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度高二化学《羧酸 酯》习题练习(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羧酸 酯
一、选择题
1.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2=2—,该有机物不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是( )
A .水解反应
B .酯化反应
C .加成反应
D .氧化反应
2.由—3、—、、—四种基团两两组合而成的化合物中,其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有( )
A .1种
B .2种
C .3种
D .4种
3.已知某有机物C 6H 12O 2能发生水解反应生成A 和B ,B 能氧化成C 。
若A 、C 都能发生银镜反应,则C 6H 12O 2符合条件的结构简式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
A .3种
B .4种
C .5种
D .6种
4.某羧酸的衍生物A 的分子式为C 6H 12O 2,已知,又知D 不与23溶液反应,C 和E 都不能发生银镜反应,则A 的结构可能有( )
A .1种
B .2种
C .3种
D .4种
5.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
A .配制50 g 质量分数为5%的溶液:将45 水加入到盛有5 g 的烧杯中,
搅拌溶解
B .制备乙酸乙酯:用如上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C .鉴定42-:向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
D .鉴别环己烯和苯:将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分别滴加到少量环己烯和苯中
6.食品香精菠萝酯的生产路线(反应条件略去)如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步骤(1)产物中残留的苯酚可用3溶液检验
B .苯酚和菠萝酯均可与酸性4溶液发生反应
C .苯氧乙酸和菠萝酯均可与溶液发生反应
D .步骤(2)产物中残留的烯丙醇可用溴水检验
7.某有机物甲经氧化后得乙(分子式为C 2H 3O 2);而甲经水解可得丙,1 丙和2 乙反应得一种含氯的酯(C 6H 8O 42)。
由此推断甲的结构简式为( )
A .
B .
C .2
D .22
8.某有机物A 的结构简式为,若取等质量的A 分别与足量的、、新制的()2充分反应,理论上消耗这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3∶2∶1
B .3∶2∶2
C .6∶4∶5
D .3∶2∶3
二、填空题
1.乙酰乙酸乙酯()是一种不溶于水的液体,它是有机合成中常用的原料。
在实验室,它可以由乙酸乙酯在乙醇钠的催化作用下缩合而制得,反应是:
232H 552C H ONa
322H 52H 5
反应中催化剂乙醇钠是由金属钠和残留在乙酸乙酯中的微量乙醇作用生成的,而一旦反应开始,生成的乙醇又会继续和钠反应生成乙醇钠。
下面关于乙酰乙酸乙酯制备的实验过程,并回答有关问题:
(1)在干燥的圆底烧瓶中放入约5 g 的金属钠(已用滤纸吸去表面煤油)和约25 的二甲苯,用胶塞塞好,加热22 H —C —O —2—O
使钠熔化,然后趁热用力振荡,这样可得到细粒状的钠球,目的是增大钠与乙醇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
其中加入二甲苯的作用是。
若没有二甲苯,改用四氯化碳是否可以,说明理由。
(2)将烧瓶中的二甲苯小心倾出。
迅速加入约55 乙酸乙酯(约0.57 1),装上带有一根长玻璃导管的单孔胶塞,并在导管上端接一干燥管,这时反应开始。
缓缓加热,保持瓶中混合液微沸状态。
在实验中,所用烧瓶必须干燥,原料乙酸乙酯必须无水,原因是,烧瓶配上长玻璃导管的作用是,导管上端接一干燥管的目的是。
(3)待金属钠完全反应后,向烧瓶中加入约等体积的饱和食盐水,振荡、静置,然后分离出乙酰乙酸乙酯。
其中加入饱和食盐水的目的是,分离乙酰乙酸乙酯的主要仪器(填最主要的一种)是。
(4)向分离出的乙酰乙酸乙酯中加无水硫酸钠固体,振荡后静置并过滤除去残渣,将滤液减压蒸馏,即可收集到产品约1.4 g(0.1 1)。
加入的无水硫酸钠固体的作用是,实验最后所得产品远少于完全转化的理论产量37 g,除了反应过程中的损耗外,主要原因是。
2.可用右图所示装置制取少量乙酸乙酯(酒精灯等在图中均已略去)。
请填空:
(1)试管a中需要加入浓硫酸、冰醋酸和乙醇各2 。
正确的加入顺序及操作是。
(2)为防止a中的液体在实验时发生暴沸,在加热前应采取的措施是。
(3)实验中加热试管a的目的是:
①;
②。
(4)试管b中加有饱和23,溶液,其作用是。
(5)反应结束后,振荡试管b,静置。
观察到的现象是。
3.下图中A、B、C、D、E、F、G均为有机化合物。
根据上图回答问题:
(1)D的化学名称是。
(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
(有机物须用结构简式表示)
(3)B的分子式是。
A的结构简式是。
反应①的反应类型是。
(4)符合下列3个条件的B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有个。
