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选择题练习试题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数学选择题练习试题答案及解析
1. 198×19 的积接近()
A .4000
B .7000
C .1000
【答案】
A
【解析】
用200替换198,20替换19进行估算,198×19≈200×20=4000,所以接近4000。

2.四亿五千万写作()
A.45000 B.450000000 C.45000000
【答案】
B
【解析】
根据整数的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即可。

四亿五千万写为450000000。

3.如果一个三角形一有一个钝角为92度,这个三角形是()
A.直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锐角三角形
【答案】
B
【解析】
钝角三角形的意义,即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做钝角三角形,大于90°小于180°的角叫做钝角,因为有一个钝角为92度,是钝角,所以为钝角三角形。

4.保留两位小数是8.90 的小数是()
A.8.999 B.8.849 C.8.895
【答案】
C
【解析】
保留两位小数,看第三位小数,四舍五入。

A保留两位小数是9.00,B保留两位小数是8.85,C 保留两位小数是8.90。

5.关于小数0.93的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9.3份
B.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100份,取其中的93份
C.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1000份,取其中的93份
【答案】B
【解析】0.93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100份,取其中的93份
6.3030.30这个数哪位上的零可以去掉?()
A.百 B.个 C.百分
【答案】
C
【解析】
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填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所以3030.30这个数百分位上的零可以去掉。

7. 5.07读作()
A.五点七 B.五点零七 C.五零七
【答案】
B
【解析】
根据小数的读法:整数部分按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字;
A为5.7,B为5.07,C是错误读法。

8.图书馆在剧院的东偏南30°方向500米处,那么剧院在图书馆的()
A.东偏南30°方向500米处B.南偏东60°方向500米处
C.北偏西30°方向50O米处D.西偏北30°方向500米处
【答案】D
【解析】根据位置的相对性可知,它们的方向相反,角度相等,距离相等.图书馆在剧院的东偏南30°方向500米处,那么剧院在图书馆的西偏北30°方向500米处。

9.下面每组三个角,不可能在同一个三角形内的是()
A.15度、87度、78度B.120度、55度、5度
C.80度、50度、50度D.90度、16度、104度
【答案】
D
【解析】
看三个角能否在一个三角形内,就看三个角的度数之和是否为180度,所以由此可以判断D不能再一个三角形内,因为三个角度之和大于180度。

10.下面图形是木条钉成的支架,其中最不容易变形的是()
A.
B.
C.
【答案】
C
【解析】
因为三角形的特性:具有稳定性。

所以最稳定的是带有三角形的,所以答案为C。

11.图形绕A点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是()
A.
B.
C.
【答案】A
【解析】C项是绕A点顺时针方向旋转180度得到的。

12.小明步行6小时走了40千米的路程,骑自行车沿原路返回刚好用2小时。

小明往返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

A.5千米
B.10千米
C.米
D.30千米
【答案】B
【解析】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千米/小时。

13.小明今年a岁,比叔叔小17岁,3年后,叔叔比小明大()。

A.20B.17
C.a+3D.a+17
【答案】B
【解析】无论几年后,小明与叔叔的年龄差永远不会改变,由此即可解决问题。

【考点】用字母表示数(1)。

总结:抓住二人的年龄差不变,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4.下列角度中,不能成为多边形内角和的是()。

A.600B.720C.900D.1080
【答案】A
【解析】∵多边形内角和公式为(n-2)×180
∴多边形内角和一定是180的倍数。

故选A。

15.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过两点可以画()条直线。

A.1条
B.2条
C.无数条
【答案】A
【解析】因为直线没有端点,无限长,所以通过一点可以作无数条直线;过两点能画一条直线。

16.在一个减法算式中,被减数比减数多50,差比被减数少70,被减数是()
A.170
B.120
C.20
D.240
【答案】B
【解析】根据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由被减数比减数多50即被减数﹣减数=差是50,即差=50;再根据差比被减数少70可求出被减数
50+70=120,
故选:B
17.两个加数的和是480,其中一个加是400,另一个加数是()
A.400
B.880
C.80
D.算不出来
【答案】C
【解析】用和480减去其中的一个加数400就是另一个加数
480﹣400=80;
答:另一个加数是80
故选:C
18.△+156﹣280=320,△=()
A. 196
B. 444
C. 404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156)﹣280=320,所以△+156=320+280,最后再用320+180减
去156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答案
320+280﹣156
=600﹣156
="444"
故选:B
19.一个小数减去它的一个计数单位,差是0.1,这个小数可能是()
A.1.1 B.0.1 C.0.11
【答案】C
【解析】【考点】小数的读写、意义及分类;整数的加法和减法.
分析:由小数的意义: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写作0.1,二位小数表示
百分之几,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写作0.01,再进行计算分析.于是可得:0.1+0.1=0.20,据此
解答即可.
解答:因为1.1是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写作0.1,于是可得1.1﹣
0.1=1,差不同;0.1就是一个计数单位,减去就是0了,差不同;0.11是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写作0.01,于是可得:0.11﹣0.01=0.1,差相同。

