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教育 为生活而教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生活中教育为生活而教育
——“三生教育”经验体会
沾益县第一幼儿园汪双存
《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

幼儿园遵循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念,让孩子们在生活中懂得“生命、生存、生活”经验知识,不仅在知识层面上让孩子知道怎样去做,最重要的是在生活中也知道如何去做。

一、从生活小事中,丰富“三生教育”内容
怎样洗手?怎样文明进餐?如何同小朋友友好相处……这些生活小事,看似简单,其实很多成人,都不规范,从而影响了生活的质量,影响了生命的安全。

让幼儿在生活中养成良好习惯,应是“三生教育”的重要内容。

结合“三生教育”课程,我园开展了《幼儿生活礼仪的培养与研究》课题研究,通过生活中礼仪习惯的培养,学习礼仪知识,应用礼仪规则,小到开门、关门、入厕、洗手、大到待人接物、公共场所礼仪等进行了规范,幼儿的生活
卫生习惯,道德习惯、学习习惯有了明显的变化,幼儿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正应了这样一句话:“教孩子礼仪就是教孩子优雅地过一生”。

“三生教育”的最终目的,也是让孩子生活得更幸福。

二、从生活出发,提高幼儿生存的能力
对幼儿进行“三生教育”重要的是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自我保护意识,让幼儿掌握一些避开应对危险的技巧和方法,提高生存能力。

1、引导幼儿找出身边的隐患。

师生一起设计安全标志,时刻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2、教师预测活动中的危害,做到防患于未然。

3、设计专门的安全教育活动,开设了交通安全、家居安全课程。

4、生活中凡事包办代替转变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加强自我保护,进行“自我保护”主题活动,开展“自我保护”知识竞赛,帮助幼儿积累一些应对紧急情况的简单方法和能力,学会独立处理问题,培养自我保护能力。

5、积极开展各项演练,如消防演练,防震演练,通过演
练师生反应的速度、方法有了很大的转变。

三、从生活出发,关注心理健康,培养快乐儿童
幼儿心理不健康的人数极少极少,但许多成年人心理不健康的原因是由幼儿期的不良生活教养方式导致的,因此,我们一直关注教师及家长对幼儿的教育理念方法。

每学期,我们都开展家庭教育知识讲座,其中就有心理健康专题讲座,我们幼儿园也对极少数有不良行为习惯的幼儿进行观察矫治,如对吮吸手指的、遗尿的、有攻击行为等的幼儿进行了一定的矫治,积累了一些经验。

幼儿园教师努力营造积极健康、平等、友爱、民主的精神环境,让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四、通过家长,把“三生教育”落实在生活中
受人力、物力、场地的影响,许多“三生教育”活动无法在幼儿园长期、多次的开展,通过培训家长,让家长走进课堂,同家长达成共识,在生活中开展“三生教育”就变得简单有效。

1、让孩子同父母一起做家务,如扫地、擦桌子、包饺子、做汤圆、买菜……培养了能力,也提升了幸福感。

2、开辟种植园地,让幼儿亲自种植一些植物,观察发芽、开花、结果、体验劳动的艰辛、乐趣。

3、让幼儿饲养小动物。

通过饲养小动物,让幼儿感知小动物吃、喝、拉撒的习性及培养幼儿爱护动物的情感。

4、带幼儿到农村、工厂、商店参观,了解不同人的工作、生存环境、职业特点,增进孩子爱家乡、爱人民、爱劳动的情感。

5、请家长配合幼儿园一起春游、秋游、远足活动、演习,锻炼幼儿面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

“三生教育”是长期培养的过程,如果教师只注重组织有计划、有目的“三生教育”活动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将“三生教育”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并随时关注幼儿,善于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契机,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才能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习惯,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幸福,在幸福中健康成长。

沾益县第一幼儿园
2009年6月12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