①含有邻二取代苯环结构②与B有相同官能团③不与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写出其中任意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5)G是重要的工业原料,用化学方程式表示G的一种重要的工业用途。
4.已知化合物A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C 37.5%,H 4.2%和O 58.3%。
请填空:
(1)0.01 A在空气中充分燃烧需消耗氧气1.01 L(标准状况),则A的分子式是。
(2)实验表明:A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1 A与足量的碳酸氢钠溶液反应可放出3 二氧化碳。
在浓硫酸催化下,A与乙酸可发生酯化反应。
核磁共振氢谱表明A分子中有4个氢处于完全相同的化学环境。
则A的结构简式是。
(3)在浓硫酸催化和适宜的反应条件下,A与足量的乙醇反应生成B(C12H20O7),B只有两种官能团,其数目比为3∶1。
由A生成B的反应类型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A失去1分子水后形成化合物C,写出C的两种可能的结构简式及其官能团的名称①;②。
5.化合物、、—(乙醛酸),分别燃烧时,消耗O2和生成2的体积比都是1∶2,后两者的化学式可以看成是()(H2O)和()2(H2O),也就是说,只要分子式符合[()n(H2O)m](n和m为正整数)的各种有机物,它们燃烧时消耗O2和生成2的体积比都是1∶2。
现有一些含C、H、O三种元素的有机物,它们燃烧时消耗氧气和生成2的体积比是3∶4。
(1)这些有机物中,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化合物的分子式是。
(2)某两种碳原子数相同的有机物,若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是M(A)和M(B)[M(A)<M(B)],则M(B)-M(A)必定是(填一个数字)的整数倍。
(3)在这些化合物中,有一种化合物,它含有两个羧基。
取0.2625 g此化合物,恰好能跟25 0.1000 ·L-1溶液完全中和,由此计算得知,该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应该是,并可推导出它的分子式应是。
【参考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A
【解析】羟基能发生酯化反应、氧化反应;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羧基能发生酯化反应。
2.C
【解析】四种基团两两组合的6种物质:3、、、、(碳酸)
中,显酸性的有、、3、,其中只有的水溶液不能使指示剂变色。
3.B
【解析】根据题中信息知A为甲酸,B为碳原子数为5的醇且能被氧化为醛,即B为C4H9—2,而C4H9一共有4种结构,因此B有4种结构,从而可以确定符合条件的结构简式有4种。
4.B
【解析】容易判断C为羧酸,D为醇,E为酮;因C、E不能发生银镜反应,则C不是甲酸,而E分子中应含有
的结构,结合A的分子式可知A只可能是与两种结构。
5.D
【解析】50 g质量分数为5%的溶液含的质量为2.5 g;导气管插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易发生倒吸现象;若溶液中含有时,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也能产生白色沉淀;环己烯含C=C键,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而苯不与溴水反应但能将溴萃取入苯层,使溶液分层,上层为橙色,下层为无色,可用于区别环己烯和苯。
6.D
【解析】本题考查有机化学基础知识。
因混合物中只有苯酚一种酚类,故可用3检验残留苯酚,A项正确;苯酚具有还原性,可被酸性4氧化,菠萝酯分子中含碳碳双键,也可以被酸性4氧化,B项正确;苯氧乙酸可与发生中和反应,菠萝酯可在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C项正确;烯丙醇可与溴水发生反应,但产物菠萝酯也能与溴水反应,故不能用溴水检验烯丙醇。
D项错误。
7.A
【解析】乙的分子式为C2H3O2,把看做H原子,其分子式为C2H4O2,符合饱和一元羧酸或饱和一元醇与饱和一元羧酸生成的酯的通式。
根据题意,甲氧化后得乙,因此乙只能是羧酸,不可能为酯,那么,甲也不可能为酯,故B项不符合题意;而D项不含,也不符合题意;又知乙分子中含一个羧基,1 丙和2 乙反应生成含氯的酯,则甲经水解得到的丙分子中必含2个羟基,据此可淘汰C项;经验证A项符合题意。
8.D
【解析】能与反应的有醇羟基、酚羟基和羧基;能与反应的有酚羟基和羧基;能与新制()2反应的有醛基和羧基。
为便于比较,可设A为1 ,则反应需消耗3 ,需消耗2 ;当A与新制()2反应时,1 —与2 1 ()2完全反应生成1 —,而原有机物含有1 —,这2 —需消耗1 ()2,故共需消耗3 ()2,即物质的量之比为3∶2∶3。
二、填空题
1.(1)隔绝空气,防止钠被氧化不可以,4密度比钠的大,金属钠会浮在上面
(2)有水存在时会与钠反应,生成会使乙酸乙酯水解冷凝回流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反应体系
