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考试题库及答案B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
考试题库及答案B卷
1. 评价主要包括( )1课堂评价2作业评价3单元与期末评价4教师评价.
A.123(正确答案)
B.234
C.134
D.124
2.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学段目标中“能利用数字设备,通过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方式记录自己在学习与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将记录结果分类.保存,需要时进行提取。

能创建简单的数字作品。

”是第( )学段的目标。

A.一(1-2年级)(正确答案)
B.二(3-4年级)
C.三(5-6年级)
D.四(7-9年级)
3. 位图与矢量图相比,正确的结论是( )。

A.在缩放时,矢量图.位图都不会失真
B.在缩放时,矢量图.位图都会失真
C.位图占用存储空间较小
D.矢量图占用存储空间较小(正确答案)
4.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加强( )。

A.综合性
B.政治性
C.思想性(正确答案)
D.创新性
5. 评价主要包括( )1课堂评价2作业评价3单元与期末评价4教师评价.
A.123(正确答案)
B.234
C.134
D.124
6. 信息科技课程旨在培养科学精神和科技伦理,提升(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升数字素养与技能。

A.自主可控意识(正确答案)
B.学习能力
C.知识水平
D.自控能力。

7. 在新课程背景下评价的主要目的( )。

A.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
B.形成新的教育评价制度
C.全面了解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正确答案)
D.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8. 通过在线学习的活动,学生能体验在线进行( ).信息整合.信息加工的过程,体验线上线下学习的不同方式,初步总结自己在线学习经验,并能与同伴分享在线学习体会。

A.信息搜索(正确答案)
B.信息传递
C.信息删减
D.信息发布
9. 信息技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基本原则是( )a坚持育人为本b 注重迭代更新c责任主体。

A.ab
B.ac
C.abc(正确答案)
D.bc
10. 学业水平考试是依据课程内容和学业质量标准,对学生学完本课程后课程目标达成度进行的省级考试( )。

A.对(正确答案)
B.错
11. 我们常见的二维码是( )。

A.图形符号
B.数据编码(正确答案)
12.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提出信息科技是( )的重要部分。

A.国家课程(正确答案)
B.现代科学技术领域
C.小学课程
D.现代网络技术领域
13. 以下不属于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学段目标的是:( )。

A.采用防护措施保护数据(正确答案)
B.将算法应用于数字化学习过程中
C.借助信息科技进行简单的多媒体作品创作
D.利用在线平台和数字设备获取学习资源
14. 过程性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提升学生对自我的认识,促进学生的学习,改进教师教学和优化教学环境( )。

A.对(正确答案)
B.错
15. 对比实际案例,将生活中掌握的在线沟通与交流能力迁移到学习中,通过( )与他人开展协作学习活动,讨论学习规划,分享学习资源,感悟在线学习的便利与创新性。

A.线上平台(正确答案)
B.自媒体
C.微博
D.微信
16. 在浏览他人数字作品时,能友善地发表评论。

在分享他人数字作品时标注( ),尊重数字作品所有者的权益。

A.来源(正确答案)
B.作者
C.内容
D.特点
17. 信息意识是指个体对信息的( )和对信息价值的判断力。

A.真假性
B.感知力
C.呈现方式
D.敏感度(正确答案)
18. 学业质量标准是以核心素养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标准,对学业成就具体表现特征的整体刻画( )。

A.对
B.错(正确答案)
19.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学段目标中“2.认识到自主可控技术对保障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的重要性。

”是第( )学段的目标。

A.一(1-2年级)
B.二(3-4年级)
C.三(5-6年级)(正确答案)
D.四(7-9年级)
20. 信息科技课程以数据.算法.网络.信息处理.信息安全.人工智能为课程逻辑主线,按照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统筹安排各学段学习内容( )。

A.对(正确答案)
B.错
21.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以学生已有的( )为起点,遵循学生学习规律,系统设计学习活动。

A.知识.技能和经验(正确答案)
B.知识
C.技能
D.经验
22. 新时代新人培养的要求: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 ).有担当()。

A.对(正确答案)
B.错
23. “信息交流与分享”属于第一学段1-2年级内容,本模块旨在让学生能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借助( )完成简单交流活动。

A.信息渠道与信息手段
B.信息交流与分享方式
C.数字设备与数字资源(正确答案)
D.案例分析与模拟操作
24. 过程性评价遵循的原则不包括( )。

A.真实性
B.多样性
C.创新性(正确答案)
D.指导性
25. ( )是现代科学技术领域的重要部分。

A.影视
B.游戏
C.信息科技(正确答案)
26. 信息科技课程围绕课程标准要求组织系统.有效的个体学习与合作学习,并在课程实施进程中建立常态化学习制度( )。

