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实务(中级)-复习方法与考试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复习指导
1.以教材为基准,熟悉内容,继而理解和记忆。
关注2015新教材、新变化
关注书上的例子
2.不要将时间过多花在各种讲义和辅导教材上,回归教材。
3.紧扣考试大纲,重点复习。
以大纲为线索,回顾相关内容。
4.重点章节(人群、领域),重点把握
5.适量做题
看书—做题—总结——做题
近几年的真题
书上的例子(举一反三)
社会出版社的练习题
真题练习
6.时间管理
忙人日记
每天至少固定2个小时左右看书和做题
二、考前准备
1.心里准备
适度紧张与过度紧张
自信心
2.物质准备
考试材料的准备:身份证、准考证、铅笔和橡皮
提前踩点
三、考试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和题型
2小时,60单选,20多选
平均1分钟1题
2.边做边涂卡/留出时间最后涂卡
3.排除干扰,抓住题干和题目中的核心词
四、不同题型及方法
1.题型
单选
ABCD四个选项,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多选
ABCDE五个选项,有2-4个正确答案,至少有一个错误的,错选不得分,少选得部分分。
注意多选题
全对:与答案一致
错选:多选
少选:漏选
没选:不要空,实在不会就猜
2.解题方法
(1)在单选中,如其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项内容相近或类似,或存在承接、递进关系,即这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项同时成立,则正确答案在这些选项之外。
(2)单选中,如出现一对内容相互对立的选项,则正确选项大多在这两个对立的选项中。
(3)多选中,如存在两对内容相互对立的选项,则从两对对立选项中选择一个选项作为正确选项
(4)多选中,如存在两对互近项或类似项,则均为正确选项
(5)注重题干中的关键词63 (6)排除法
六、复习策略
1.注意《初级能力》与《初级实务》的联系
《初级实务》考试注重实际操作,关注如何提升社会工作者开发案主潜能、整合环境资源、解决问题的实务能力。
当然,这种实务能力的培养,是建立在对社会工作价值理念、理论知识、实务方法和模式技能等内容的把握、理解和运用基础之上的。
可见,实务能力的培养是以能力为基础、实务为应用的综合培养。
因此,考生在复习《初级实务》时,一定要与《初级能力》相结合,要特别关注在《初级实务》中所出现的《初级能力》知识点,如危机干预、社会工作价值理论、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
在历年的考题中也出现过与《初级能力》相关的考题。
2.注意各章节之间的联系
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的身份或角色并不是单一的,如一名丧失听力的儿童,他(她)既是一名儿童又是一名残疾人,因此对于他(她)的需求、服务内容或服务方法了解需要考生跨章节进行学习。
因此,考生复习时,既要把握各章节之间的内在联系,又要把握每章各节之间的内在联系,切忌将各章节内容割裂理解。
3.注意一个知识点在多个章节出现的情况
由于服务对象身份或角色的多重性,某类服务对象会出现在多个章节中,如儿童、老年人等,因此在服务内容或服务方法上有个别知识点会反复出现在多个章节中,且每个章节对该知识点的阐述重点都有所不同。
如危机干预(第一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十三章)、老年人精神生活的需要(第四章、第八章)等。
因此,复习时,可尝试将每章节对该知识点的阐述综合在一起,以便还原该知识点的“全貌”,便于理解。
4.注意特殊服务对象的介入方法
由于各类服务对象的特点和需求具有差异性、特殊性,因此在实际服务过程中,除了采取三大直接方法(个案、小组、社区)及三大间接方法(行政、督导、研究)外,社会工作者还会因应服务对象特点及需求的特殊性,采用一些特殊的方法进行介入。
如对于儿童开展的“以家庭为中心的方法”及“儿童友好社区建设倡导的方法”;
对于残疾人开展的“社区康复”“社会康复”“职业康复”“教育康复”等;
对于妇女开展的“性别分析方法”“性别视角的妇女社会工作方法”等。