20.下面表示正方形的对称轴的图形,()图是错误的.
A. B. C.
【答案】C
【解析】【考点】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条数及位置.
分析:依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即在平面内,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
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据此即可进行选择.
解答:正方形的对称轴有4条,分别是过对边中点的直线和对角线所在的直线,所以选项A、B
符合题意,选项C不符合题意.
21. a÷b=c,下面等式中正确的是()
A.a=b×c B.b=a×c C.a=c÷b D.c=a×b
【答案】A.
【解析】根据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商,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因为:a÷b=c,
所以,a=b×c.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乘法、除法之间的关系以及除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22.从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可以画()条.
A.1 B.2 C.无数
【答案】A
【解析】根据平行的性质: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根据平行的性质得: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可以画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平行的性质,关键是正确理解和运用.
23.一个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位数.
A.3 B.4 C.3或4
【答案】C.
【解析】可用举例的方法举出几个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例子,再进行解答.
解答:解:10×10=100积是三位数,20×50=1000积是四位数,所以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故选:C.
点评:本题可通过举例的方法来进行解答,这是解答此类问题常用的方法之一.
24.下午3:30时,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
A.互相平行 B.互相垂直C.前面两种说法都不对
【答案】C
【解析】在3时30分时,时针指向3和4的中间,分针指向6,钟面上一个大格的度数为360°÷12=30°,所以时针与分针之间的夹角为:30°÷2+30°×2,计算之后判断.
解答:解:时针指向3和4的中间,分针指向6,
时针与分针之间的夹角为:
30°÷2+30°×2,
=15°+60°,
=75°.
因为75°是锐角;所以下午3:30时,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不平行也不垂直.
故选:C.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计算出时针与分针之间的夹角,再判断.
25.若A×40=360,则A×4=()
A.3600 B.360 C.36
【答案】C
【解析】根据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缩小10倍,那么积也会缩小10倍,据此选择即可.
解答:解:A×40=360,
A×4=36,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多少倍(0除外),积也会随之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26.小红的身高是80cm,小明的身高是1m45cm,小强的身高是1.32m,()最高.A.小红 B.小明 C.小强
【答案】B
【解析】把单名数,复名数都化成统一单位的单名数或复名数,再根据数值的大小进行比较、排列,即可确定谁最高.
解答:解:80cm=0.8m,1m45cm=1.45m,
因此1.45m>1.32m>0.8m,
即1m45cm>1.32m>80cm.
小明最高.
故选:B.
点评:不同单位的名数的大小比较通常是先化成相同的单位名数,再根据整数或小数或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进行比较.
27.下面各数中不要读出“零”的数是()
A.807.17B.270.05C.400.61D.301009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小数的读法.小数的读法:整数部分按整数的读法读,小数部分要依次读
出每个数.
解答:解:A、807.17读作:八百零七点一七,读一个零;
B、270.05读作:二百七十点零五,读一个零;
C、400.61读作:四百点六一,没有零;
D、301009读作:三十万一千零九,读一个零;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小数的读法的掌握情况.
28.(2015•柯城区)一个因数扩大6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
