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重庆市南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市南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试题
第Ⅰ卷(单选题共60分)
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下列各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选出。
不选、多选或选错不给分。
祝沟小甜瓜,山东省青岛市祝沟镇特果,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釆用铺银灰色地膜或张挂银灰膜条,提高品质。
每年4月上市,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都会前来收购,主要销往北上广等地,十分走俏。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釆用张挂银灰膜条对小甜瓜生长的可能影响有()
A. 避免大风及低温冻害
B. 物理防治,趋避害虫
C. 控制杂草,促进早熟
D. 增加反光,果实均匀着色
2. 目前全国各地可品尝祝沟小甜瓜,其市场在地域上大为扩展,主要取决于()
A. 当地的政策支持
B. 发达的通讯网络
C. 丰厚的居民收入
D. 便捷的交通运输
3. 获得“地理标志产品”称号对当地带来的积极意义有()
①有利于提高产品的美誉度和市场竞争力②有利于保持和提升特色产品品质
③有利于实现生产的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④有利于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答案』1. B 2. D 3. C
『解析』
『1题详解』
蚜虫是小甜瓜的主要害虫,对其防治的物理方法是利用银灰色对蚜虫的驱避性,覆盖银灰色膜在瓜田周围,悬挂银灰色塑料薄膜,以达到防蚜的目的,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题详解』
目前全国各地可品尝祝沟小甜瓜,其市场在地域上的扩展,主要得益于交通运输的发展,大大利市运输效率,缩短运输时间,D正确;政策支持对地域扩展没有帮助,A错误;通达不能代替运输,B错误;丰厚的收入是品尝的前提条件,C错误。
故选D。
『3题详解』
“地理标志产品”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有利于提高产品的美誉度和市场竞争力;有利于保持和提升特色产品品质;有利于产业规模化,实现生产的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
但不能促进产业的升级,①②③正确,故选C。
下表为我国某品牌手机零部件主要来源地及其成本价值构成,该手机产业链供应商及研发机构遍布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中国组装,其产品面向全球销售。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该手机核心零部件最可能来自()
A. 美国
B. 中国
C. 韩国
D. 日本
5. 该手机产业链供应商遍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目的是()
A. 促进当地就业
B. 降低销售费用
C. 扩大市场范围
D. 保证产品质量
6. 该手机在众多国家和地区设置研发中心的主要任务是()
A. 反馈信息,促进产品本土化
B. 加强宣传,拓展本地市场
C. 技术攻关,加快产品更新换代
D. 就地组装,规避关税贸易壁垒
『答案』4. A 5. D 6. A
『解析』
『4题详解』
依据表中数据可知,在选项中的四个国家中,该手机来自于美国的组装零部件单个零部件价值最高,符合核心零部件如芯片附加值高的特征,可推测核心零部件最可能来自美国。
故本题选A项。
『5题详解』
手机产业链供应商分布广,利于零部件的选购,可对供应的零部件进行比对,选择质优价
康的零部件,保证产品质量,D项正确;促进当地就业不是手机产业链供应商遍布的目的,A错;销售费用包括广告费、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展览费、工商税收等,所以供应商遍布多个国家和地区,会增加手机的销售费用,B错;市场范围取决于整机性价比、品牌等多种因素,C错。
故本题选D项。
『6题详解』
该手机面向全球销售,在众多国家和地区设置研发中心,主要任务是为了及时反馈信息,促进产品本土化,A项正确;加强宣传,拓展本地市场属于销售范围,并非研发任务,B项错;手机核心技术的研发是在总部,负责收集信息、技术攻关,加快产品更新换代,同时利于技术的保密,C错;整机组装是在中国,而非在众多研发中心,D错。
故本题选A项。
我国从1953起,共进行了七次全国人口普查。
