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西方哲学精神理性汇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西方哲学精神理性
理性主义指哲学中崇尚理性、强调理性作用的理论观点或思潮。

理性主义把自己关注的焦点指向客观世界的意义,它追究客观世界的本原(本体论),表现为纯粹理性;它还关注人是如何认识世界的,产生了分析主义和实证主义(科学主义);它追究如何改造世界,处理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形成实践理性。

因此,理性精神应包含四个层面的意思:一是纯粹理性,指人超出一已感官欲望和利害关系,不求功利、不计得失地探索各种抽象思辨的问题,即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所讲的内容,主要包括本体论问题、事物起源、思维形式、存在意义等抽象的问题,形而上的玄思。

这种思辨探索,往往是非功利性的,更多地是为了满足求知欲和好奇心,是出于对知性的追求,对完美和绝对的追求,出于创造的冲动。

西方自古希腊起就发展出了鲜明的纯粹理性精神,它是西方哲学的起点。

柏拉图认为,人由三部分组成:理性、灵魂、肉体,其中理性是三者中最高贵的、不朽的部分。

古希腊的哲学,即“爱智慧”,是对知识、对理性的追求,毕达哥拉斯的数、柏拉图的理念、阿那克萨哥拉的“奴斯”、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欧几里德几何、德谟克利特的“原子”等都是对世界本原的追究。

在中世纪,理性精神受到了压抑,但仍不绝如缕,各种异端、唯名论对理性的重视自不必说,正统神学家阿奎那的学说仍贯穿理性精神,通过理性的推理和证明,来论证宇宙本体“上帝”的存在。

文艺复兴时期,理性更是成为最高的法官,是向传统宗教神权、封建专制宣战的有力武器,理性精神再次成为主导性原则,思维着的理性是衡量一切的标准。

近代哲学,笛卡尔、康德、黑格尔则把纯粹理性推向了极致,他们认为,理性是作为宇宙之本原和世界之灵魂的一种本体论意义上的实体,是内在于客观现实中的一种本质性结构,是世界的客观的秩序原则。

这种纯粹理性追求外在的超越,超越主体与客体、灵与肉、理性与感性之间的紧张关系与对立,去沉思冥想,追求真、善、美的理念;同时又推崇创造,希望通过静默的沉思与能动的创造超越对立,实现统一。

二是实践理性,是人从功利的目的出发,处理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意在追求对人有利的结果。

这种实践理性既包含了工具理性,也包含了价值理性,它以人为目的,一切活动目的的确立,手段的选择和运用,过程的实施和终结,都是为了人的利益。

这是人自觉地从事合规律合目的的活动的精神。

但由于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在实践过程中的张力不同,导致了实践取向上的很大不同。

这种崇尚理性的精神,使得人们在实践中,不以沉思默想、追求灵魂的安逸、虚幻的来世,获取人生的永恒为鹄的,而是造就了一种活泼自由地进行创造的进取精神,造就了重视现世人生价值,藉理性确立人的尊贵地位的价值取向。

因此形成
了西方积极进取的实践理性,一种以工具理性为主导的实践方式。

理性的挺立,使个人主义成为其发展的必然结果。

个人主义不仅蕴含着个人的独立的人格与尊
严,个人不可被侵犯的权利,个人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价值观,而且还包括了个人为发挥人的禀赋与能力,不断地求新、求异、创造、发展的开拓精神。

这是西方实践理性的精髓所在。

它在发展造福人类的科学,推动西方社会的进步中起了巨大的作用。

但在实践中,二歧对立的思维方式,导致了灵魂与肉体的对立,理性与情感、意志的对立,造成了物质与精神的对立,主观与客观的分裂,事实与价值的分裂,带来了个性和谐的冲突,也为现代西方哲学非理性的发展,并成为主流哲学,埋下了种子。

现代西方哲学非理性方向,实际就是对理性过分张扬的一种反动。

三是分析精神,是人自觉地区分主体与客体,并与之拉开距离,加以客观观照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主体的目光透进客体内部,把它分解成各个部分、各个方面,逐个加以研究,然后加以综合、概括,找出事物过程的内部联系,把握本质与规律。

分析精神在西方表现为,注意把握事物的内部联系和结构、本质与规律、形式与内容(质料)、原因与结果;表现为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现实与理想、事实与价值的二元对立;表现为主客二分、灵肉二分、理性与感性二分。

在分析精神的指导下,人们去沉思、去创造、去征服自然、改造世界,使自然为人所用;在分析精神的指导下,人们从事政治、经济、宗教、艺术等活动。

分析精神所造就的这种永不安宁、不断创造的浮士德精神,是西方文明的源头。

这种分析精神,追求以纯“客观”的态度去分解一切事物,却抛却了人的主观价值、意味和对主体的人的终极关怀,造成了西方社会的“人”的长期失落,人的价值的迷惘。

四是实证精神,指在认识、研究的过程中,重视经验的观察和第一手材料,重视理论的验证与实践,重视收集大量的材料,不迷信、不盲从。

如培根就主张广泛收集资料,分门别类地加以整理研究,重视经验,重视实证。

再如,现代的科学哲学主张“意义的可证实性理论是经验论用来克服把世界分为现象之物与自在之物的两分法的逻辑工具。

”在西方,经验与理性、实证与推理是互补的两极,都是理性精神的体现。

实证讲义把可为经验所证实作为衡量知识的唯一的标准,在这里,人的价值、生命的尊严是无意义的。

由此,实证主义发展到极致时,导致了知识与文化的分裂,知识成为了文化、生命的对立物。

总之,成熟的理性是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是理性与非理性的辩证统一,它是从总体性的完整的人出发,充分揭示人的多重属性和多重意义,以理节情,以理导情.唯有如此,人类才可望走出上一个世纪留下来的危机与困境,才能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他人的和谐统一,并在此基础上,最终实现社会的和谐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