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焦虑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0
2018.03
中医中药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焦虑的研究进展
葛红漫1 赵继业1 郭增元2
1内蒙古医科大学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 010110 2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院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 010020
【摘 要】脑卒中具有高致残率、高复发率和高致死率的特点。

卒中后抑郁(PSD)与卒中后焦虑(PSA)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

因此对于PSD 及PASD 的治疗也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

文章对近年来中西医结合在卒中后抑郁焦虑治疗方面的研究加以综述。

【关键词】卒中后抑郁;卒中后焦虑;中医;综述
脑卒中即急性脑血管病,是指各种原因所致的脑血管病变或血流障碍引起的脑功能障碍,包括血管腔闭塞、血管破裂、血管壁损伤或血液成分异常所引起的神经功能障碍[1]。

脑卒中具有高致残率、高复发率和高致死率的特点。

卒中后抑郁(PSD )与卒中后焦虑(PSA )属于卒中后情感障碍,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

卒中后的焦虑和抑郁情绪除了会严重影响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外,更重要的是会导致患者出现不良的心境体验和躯体功能障碍,从而增加患者的死亡率和自杀率[2],因此对于PSD 及PAS 的治疗也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

现将近年来中西医在治疗卒中后抑郁焦虑方面的研究进行如下整理。

1 中医病因病机的认识
卒中后抑郁焦虑属“中风”、“郁证” 范畴,中风病的病因与内伤积损、情志过极、饮食不节、体肥痰盛等有关。

其基本病机为风阳上扰、直冲犯脑,致使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3]。

中医典籍上没有“焦虑”这一病症,《内经》记有“五郁”及其治疗法则,“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

”张仲景所著《金匿要略》中记载了百合病、妇人脏躁证及被后世称为“梅核气”的“咽中如有炙脔证”,初步确立了郁病的雏型。

至元代《丹溪心法》又丰富了该病的内容,且提出了“六郁学说”,即气郁、血郁、痰郁、火郁、湿郁、食郁,并认为六郁相互为因,以气郁为首,重要病理因素是气、血的郁滞。

对于PSD 和PSA 的中医病因病机的研究,现代各个医家也有不同的见解。

袁磊
[4]
等认为PSD
的发病演变规律过程与肝气郁结、气机不畅是其核心病机。

刘泰[5]等认为肾精亏损是卒中后抑郁其发病基础,肝气郁结则是其发病的根源。

李继安[6]等认为正气亏虚,痰瘀互结是PSD 的病理基础。

对于PSA 的病因病机,解珍珍[7]提出卒中后焦虑是在中风的病机基础之上,由于风、痰、火、
瘀交结,致使气血瘀滞化热,肝失条达,神明失静,而出现焦虑。

张镝[8]
提出胆腑
失用,胃气上逆,水谷不化,则痰热内生,
气机逆乱,使胆失决断所致。

2 现代医学的认识
PSD 是卒中后情感障碍中发病率最高的,有调查研究显示,目前PSD 的发生率为30%~50%[9],而PSA 仅此于PSD 位居第二,发生率为26.9%~28%[10]。

有研究者认为左侧额叶调节和产生积极情绪趋向行为,而右侧额叶调节和产生消极情绪和躲避行为[11]。

额叶脑电不对称性的模式可能是焦虑、抑郁的危险因素[12]。

3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的治疗卒中后抑郁焦虑状态的方法,有单药的应用,如三环类抗焦虑抑郁药(TCAs )、四环类抗焦虑抑郁药、单胺氧化酶抑制剂、选择性5-HT 再摄取抑制剂(SSRIs )。

临床常见的有帕罗西汀、西酞普兰、舍曲林等
[13]
,也有临床观察研究发现艾司西酞普
兰可有效改善卒中后抑郁焦虑共病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14]。

也有两种西药联合使
用,蔡玲伟[15]采用短疗程喹硫平联合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和焦虑可以减少单用氟西汀治疗过程中产生的一过性焦虑。