(3)使乙酰乙酸乙酯与乙醇分层分液漏斗
(4)除去乙酰乙酸乙酯中混有的水分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到一定程度即达到平衡状态,不可能全部转化
2.(1)先加入乙醇,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浓硫酸,再加入冰醋酸
(2)在试管a中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
(3)①加快反应速率②及时将产物乙酸乙酯蒸出,以利于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移动
(4)吸收随乙酸乙酯蒸出的少量酸性物质和乙醇
(5)b中的液体分层,上层是透明的油状液体
【解析】(1)问实际上考查了浓H24的稀释,绝不能先加入浓H24。
最后加入冰醋酸主要是为了防止乙酸的大量挥发。
(2)问比较简单,只要回答出加入碎瓷片或加入沸石均可。
(3)问主要从反应速率和平衡的角度回答,开始先小火加热,既不使反应物挥发,又加快了反应速率,然后再大火加热将乙酸乙酯蒸发出,有利于平衡正向移动,提高乙酸乙酯的产量。
(4)问主要考查了乙酸乙酯的提纯,加入23可以与挥发出的乙酸反应,溶解挥发出的乙醇,同时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有利于得到较纯的乙酸乙酯。
(5)问主要考查了实验观察能力,振荡试管使乙酸、乙醇被充分吸收,溶解。
乙酸乙酯的密度小于H 2O ,浮在液面上,出现分层现象,同时闻到果香味。
3.(1)乙醇
(3)C 9H 10O 3
水解反应 (5)2=2−−−−→催化剂
或2=22−−−−→催化剂32(任写一个合理反应即可) 【解析】本题为一道有机综合题,着重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
由反应②的反应条件及产物E 的结构
可知B 的结构简式为;由反应④易知D 为乙醇,结构简式为32;再结合反应
③的反应条件及产物F 的组成知C 为乙酸,结构简式为3,显然B 、C 、D 三者是有机物A 水解、酸化的产物,A (C 13H 16O 4)的结构简式为。
B 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其中符合所给条件的有:
、及3种。
4.(1)C 6H 8O 7 (2)
(3)酯化反应
如写出下列结构简式和相应官能团,同样给分
【解析】由化合物A 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可确定其实验式:
故A 的实验式为C 6H 8O 7。
(1)0.01 A 在空气中充分燃烧消耗氢气1.01 L (标准状况)即0.045 ;若设其分子式为(C 6H 8O 7)n ,则有如下关系:
(6n ×2+4n)×0.01=0.071.0122.4
×2 解得 1 故A 分子式为C 6H 8O 7。
(2)由A 不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A 中不含醛基()。
1 A 与足量3溶液反应生3 2说明A 中含有3个羧基(—)。
A 与乙酸可发生酯化反应说明A 中醇羟基(—)。
A 中有4个完全相同的氢原子,故A 的结构简式为。
(3)A 与足量乙醇反应生成B 的反应为:
2-2 n
该反应的类型为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
(4)若A 失去1分子水时,可能是醇羟基与羧基脱水或者醇羟基与相邻碳原子上的氢脱水,即
(酯基、羧基)、(碳碳双键、羧基)(其他情况见答案)
5.(1)C 2H 2O 2 (2)18 (3)210 C 6H 10O 8
【解析】解本题的关键之一是将题给信息进行迁移推出化合物通式。
方法一:题目已示例出解题思路:A 23O
−−−→42,可推出A 的组成应为C 4O 2,应取其最简式,才能适应所有情况,则这类有机物的通式可写为[(C 2O)m (H 2O)n ]。
方法二:由题给示例可以看出:21O 2−−−→2。
再考虑到2O
−−→2。
将二式合并,可求得通式为:[()m (H 2O)n ]即[(C 2O)m (H 2O)n ]。
(1)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应是通式中1,1的物质,此时其分子式为:C 2H 2O 2,结构式为—(乙二醛)。
(2)若A 、B 两种有机物碳原子数相同,则在通式中m 值相同,若其相对分子质量不同,必是n 不同。
若M (A)<M (B),则M (B)-M (A)必为水分子相对分子质量的整数倍。
(3)此化合物有两个羧基,则为二元酸,因1 二元酸可中和2 ,根据此关系可求得二元酸物质的量为:33125100.1000mol 1.25010mol 2
n --=⨯⨯⨯=⨯。
则此二元羧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
0.26252101.25010M -==⨯,因分子中有两个羧基,其式量为45×2=90,在通式中(C 2O )的式量为40,则(H 2O)n 中只有当5,m 才能是正整数。
即210=4018n 。
令5,21090340
m -==。
得此二元羧酸的分子式为[(C 2O)3(H 2O)5],即C 6H 10O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