读我国七次人口普查数据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7. 我国人口年均增长最快的阶段是()
A. 1982-1990年
B. 1990-2000年
C. 2000-2010年
D. 2010-2020年
8. 1982-1990年人口增速较以前放缓,其主要原因是()
A. 经济发展缓慢
B. 城市发展缓慢
C. 粮食增长缓慢
D. 计划生育政策
9. 缓解现阶段我国人口结构老龄化较严重问题的措施有()
A. 大力推进城市化
B. 大力发展养老产业
C. 大力关爱乡村留守儿童
D. 放开并鼓励第三胎生育
『答案』7. A 8. D 9. D
『解析』
『7题详解』
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段可以根据间隔年份、人口增长数量进行对比分析。
1982-1990年时间间隔8年,人口增长了1.3亿,相比1990-2000年、2000-2010年、2010-2020年这三个时
间段,可以看出1982-1990年时间间隔短,人口增长数量多,故选A。
『8题详解』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增长速度,因此人口增速放缓,D 正确。
1982-1990年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经济发展速度加开,城市发展迅速,粮食增长迅速,ABC错误。
故选D。
『9题详解』
大力推进城市化不能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A错误。
大力发展养老产业可以缓解养老问题,但不能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B错误。
大力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与缓解老龄化无关,C错误。
放开并鼓励第三胎生育,可以降低老年人口所占比重,缓解老龄化问题,D正确。
故选D。
2018年6月底,首都地区环线高速公路(民间俗称北京“七环”)主路贯通,该线路环绕北京,连通承德、廊坊、固安、张家口等13个节点城市,将推动京津冀地区高速公路形成新的格局。
下图北京“七环”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0. 北京“七环”采用高速公路方式的主要原因是()
A. 连接城市更多
B. 建设成本低
C. 通行效率高
D. 地形条件优越
11. 影响北京“七环”布局的主要因素是()
A. 地质条件
B. 城市分布
C. 城市规模
D. 经济水平
『答案』10. C 11. B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影响交通线布局的区位因素,北京“七环采用高速公路的主要原因在于高速公路行驶速度快,通行效率高,C正确。
而连接建城市更多、建设成本及地质条件不是主要原
因,故选C。
『11题详解』
结合材料北京七环主要是将京津地区的更多城市连接到一起,使城市之间的联系和交流更加方便,更好地促进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B正确。
故选B。
读三轴坐标图,完成下面小题。
12. 若X、Y、Z分别表示不同国家的第一、第二及第三产业比重的大小,则图中①点表示的城市化水平与下列国家最接近的是()
A. 美国
B. 中国
C. 俄罗斯
D. 墨西哥
13. 若X、Y、Z分别表示工业区位的市场、原料及能源,则图中四点与长江三角洲的工业区位条件比较吻合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12. A 13. D
『解析』
『12题详解』
由图可知,图中①点第一产业的比重约是3%,第二产业的比重约为15%,第三产业的比重约为82%,从而可知该国为发达国家,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3题详解』
长江三角洲的工业区位以市场为主导,原料和能源的影响较小,从图中四点的数据来看,④点的市场占比最大,符合长江三角洲工业的区位特点,D正确,ABC错误,故选D。
在重庆大学城街头出现上万辆“共享电动两轮车”,该车收费标准为每公里2.5元,时速可达到200公里,给市民带来了方便的代步出行。
据悉,电动两轮车采用了自主研发的专利电动车智能物联网硬件,可对车辆进行全息监控,实时读取车辆状态、监控驾驶行为,实现车辆异常报警、远程监控等功能。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影响大学城共享电动两轮车地域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 技术
B. 动力
C. 交通
D. 市场
15. 共享电动两轮车使用时,主要利用的现代地理信息技术是()
A. 遥感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
B. 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
C. 网络技术和车辆调查