A.扩大6倍 B.不变 C.缩小6倍
【答案】A
【解析】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可知:一个因数扩大6倍,另一个因数不变,则积也扩大相同的倍数,即扩大6倍.
解答:解:一个因数扩大6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也扩大6倍.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积的变化规律的运用: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0除外),
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29.一个锐角和一个直角可以组成()
A.周角B.钝角C.平角D.不能确定
【答案】B
【解析】根据钝角、直角、锐角的含义可知:锐角是大于0°小于90°的角;钝角是大于90°小于180°的角;直角是等于90°的角;所以直角+锐角=钝角;解答即可.
解:根据钝角、直角、锐角的含义可知:直角+锐角=钝角;
故选:B.
【点评】解答此题应根据各种角的定义进行分析判断.
30.下面几组直线,互相垂直的是()
A. B. C.
【答案】C
【解析】根据平行线和垂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当两条直线相
交成90度时,这两条直线就互相垂直;据此解答即可.
解:A、互相平行,
B、有一组互相平行的直线;
C互相垂直.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平行和垂直的定义.
31.一个圆形花圃,每隔3米放一盆花,一共放了12盆花,花圃周长是()米.
A.33 B.36 C.39
【答案】B
【解析】围成圆圈摆花盆时,花盆数=间隔数,所以这里一共有12个间隔,每个间隔的长度是3米,根据乘法的意义即可解答.
解:12×3=36(米),
答:花圃周长是36米.
故选:B.
【点评】此题属于植树问题中的围成圆圈植树时:抓住间隔数=植树棵数,即可解答.
32.把2升的水倒入容量为250毫升的杯中,可倒()杯.
A.4 B.8 C.10
【答案】B
【解析】要求可以倒几杯,也就是求1升里面有几个250毫升,用除法计算.
解:1升=1000毫升
2升=2000毫升
2000÷250=8(杯)
答:可倒8杯.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
33.从正面观察,所看到的图形是()
A. B. C.
【答案】B
【解析】观察图形,从正面看到的图形只有1行,是3个正方形,由此即可进行选择.
解:根据题干分析可得,从正面看到的是,
故选:B.
【点评】本题是考查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体.意在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
34.□48÷56的商是两位数,□里的数有()种填法.
A.2 B.3 C.4
【答案】C
【解析】被除数是三位数,除数是两位数,如果商是两位数,就说明被除数前两位上的数比除数大或相等,算式中的除数是56,所以□4>56,所以□里面可以填6、7、8、9.
解:根据题干分析可得:要使它们的商是两位数,□4>56,所以□里面可以填6、7、8、9,共有4种不同的填法.
故选:C.
【点评】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被除数的前两位数字大于或等于除数,商就是两位数,小于除数,商就是一位数.
35.一个因数末尾有两个0,积的末尾至少有()个0.
A.两个 B.三个 C.四个
【答案】A
【解析】根据题意,假设一个因数是100,另一个因数是8或30,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解:假设一个因数是100,另一个因数是8或30;
100×8=800;100×30=3000;
800的末尾有2个0,3000的末尾有3个0;
所以,两个因数相乘,一个因数的末尾有两个0,积的末尾至少有2个0.
故选:A.
【点评】根据题意,用赋值法能比较容易解决此类问题.
36.最大的五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多()
A.1 B.89999 C.98999
【答案】C
【解析】最大的5位数为99999,最小的4位数为1000,求最大的五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多多少,用减法:99999﹣1000=98999.
解:最大的5位数为99999,最小的4位数为1000,
99999﹣1000=98999
答:最大的五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多.
故选:C.
【点评】本题要在了解自然数的排列组成及数位知识的基础上完成.
37. 4.5里面有()个0.1.
A.5 B.45 C.4
【答案】B
【解析】求0.45里面有几个0.1,用“0.45÷0.1”解答即可.
解:0.45÷0.1=45
故选:B.
【点评】解答此题应根据求一个数里面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解答.
38.9时整,分针和时针组成的角是;6时整,分针和时针组成的角是;4时整,分针和时针组成的角是
A.30°B.120°C.90°D.180°.
【答案】CDB
【解析】钟面上每个格子对应的圆心角是360°÷60=6°,9时整时,时针和分针之间的格子数是15个;6时整时时针和分针之间的格子数是30个;4时整,分针和时针之间的格子数数20个,求出角的度数即可.
