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锦熙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暨学术思想研讨会征稿启事
名家20世纪中外名家谈写作——黎锦熙
![名家20世纪中外名家谈写作——黎锦熙](https://img.taocdn.com/s3/m/4f5ec668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e9.png)
名家20世纪中外名家谈写作——黎锦熙黎锦熙(1890-1978)黎锦熙,字劭西,出生于湖南湘潭,汉语言文字学家、词典编纂家、文字改革家、教育家。
1915年受聘为教育部教科书特约编审员,1916年成立了“中华国语研究会”,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院士。
黎锦熙从事语文教学和研究工作70年,研究和探讨的领域很广,对于语言学、文字学、词典学、语法学、修辞学、教育学、目录学、地理学、历史学、佛学等,都有很深的造诣和丰富的著述,仅有关语言文字学方面的著作,计论文就有300多篇,专著30余部。
他在文字改革、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和词典编纂方面,尤其做出了极其卓越的贡献。
黎锦熙是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时的老师。
后任北京师范大学老师,从事语文教学70余年,为祖国培养了许多语言文字工作者和专家。
今天我们为您推荐的是黎锦熙先生《各级学校作文改革案》一文。
该文是黎先生于1938年的撰写的,方案提出了“日札优于作文”的观点,强调了“修养日记”和“读书札记”的重要性。
时隔近80年,在提倡语文核心素养的今天,这种观点依然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各级学校作文教学改革案(节录)修养日记和业务笔记(包括读书札记)从来中等以下学校,学生例有“周记”,于实用上的写作训练,颇有关系,但多流于形式。
曾主张年级较高者,应改写“修养日记”。
对于专科以上,亦曾主张兼写“读书札记”,或合并于修养日记而扩大充实之。
现在应当把读书和业务结合,“读书札记”可改为“业务笔记”;又常把业务和生活联系,修养日记也可不必另写(另写也只能简单地登上个人要事,用备检查)。
十多年前在大学普通国文习作课程中,拟订试行“日记写作办法十四条”(一九三八年八月西北联大国文周会议订,一九四五年九月西北师院教务处修订),摘录几条,做个参考。
(甲)修养日记一、修养日记,以逐日于临睡前写讫为原则。
以对于自己生活之反省与认识为主旨。
每日起居、行动,思想、言语,修己、治学,应事、待人等,依全日生活过程略记,随件反省,述其迷悟。
致黎锦熙信(一九一七年八月二十三日)
![致黎锦熙信(一九一七年八月二十三日)](https://img.taocdn.com/s3/m/0d6c6313a216147917112856.png)
毛泽东早期文稿致黎锦熙信(一九一七年八月二十三日)邵西〔1〕先生阁下:省城一面〔2〕,几回欲通音问,懒惰未果。
近日以来,颇多杂思,四无亲人,莫可与语。
弟自得阁下,如婴儿之得慈母。
盖举世昏昏,皆是斫我心灵,丧我志气,无一可与商量学问,言天下国家之大计,成全道德,适当于立身处世之道。
自恸幼年失学,而又日愁父师。
人谁不思上进?当其求涂不得,歧路彷徨,其苦有不可胜言者,盖人当幼少全苦境也。
今年暑假回家一省,来城略住,漫游宁乡、安化、益阳、沅江诸县〔3〕,稍为变动空气,锻炼筋骨。
昨十六日回省,二十日入校,二十二日开学,明日开讲。
乘暇作此信,将胸中所见,陈求指答,幸垂察焉。
今之天下纷纷,就一面言,本为变革应有事情;就他面言,今之纷纷,毋亦诸人本身本领之不足,无术以救天下之难,徒以肤末之见治其偏而不足者,猥曰吾有以治天下之全邪!此无他,无内省之明,无外观之识而已矣。
己之本领何在,此应自知也。
以欂栌之材,欲为栋梁之任,其胸中茫然无有,徒欲学古代奸雄意气之为,以手腕智计为牢笼一世之具,此如秋潦无源,浮萍无根,如何能久?今之论人者,称袁世凯、孙文、康有为〔4〕而三。
孙、袁吾不论,独康似略有本源矣。
然细观之,其本源究不能指其实在何处,徒为华言炫听,并无一干竖立、枝叶扶疏之妙。
愚意所谓本源者,倡学而已矣。
惟学如基础,今人无学,故基础不厚,时惧倾圮。
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观其收拾洪杨一役〔5〕,完满无缺。
使以今人易其位,其能如彼之完满乎?天下亦大矣,社会之组织极复杂,而又有数千年之历史,民智污塞,开通为难。
欲动天下者,当动天下之心,而不徒在显见之迹。
动其心者,当具有大本大源。
今日变法,俱从枝节入手,如议会、宪法、总统、内阁、军事、实业、教育,一切皆枝节也。
枝节亦不可少,惟此等枝节,必有本源。
本源未得,则此等枝节为赘疣,为不贯气,为支离灭裂,幸则与本源略近,不幸则背道而驰。
夫以与本源背道而驰者而以之为临民制治之具,几何不谬种流传,陷一世一国于败亡哉?而岂有毫末之富强幸福可言哉?夫本源者,宇宙之真理。
黎锦熙作文教学三原则试析
![黎锦熙作文教学三原则试析](https://img.taocdn.com/s3/m/cc7e1933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d6.png)
黎锦熙作文教学三原则试析作者:郭斌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22年第02期黎锦熙(1890—1978),现代语言学家和语文教育家。