这些特殊的介入方法在历年考题中出现率较高,考生复习时,注意对这些特殊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5.注意对教材中出现的案例进行理解
考虑到部分考生没有社会工作专业背景,对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理论、价值观等内容缺乏系统的学习,建议这部分考生可结合课本每章的案例来进行理解。
而且从历年考题看,考题中所出现的部分案例也与材料中的案例相似,所以详细阅读教材中的案例也能帮助考生理解考题中的案例。
七、应试技巧
1.熟悉教材,沉着应考
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的《社会工作实务(中级)》是本科目考试的指导教材,需要考生对该教材全面复习,熟悉考试大纲规定的各知识要点,考试时做到胸有成竹,沉着应对。
2.严守理念,不偏方向
社会工作专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尊重、平等、价值中立、保密、案主自决、生命至上、促进社会公平等基本价值理念,这些价值观是社会工作的灵魂,体现了社会工作的专业操守和专业使命。
因此考生答题时,要在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指导下,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理论与
方法,分析案例中的具体问题,以问题解决为导向,设计相应的工作方案,以回应服务对象的需要。
在答题中不要出现有违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字眼或措施,否则会被视为不符合社会工作价值理念而被扣分,严重违背社会工作价值理念的答案或观点可能被判零分。
3.细读题干,答及所问
在案例分析题或方案设计题中,很多题型已经不再是笼统地提问“遇到什么问题”“如何处理”“拟定一个服务方案”,而是前面会给考生设一个理论限制或知识点限制,如:“社会工作者应采取哪些直接介入策略来调解矛盾?”“在本案例的预估阶段,社会工作者还应从小美与环境的互动层面收集哪些资料?”像这些提问方式都是给考生设定了答题限制的,如果不仔细审题,很有可能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答非所问。
所以在答此类题型时,一定要将限定词先解释清楚,再答具体的内容,这样就可以保证答题不偏题。
4.布局谋篇,思路清晰
社会工作实务全部是主观题,这就需要考生在答题时要认真布局谋篇,保证逻辑清晰,答题要点突出,才能得分高。
一般答案例分析题时,写了“答:”之后,要有一句开头语,最好的办法是将题干提问的那句话摘录下来,然后再用数字顺序将答题要点罗列出来。
答方案设计题时,一般也是分两个部分:一是问题的陈述与分析,说明服务对象面临的困境和需求;二是具体服务策略,这部分可以根据个案计划书、小组计划书、社区活动策划书等样式展开答题。
在布局谋篇上,还要提醒考生的是,在答题纸上,一定要按照题号顺序填写答案,不要自己擅自改动序号。
5.合理划时,确保答完
在答题过程中要合理划分每道题的答题时间,确保把每道题都答完。
从历年的考试题来看,社会工作实务考试一般由五个大题组成,前面四个是案例分析题,最后一个是方案设计题。
所以每道题的答题时间要合理划分,确保每道题都要答上。
千万不要因为某道题容易,又是自己熟悉的,自己就在那道题上洋洋洒洒,花费大量时间,结果没时间做其他的题,最后导致丢分。
也不要固守在一道难题上冥思苦想,浪费时间,建议先易后难,把自己会做的先做了,再来思考难一点的题,确保每一道题都有你的答案,这样得分概率就高一些。
6.注意细节,尽量完美
由于社会工作实务这个科目考试是主观题,因此在答题时还要注意一些细节,如字迹要工整,不要潦草,尽量少涂改,以保持卷面的整洁;答题过程中,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
另外,由于大家平时电脑打字多,写字机会少,在写字速度方面开始出现问题,所以建议考试前考生可以先练习一下写字的速度,避免因写字慢而答不完题目。
社会工作实务通过过程
儿童、青少年社工(与学校、矫正、家庭、社区社工交叉)
老年、妇女、残疾人社工
优抚安置、社会救助社工
医务、企业社会工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