解:360°÷60×15=90°;
360°÷60×30=180°;
360°÷60×20=120°
故选:C;D;B.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求出时针和分针之间的格子数,再根据每个格子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求出度数.
39.在计算器中,哪个鍵是用来清除数据的()
A.ON B.OFF C.CE
【答案】C
【解析】在电子计算器上,CE键是清除键,据此解答即可.
解:在计算器中,CE鍵是用来清除数据的.
故选:C.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计算器各部分的功能.
40.只使用一副三角板,可以画出()度的角.
A.25B.115C.125D.135
【答案】D
【解析】一副三角板,一个三角板的角有30°、60°、90°,等腰直角三角板的角有45°、90°,用它们进行拼组,看拼出的度数.
解:一副三角尺中的角的度数分别是30°,45°,60°,90°;
所以30°+45°=75°;
90°+45°=135°;
60°+45°=105°;
90°+60°=150°;
故选:D.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正确记忆三角板上各个角的度数.
41.试商时,如果余数比除数大,应该把商()
A.调大 B.调小 C.不变
【答案】A
【解析】试商时,如果余数比除数大,说明商得太小了,应该把商调大.
解:试商时,如果余数比除数大,应该把商调大;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除法的计算方法,试商时,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如果余数比除数大,说明商
得太小了,应该把商调大.
42.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线段有两个端点B.射线有一个端点
C.直线没有端点D.有一个角的边长是50米
【答案】D
【解析】根据直线、射线和线段的含义:线段有2个端点,有限长,可以度量;射线有一个端点,无限长;直线无端点,无限长;
根据角的含义: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围成的图形叫做角;据此解答即可.
解:因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只有一个端点,二者都不能量得其长度;
而线段有两个端点,能量得长度.
所以“有一个角的边长是50米”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选: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直线、射线和线段的定义.
43.看图所示,计算教室面积的正确列式是()
A.(250+18)÷4B.250÷4﹣18C.(250﹣18)×4D.(250﹣18)÷4
【答案】D
【解析】知道礼堂面积是250平方米,礼堂面积比教室面积4倍还多18平方米,等量关系式是;教室面积×4+18=礼堂面积,所以教室面积=(礼堂面积﹣18)÷4,把数代入计算即可解答.
解:(250﹣18)÷4
=232÷4
=58(平方米)
故选:D.
【点评】解答此题要知道教室面积×4+18=礼堂面积这一关系式,再用加减乘除法的互逆关系解答.44.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
A.四位数
B.五位数
C.四位数或五位数
【答案】C
【解析】略
45.大于0.4小于0.5的数有()个.
A.1 B.3 C.无数
【答案】C
【解析】大于0.4、小于0.5的数有无数个,因为在0.4和0.5之间还有两位数、三位数、四位数、五位数…,据此解答.
解:大于0.4、小于0.5的数有无数个.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在两个小数之间的数有多少,要明确题意中所给的数的范围,再进行选择.
46.下面三组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的是()
A. B. C.
【答案】C
【解析】根据三角形的特性: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的差一定小于第三边;进行解答即可.
解:A、3+3>5,5﹣3<3,所以能围成三角形;
B、4+4>4,所以能围成三角形;
C、3+3=6,所以不能围成三角形;
故选:C.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三角形的特性进行分析、解答.
47. 350×80的积末尾有()个0.
A.2B.3C.4D.5
【答案】B
【解析】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求出350×80的积,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解:350×80=28000;
28000的末尾有3个0;
所以,350×80的积末尾有3个0.
故选:B.
【点评】求两个数的积的末尾0的个数,可以先求出它们的乘积,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48.把8.5改写成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的数是()。