还有更多的中西药联合治疗方面的研究,以提高临床疗效,减轻药物副作用。

闫翌君[16]
等则采用舍曲林联合坦度螺酮治疗卒中后
老年抑郁及焦虑。

文永霞
[17]
等采用血府逐
瘀丸与参芪五味子联合舍曲林治疗卒中后焦虑抑郁状态,结果显示血府逐瘀丸与参芪五味子联合舍曲林治疗疗效优于单纯使用舍曲林,且安全性更高。

武钟毅[18]等通过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焦虑状态的临床研究发现其对脑卒中后抑郁焦虑状态不仅具有治疗作用,且起效较快、药物安全、副作用少。

赵景安[19]使用振源胶囊联合黛力新进行治疗,研究结果显示振源胶囊联合黛力新能
够有效改善脑卒中后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对神经功能的恢复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程琼[20]应用疏肝解郁胶囊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脑卒中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疗效显著。

4 非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多以心理干预治疗为主,对于不能完全接受药物治疗或者单纯药物治疗症状缓解不明显的患者,这时就需要辅以心理干预治疗[21]。

此外,还有采用神经反馈技术,通过对脑电参数的适应性训练,从而改善卒中后抑郁焦虑患者的情绪症状的方法进行治疗[22]。

而马将[23]等研究发现α波音乐可明显改善脑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以及认知功能,尤其是记忆力和注意力。

吴梅[24]等采用随机对照方法,选取卒中后抑郁焦虑患者进行集体康复训练,每周6d ,每次训练时间为40min ,包括肢体运动功能、神经功能、本体感觉、平衡和日常生活能力等五大方面的康复。

研究发现集体康复训练对于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自身日常生活能力(ADL )评分具有显著作用。

还有研究表明[25],利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 )的治疗方法刺激患者额叶部位,可明显缓解脑卒中后出现焦虑抑郁障碍患者抑郁、焦虑程度。

纪裕伟[26]等研究发现在西医常规药物康复治疗及中医通络熄风、活血安神、清热开郁的基础上增加情志疏导、情感宣泄、移情与借情、情志相胜法等情志调摄法治疗卒中后焦虑抑郁共病效果显著。

5 综合治疗
段君毅[27]等研究发现针刺十三鬼穴联合口服舍曲林,对于改善卒中后患者焦虑及抑郁症状疗效显著,单纯使用针刺与口服舍曲林之间的疗效并无显著差异。

连晓玲[28]则采用益气健脾方结合灸法治疗脑卒中后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结果显示在对脑卒中后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患者进行临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151
2018.03
中医中药
床治疗时采取益气健脾方结合灸法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李高峰
[29]
等研究发现西酞普兰具有降低机体
对去肾上腺素和多巴胺摄取等作用,配合认知行为干预疗法能够显著改善脑卒中后抑郁者焦虑情绪及生活质量效果,联合治疗效果显著。

