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1单元《论语》选读 五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落实提升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1单元《论语》选读五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落实提升训练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1单元《论语》选读五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落实提升训练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1单元《论语》选读五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落实提升训练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的全部内容。

五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一、基础巩固
1。

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及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如不可求,从.(顺从)吾所好.(hào)
B.饭.(名词活用为动词,吃)疏食饮水,曲肱.(ɡōnɡ)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C.事思敬.(恭敬),疑思问,忿思难.(nán,难以控制),见得思义
D.闻义不能徙.(xǐ,迁移、改变),不善不能改,是吾忧.(忧虑、担心)也
【解析】C项,“敬”,不怠慢、不苟且.“难”,nàn,祸患、后患。

【答案】C
2.下列各句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若臧武仲之知B.闻义不能徙
C.久要不忘平生之言D.富而可求也
【解析】A项,“知”通“智”;C项,“要”通“约”;D项,“而"通“如”。

【答案】B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是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如不可求,从吾所好.B.义.然后取
C.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D.无適.也,无莫也
【解析】B项,“义”,名词活用为动词,符合道义。

【答案】B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错误!
B.错误!
C.错误!
D.错误!
【解析】D项,“德之不修”中的“修"意为“修养"。

【答案】D
5.下列各句中与其他三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B.文之以礼乐
C.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
D.异乎三子者之撰
【解析】A项为判断句,其他三项均为介宾短语后置句。

【答案】A
二、阅读鉴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孔子游乎缁帷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

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

奏曲未半,有渔父者,下船而来,须眉交白,被发揄.袂,行原以.上,距陆而止,左手据膝,右手持颐以.听。

曲终而.招子贡、子路二人俱对。

客指孔子曰:“彼何为者也?”子路对曰:“鲁之君子也。

”客问其族.。

子路对曰:“族孔氏。

”客曰:“孔氏者何治也?”子路未应,子贡对曰:“孔氏者,性服忠信,身行仁义,饰礼乐,选人伦。

上以忠于世主,下以化于齐民,将以利天下,此孔氏之所治也。

”又问曰:“有土之君与?”子贡曰:“非也。

”“侯王之.佐与?”子贡曰:“非也.”客乃.笑而.还行,言曰:“仁则仁矣,恐不免其身。

苦心劳形以危其真。

呜呼!远哉,其分于道也。


子贡还,报孔子。

孔子推琴而起,曰:“其圣人与!"乃下求之,至于泽畔,方将杖拏而引其船,顾见孔子,还乡而立。

孔子反走,再拜而进。

客曰:“子将何求?”孔子曰:“曩者,先生有绪言而去,丘不肖,未知所谓,窃待于下风,幸.闻咳唾之音,以卒相丘也。

”客曰:“嘻!甚矣,子之好学也!”孔子再拜而起,曰:“丘少而修学,以至于今,六十九岁矣,无所得闻至教,敢不虚心!”
客曰:“同类相从,同声相应,固天之理也。

吾请释吾之所有而经子之所以。

子之.所以者,人事也。

天子诸侯大夫庶人,此四者自正,治之美也;四者离位而乱莫大焉.官治其职,人忧.其事,乃.无所陵.故田荒室露,衣食不足,征赋不属,妻妾不和,长少无序,庶人之忧也;能不胜任,官事不治,行不清白,群下荒怠,功美不有,爵禄不持,大夫之忧也;廷无忠臣,国家昏乱,工技不巧,贡职不美,春秋后伦,不顺天子,诸侯之忧也;阴阳不和,寒暑不时,以伤庶物,诸侯暴乱,擅相攘伐,以残民人,礼乐不节,财用穷匮,人伦不饬,百姓淫乱,天子有司之忧也。

今子既上无君侯有司之势,而下无大臣职事之官,而擅饰礼乐,选人伦,以化齐民,不泰多事乎?”
(选自《庄子·杂篇·渔父》,有删节)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被发揄.袂揄:挥动,扬起
B.客问其族.族:家族,家人
C.人忧.其事忧:考虑,安排
D.幸.闻咳唾之音幸:希望,期望
【解析】B项,族:姓氏。