1947年,黎锦熙在《国文月刊》发表了《各级学校作文教学改革案》,在“结语”部分,他写道:“各级学校本国语文科,其水准颇有江河日下之势,原因全在教学方法之陈陈相因,不凭经验谋改革。
今如欲求进步,谨拟教学上三原则:一是写作重于讲读,二是改错先于求美,三是日札优于作文。
”[1]七十多年过去了,面对黎锦熙关于作文教学的三条原则,我们可以作出一些反思:我们的作文教学是否有蒸蒸日上之势?写作训练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究竟如何?有没有可以让学生易于操作的写作手段和方法?或者,我们再问一下:黎锦熙作文教学“三原则”在当今有没有过时?可不可以在方法与技巧上不要再做什么让人眼花缭乱的开发与阐述,因为前人的论断已经非常成熟?等等。
思考与回答这些问题,沉重感是必然的。
其实,黎锦熙针对作文教学拟出的三条原则,放在新课标、新教材与新高考的背景下观照,如果能够客观地思考与谈论“变”与“不变”的内容与界限,那么,就可以得出结论:黎锦熙的看法与设想可谓纲举目张、切中要害、简单易行,是当前作文教学应该坚持的基本态度和大致方向。
下面,笔者就这三条原则分别作点思考,不揣浅陋,求教方家。
一、写作重于讲读“写作重于讲读”这条原则,是就写作与讲读教学在语文课程结构中的地位而言的,黎锦熙认为写作教学的地位要高于讲读教学。
事实上,从今天的视角看,只有确定了写作教学在语文课程设置与实施中应该占有的比重,让写作作为一门课程真正享有在课程规划、教材编制、课堂实施、作业布置与批改、配套活动等方面的“权限”,由“附属品”变为“正品”,由“可替代”变为“不可替代”,从而改变写作教学可有可无、阶段性“现身”的现状,那么,不仅写作教学会发生经由量变进而必然质变的跃迁,而且语文课程教学会在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与学习任务群实施这两个重点领域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纪念卢作孚先生诞辰120周年系列活动策划(及附件)
![纪念卢作孚先生诞辰120周年系列活动策划(及附件)](https://img.taocdn.com/s3/m/809dccb6f121dd36a32d82c7.png)
重庆市兼善中学纪念“卢作孚诞辰120周年”系列活动策划2013年4月14日, 是我校创始人卢作孚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日。
他是北碚的开拓者,被喻为“北碚之父” 。
他是我国著名爱国实业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同时也是民生公司创始人。
他跨越“革命救国”、“教育救国”、“实业救国”三大领域,并在这几方面都大有成就。
他被毛主席称为四个不能忘记的中国实业家之一。
为学习弘扬卢作孚先生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艰苦创业精神、无私奉献精神和他崇高的品格,激励广大师生学子向卢作孚先生学习,为国家和社会作出新的贡献,学校将于2013年4月举行卢作孚先生诞辰12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
活动方案如下:一、指导思想以弘扬继承卢作孚先生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艰苦创业精神、无私奉献精神和他崇高的品格为主线,通过开展纪念卢作孚先生诞辰120周年系列活动,增强全校师生对卢作孚先生的了解和认识,激励广大师生向卢作孚先生学习,为国家和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二、活动时间2013年4月三、活动内容(一)4月1日下午班会课,组织同学观看卢作孚先生相关视频(二)4月8日下午班会课,邀请专家给全校同学讲解卢作孚先生相关知识(三)开展“我心中的卢作孚”征文比赛。
(四)开展“我心中的卢作孚”讲故事比赛。
(五)4月14日,组织部分学生赴北碚公园作孚园祭扫。
(六)召开纪念卢作孚先生诞辰120周年教师座谈会。
重庆市兼善中学2013年3月25日(后附:“我心中的卢作孚”征文比赛和讲故事比赛活动通知)“我心中的卢作孚”征文比赛活动通知一、征集时间2013年3月27日至2013年4月15日。
二、征集对象初一、初二、高一和高二年级三、作品要求1、作品应紧扣“我心中的卢作孚”主题,反映卢作孚生平、事迹、成就等。
2、作品形式:诗歌、散文、小说、议论文等3、作品应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结构逻辑合理。
4、作品影视原创,抄袭者一经查实,严肃处理。
5、请作者注明班级和姓名。
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在日本的传播与影响
![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在日本的传播与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df55af00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b6.png)