A.对(正确答案)
B.错
27. 在各种( )活动中,能在教师指导下辨别信息真伪,知道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要性,养成保护个人信息的好习惯。

A.学习
B.体育
C.在线(正确答案)
D.线下
28. 核心素养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
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

A.对(正确答案)
B.错
29.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围绕学习任务,利用数字设备与团队成员合作解决学习问题,协同完成学习任务,逐步形成应用信息科技进行合作的意识( )。

A.对(正确答案)
B.错
30. 信息科技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分为四个学段( )。

A.对(正确答案)
B.错
31. 计算思维是指个体运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思想方法,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涉及的抽象.分解.建模.算法设计等思维活动( )。

A.对(正确答案)
B.错
32. 信息科技课程反映数字时代正确育人方向( )。

A.对(正确答案)
B.错
33. 数字编码模块内容要求通过体验和认识( )的信息科技应用场景,感受身边无所不在的数据,可以使用数字.字母或文字编码表示信息。

A.主要
B.简单
C.典型(正确答案)
D.优秀
34.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理念包括( )条逻辑主线。

A.5
B.6(正确答案)
C.7
D.8
35.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是指个体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通过选用合适的。

数字设备.平台和资源,有效地管理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开展( ),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A.延展性学习
B.前瞻性学习
C.创新性学习
D.探究性学习(正确答案)
36. 信息科技主要研究以( )表达的信息及其应用的科学原理.思维方法.处理过程和工程实现。

A.数字形式(正确答案)
B.互联网+形式
C.交互形式
D.代码形式
37. 能遵循( )领域的伦理道德规范,明确科技活动中应遵循的价值观念.道德责任和行为准则。

A.人文科学
B.哲学社会学
C.社交活动
D.信息科技(正确答案)
38. 信息科技课程要培养的( ),主要包括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

这四个方面互相支持,互相渗透,共同促进学生数字素养与技能的提升。

A.核心素养(正确答案)
B.最终价值
C.技术能力
D.自主意识
39.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版培养目标是有理想.有本领.( )。

A.有目标
B.有责任
C.有担当(正确答案)
D.有能力
40. 物联网的基本含义是( )。

A.人与物互联
B.物与物互联
C.人与人互联
D.万物互联(正确答案)
41. 义务教育科技课程要( )。

A.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正确答案)
B.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C.遵循教育教学规律
42. 信息科技课程强化素养导向的多元评价( )。

A.对(正确答案)
B.错
43. 信息科技”在此轮课程设置中落实为:全国统一开设的:独立课程
科目( )。

A.对(正确答案)
B.错
44. 结合真实情境,了解编码在生活中的应用,认识数据编码的目的,理解数据编码是保持信息社会组织与秩序的( )。

A.道德规范
B.科学基础(正确答案)
C.社会责任
D.个人要求
45.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坚持( )相结合,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A.过程性评价与课堂评价
B.自评和他评(正确答案)
C.终结性评价与课堂评价
D.课堂评价与课堂评价
46.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培育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在数字世界与现实世界健康成长( )。

A.对(正确答案)
B.错
47. 2022课程标准包括课程性质.( ).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和课程实施等。

A.课程重点
B.课程理念(正确答案)
C.课程实施
D.课程方案
48. 计算机病毒也像人体病毒一样,在传播中发生变异( )。

A.对
B.错(正确答案)
49. 单元与期末评价是对学生阶段学习情况的总体评价,结合课堂表现.平时作业,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全面考查学生核
心素养的( )发展水平。

A.阶段性(正确答案)
B.全面性
C.心理
D.信息
50. 信息科技的发展创造了全新的数字化环境。

它在改变人们信息交。

流与分享方式的同时,也改变着人们的( )。

A.生活方式
B.生活环境
C.生活习惯
D.思维方式(正确答案)
51. 利用科技平台,开展协同创新,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中发挥( )能力,主动探索新知识与新技能,采用新颖的视角思考和分析问题,设计和创作具有个性化的作品。

A.集中学习
B.自主学习(正确答案)
C.研究学习
D.科技学习
52. 以下( )不属于计算思维在第四阶段的特征。

A.感受身边无处不在的数据计算思维第二学段特征(正确答案)
B.能在真实情景中发现问题,提取问题的基本特征
C.通过数据的采集与分析,反思优化解决方案
D.将解决方案迁移用于解决其他问题
53.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 )。

A.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B.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正确答案)
C.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54. 义务教育课程规定了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学基本要求,体现( )。

A.培根铸魂
B.立德树人
C.素质教育
D.国家意志(正确答案)
55. 课程标准的真正落实,有赖于在教学研究基础上持续改进教学实践,需要构建“设计一实践一反思一改进”的持续循环教学研究结构( )。

