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应关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提高独
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发展与人沟通和合作的能力,增进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人
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全面提高人文素养。

”英语教学承载着“培养公民
外语素质的重要过程……开设英语课程更要有利于提高民族素质”的任务,为此,英语课程标
准要求在语言能力发展的同时,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养成正确的价
值观念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通过学习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英语教材,可以拓展学生视野,陶冶其情操,丰富
其生活经历,开发其思维能力,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作用,对学生形成健全的人
格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一、青少年是培养人格的关键时期
1.人格的含义
人格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的总和,是人们在政治、经济、文化诸领域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思想、品德、心理素质
的行为表现。

它从一个侧面反映着一个人的本质。

简言之,人格就是人的稳定的整体形象。

人格应该是通过社会获得和表现出来的内在特质,而不是社会所赋予的某种外在的职务或地位。

同时也体现人格是通过社会活动形成的,而不是先天具有的,他可能健康,也可能病态;可能完整,也可能分离。

人格的形成有先天的因素,但更主要是来自于后天的教育。

法国著
名的启蒙思想家卢梭说:“植物的形成,由于栽培;人的形成,由于教育。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弗洛依德特别重视幼儿教育,认为一个人的性格在七、八岁时已基本定型;我国民间亦
有“三岁看小,七岁看老”的说法。

这种观点固然夸大了童年的作用,但有其合理的内核。


代心理学家都认为人的童年、少年、青年时期的经历和教育对人格的形成有着决定性的意义。

2.健全人格的标准
健全人格是指一个人向上、向善的整体精神面貌,在能力、气质、兴趣、动机、理想、信念
等方面都呈现出良好的素养,具有阳光般明朗的、健康的心理倾向。

马克思认为,全面发展
的人是一种“新型的完整的人”,“成为全面占有自己的人”。

人的全面发展的最高目标是“从全
部才能的自由发展中产生创造性的生活表现。

”健全人格的标准应是完满的智慧人格、道德人格和审美人格的内在统一。

知识的求真、品质的求善和精神的求美是健全人格的本质要求。

一个具有健全人格的人应该热爱生活,崇尚自然,淡泊名利,具有忧国忧民的深思,献身报
国的壮志,矢志不渝的顽强,艰苦奋斗、卧薪尝胆的坚韧,诚信、真挚的浓郁情怀。

英语教
学要通过美的熏陶、善的激发,使学生认识自我、审察自我、超越自我,树立高尚的健康人
格形象,通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来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使学生自觉形成健全的人格。

3.高中生一般说来从十七岁至十九岁,正是人生的花季,也是他们健康成长的重要时期。


个时期,他们开始关心社会,渴望了解生活,以利于积累人生经验。

他们大都为独生子女,
被称为“小太阳”,倍受长辈的娇宠、爱护,但缺失一份兄弟姐妹的友爱,孤独而封闭,形成
了十分明显的自我中心主义倾向。

加上长期以来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往往侧重于学生的逻
辑思维、认知能力的发展,而忽视了情感体验层面的教育,忽视了情感智商的开发,结果培
养出来的大多是智商高而情商低的学生。

自私、封闭、狭隘,情绪容易低落,缺乏自我管理
能力,缺乏坚强的意志力,往往在困难与挫折面前无所适从。

学习英语正是提高他们情商的
一剂良药。

二、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是英语教学的终极目标
英语教学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

这是因为:
1.塑造健全人格是传统教育的精华。

中国传统教育的本质是以人伦教化为核心的道德教育,
是以礼乐诗书、经史典籍为主要内容的人文教育,使学生温文尔雅、知书达礼,成为有文化、有教养的人。

要吸收借鉴英语教材中有积极意义的内容,如“No pains, no gains”,“Practice makes perfect”。

重视人格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精华。

学习传统教育的这一有益经验,并赋予
符合时代要求的崭新意义,谱写人格教育的新篇章,当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2.塑造健全人格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素质教育有三层要义: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
个方面都要得到发展;能使所有学生都得到发展;能使学生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发展。


三层要义正涵盖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和充分自由发展。

人格教育就是培养人的目
的性和独特性,使之逐步形成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并使其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得到
充分、自由发展的一种活动,它是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核心。

没有个性,就谈不上全面发展;而全面发展的人,必定是有独特个性的人。

我们要提高学生的素质,首先的任务就是培养学
生健康的人格。

三、英美文学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有效载体
英语课要加强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发
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就必须增加英语课的文化内涵,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一些优
秀的文学精品。

英语诗文往往具有深邃的意境,蕴涵着丰富的感情,语言精练优美、形象生动,为广大青少年所喜爱,能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熏陶,纯洁心灵。

多读英美文学书籍,
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陶冶情操,进而塑造高尚优美的灵魂和完善人
格修养。

中学英语的教学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要善于将英语知识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

英语课堂教学与设计应处处与学生的实际生
活相结合,其具体做法有三:
○1推行值日生重大新闻汇报制度。

每天让值日生关注国内外重大新闻,并且予以整理归纳,报道最让人们关注的事情,同时让其他学生记要点,将其改写、转述,课堂上几经转述之后,由其他学生给予评价,如果有必要的话,经过小组讨论、社会调查,让学生就某事提出自己
的解决方案,使学生早日养成关注社会、关注他人的习惯,提升他们的责任意识,培养其分
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英语课堂应促进学生主动性探索的欲望,促使其习惯的养成。

推行每周热点事件追踪报
导制度,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让组长负责收集本组学生本周所关注的事件,比如,江苏富翁
戴俊舍己救人的事件。

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就他们的价值取向做必要的调查研究,促使
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3实行好书推荐、宣传活动鼓励学生平时多看书,将他们所喜欢的书推荐给其他学生,并
在学生中大肆宣传,鼓励学生多读好书,通过长期潜移默化,耳濡目染,逐渐形成良好的文
化底蕴,逐步提高做人的品位。

2.教师要善于将英语教学内容拓展、延伸和升华,时刻注意影响强化学生的人格。

例如,高
一英语第七单元谈到兴趣与爱好,当学生掌握了多种表达喜欢和不喜欢的方法后,可以让学
生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向其他同学推荐一种有意义的运动或锻炼方式,逐渐引导学生形
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再如,高一英语第二单元讲述儿女和父母之间的一场误会,当学生学完
以后,再让他们分析其原因,引导学生怎样化解别人对你的误会,怎样去面对矛盾、化解纠纷,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总之,只要教师肯动脑筋探索发现,都能将文章朝着某个方
向延伸,从而帮助提高学生的价值观,渐渐形成健全的人格。

3.英语课堂应引导学生逐渐形成尊重他国文化的心态,学会欣赏他国文化,并吸收其精华,
促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众所周知,孔子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和作用令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他有着无穷无尽的生命力和凝聚力,不但将中华儿女紧紧融合在一起,而且也形成了一种无形的行为规范标准,引领千千万万的中国人前行,使这个民族繁荣昌盛。

同样,在外
国也有着许多文豪和教育家对他们的国家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激励着世世代代的外国人前进,他们的著作也令我们拍案叫绝,我们只有尊重异国文化才能去欣赏它,汲取其精华来武装我们的思想。

教师应在适当的时候以多种形式来介绍外国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怀,探究外国文化,完善自我人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