D. 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
『答案』14. D 15. D
『解析』
『14题详解』
两轮共享电动车的分布主要受市场需求的影响,在需求量多的区域,共享电动车会多,D 正确;技术、动力、交通不是主要影响因素,ABC错误。
故选D。
『15题详解』
由材料“对车辆进行全息监控,实时读取车辆状态、监控驾驶行为,实现车辆异常报警、远程监控等功能”可知,要对车辆的位置进行定位跟踪,必须有全球定位系统,而要对车辆进行全息监控,实时读取车辆状态、监控驾驶行为,必须有地理信息系统的参与。
故主要的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读漫画《梦回故乡》,完成下面小题
16. 漫画所反映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 城市建筑物高大密集,用地紧张
B. 制冷剂导致臭氧空洞
C. 热岛效应显著,城区温度较高
D. 污染严重,环境质量下降
17. 图中漫画所反映内容主要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
A. 公平性原则
B. 持续性原则
C. 共同性原则
D. 发展性原则
18. 解决漫画所示问题的合理措施有()
A. 建设新城,扩大城市规模
B. 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削弱城市热岛效应
C. 研制新型制冷设备,避免臭氧空洞出现
D. 调整工业结构和布局,加强绿化建设
『答案』16. D 17. B 18. D
『解析』
『16题详解』
漫画的主要内容为大气污染、水污染和过度砍伐等问题,所以反映的主要环境问题是环境污染严重,环境质量下降,D正确。
图中无建筑物密度大、温度高和臭氧空洞等信息。
ABC 错误。
故选D。
『17题详解』
图中漫画所反映的内容是人类过度追求经济效益,不注意环境保护造成环境污染严重,环境破坏也导致了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的不可持续,主要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
B 正确。
故选B。
『18题详解』
漫画所示问题是环境污染严重,解决环境污染的合理措施是调整工业结构和布局,减少高污染产业,加强绿化建设,提高环境承载能力。
D正确。
建设新城主要是解决交通拥堵、居住困难等城市化问题,A错误。
图中污染主要来自工厂,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对减少污染影响较小,B错误。
研制新型制冷设备,避免臭氧空洞对减少大气污染、水污染影响不大,C错误。
故选D。
网红是指在社交平台上具有一定量的社交资产,并且有能力将这些社交资产变现(变现方式通常包括广告与网红电商)的人。
2016年以来网红模式已逐步形成产业链。
完成下列问题。
19. 网红模式有利于()
A. 增加产品库存
B. 增加销售环节
C. 扩大销售范围
D. 增加销售成本
20. 对网红经济影响较大的区位因素有()
①网红影响力②网络信息③区域集聚④地价高低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19. C 20. A
『解析』
『19题详解』
读图,网红模式通过网络平台,有利于扩大销售范围,C对。
没有改变仓储环节,不会增加产品库存,可能会减少库存,A错。
网红模式没有增加销售环节,也不会增加销售成本,可能会降低销售成本,B、D错。
『20题详解』
网红经济通过社交平台进行,利用网络实现,对网红经济影响较大的区位因素有网红影响力,①对。
受网络信息影响,②对。
区域集聚对网红经济影响较小,网红经济一般比较分散,③错。
在网络上进行联系,地价高低,不是网红的主要因素,④错。
A对。
B、C、D 错。
阅读世界各洲人口与面积构成比例图,完成下面小题
21. 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洲是()
A. 亚洲
B. 非洲
C. 欧洲
D. 大洋洲
22. 亚洲东部与南部人口稠密的主要原因是()
A. 山地丘陵为主
B. 河流最长
C. 工业发达
D. 历史悠久
23. 二战后,欧洲吸引了大量移民,其主要拉力是()
A. 气候舒适
B. 大量开采石油
C. 人口老龄化严重
D. 经济发达
『答案』21. A 22. D 23. D
『解析』
『21题详解』
由图的统计数据可知,亚洲人口占世界的比例为59.6%,但面积占比只有29.5%,人口占比与面积占比相差最大,根据人口密度=人口/面积,因此,人口密度最大的大洲是亚洲,A 正确,BCD错误,故选A。
『22题详解』
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地形以平原、丘陵、高原为主,A错误;最长河流位于的非洲,B错误;属于发展中国家,工业水平低,C错误;南部和东部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历史悠久,D正确,故选D。
『23题详解』
