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城市景观与风景园林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城市景观与风景园林设计
摘要:园林景观设计是传统园林设计的延续,是兼顾美感和维持生态环境和谐的一种设计方式。
应以保护自然能资源,维护自然资源的循环过程为前提,在此基础上合理的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
园林景观是人性化的设计,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适应自然景观,保证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城市景观;风景园林;设计
前言
城市园林化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部分,在加快城市生态建设,保障城市生态安全,构筑城市生态文明,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城市园林的建设是提高环境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展现物质与精神文明的重要窗口,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只有充分的对景观进行规划设计才能真正的发挥其生态效用与景观价值,为人们的生活、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
一、中国现代景观园林的现状
1、传统园林
传统的园林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
是中国人对园林审美的一种集中发展,我们既要保护也要改造.在相对自然的地理位置上,以情感的和主观想象结合进行设计。
以风景名胜、官员官邸、有文物保护价值和纪念意义的寺庙、历史遗迹等作为设计概念.满足人们观赏价值的同时,也深化了历史熏陶。
它在形式上有别于西方的landscape(指从事景观美化或园艺工作),更接近于scenery(更强调自然景观)。
在建设上遵循“虽由人造.宛自天开”的指导思想。
(传统的中式园林如图一所示)
图一:传统中式园林
2、现代园林
现代园林是从西方传入的.与中国传统的造林方式有很大区别.主要采用与现代建筑相匹配的对称和几何形状等方式.注重对环境整体进行科学分析和理性规划以现代城市广场、道路、公园和居民住宅小区对现代建筑物为服务对象。
重视人工改造和建设。
二、园林景观设计理念
随着现代园林景观从业人员构成的日趋复杂,各种设计理念层出不穷,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那些主流设计师的理论与实践,而不要片面地追随“先锋”、“前卫”的设计理论,或者只留意那些具有很强视觉冲击力的作品。
1、主景与配景
各种艺术创作中,首先确定主题、副题,重点、一般,主角、配角,主景、配景等关系。
所以,园林布局,首先确定主题思想前提下,考虑主要的艺术形象,也就是考虑园林主景。
景物能通过配景、陪衬、烘托,得到加强。
2、对比与调和
对比与调和是布局中运用统一与变化的基本规律,也是景观的具体表现形式。
采用骤变的景象,以产生唤起兴致的效果。
调和的手法,主要通过布局形式、造园材料等方面的统一、协调来表现。
3、节奏与韵律
在园林布局中,常使同样的景物重复出现,这样的同样的景物重复出现和布局,就是节奏与韵律在园林中的应用。
韵律可分为连续韵律、渐变韵律、交错韵律、起伏韵律等处理方法。
4、均衡与稳定
在园林布局中的静态要依靠动势来取得均衡,或称之为拟对称的均衡。
对称的均衡为静态均衡,一般在主轴两边景物以相等的距离、体量、形态组成均衡即和气态均衡。
拟对称均衡,是主轴不在中线上,两边的景物在形体、大小、与主轴的距离都不相等,但两景物又处于动态的均衡之中。
三、园林设计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应用策略
1、园林设计理念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应用原则
(1)多样化原则。
园林景观多样性是指描绘生态镶嵌式结构拼接的多样性,环境上的差别能保持植物类型的多样性。
另外,园林景观多样性也包含垂直空间层面的差别导致的景观镶嵌复杂度。
这一多样性多是通过不同生物学制度配备来完成。
(2)综合性原则。
景观为文化生活与自然的系统性载体,对景观生态规划需要使用多个学科的知识,考虑到多个方面的因素,很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
(3)景观个性化原则。
每一个景观都具备与其它景观不一样的个性特点,也就是不一样的景观的结构以及功能存在差异性,这也是地域差别造成的客观要求。
按照不同的环境条件,选取合适的个性动态景观,将会呈现多彩性景观。
2、强化城市公园规划和建设,科学布置植物
(1)强化城市公园的规划与建设。
积极开展生态保护是为了更好的治理环境污染,为此,需要不断加强绿地建设,以绿色植物为主的城市生态系统,通过光合作用,进一步改善当地的小气候,达到冬暖夏凉的目标;适当增加城市内空气的湿度,制造天然扬弃,吸附空中的有害物质与浮尘,有效抵御风沙侵袭,大大降低城市噪音,涵养水源,保持城市的生态平衡。
(2)科学布置植物。
城市内性质不同的用地中,都需要做好植物的布置工作,需要从用地的性质、景观营造的要求、建筑物的基本功能以及气候变化的基本特点出发,选取绿地设计的整体风格加以规划,进而有效控制城市绿的发展与建设。
实现城市绿地规划与城市整体规划的同步实施,进一步加快城市园林绿化。
3、适当增加绿地面积,保护好原来的自然地貌与植被
(1)适当增加绿地面积。
城市内的规划为系统性规划,为城市整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城市绿地的进一步发展提出整体目标以及要求,对城市内的各个类型的绿地加以布局规划,进而有效控制城市绿地的发展与建设。
积极开展系统性规划与城市整体规划,以此为契机,不断发展城市园林绿化。
(2)保护好原来的自然地貌与植被。
当前在某些地方,尤其是城乡结合的地区正在大力搞经济开发,进行移山造地、大面积推土,这严重破坏了原来的地貌,建设了大面积绿地广场、商品住房等。
从生态学的视角来看,这一做法是不可取的。
在城市内或者城市近郊,需要保持好原来的植被,因为它们是当地物种的典型代表,这对研究当地生态环境、生态变迁等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4、构建丰富园林景观
城市景观规划需要全面考虑到观赏价值,所以,需要建立丰富的园林尽管,开展科学植物造景,充分利用植物本身的色调以及植物层次来构建观赏性的园林景致。
此外,在开展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不能只突出设计建筑,还需要充分依托城市的特色,设计大量的自然景观,将当地独有的特色物种、古老树木作为设计主元素,真正实现绿化城市与游览观赏的目的。
5、创建现代园林绿地衡量标准
从生态系统基本理论出发,园林工作人员在开展城市的规划以及建设的基础上,对能体现城市环境质量的园林具体数据加以衡量,这对城市景观规划来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功能标准。
以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作为现代城市园林功能进行评价;
(2)循环和再生标准。
注重充分利用好生态系统本身的再生与循环功能,建立城市园林的绿地系统,禁止过度使用非可再生资源;
(3)经济和高效标准。
注重使用最少的经济投入来完善自然生态,进而能充分满足人的身心健康,注重科学使用有限土地资源,减少施用农药与化肥。
(4)地方和风土精神标准。
注重每一个地方的文化与自然的历史发展过程,形成独有的地方特色。
园林绿地对体现地方精神起到一定的作用,能从内涵上更加注重表达地方精神。
结束语
当前我国城市园林正处于全面建设阶段,但其园林景观设计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已严重阻碍了其发展,我们应本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尊重自然,以人为本,不断创新,适应市场,通过城市园林设计理念的改变,现代化管理手段的运用以及专业人才的培养等手段,从本质上改变城市园林设计的现状,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周性怡.论城市规划中的生态建设[J]. 生命与灾害. 2009(S1)
[2] 孙建海,董卫锡,徐磊.关于城市规划与城市河道景观设计的几点思考[J]. 山东水利. 2008(02) [3] 闻金意,祁黄雄,魏遐.杭州城乡空间生态规划初步研究[J]. 水土保持研究. 2007(05)
[4] 王劲峰,唐灿,杨柳.探析城市规划与城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J]. 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 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