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在日本的传播与影响155 |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在日本的传播与影响*□ 杨杏红 王 娟摘 要:本文介绍了20世纪30年代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在日本译介的基本情况,梳理了不同时期在译介的过程中采用的不同方式,分析了从简单的翻译到以此书建立语法理论体系的深入态势。
本文还较详细地分析了《新著国语文法》在日本传播的原因,认为它既满足了当时日本汉语教学实用性的需求,也符合日本汉语语法研究学术性的要求,同时跟该书的编撰特点和特殊地位也有关。
文章认为汉语语法学史的研究应该关注到中国学者的研究成果对域外的影响,这也是语法学史研究的重要部分。
关键词:黎锦熙 《新著国语文法》日本 传播中图分类号:H195.4 doi: 10.19326/ki.2095-9257.2021.02.021* 本文是2019年福建省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文化交涉学视域下近代中日汉语语法学理论的互动研究”(项目号:FJ2019B154)的部分研究成果,也是2018年福建省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松下大三郎与近现代中日语法体系形成关系之研究”(项目号:FJ2018B161)的部分研究成果。
正文及注释中的日本人名、书名、引文等,直接用中译名(文)。
(1) 黎泽渝:《前言》,载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7年,前言第1页。
(2)《初级中国语》月刊杂志1932年(昭和七年)9月第一卷第9号创刊,由东京外语学院出版部出版,主要目的是为了汉语教育和学习,宫越健太郎是该杂志的主将。
1933年1月第二卷第1号该杂志更名为《中国语》,依旧以月刊的形式发刊,一直持续到1939年,共8卷。
该杂志是日本在1945年之前发行时间较长的一本汉语教学杂志。
黎锦熙先生(1890—1978)是我国著名的汉语语法学家,他的代表著作《新著国语文法》1924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被称为“中国现代汉语语法的奠基之作”(1)。
1932年《新著国语文法》首次被介绍到日本,在之后的十多年间,出现四个不同的日语译本,相关研究论文几十篇,受其语法思想影响,日本国内也出版了大量的汉语语法教材和著作,该书成为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汉语语法教学和研究的必读书目。
黎锦熙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暨学术思想研讨会征稿启事
![黎锦熙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暨学术思想研讨会征稿启事](https://img.taocdn.com/s3/m/73ed805f3c1ec5da50e270f4.png)
语言科学
20 0 9年 1 1月
on t e Re a i n b t e he Ba hu Di l c h l to e we n t s a e t i o g Dy s y a d t o e n S c a a e t n S n na t n he M d r i hu n Di l c
Li a na U Xi o n
I n v to s f i eeLa g a e ,Lie a u ea d Na in I e tt n o a i nBa eo Ch n s n u g tr t r n t d niy, o
Na j n i est Na j n Jin s 2 0 9 n i g Un v riy, n ig a gu 10 3
黎锦熙先生诞辰 10 2 周年纪念暨学术思想研讨会拟于 21 年 2 00 月在北京举行。研讨会由北京师范大学主办, 现向
国内外专家学者公 开征集研讨会论文 。
本次会议的宗 旨是纪念黎锦熙先生 10 2 周年诞辰, 全面总结和评价黎锦熙先生的学术思想, 论文范围为与黎锦熙先 生语言文字思想及实践相关的内容。有意参加研讨会者请提交 10 字以内的论文提要, 00 同时注明姓名、 性别、 工作单
黎锦熙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暨学术思想研讨会征稿启事
![黎锦熙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暨学术思想研讨会征稿启事](https://img.taocdn.com/s3/m/c10d97d26f1aff00bed51e2c.png)
[4 张宝 胜 . 宁 可 ” 句 的语 义 特 征 [ ] 语 言研 究 ,0 8 1] “ 复 J. 20
() 1. பைடு நூலகம்
[5 张斌 . 1] 现代汉语虚词词典 [ . 京 : M]北 商务印书馆 ,0 1 20 . [6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 室. 1] 现代汉 语词典 [ . . M]5版 北京 : 商务 印书馆 ,0 5 20 . [ 7 周有斌 . 1] 现代汉语选择 范畴研 究 [ . M] 桂林 : 广西师 范大
教学 与 研 究 ,0 3 2 . 20 ()
对 比时 ,宁” “ 不易被替换 。
附注 :
[] 6 吕叔 湘 . 现代汉语八百 词[ . M]北京 : 商务印书馆 ,90 18 .
