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任务书(图书借阅管理系统)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进一步提高上机调试程序能力;
(6)撰写规范的课程设计总结报告。
要求
(1)选定课程设计题目,下达课程设计任务。
选题可由指导教师选定,一般由指导教师提供选题供学生选择;也可由学生自己选题,但学生选题需通过指导教师批准。课题应在设计周之前提前公布,以便学生有充分的设计准备时间。
指导教师在公布课程设计课题时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课题名称、课程设计任务、主要参考文献等内容。
6、对数据可进行查询操作。
7、逾期罚款单
3.课程设计任务及工作量的要求〔包括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图纸、实物样品等要求〕
任务:
(1)学习C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具备一定的独立设计能力;
(2)根据题目要求,查阅有关的资料,完成系统功能设计;
(3)编程实现系统的功能;
(4)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工作内容
2015-3-2
下达课程设计任务,学生查询资料
2015-3-3
模块设计及代码设计及上机调试
2015-3-4~2015-3-6
进一步上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调试
2015-3-9~2015-3-12
上机调试、验收并考查
2015-3-13
撰写设计总结报告
6.成绩考核办法
1、预设计报告和设计总结报告的综合成绩30%
2、实际动手能力50%
(7)撰写设计总结报告
课程设计总结报告应认真、规范、正确。
4.主要参考文献
1)《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教程》,廖雷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2)《C语言程序设计教程》,黄维通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3)《C程序设计》(第二版),谭浩强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5.课程设计进度安排
起止日期
3、创新能力10%
4、态度和纪律10%
成绩分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档。
教研室审查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月日
院(系、部、中心)意见:
主管领导签字:
年月日
图书编号书名出版社单价是否借出
12345678C语言程序设计清华大学38.00 y
借阅信息:
学号图书编号借阅日期还书日期逾期罚款
1001 123456782007/9/102007/10/10…
功能要求如下:
1、增加图书信息
2、增加学生信息
3、借、还书登记
4、计算逾期罚款金额,按0.1元/天计算。
5、对数据可以进行增、删、改的编辑操作。
编写一个图书借阅管理的程序。由键盘输入数据(最好要考虑输入数据输入的格式及输入数据的有效性),然后进行以下的功能实现。程序要求主函数是一个功能选择菜单,其它各功能都用各自的函数实现;数据信息用文件保存。
要求至少有20个图书借阅的原始数据。原始数据如下:
学生信息:
学号姓名所在系部
1001王..计算机
图书信息:
学生应在一周的时间内按照课程设计的要求结合所学的理论知识查找相关资料完成好本次课程设计提高程序编写的能力为将来的实际工作取得一定的经验
南京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名称C/C++程序设计
院(系、部、中心)计算机工程学院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软件工程141/142
起止日期2015-3-2~2015-3-13
(2)教师讲解
a.介绍课程设计的内容、要求、安排、考核方法、注意事项。
b.讲授必要的课题背景和相关知识、原理,着重帮助学生明确任务。
(3)学生查询资料,进行设计并完成设计报告
设计报告应包括的内容:课程设计题目及要求、系统总体设计方案以及各功能模块的设计等。
(4)教师审查
审查设计报告是否规范,设计方案是否合理、正确、可行,否则要求调整或整改。教师记录学生的相应成绩。
课程设计是教学中很重要的一项实践环节,它可以帮助学生充分理解课堂教学中的内容,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认识和实际动手能力都有很重要的实际意义。学生应在一周的时间内,按照课程设计的要求,结合所学的理论知识,查找相关资料,完成好本次课程设计,提高程序编写的能力,为将来的实际工作取得一定的经验。
2.课程设计题目及要求
指导教师解芳
1.课程设计应达到的目的
本课程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C/C++程序设计I》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巩固所学理论知识、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重要实践环节。本课程设计通过完成一些具有一定难度的程序的编写、调试、运行工作,掌握面向过程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学生上机调试
通过教师审查后,即开始上机实现系统的各项功能。上机工作原则上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给予适当指导。应对课程设计纪律和态度提出严格要求,督促、激发、引导学生圆满完成课程设计任务。
(6)验收并简单考查
学生在系统达到功能要求后,申请指导教师验收。对达到设计要求的,教师将对其综合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进行简单的答辩考查,然后结合实验结果给出实际操作分。未达到设计要求的,则要求其调整和改进,直到达标。