【答案】B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错误!B。

错误!
C。

错误!D。

错误!
【解析】A项,“乃”是副词,“于是”“就”的意思。

B项,“以”都相当于“而",前者表示承接关系,后者表示修饰关系.C项,“而”,前者表示承接关系,后者表示修饰关系.D项,“之"都是结构助词,前者是“的”的意思,后者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答案】A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通过孔子和渔父的对话,阐述了人应以闲适的心情去自然生活,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要超越自己的本分.
B.本文通过渔父对孔子的批评,指斥儒家的思想,并借此阐述了“持守其真”、还归自然的主张。

C.本文通过渔父跟孔子的直接对话,批评孔子“性服忠信,身行仁义,饰礼乐,选人伦”是“苦心劳形以危其真”.
D.本文写渔父见孔子后直接批评他“擅饰礼乐,选人伦,以化齐民,不泰多事乎”,即不在其位而谋其政。

【解析】C项,“渔父跟孔子的直接对话”错误,应该是渔父跟孔子的弟子子路、子贡谈话。

【答案】C
9.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将以利天下,此孔氏之所治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丘不肖,未知所谓,窃待于下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打算用这样的方法造福于天下,这就是孔氏钻研精习的事业。

(2)我实在是不聪明,不能明白您说的意思,私下在这里恭候先生。

【参考译文】
孔子观游来到名叫缁帷的树林,坐在长有许多杏树的土坛上休息。

弟子们在一旁读书,孔子在弹琴吟唱.曲子还未奏完一半,有个捕鱼的老人下船走来,胡须和眉毛全都白了,披着头发扬起衣袖,沿着河岸而上,来到一处高而平的地方便停下脚步,左手抱着膝盖,右手托起下巴听孔子弹琴吟唱.曲子终了渔父用手招呼子贡、子路两个人一起说话。

渔父指着孔子说:“他是干什么的?"子路回答说:“他是鲁国的君子."渔父问孔子的姓氏。

子路回答:“姓孔。

”渔父说:“孔氏钻研并精通什么学问?”子路还未作答,子贡说:“孔氏这个人,心性敬奉忠信,亲身实践仁义,修治礼乐规范,排定人伦关系。

对上来说竭尽忠心于国君,对下而言施行教化于百姓,打算用这样的办法造福于天下,这就是孔氏钻研精习的事业."渔父又问道:“孔氏是拥有国土的君主吗?”子贡说:“不是。

”渔父接着问道:“是王侯的辅臣吗?”子贡说:“也不是。

”渔父于是笑着背转身去,边走边说道:“孔氏讲仁真可说是仁了,不过恐怕其自身终究不能免于祸患。

真是折磨心性劳累身形而危害了他自己的自然本性。

唉,他离大道也实在是太远太远了!”
子贡回来,把跟渔父的谈话报告给孔子.孔子推开身边的琴站起来说:“恐怕是位圣人吧!”于是走下杏坛寻找渔父,来到湖泽岸边,渔父正操起船桨撑船而去,回头看见孔子,转过身来面对孔子站着。

孔子连连后退,再次行礼上前。

渔父说:“你来找我有什么事?”孔子说:“刚才先生留下话尾就离开了,我实在是不聪明,不能明白您说的意恩,私下在这里恭候先生,希望能听到你的谈吐,以便最终有助于我!"渔父说:“咦,你实在是好学啊!”孔子又一次行礼后站起身说:“我小时就努力学习,直到今天,已经六十九岁了,没有能够听到过真理的教诲,怎么敢不虚心请教!”
渔父说:“同类相互汇聚,同声相互应和,这本是自然的道理.请让我说明我的看法从而分析你所从事的活动。