①CC 复句语料 库 中的语 料为报 体 。语 料筛 选及 甄 别 CS
的 方 法 与 沈 威 同 学 多 有 切 磋 , 益 良多 , 此 致 谢 。 获 特
[] 凯 . 7孟 汉语 让步 复 句 的演 变 [ . 林 大 学 硕 士 论 文 , D] 吉
20 . 0 2
②究其语值是小 三角研 究方 法的 一个方 面。详见 邢福 义 (9 6 ( 1 9 ) 汉语 语法学》 4 1页。 第 5 ③按照小三角 的研究思路 , 语里意义 的探讨是一个 重要 环节 , 因“ 标复句与“ 但 宁” 宁可 ” 类其他复句 的语里 意义并无 显著差异 , 以本 文着重探寻其语用价值 。其逻辑语法 意义 所
“ ” 复句 的狭 义语 用价 值所 在 。 宁 标 本文 只是单 从 “ 标 复 句 的角 度考 察替 换 的条 宁”
件, 若要全 面考察清楚替换 的条 件 , 还需 考察“ 可” 宁 类 复句 的全部类型 , 进行 比配替换 , 对此 , 将另文专论 。
黎锦熙的近代语文教育研究
![黎锦熙的近代语文教育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3485f07ed630b1c59eeb5cb.png)
黎锦熙的近代语文教育研究作者:范桂娟来源:《语文建设》2013年第12期黎锦熙(1890-1978),字劭西,湖南湘潭人,中国现代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语言教育家,国语运动和文字改革的先驱,曾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
黎锦熙先生学识渊博、著述丰厚,其研究领域涵盖语音、词汇、语法、修辞、辞典、文字、训诂、史学、佛学、文学及语言文字教育等,一生出版专著百余部,论文五百余篇,为近现代汉语语言文字研究及教学工作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本文拟从语法研究与教学、语言文字改革与实践、辞书编撰与推广三方面介绍黎锦熙先生对中国语言文字的贡献。
一、汉语语法研究与教学黎锦熙一生著述等身且研究领域甚广,但最为突出的成就当属汉语语法研究和教学。
1898年《马氏文通》的出版标志着汉语语法学的诞生,该书以西方语法为蓝本,首次创建了一套以字本位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系统、科学的语法体系。
但《马氏文通》缺乏历史发展的观念,完全以古代汉语为研究对象,且模仿拉丁语语法的现象比较严重,一直饱受诟病。
在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方面第一个做出杰出贡献的是黎锦熙先生,他的《新著国语文法》1924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白话文为研究对象取得重大成果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专著产生,奠定了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基础。
《新著国语文法》以白话文为研究对象,以句本位为指导思想,创建了一个完整的现代汉语语法体系,特别是在语法理论、句子分析、词的分类和句子分类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第一,该书抛弃了《马氏文通》的“词本位”体系,提出了句本位体系。
黎锦熙认识到“词类本身并无繁重的规律”,“就多以句法的成分异别出来”[1],即汉语词类划分比较困难,所以应该根据句子成分来分别词类,在具体分析词类时主要从句法功能上进行鉴别。
第二,该书采用“中心词分析法”分析句子的六大成分,这种分析法能划清主干和枝叶,有一定的层次观念,对辨清全局格局,确定句子类型,修改病句都有一定帮助,被广泛运用至今,是传统语法析句法的典型代表,1956年《中学语法教学暂拟系统》析句法便是在该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关于黎锦熙的研究综述