(6)撰写规范的课程设计总结报告。
要求
(1)选定课程设计题目,下达课程设计任务。
选题可由指导教师选定,一般由指导教师提供选题供学生选择;也可由学生自己选题,但学生选题需通过指导教师批准。课题应在设计周之前提前公布,以便学生有充分的设计准备时间。
指导教师在公布课程设计课题时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课题名称、课程设计任务、主要参考文献等内容。
6、对数据可进行查询操作。
7、逾期罚款单
3.课程设计任务及工作量的要求〔包括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图纸、实物样品等要求〕
任务:
(1)学习C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具备一定的独立设计能力;
(2)根据题目要求,查阅有关的资料,完成系统功能设计;
(3)编程实现系统的功能;
(4)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工作内容
2015-3-2
下达课程设计任务,学生查询资料
2015-3-3
模块设计及代码设计及上机调试
2015-3-4~2015-3-6
进一步上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调试
2015-3-9~2015-3-12
上机调试、验收并考查
2015-3-13
撰写设计总结报告
6.成绩考核办法
1、预设计报告和设计总结报告的综合成绩30%
2、实际动手能力50%
(7)撰写设计总结报告
课程设计总结报告应认真、规范、正确。
4.主要参考文献
1)《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教程》,廖雷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2)《C语言程序设计教程》,黄维通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3)《C程序设计》(第二版),谭浩强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5.课程设计进度安排
起止日期
3、创新能力10%
4、态度和纪律10%
成绩分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档。
教研室审查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月日
院(系、部、中心)意见:
主管领导签字:
年月日
图书编号书名出版社单价是否借出
12345678C语言程序设计清华大学38.00 y
借阅信息:
学号图书编号借阅日期还书日期逾期罚款
1001 123456782007/9/102007/10/10…
功能要求如下:
1、增加图书信息
2、增加学生信息
3、借、还书登记
4、计算逾期罚款金额,按0.1元/天计算。
5、对数据可以进行增、删、改的编辑操作。
编写一个图书借阅管理的程序。由键盘输入数据(最好要考虑输入数据输入的格式及输入数据的有效性),然后进行以下的功能实现。程序要求主函数是一个功能选择菜单,其它各功能都用各自的函数实现;数据信息用文件保存。
要求至少有20个图书借阅的原始数据。原始数据如下:
学生信息:
学号姓名所在系部
1001王..计算机
图书信息:
学生应在一周的时间内按照课程设计的要求结合所学的理论知识查找相关资料完成好本次课程设计提高程序编写的能力为将来的实际工作取得一定的经验
南京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名称C/C++程序设计
院(系、部、中心)计算机工程学院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软件工程141/142
起止日期2015-3-2~2015-3-13
(2)教师讲解
a.介绍课程设计的内容、要求、安排、考核方法、注意事项。
b.讲授必要的课题背景和相关知识、原理,着重帮助学生明确任务。
(3)学生查询资料,进行设计并完成设计报告
设计报告应包括的内容:课程设计题目及要求、系统总体设计方案以及各功能模块的设计等。
(4)教师审查
审查设计报告是否规范,设计方案是否合理、正确、可行,否则要求调整或整改。教师记录学生的相应成绩。
课程设计是教学中很重要的一项实践环节,它可以帮助学生充分理解课堂教学中的内容,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认识和实际动手能力都有很重要的实际意义。学生应在一周的时间内,按照课程设计的要求,结合所学的理论知识,查找相关资料,完成好本次课程设计,提高程序编写的能力,为将来的实际工作取得一定的经验。
2.课程设计题目及要求
指导教师解芳
1.课程设计应达到的目的
本课程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C/C++程序设计I》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巩固所学理论知识、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重要实践环节。本课程设计通过完成一些具有一定难度的程序的编写、调试、运行工作,掌握面向过程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学生上机调试
通过教师审查后,即开始上机实现系统的各项功能。上机工作原则上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给予适当指导。应对课程设计纪律和态度提出严格要求,督促、激发、引导学生圆满完成课程设计任务。
(6)验收并简单考查
学生在系统达到功能要求后,申请指导教师验收。对达到设计要求的,教师将对其综合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进行简单的答辩考查,然后结合实验结果给出实际操作分。未达到设计要求的,则要求其调整和改进,直到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