6 结语
我国每年约有150~200万的新发脑卒中病人,年脑卒中死亡率达到(58~142)/10万人
[30]。

而卒中后致残率较高,躯体
功能康复过程时间长、费用高,还要承担着来自家庭与社会的负担,因此极易产生抑郁、焦虑情绪。

两种情绪也会互相作用,对卒中后躯体及心理康复造成不良的影响。

随着各项卒中后情绪障碍研究的深入,卒中后抑郁与焦虑也越来越多的被人们所重视,因此对于卒中后抑郁焦虑的治疗方面的研究也等待着我们继续进行。

(通讯作者:郭增元)
参考文献
[1]吴江,贾建平.神经病学(第3版)[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167.[2]F l a s t e r M ,S h a r m a A ,R a o
M.Poststroke depression:a re-viewemphasizing the role of p r o p h y l a c t i c t r e a t m e n t a n d s y n e r g y w i t h t r e a t m e n t f o r motor recovery[J].Top Stroke Rehabil,2013,20(2):139.
[3]张哲,蒋国卿,吕静静等.中
西医结合治疗卒中后抑郁的研究现状及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08):2715-2717.
[4]袁磊,杨进平,王敏玲.卒中后抑
郁病因病机[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J].2014,28(06):22-23.
[5]刘泰,钟洁.探析脑卒中后抑郁症
的中医病因病机[J].辽宁中医杂志[J].2011,38(10):1996-1998.[6]李继安,张树峰.中风后抑郁症的病
机分析和治疗[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08,15(05):29-30.[7]解珍珍.针刺治疗中风后焦虑
障碍72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2010,42(10):62-63.
[8]张镝.理气化痰、清胆和胃法治疗
脑卒中后焦虑症临床观察[J].新中医,2012,44(04):30-31.
[9]唐学梅,仇剑.卒中后抑郁的流行病
学及病因机制研究进展[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11,38:280-284.
[10]张菁,罗瑜,杨国平.脑电生物
反馈治疗脑卒中后焦虑障碍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1318-1320.
[11]S u t t o n S K , D a v i d s o n
RJ.Prefrontal brain electricala-symmetrypredicts the evaluation of affectivestimuli[J].Neuropsych ologia,2000,38:1723-1733.
[12]M o s c o v i t c h D A ,S a n t e s s o
DL,Miskovic V,et al.Frontal EEG asymmetry and symptom response tocognitive behavioral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socialanxiety d i s o r d e r [J ].B i o -l o g i c a l Psychology,2011,87:379-385.[13]周蕾等.卒中后焦虑的中西
医研究概况[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5,27(02):158-162.
[14]陈雪梅.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卒中后抑
郁焦虑共病的对照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04):99-100.[15]蔡玲伟.短疗程喹硫平联合氟
西汀治疗43例脑卒中后抑郁和焦虑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1):173-174.
[16]闫翌君,阎琳,马闯胜,乔建国.舍
曲林联合坦度螺酮治疗卒中后抑郁伴焦虑老年患者的疗效[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14):42-44.[17]文永霞,任红艳,苏丹丹,师宏宇.血
府逐瘀丸联合参芪五味子治疗卒中后焦虑抑郁状态的临床观察[J].宁夏医学杂志,2016,38(12):1200-1201.[18]武钟毅.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养
血清脑颗粒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焦虑状态的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7,26(19):110-112.
[19]赵景安.振源胶囊联合黛力新治疗脑
卒中后焦虑、抑郁疗效观察[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3(03):44-45.[20]程琼,庄文锦,刘君鹏,江小
琳.疏肝解郁胶囊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脑卒中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35):3949-3951.
[21]刘松怀.卒中后焦虑和抑郁
障碍的心理干预[J].中国卒中
志,2016,11(09):721-728.
[22]陆红宇,宋鲁平.神经反馈在卒中后
抑郁和焦虑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卒中杂志,2016,11(09):786-790.[23]马将,黄洁,韩振萍,贾子善,张
玲玲,梁娜.α波音乐对脑卒中后认知损害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6,37(03):285-288.
[24]吴梅,白钟飞,高丽锁.集体康复训
练对卒中后焦虑抑郁情绪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7,17(05):143-144+160.[25]孙乐羽,王利军.低频重复经颅
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焦虑抑郁共病的疗效[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13):75-76.
[26]纪裕伟,杨晓飞.中西医结合
加情志调摄法治疗卒中后焦虑抑郁共病的临床研究[J].河北医学,2014,20(11):1925-1927.
[27]段君毅,丁邦友,宗蕾.针刺
十三鬼穴为主治疗脑卒中焦虑抑郁共病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4,33(06):536-538.
[28]连晓玲.灸法配合益气健脾方治
疗脑卒中后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疗效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16):58-59.
[29]李高峰,张中良.西酞普兰联合认
知行为干预对58例脑卒中后抑郁焦虑患者与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06):110-111.
[30]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血管病
学组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指南撰写组.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2010)[J].中国临床医生,2011,39(11):68-74.
作者简介
葛红漫(1989-),女,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

本科(研究生在读),内蒙古医科大学,中医内科。

赵继业(1992-),男,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本科(研究生在读),内蒙古医科大学,中医内科。

郭增元(1964-),男,本文通讯作者,主任医师,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院脑病科主任,硕士研究生。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