A.对(正确答案)
B.错
56. 通过在线学习与生活模块的学习,学生能认识到在线社会存在的意义与积极影响,了解在线社会的伦理规范.行为准则.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树立正确的( )。

A.人生观
B.世界观
C.道德观
D.安全观(正确答案)
57. 强化信息科技学习的认知基础,注重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探索“场景分析--原理模型--应用迁移”的教学( )。

A.对
B.错(正确答案)
58. 课程标准面向( ),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应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课程标准。

A.全体学生(正确答案)
B.大多数学生
C.资源集中的学生
D.偏远地区学生
59. 信息科技课程学段目标是总目标在各学段的具体化,旨在指导教师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阶段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 )。

A.对(正确答案)
B.错
60.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按照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 )。

A.认知发展规律,统筹安排各学段学习内容(正确答案)
B.知识经验
C.学习能力
D.心理素质
61. 采用一定的策略与方法保护个人隐私,尊重他人知识产权,安全使用( ),认识信息科技应用的影响。

正确应对人工智能对社会的影响,认识到人工智能对伦理与安全的挑战。

A.数字设备(正确答案)
B.电脑
C.手机
D.网络
62. 跨学科主题数据编码探秘模块包括“在线生活".“在线学习”.“在线安全”三部分内容( )。

A.对
B.错(正确答案)
63. 通过分析生活中的具体应用,了解数字化表示信息的( ),体验信息存储和传输过程中所必需的编码和解码步骤,初步理解数据校验的目的和意义。

A.缺点
B.优势(正确答案)
C.重点
D.优劣
64. 注重创设真实情境,引入( )数字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

A.多元化(正确答案)
B.单一化
C.复杂化
D.简单化
65. 能用符号和编码表示问题求解所关心的对象,釆用自然语言.流程图等方式,运用两种基本控制结构及其组合,正确进行问题求解的算法描述( )。

A.对
B.错(正确答案)
66. 智慧社会包括社会经济.政府治理和能源环境等领域,通过( )技术的广泛应用,智能化全面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

A.人工智能(正确答案)
B.自动驾驶
C.物联网
D.智能家居
67. 信息科技课程的教学要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导向以培养学生( )为目标。

A.等级
B.技能
C.数字素养与技能(正确答案)
D.分数
68.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 )。

A.对(正确答案)
B.错
69.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具有( )实践性和综合性,为高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A.基础性(正确答案)
B.科学性
C.应用型
D.创造性
70. 通过生活中的在线经济.新兴媒体.人工智能等实例,感受( )对学习与生活的影响。

A.在线学习
B.在线社会(正确答案)
C.在线安全
D.自媒体
71. 根据学习与生活需要,有意识地选用( )处理信息。

崇尚科学精神.原创精神,具有将创新理念融入自身学习.生活的意识。

A.机械设备
B.数字软件工具
C.信息技术工具(正确答案)
D.交通工具
72. 随着义务教育全面普及,教育需求从“有学上”转向“上好学”,必须进一步明确“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优化学校育人蓝图( )。

A.对(正确答案)
B.错
73.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坚持自评和他评相结合,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

A.对(正确答案)
B.错
74. 信息科技课程旨在培养科学精神和科技伦理,提升(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升数字素养与技能。

A.自主可控意识(正确答案)
B.学习能力
C.自控能力
75. 信息科技课程目标要围绕( ),体现课程性质,反映课程理念。

A.核心素养(正确答案)
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C.课程结构
D.信息社会法律法规
76. 信息科技课程旨在培养科学精神和科技伦理,提升(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升数字素养与技能()。

A.自主可控意识(正确答案)
B.学习能力
C.知识水平
D.自控能力
77. ( )已经成为当今信息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

A.物联网
B.万物联网
C.互联网(正确答案)
78.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坚持育人为本( )。

A.对(正确答案)
B.错
79. 信息科技课程学段目标是( )。

A.掌握双基
B.学会操作
C.总目标在各学段的具体化(正确答案)
D.体验成功
80.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 )根本任务。

A.立德树人(正确答案)
B.教育方针
C.数字素养与技能
81. 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提出心理健康的标准不正确的是( )。

A.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
B.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能彼此谦让
C.有良好的物质基础(正确答案)
D.在职业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82. 新课堂体验性指的是服务主题是要贴近学生,要以学生为本,在
教师引导下的体验( )。

A.对(正确答案)
B.错
83. 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原则是坚持育人为本.注重迭代更新.
倡导共建共享( )。

A.对(正确答案)
B.错
84. 信息科技课程学段目标是总目标在各学段的具体化,旨在指导教。

师在遵循学生( )阶段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

A.心理发展
B.身心发展(正确答案)
C.身体发展
D.智力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