你所从事的活动,也就是跻身于尘俗的事务。

天子、诸侯、大夫、庶民,这四种人能够各自摆正自己的位置,也就是社会治理的美好境界;四者倘若偏离了自己的位置,社会动乱也就没有比这再大的了。

官吏处理好各自的职权,人民安排好各自的事情,这就不会出现混乱和侵扰。

所以,田地荒芜,居室破漏,衣服和食物不充足,赋税不能按时缴纳,妻子
侍妾不能和睦,老少失去尊卑的序列,这是普通百姓的忧虑;能力不能胜任职守,本职的工作不能办好,行为不清白,属下玩忽怠惰,功业和美名全不具备,爵位和俸禄不能保持,这是大夫的忧虑;朝廷上没有忠臣,都城的采邑混乱,工艺技术不精巧,敬献的贡品不好,朝觐时落在后面而失去伦次,不能顺和天子的心意,这是诸侯的忧虑;阴阳不和谐,寒暑变化不合时令,以致伤害万物的生长,诸侯暴乱,随意侵扰征战,以致残害百姓,礼乐不合节度,财物穷尽匮乏,人伦关系未能整顿,百姓淫乱,这是天子和主管大臣的忧虑.如今你既然上没有君侯主管的地位,下没有大臣经办的官职,却擅自修治礼乐,排定人伦关系,从而教化百姓,不是太多事了吗?”
三、语言表达
10.(2016·全国丙卷)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0个字。

自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进入太空以来,除了载人航天飞行器会回收之外,其他上天的人造物体陆续被遗弃在太空中,__①__。

太空垃圾已经威胁到人类的航天活动。

比如厄瓜多尔的一颗卫星升空后不到一个月,就与太空中的火箭残骸相撞而报废。

这种威胁不仅仅发生在太空,甚至地球上的人类生活也会__②__。

因此,__③__,应是人类接下来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解析】本题从补写语句的角度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

首先要准确理解所给材料的基本意思:太空垃圾已经威胁到人类的航天活动。

再研读内容,①后讲的是“太空垃圾",①处必涉及“太空垃圾”;承接上文“这种威胁不仅仅发生在太空”,②处所填句子讲的应是地球上的人类生活也会受到太空垃圾的影响;③处水到渠成,应填与“解决太空垃圾问题”有关的句子。

【答案】(示例)①都变成了太空垃圾②受到太空垃圾的影响③如何清理太空垃圾
四、课内阅读
阅读课文第1~5则,然后完成11~14题。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义然后
..取,人不厌其取
然后:表示接着某种动作或情况之后
B.颠沛
..必于是
颠沛:受磨难、挫折
C.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
成名:树立名声;得名于世
D.子路问成人
..
成人:成年人
【解析】成人:指完美无缺的人.
【答案】D
12.下列各句省略内容的补充,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富而可(以义)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B.以(之)告者过也!
C.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君子)不处也
D.(臧武仲、公绰、卞庄子、冉求)亦可以为成人矣!
【解析】D项,省略的应为“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者”。

【答案】D
13.下列对有关文段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而富贵与道义是对立的,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就在于君子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

B.在孔子看来,一个人只要心中有了信念信仰,即便物质生活条件是恶劣的,可是在精神上他一样是充实的、快乐的。

C.乐道而安贫,鄙视富贵功名,是孔子一贯的追求。

D.孔子认为,真正完美无缺的人不仅要具备“智”“不欲”“勇”“艺”,而且要在此基础上“以礼乐”来修饰自己,而现实中这样的完人是不存在的。

【解析】A项,“富贵与道义是对立的"错;C项,“鄙视富贵功名"错;D项,“而现实中这样的完人是不存在的"错.
【答案】B
14.翻译下面的句子.
(1)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富和贵,这是人人想得到的东西;可如果不能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富贵,君子不会接受。

(2)君子不会在吃完一顿饭的工夫内背离仁,急迫仓促中一定这样(按照仁的要求)做,受磨难挫折时一定这样(按照仁的要求)做.
(3)见到利益就想到道义,面临危难挺身而出,付出生命,长期处于贫困之中,不忘记平素的话或诺言,也可以成为完美无缺的人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