二战后,欧洲吸引了大量移民主要原因是经济迅速发展,经济发达,对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有较强的吸引力,D正确;气候舒适不是主要的拉力,A错误;欧洲的石油资源不丰富,B 错误;人口老龄化不是拉力因素,C错误。
故选D。
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甲、乙两城市三个年份常住人口密度分布图,图中楼高表示2000年城市商务搂相对高度。
读图请回答下面小题。
2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982—2000年,两城市的市中心常住人口密度变化特征相同
B. 1982~2000年,两城市的边缘区常住人口密度变化特征不同
C. 2000年甲城市的人口规模比乙城市的小
D. 2000年乙城市的服务范围比甲城市的小
25. 关于2000年两城市功能区分布的推断,最有可能的是()
①甲城市的中心商务区位于M处②乙城市的中心商务区位于P处
③甲城市的卫星城位于N处④乙城市的卫星城位于Q处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24. D 25. B
『解析』
『24题详解』
1982—2000年,甲城市的市中心常住人口密度变化下降明显,乙城市中心常住人口密度上升,A错;1982—2000年,甲城市的边缘区常住人口密度变化特征相似,B错;2000年乙城市的服务范围是15公里比甲城市的60公里要小,D正确;2000年甲城市的人口规模比乙城市要大,C错。
选D正确。
『25题详解』
2000年,甲城市的中心商务区位于M处外侧,①错;乙城市的中心商务区位于P处,P处人口最多,楼最高,②正确;甲城市的卫星城位于N处,人口规模增大,建筑物增高,③正确;乙城市的卫星城位于10公里处,④错。
选B正确。
考点:考查城市功能区。
下图是浙江省某区域1985年与2015年城市分布变化对比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6. 图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85年城市人口数量都升高了一个等级
B. 该区已进入城镇化后期阶段,增长趋缓
C. 2015年与1985年相较,50-100万人口城市增加数量最多
D. 人口等级越低的城市,数量越多
27. 衡量图中城镇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标应是()
A. 城镇数量增加
B. 城镇人口增加
C. 城镇人口比重
D. 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扩大
28. 促使该地区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 水热条件丰富,农业生产发达
B. 位于沿海区位,水陆交通方便
C. 旅游资源丰富,吸引大量人口
D. 改革开放政策,工业发展迅速
『答案』26. C 27. C 28. D
『26题详解』
从图中信息分析,85年城市人口数量有部分升高了一个等级,有部分没有改变,A错误。
该区城镇化发展起步晚,发展速度快但发展水平有限,没有进入高级成熟的后期阶段,B 错误。
2015年与1985年相较,50-100万人口城市增加数量最多,C正确。
图中人口等级城市,中等城市多,高等级和低等级较少,D错误。
故选C。
『27题详解』
图中主要统计不同等级城市的人口规模,所以衡量城镇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标应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C正确。
城镇数量增加和城镇人口增加主要衡量城市化的速度,不能衡量城市化水平,AB错误。
图中无城镇建设用地数据,无法进行衡量,D错误。
故选C。
『28题详解』
该区域位于东南沿海地区,从1985年到2015年该地承接产业转移,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工业发展迅速,促使该地区城市化发展,D正确。
农业、交通和旅游不是当地城镇化的主要动力。
ABC错误。
故选D。
为了统计分析的需要,有时需要观察某一数值以下或某一数值以上的频率之和,叫做累积频率,频率的最终累积值为100%。
下图示意某流域人口分布情况。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9. 下列描述中,属于该流域人口分布特点的是()
A. 距河流距离7km处最适宜人口分布
B. 3500-4000m高程,人口集中
C. 距河8-10km人口密度相对较大
D. 高程4500m以上人口数量多
30. 影响该流域人口分布特点及其主导因素是()
A. 沿山麓分布、交通
B. 集中于山区、土壤
C. 沿平原分布、水源
D. 集中于河谷地带、热量
『答案』29. B 30. D
『29题详解』
根据图中图像变化分析,该流域人口分布距河流距离7km处人口分布密度较小,说明不适宜人口分布,A错误。
3500-4000m高程,人口总和累积频率增长快,人口分布集中,B正确。