![关于黎锦熙的研究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1b4dcf74227916888586d707.png)
关于黎锦熙的研究综述作者:葛丹迪来源:《课外语文·中》2019年第08期【摘要】黎锦熙先生是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社会活动家。
他不仅在语言学方面有很深的造诣,而且在语文教学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并且在方志学、目录学、辞书编纂等方面有独到的见解。
本文将关于黎锦熙先生的文献资料进行梳理,从三个层级进行:黎锦熙先生自己的论著、收入黎锦熙先生资料的专著、研究黎锦熙先生的文章(主要以期刊和论文为主)。
整理后的文献从三个方面进行综述:语言学、语文教育、其他专业。
其中,关于语言学和语文教育的文献较多,会重点论述。
本文也会对黎锦熙先生的生平经历进行简单论述,旨在将黎锦熙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为当前关于黎锦熙先生的研究作总结,亦希望能选取某些研究不足的角度进行深入思考。
【关键词】黎锦熙;现代汉语;语文教育;文献综述【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黎锦熙先生出生于1890年,病逝于1978年,享年88岁。
笔者根据黎锦熙先生亲笔书写的履历表、年谱广记提纲以及黎泽渝编写的《黎锦熙先生年谱》,将黎锦熙先生的生平经历划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阶段(1890—1919):黎锦熙先生接受新旧两种教育,并且取得了卓著成绩。
在这段时间,黎锦熙先生开始从事教学工作,主要成果是教材的编订。
第二阶段(1919—1949):这一时期是黎锦熙先生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重要的学术成果大都在这一时期完成。
黎锦熙先生不仅积极推动国语运动,而且利用假期时间热心参与语文教学活动。
第三阶段(1949—1978):黎锦熙先生在这一时期将研究重点转入语言学,进行语法的深入研究。
黎锦熙先生的一生处于中国较为动荡的时期,经历了中国教育的转折,也经历了“文革”的浩劫。
虽然一生波折,但是从未放弃对学术的追求,将毕生精力花费在汉語语法的研究、国语及白话文的推广、语文教育方面,并且涉及了辞书学、史学、目录学、哲学等方面。
就黎锦熙先生的生平而言,笔者认为有一点值得深入思考。
纪念毛主席120周年诞辰
![纪念毛主席120周年诞辰](https://img.taocdn.com/s3/m/ddf52e0ca6c30c2259019ef3.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陕北革命根据地
毛泽东这样写道:"最大的一次困 难是在一九四0年和一九四一年, 国民党的两次反共磨擦,都在这 一时期。我们曾经弄到几乎没有 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 菜,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在 冬天没有被盖。国民党用停发经 费和经济封锁来对待我们,企图 把我们困死,我们的困难真是大 极了。"
指挥内战
走进毛泽东
——毛主席诞辰120周年纪念
生于韶山
韶山好像一座锦屏,起伏绵 亘约20里长,它的落脉处是 一座小山,草木茂密,称韶 山嘴。在韶山嘴的对面,就 是山环水抱的南岸。南岸上 屋场有一栋湖南农村常见的 “凹”字形住宅,当地人叫 一担柴式的房子。公元1893 年12月26日,毛泽东就诞生 在这里。
加入中共
1920年11月间,毛泽东接 受陈独秀、李达正式委托, 成立党组织。经过慎重选 择,毛泽东和何叔衡、彭 璜等六人在建党文件上签 了名,创建长沙共产主义 小组。时间大约在一九二 0年十一月。
投身农运
1924年12月,毛泽东 离开上海回湖南养病, 借此机会,开始了他 对农民运动的实践。 从创办夜校,到成立 党组织,农民运动轰 轰烈烈! 瞿秋白称毛泽东和彭 湃是“农民运动的 王!”
