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2优质学案10:第15课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5课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教材分析】
交通工具的变革对世界历史影响极其深远,正如西方史学著作《全球通史》所指出的,19世纪,随着交通工具的新发明,整个世界都能感受到史蒂芬孙的机车、富尔顿的汽船……的影响。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对中国的·铁路建设情有独钟,他曾说:“交通为实业之母,铁道又为交通之母。

国家之贫富,可以铁道之多寡定之;地方之苦乐,可以铁道之远近计之。

”可见,铁路建设关乎国计民生。

交通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

【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课本里初步学习了交通与通讯基本知识,他们的知识是零碎的,对交通与通讯发展规律缺乏系统的认识。

本课着重引领学生通过交通与通讯发展史的学习,总结规律,认识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学生的个性特质与兴趣爱好有一定差异,在自主探究学习时让学生自由选题进行适当的学习分工,然后再合作学习。

【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运用时间列表识记近代交通和通信工具发展的基本历程。

联系西方两次工业革命成就,认识近代交通和通信工具发展变化的原因及影响。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交通与通讯技术史学习,培养学生正确认识科技与交通、通讯,交通与经济的关系,树立科学思想与意识;通过交通与通讯工具的发展,让学生认识到动手能力的重要性,从而树立唯物史观。

【课时安排】1课时
【重点难点】【重点】交通事业的发展【难点】交通事业发展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自主学习(夯实基础)
1.铁路:1876年,外国商人擅自在上海修筑吴淞口到上海的铁路;1881年中国自建第一条铁路铁路;1905年修筑了中国第一条自行修建、自行施工第一条铁路干线;
2.公路:1988年10月沪嘉高速公路开通。

3.航空:1909年,旅美华侨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

1920年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到航线开通。

4.邮电通信:设施的逐渐完善截止2003年第三季度末,中国电话用户总数居世界第一。

合作探究(难点突破)
合作探究一:近代交通工具发展的特征与因素由哪些?
合作探究二:现代交通与通讯发展的特征与因素由哪些?
合作探究三:影响交通与通讯发展的共同因素有哪些?
限时训练(理解提高)
1.交通工具的进步给近代中国人的生活带来巨大变化。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国近代新式交通工具的是:
A.马车
B.轮船
C.火车
D.自行车
2.2015年底,中国铁路里程将达到14万公里。

近代中国人自建的第一条铁路是:
A.淞沪铁路
B.京张铁路
C.唐胥铁路
D.京广铁路
3.进入近现代社会之后,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①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②加快了信息的传递速度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④使人们的生活多姿多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每一项新发明都有可能影响或改变人们的生活,同时也会导致许多新职业的出现。

下列职业按出现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电话接线员——火车司机——空姐——网络管理员
B.火车司机——电话接线员——空姐——网络管理员
C.电话接线员——空姐——火车司机——网络管理员
D.空姐——电话接线员——火车司机——网络管理员
5.改革开放后,我国电讯产业快速发展,对人们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

其影响包括:①促进了经济发展②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③束缚了人们思想④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1868年11月24日《上海新报》报道,“兹见上海有车几辆,乃一人坐于车上,一轮在前,一轮在后,人用两脚尖点地,引轮而走。

”材料中的交通工具是:
A.黄包车
B.自行车
C.汽车
D.电车
7.近代思想家王韬在论述铁路作用时说,“国家于有事之时,运饷糈,装器械,载兵士,征叛逆,指日可以集事”,他认为铁路的主要作用在于:
A.维护稳定
B.调动军队
C.调运快捷
D.经济交流
8.有轨电车初入上海之时,电车公司号召民众乘坐,并提出妇女可出三等车资而坐头等座位。

这表明:
A.有轨电车最早进入上海
B.传统交通工具遭到抛弃
C.上海市民接受新事物快
D.妇女的社会地位提高了
9.周积明在《最初的世纪》中写道:“甲午战后,中国铁路事业格局为之一变……至1911年,共建铁路8 200公里,其中中国向外国贷款修建和自筹修建的铁路占54%。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A.甲午战后铁路事业发展迅速
B.列强对华的侵略方式发生变化
C.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
D.铁路成为人们出行的主要方式
10.某记者回忆从业生涯时说,20世纪80年代他曾以“书信电报”的方式发送文稿。

他先把整篇稿子逐字填写在电报纸上,邮局再逐字译成电报码,利用电流把“点点杠杠”符号传输,对方通过无线电接收机接收信号还原文稿。

这种通信方式在中国最早出现于:
A.19世纪中期
B.19世纪末期
C.20世纪初期
D.20世纪中期
——★参考答案★——
自主学习(夯实基础)
淞沪铁路;唐胥铁路;詹天佑;京张铁路;冯如北京到天津航线开通。

合作探究(难点突破)
一:
二、特征:从引进到自主研制到技术领先;发展趋于平衡;受世界潮流影响;因素:社会性质;国家政策;地理环境;经济水平;科学技术;
三、社会性质;国家政策;地理环境;经济水平;科学技术;世界潮流;思想教育;对外开放程度。

限时训练(理解提高)
1--5:ACDBB;6--10:BCDC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