距河8~10km人口密度较小,C错误。
高程4500m以上人口总和累积频率增长慢,人口数量少,D错误。
故选B。
『30题详解』
由图可知,该地整体海拔较高,热量条件差,人口多分布在河谷沿岸和低海拔区,所以影响该流域人口分布特点及其主导因素是集中于河谷地带、热量。
D正确。
故选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31. 下图为某城市区域布局及年内风频统计示意图。
(1)精密仪表工业可设置在该区域________处(填字母),影响其布局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城市计划建玩具厂,宜布局在________处(填字母),其主要区位因素是
________。
(3)图中D处应优先发展的大型工业部门是______,分析该工业在此处布局的区位优势。
『答案』(1)A。
接近大学城,科技力量较强;交通运输便利;距重工业区较远,污染小,环境条件好。
(2)B。
市场、劳力。
(3)炼铜工业。
因为附近有煤矿和铜矿,接近原料、燃料供应地;靠近河流,水源充足;处在与当地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及河流的下游,对城市环境污染较小。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工业的区位因素,考查工业布局与环境关系,突出考查图表信息的阅读与提取能力。
『详解』(1)应分布在A处,原因:精密仪表工业属于高科技工业,对环境的空气质量要求高,A位于盛行风的上风,污染少;靠近高等院校,科技力量雄厚;靠近铁路和公路,交通便利;远离重工业区,环境好。
(2)玩具厂应布局在B处,原因污染少,可布局在城区,劳动力丰富,且方便工人上下班;靠近消费市场。
主要区位因素是市场与劳动力。
(3)D处应优先发展有色金属冶炼(炼铜工业)。
区位优势:有丰富的铜矿、煤矿,原料和燃料丰富;有火电站提供充足廉价的电力;位于主导风向垂直的郊区,对城区污染少;靠近河流,水源充足;位于河流的下游,对城市水源污染少。
32. 下图为某区域地形与交通线布局示意图,图中公路建成较早,铁路则是后来才建成通车的。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地表形态影响的角度,概括A、B两地间铁路线的分布特点并简析原因。
(2)在山区,人们通常为什么会优先修建公路?
(3)试推测出图中A处到B处公路弯曲修建的原因。
『答案』(1)交通线主要沿河谷地带分布,这里地势较平缓,筑路难度较小,成本较低。
(2)山区地形复杂(起伏大),人们通常优先修建受地形坡度影响较小、难度较小、成本较低的公路。
(3)山区地形复杂,居民点分散,为了尽可能多照顾人口集中地;沿河谷地带修建易发生洪水,淹没公路;联系原有公路。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影响交通建设的区位因素、重点考查对图表信息的阅读与信息提取能力。
『详解』(1)由图可知,铁路线基本与河流的主干平行,说明铁路线主要沿河谷进行分布。
原因该区域主要为山地,河谷地势平坦,易于修建,工程量相对较小,成本较低。
(2)山区坡度较陡,优先修建公路相对修建铁路难度小,工程量小,投资少;公路运输灵活,能满足山区的日常需求。
(3)从图可知,公路沿线的居民点多,聚落多,公路可以方便居民的出行和运输;沿河谷修建,容易被洪水淹没;方便联系原有的公路,形成网络。
33. 下图为我国美丽乡村-某生态农庄的资源综合循环利用示意图
(1)结合课本知识,指出影响该农庄果蔬种植的自然区位因素有:________
(2)据图可知,充分利用________等,有机肥还田,提高了资源的________,同时发展沼气,减轻了________,解决________短缺的问题,实现了________持续发展;开发酒店,发展旅游业等第三产业,优化了________,实现了________持续发展;促进就业,增加收入,改善了人民的生活质量,实现了________持续发展。
『答案』(1)地形、气候、水源、土壤(2)(沼渣、粪便)利用率环境污染
能源生态产业结构经济社会
『解析』
『分析』题目通过我国美丽乡村-某生态农庄的资源综合循环利用示意图,考查影响农业生产区位因素和生态农业效益的评价等问题的分析总结能力。
『详解』(1)果蔬种植属于种植业,所以影响该农庄果蔬种植的自然区位因素有地形、土壤、气候和水源等。
(2)据图可知,农田有机肥主要来自畜禽粪便、沼渣等,充分利用有机肥还田,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同时发展沼气,减少了废弃物排放,减轻了环境污染,沼气利用解决当地能源短缺的问题,沼气为清洁能源,大气污染少,实现了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开发酒店,发展旅游业等第三产业,三大产业协调发展,优化了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第三产业促进就业,增加收入,改善了人民的生活质量,实现了社会可持续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