一九三五年,中国整个时局发生 了巨大的变动。日本帝国主义大大加 快了他们企图独占中国、不断扩大对 中国的侵略的步伐。 此时的蒋介石仍然本着对日的不 抵抗和对共的赶尽杀绝的政策,不顾 民族大义。 西安事变发生后,毛泽东、周恩 来等着眼大局,冷静处理,带来了第 二次国共合作,促成了全中国的全面 抗日。
黎锦熙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暨学术思想研讨会召开
![黎锦熙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暨学术思想研讨会召开](https://img.taocdn.com/s3/m/8b4aee99561252d381eb6e93.png)
作者: 刁晏斌
作者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版物刊名: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F0002-F0002页
年卷期: 2010年 第3期
主题词: 周年纪念;学术思想;黎锦熙;诞辰;北京师范大学;2010年;重点研究基地;语言学家
摘要:2010年是语言学家黎锦熙先生诞辰120周年,为了纪念黎先生诞辰,总结和评价他的语言文字思想、多方面的学术贡献及其意义、价值和影响,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于2010年4月10~11日在北京师范大学隆重召开了“黎锦熙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暨学术思想研讨会”。
共有来自北京、天津、。
黎锦熙语文教育思想与“湘派语文”的打造
![黎锦熙语文教育思想与“湘派语文”的打造](https://img.taocdn.com/s3/m/e6a5807f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fe.png)
黎锦熙语文教育思想与“湘派语文”的打造谢奇勇【摘要】黎锦熙先生是现代著名语言文字学家和语文教育家,在语文教育的实践和理论上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被誉为现代语文教育学的奠基人.生长于湖南、从湖南走向全国且毕生从事语文教育的经历,使黎锦熙的语文教育实践和思想成为了湖湘文化的一部分,更是湖南语文教育事业中的优秀资源.在致力于打造具有湖湘文化特色的“湘派语文”的今天,湖南语文教育界应该从中吸取养分、加以提炼,使这一优秀传统得到进一步的继承和发扬.【期刊名称】《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8(018)002【总页数】6页(P41-45,100)【关键词】黎锦熙;语文教育实践;语文教育思想;湘派语文【作者】谢奇勇【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湖南湘潭4112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40-06近年来,打造具有湖湘特色的“湘派语文”已经成为湖南语文教育工作者热议的一个话题,同时,也应该说是历史赋予我们湖南语文教育工作者的一项使命。
一方面,目前具有不同风格和地方特色的语文教学流派如“浙派语文”“苏派语文”“闽派语文”等的兴起和形成,给我们在新时期的语文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另一方面,作为一个教育大省,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语文教育中得到总结和提炼,是我们应该去完成的一个极具意义和责任感的任务。
目前不少的同仁已在这个方面进行了教学的实践和理论上的探讨,已做出了一些可喜的成绩,2009年起《湖南教育》杂志推出主打栏目倡导“湖湘语文”,从开始的“宣言”到之后的多个“湖湘语文主题策划”[1],以及稍后学者对“湘派语文”的教育特征的专题讨论和阐释[2],都是这一成绩的具体体现。
在打造具有湖湘特色的“湘派语文”当中,我们很自然地想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在湖南的历史上,各个时期都不乏语文教育教学的大家,如何在总结的基础上继承发扬这些大家的语文教育教学思想,使之成为“湘派语文”中一种坚实的内涵底蕴,是值得我们去探究的。
怀念北图馆长北大教授王重民先生
![怀念北图馆长北大教授王重民先生](https://img.taocdn.com/s3/m/b28a076a561252d380eb6e66.png)
怀念北图馆长北大教授王重民先生国家图书馆研究馆员 徐自强得悉中国国家图书馆善本部与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合办“纪念王重民先生诞辰一百周年暨敦煌写本文献研究、遗书修复、数字化技术国际研讨会”事,心情十分激动,一些与此有关的往事,顿时涌上心头,历历在目。