A、8.500
B、8.050
C、8.005
【答案】A
【解析】略
49.任何一个三角形至少有()个锐角。

A、1
B、2
C、3
【答案】B
【解析】略
50.已知甲数是15.6,比乙数多3.9,乙数是多少? 正确的算式是()。

A.15.6-3.9
B.15.6+3.9
C.15.6-3.9+15.6
【答案】A。

【解析】根据题意可以知道甲数是大数,乙数是小数,3.9是甲、乙两数的差。

因为小数=大数-差,所以乙数=甲数-差,即乙数=15.6-3.9。

51.估一估,下列各算式中,积比2000大一些,比4000少得多的算式是()。

A.82×99
B.34×98
C. 51×42
【答案】C
【解析】略
52.以一点为端点,可以作出()
A.一条射线 B.两条射线 C.无数条射线
【答案】C
【解析】根据射线的特点:有一个端点,无限长;可以得出由一点可以引出无数条射线,由此解答即可.
解:以一点为端点,可以作出无数条射线;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射线的特点.
53.过直线外一点向已知直线做垂线,同一个平面内可以作()
A.2条 B.无数条 C.1条
【答案】C
【解析】过直线外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据此解答.
解:由分析可知:过直线外一点可以画一条这条已知直线的垂线;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过直线外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知识的掌握情况.
54.用一个3倍的放大镜看一个30度的角,看到的角的度数是()
A.30度 B.15度 C.90度
【答案】A
【解析】角的度数的大小,只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所以用一个放大3倍的放大镜看一个30度的角,仍然是30度.
解:用一个放大3倍的放大镜看一个30度的角,看到的是仍是30度的角;
故选:A.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掌握放大镜的特性,只改变边的长度,而不能改变角的两边叉开的大小.
55.下面三个算式中的结果最大.
①800﹣60×12+8
②(800﹣60)×(12+8)
③(800﹣60)×12+8.
【解析】①先算乘法,再算减法,最后算加法;
②先同时计算两个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和加法,再算括号外的乘法;
③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括号外的乘法,最后算加法;
由此求出各个算式的结果,再比较即可.
解:①800﹣60×12+8
=800﹣720+8
=80+8
=88
②(800﹣60)×(12+8)
=740×20
=14800
③(800﹣60)×12+8
=740×12+8
=8880+8
=8888
88<8888<14800
算式②的结果最大.
故答案为:②.
【点评】解决本题关键是找清楚各个算式的运算顺序求出结果,再比较.
56.一个数是由3个万、6个百组成的,这个数读作()
A.30600B.三千零六百C.三万零六百D.三万六千
【答案】C
【解析】读多位数的方法是先把这个多位数分级,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往下读,读万级时,按个级的读法去读,只要在后面再加上级的单位“万”,每级开头或中间有一个0,或者连续有几个0的,都只读一个零,级的末尾所有0都不读出来.
解:一个数由3个万、6个百组成,这个数写作:30600,
读作:三万零六百.
故选:C.
57.如图中,∠1的度数是(),∠2的度数是()。

A.95度
B.105度
C.115度
D.35度
【答案】C、D
【解析】由图意得出:∠2和145°角组成一个平角,即可求出∠2的度数;又因为∠1、∠2和30°角组成一个平角,即可求出∠1的度数。

解:∠2=180°-145°=35°;∠1=180°-30°-35°=115°。

故选:C、D。

58. [3920-(56+42×16)]÷28的运算顺序正确的是()。

A.减→加→乘→除
B.乘→加→减→除
C.乘→除→加→减
D.减→乘→加→除
【答案】B
【解析】解:按照先算小括号里面的乘法,再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然后算中括号里面的减法,最后算括号外面的除法顺序。

59.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了12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8小时可行驶多少千米?正确列式是()A.120÷2×8 B.120÷8×2 C.120÷(8×2)
【答案】A
【解析】照这样的速度,说明这辆汽车的速度不变,先用2小时行驶的路程除以2小时,求出汽车的速度,再乘上8小时,即可求出8小时可行驶多少千米.
解:120÷2×8
=60×8
=480(千米)
答:8小时可行驶480千米.
故选:A.
【点评】解决本题先根据速度=路程÷时间,求出不变的速度,再根据路程=速度×时间求解.
60.把一个三角形纸片剪成两个小三角形,每个小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答案】C。

【解析】略
61.根据图示,计算“?“处的数,所列综合算式正确的是()
A.(199+17)÷3-2
B.(1994+17)×3+2
C.(199-17)÷3-2
D.199-17÷3+2
【答案】A
【解析】略
62.下面的图形中,阴影部分面积不是整个图形面积的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②③④⑤
【答案】C
【解析】略
63. 5个鸡蛋约重()
A.250千克 B.250吨 C.250克
【答案】C
【解析】略
64. 23+49+51=23+(49+51)运用了()。

A.加法交换律B.加法结合律
C.乘法交换律D.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答案】B
【解析】加法结合律: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如:a+b+c=a+
(b+c),本题可以根据加法结合律先计算后面两个数,便可以简便运算。

解:23+49+51=23+(49+51)运用了加法结合律计算;故选:B。

65.一个物体从正面看是,从右面看是,从上面看是,这个物体是()。

A. B. C.
【答案】B
【解析】
解:根据从不同方向看到的物体的面不同进行解答,由题干分析可知,答案为B。

66.学籍号2008022007说明这个学生是( )入学。

A.2007年B.2008年C.2006年D.2002年
【答案】B
【解析】入学年份一般在学籍号的前几位。

因此要选B.
67.一个三角形中,一个内角的度数等于另外两个内角的和的2倍,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A.锐角 B.直角 C.钝角
【答案】解:设另外两个角的度数之和是x度,则第三个角的度数就是2x,根据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可得:
x+2x=180,
3x=180,
x=60,
60×2=120(度),最大的角是120度,是钝角,所以这个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故选:C.
【解析】如果三角形一个内角的度数等于另外两个内角的度数和的2倍,那么第三个内角就是最
大角,设另外两个角的度数之和是x度,则第三个角的度数就是2x,根据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可得:x+2x=180,由此求出x的度数,再根据三角形的分类进行解答.
本题的关键是求出三角形的最大角,然后根据三角形的分类确定其形状
68.甲乙两个内河港口相距240千米,拖船顺水每时航行10千米,逆水每时航行8千米。

