从而缩短提取时间,提高提取率。

应用情况
超声波提取技术所需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提取时间短,提取率高,节能、节约药材,无需加热,具有很多常规提取方法所无法比拟的优点。

孙天宇等在超声功率为561.5W、乙醇体积分数为76.04%、超声时间为30.7min、料液比为1:36的条件下利用超声波提取法提取黄酮,其提取黄酮的浓度为10.51mg/mL,相比传统工艺,其浓度显著提高;袁建梅等根据Box-Behnken实验原理设计3因素水平响应面分析法实验,在提取温度为54摄氏度、超声时间35min、液料比为42:1
(mL/ g)的条件下利用超声波法提取桃花多酚,其多酚理论得率为29.429mg/g。

中国是沙棘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沙棘总面积占世界沙棘面积的90%以上。


这种情况下,合理开发沙棘资源,提高沙棘资源的附加值是具有非常重要意义的。

为了充分利用自然资源,造福于民,对沙棘籽中抗氧化性物质萃取工艺及其成分的研究在今后将会成为一个热点方向。

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提取与分离方法将会层出不穷,我国沙棘等植物药物在未来将会有更大的应用与发展前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