回想过去,最先知道“北京图书馆”与“王重民教授”的名称和名字,是在解放前于一所中学图书馆兼任图书管理员和建国初期供职于重庆市沙坪坝区文化教育科的时候;目睹王先生尊容,聆听有关讲话,则是在1956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历史系以后;1965年北大毕业分配到北图善本特藏部工作,增多了闻见的机会;当编完了《图书府库》(即《北图简史》)书稿,参阅了较多的资料后,始对王重民馆长有了较深的了解,萌生出钦佩之情。
现在,得知要纪念他诞生一百年,怀念之情,油然而生,不觉要赘数语,以示心中崇敬之意。
<一>王重民字有三,河北高阳人,清光绪二十八年(1903)生于该县西良淀村的一个农民家庭,兄弟姊妹四人,排行第三。
十二岁(1914)入高阳小学求学,十八岁(1920)考入保定六中。
其于课余时喜读《新青年》等进步书刊,受“五四”新文化运动和苏联十月革命的影响,与同学成立学习马列主义小组织,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1)二十二岁(1924)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后改名师范大学)。
求学期间得袁同礼师的介绍,曾利用课余时间到国图前身“北海图书馆”工作。
从此,他与图书馆与目录学结下了不角之缘。
其后,又曾到故宫博物院图书馆工作,更加深了这方面的认识。
北师大毕业后,王先生于1928年春到国立北平图书馆供职。
其间:1930年被北图任命为编纂委员会委员兼索引组组长;1934年被北图派往法国国立巴黎图书馆工作;1938年再次被派赴英国伦敦博物院图书馆办事;1939年欧战事起,转到美国国会图书馆工作,继续为北图收集海外资料;1941年抗战紧张期间,为保护北图善本书事,曾从美国潜回上海活动二个月;1947年二月回到北平图书馆供职,任参考部主任;1948年12月,北图馆长袁同礼到南京“述职”离开北平赴南京(后去美国并在美国辞世),馆务交由王重民先生负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 文提 要 经 专家 组 审 查通 过 后 , 于 2 1 将 0 0年 1 初 寄 发 正式 邀 请 函 , 月 有 关 论 文 提交 时 间 和方 式 、 讨 会 具 体安 排 等 内容 , 在邀 请 函 中予 以 明确 。 研 将
( 会议 筹 备 组)
“ 风 ” 下仍 是 “ 见 4 7页 f 级 j , 同 一 义 场 的 “ 风 、 风 、 风 ' 条 下 所 注 软 条 参 0 风 ”与 轻 狂 暴 | 等 “ 看 4 7页 i 级 不 统 一 , 改 。 参 0 风 当
[ ]第 5舨对“ 2 警察” 的解释进行了修改, 其中新增“ ②参看 1 4 4 6页l 武装警 察》 。 ”
论文。
本次 会 议 的 宗 旨是 纪 念 黎 锦熙 先 生 l 0周 年 诞 辰 , 面 总结 和 评 价他 的 2 全
学 术思 想 , 论文 范 围 为 凡 与黎 锦 熙 先 生 语 言 文 字 思 想 及 实 践 相 关 的 内容 , 有
意 参 加研 讨 会 者请 提 交 1 0 以 内 的 论 文 提 要 , 时 注 明 姓 名 、 别 、 作 0 0字 同 性 工
单位、 称、 职 研究 方 向 、 电子 邮 箱 、 寄地 址 等 。 邮
上 述 材 料请 于 2 0 年 1 09 2月 2 O目之前 发 送 到 :
电 子信 箱 :i yn i@ s a cr da a bn i .o o n n
邮 寄地 址 : 京 市北 京 师 范 大 学 文学 院 刁晏 斌 收 北 邮 编 :0 8 5 1 0 7
( 北京 师范大 学文学院 北 京 1 0 7 ) 0 8 5
( 任编辑 责 王慧敏)
黎锦 熙 先 生诞 辰 10周年 纪念 2
暨学术思想研讨会征稿启事
黎锦 熙 先生 诞 辰 1 O 年 纪 念 暨 学术 思 想 研 讨会 拟 于 2 1 2周 0 0年 2月在 北 京 举行 。研 讨会 由北 京 师 范大 学 主 办 , 向 国 内外 专 家 学者 公 开 征 集研 讨 会 现
《 代 汉语 词典 》第 5 ) 现 ( 版 对组 合 类 “ / 看 某 ” 修 改 引起来 ;莱” “ 是词 日, 《 括起来; 某” 用 j “ 是字头后 [ ] 中的被释
词 , 用[ ] 起来。另, 20 则 括 自 0 2年 增 补 本 起 ,参 见 成 “ 看 ”不 过 直 到 第 5版 , “ 改 参 ,
“ 看” 接 出现 在 义 项数 后 , 们所 见 仅 此一 例 , 妥 。 参 直 我 不
[3“ 3 打折扣” 有两个义项,折扣” “ ②参见 的是其义项②, 应在“ 2 8页l 见 4 打折扣j ”
后 补 出义 项 数“ ” ② 。
[ ] “ 昌起 义 —— 八 一 南 昌起 义 ” 考虑 只出 一条 4 南 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