在甲乙两港之间往返一次需要多少时间?正确算式是( )。

A.240÷(10+8)
B.240÷10+240÷8。

【答案】B
【解析】本题应分别计算往返的时间,然后相加。

69.下面三个数中最接近10亿的数是()
A.10.1亿 B.9.99亿 C.99999万
【答案】解:99999万=9.9999亿;
9.99亿<9.9999亿<10.1亿;
因为9.9999亿与10亿相差1万; 10.1亿与10亿相差1千万;
所以9.9999亿最接近10亿。

故选:C。

【解析】首先把C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然后把四个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再来比较“谁”最接近10亿;也可以用四个数分别与10亿相减,差最小的最接近10亿.
70.把6改写成以0.01为计数单位的数是()。

A.0.05B.0.50C.9.00D.8.010
【答案】C。

【解析】把6改写成以0.01为计数单位的数就是把它变成两位小数,在不改变原数大小的情况下,只有在小数的末尾添上2个“0”,即:6=6.00,因此选C。

71.五千零六万的正确写法是()
A.5006000 B.50060000 C.50000006
【答案】B
【解析】
A读作五百万六千,B读作五千零六万,C五千万零六,选B。

72.下面各数中,一个零也不读出来的数是()
A.20002000 B.20000200 C.20020000
【答案】A
【解析】根据整数中“零”的读法,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余数位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A读作二千万二千,B读作二千万零二百C二千零二万。

73.某小学为了便管理,为每个学生编号,设定末尾用1表示男生,用2表示女生;例如“0312321”表示“2003年入学的一年级二班的32号同学,该同学是男生”.现在李华的编号为“0131032”,下列关于李华的有关信息,正确的是()
A、李华是2001年入学的三年级一班的32号同学,该生是女同学
B、李华是2001年入学的一年级三班的3号同学,该生是女同学
C、李华是2001年入学的三年级一班的3号同学,该生是女同学
【答案】C
【解析】解:“0131032”前两位是01,表示是2001年入学,第三位数字“3”表示是三年级;
第四位数字“1”表示的是一班;
第五六位数字“03”表示的是3号;
最后一位数字“2”表示的是女生.
即“0131032”表示“2001年入学的三年级一班的3号同学,该生是女同学;
故选:C.
【分析】前两位数字表示的是入学年份,第三位数字表示是年级,第四位数字表示的是班级,第
五六位数字表示的是序号,最后一位数字表示的是性别,用1表示男生,用2表示女生,由此求解.
74.用一个放大10倍的放大镜看一个50°的角,看到的角是()
A、50°
B、500°
C、100°
【答案】A
【解析】解:用放大镜看角时,放大的是角的边,不改变角的形状,根据角的大小与边长无关可
知角的度数不会改变.
所以用放大10倍的放大镜看一个50度的角,看到的度数仍是50度.
故选:A.
【分析】用放大镜看角时,放大的是角的边,不改变角的形状,根据角的大小与边长无关可知角
的度数不会改变.用放大镜看角,很容易错误认为角的度数会被放大相同倍数,关键要学生理解
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也要认识到一个普遍规律:放大镜只改变物体大小,不改变物体形状,对角而言只是一种图形,既然形状不变,角度也不会改变.
75.下列图形高的画法正确的是()
A、
B、
C、
【答案】 C
【解析】A,B都不是规则图形,所以不存在底和高的概念。

【分析】通过图像的观察可得出答案,本题考查的是作平行四边形的高。

76.下列几种情况,两条线互相垂直的是()
A、两条直线相交
B、不平行的两条直线
C、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
【答案】C
【解析】相交成直角的两条直线是互相垂直的直线,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直线、线段和射线的认识进行解答.
77.下面错误的算式是()
A、15﹣0
B、15×0
C、1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