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免疫与计划免疫知识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生物免疫与计划免疫知识点
一、人体的三道防线。

1. 第一道防线。

- 组成:皮肤和黏膜。

- 功能:
- 皮肤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

例如,皮肤的角质层细胞排列紧密,病原体很难突破这层屏障。

- 黏膜的分泌物(如呼吸道黏膜分泌的黏液)有杀菌作用,还能黏附病原体,阻止其进入人体内部。

例如,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不断地摆动,可以将外来的灰尘、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

2. 第二道防线。

- 组成: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 功能:
- 杀菌物质中的溶菌酶,能够破坏许多种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溶解。

溶菌酶广泛存在于泪液、唾液等体液中。

- 吞噬细胞可以将侵入人体的病原体吞噬消化。

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吞噬细胞会聚集到病原体入侵部位,将病原体吞噬到细胞内,利用细胞内的溶酶体将病原体分解。

3. 第三道防线。

- 组成:免疫器官(如胸腺、淋巴结和脾脏等)和免疫细胞(如淋巴细胞,是白细胞的一种)。

- 功能:
- 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了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就会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

- 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体等异物)叫做抗原。

例如,天花病毒侵入人体后,人体的淋巴细胞在天花病毒(抗原)的刺激下,产生抵抗天花病毒的抗体。

抗体与抗原的结合可以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将抗原清除;或者使病原体失去致病性。

二、免疫的类型。

1. 非特异性免疫。

- 概念: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的免疫。

- 包括: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

例如,皮肤对各种病菌都有阻挡作用,吞噬细胞对多种病原体都能进行吞噬消化,这种免疫不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

2. 特异性免疫。

- 概念:出生后才产生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的免疫。

- 包括: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例如,接种过麻疹疫苗的人,体内会产生针对麻疹病毒的抗体,当麻疹病毒再次侵入人体时,抗体就会发挥作用,这种免疫只针对麻疹病毒起作用。

三、免疫的功能。

1. 防御感染。

- 免疫的最基本功能是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

如果这一功能过强,会对进入人体的某些药物和食物等发生过敏反应。

例如,有些人对花粉过敏,当花粉进入人体后,人体会产生过度的免疫反应,出现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

2. 自身稳定。

- 人体的免疫系统可以及时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

例如,红细胞的寿命大约为120天,当红细胞衰老时,免疫系统中的吞噬细胞会将其吞噬分解。

3. 免疫监视。

- 免疫系统能够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如肿瘤细胞)。

如果免疫监视功能低下,肿瘤细胞就可能大量增殖,导致肿瘤的发生。

四、计划免疫。

1. 概念。

- 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将各种安全有效的疫苗,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给儿童接种,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

2. 疫苗。

- 通常是用失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

- 例如,卡介苗是预防结核病的疫苗,它是由减毒的结核杆菌制成的;脊髓灰质炎疫苗是预防小儿麻痹症的疫苗,它是由减毒的脊髓灰质炎病毒制成的。

3. 计划免疫的意义。

- 可以提高人体对相关传染病的抵抗力,是预防、控制、消灭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

例如,通过计划免疫,我国已经基本消灭了天花等传染病,并且大大降低了麻疹、脊髓灰质炎等传染病的发病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