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文性角度看奥巴马上海演讲

合集下载

分析奥巴马就职演说的文体特征

分析奥巴马就职演说的文体特征

分析奥巴马就职演说的文体特征第一篇:分析奥巴马就职演说的文体特征奥巴马的就职演说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世人的关注。

本文试着从语法层面、词汇层面和语义层面三个层次来揭示奥巴马就职演说的文体特征。

使用文体分析的方法来分析就职演说,可以帮助听众更好地在理论层面上理解这篇演说。

就职演说;文体分析;文体特征引言利用文体学来分析文本的特征,不仅使读者明白文本的意义而且便于我们挖掘文本的美学价值。

文体学创立之初,研究者们多用文体学来分析文学作品,如小说,诗歌和戏剧等。

文体学分为广义文体学和狭义文体学,前者研究包括文学文体在内的各种文体,后者也称文学文体学,主要研究文学文体。

本文分析奥巴马就职演说的文体特征,属于广义文体学的范围。

演讲者会努力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听众的支持,这是公共演说的主要目地。

徐有志认为在公共演说中,说服听众既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困难的。

为了让人们领会公共演说的魅力,本文将从三方面来分析奥巴马就职演说的文体特征。

语法层面在非正式的演讲中,演讲者多采用短句来增强演讲者的说服力。

在奥巴马这种正式的就职演说中有多种长短不一的句子,最长的句子长达49 个单词,如果演讲者中间停顿适当的话,长句也并不难理解。

而最短的是“Yes we can!”而它却得到了现场听众最强有力的回应,这个短句已成为当前最为流行的短句之一。

在演讲中适当交替使用长短句,可以激发听众的感情,并引起说话者同听话者的共鸣。

此外,奥巴马还选用了不同类型的句子,如陈述句祈使句和反问句等。

奥巴马的“This is our chance to answer that call.This is our moment.This is our time.”便运用了这种强有力的陈述句。

奥巴马还多次使用了以“Let us”引导的祈使句,祈使句的有效使用可在短时间内把听众的情绪调动起来,让他们去支持演讲者的政策。

相比之下,疑问句在演讲中出现的频率较小,但如果演讲者能够正确的使用,便会得到很好的效果。

奥巴马上海演讲稿

奥巴马上海演讲稿

奥巴马上海演讲稿篇一:奥巴马上海复旦大学演讲稿奥巴马上海复旦大学演讲稿PRESIDENT OBAMA: Good afternoon. It is a great honor for me to be here in Shanghai, andto have this opportunity to speak with all of you. I'd like to thank Fudan University's President Yang for his hospitality and his gracious welcome. I'd also like to thank our outstanding Ambassador, Jon Huntsman, who exemplifies the deep ties and respect between our nations. I don't know what he said, but I hope it was good. (Laughter.)奥巴马总统:你们好。

能够有机会在上海跟你们大家交谈,我深感荣幸。

我要感谢复旦大学的杨校长,感谢他的款待和热情的欢迎。

我还要感谢我们出色的大使洪博培,他代表了我们两国之间的深远联系和相互尊重。

我不知道他刚才说什么,但是希望他说得不错。

(笑声)What I'd like to do is to make some opening comments, and then what I'm really looking forward to doing is takingquestions, not only from students who are in the audience, but also we've received questions online, which will be asked by some of the students who are here in the audience, as well as by Ambassador Huntsman. And I am very sorry that my Chinese is not as good as your English, but I am looking forward to this chance to have a dialogue.我今天准备先做一个开场白,但我真正希望做的是回答问题,不但回答在座的学生提出的问题,同时也回答从网上提出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由在座的一些学生和洪博培大使代为提出。

奥巴马上海演讲的文体分析

奥巴马上海演讲的文体分析

三 、奥 巴马上海演讲句子的文体特征
句 子 连 接 着 词 汇 和 段 落 层 面 ,不 同语 篇 的句 子 具 有 不 同的文体特征 。句 子长度 ,动词时态和句子 结构都是分析 句 子 文体 特 征 的依 据 。 首先 ,奥巴马上海演讲共有2 9 个单词 ,共有9 个句 21 7 子 ,平均句长约为2 . 个单词。根据L e h S o t 36 e c h r ,英语的
次 ) 。 由此 可 见 , 奥 巴 马 在 演 讲 中一 直 在 强 调 中美 共 同 的 利 益 , 中美 关 系 的发 展 以及 加 强 中美 合 作 的必 要 性 , 这 样 就揭示 了奥 巴马上海演讲 的主要 目的之一 :稳 固和 促进 中

平均句长为 1. 个单词 ,奥巴马上海演讲要 比平均句 长多 76 6 个单词 。其中句长超过2 个词 的共有5 句,超过5 个词的 0 8 O 有5 。长句子的使用 是政 治演讲中在句 子层 面上一个显著 句 的文体特征 ,这篇 演讲也不例外 。这样 ,不仅使 演讲包含 了更 多 的信 息 ,提 高 了语 言 表 达 的逻 辑 性 、 准 确 性 和 可 信 度,而且提升 了语言表达 的正式程度和标准程度 。 其次 ,奥巴马上海演讲共用 了6 次 一般 现在时 ,2 次 5 6 般过去时,l次现在完成时和8 0 次一般将来 时。奥 巴马在 演讲 中主要描述 了中美在贸易 、政治和交流 等方 面的现状

以及美 国的核 心价 值观,所 以在演讲 中需要 大量使用一般 现在时。 然后 ,本 篇演 讲句子结构相 当丰 富,既有简单句和并 列句 ,又有复 合句和并列复合句 。和一般 性会话相 比,奥 巴马 上 海 演 讲 中 并 列 句 和 复 合 句 使 用 相 对 较 多 , 有 些 复 合 句结构 比较 复杂。采用复杂的句式 ,既可以更大限度地传 递准确全 面的信 息,又能够提高演讲 的正式程度 ,引起读

奥巴马总统就职演说辞的修辞赏析与翻译

奥巴马总统就职演说辞的修辞赏析与翻译

奥巴马总统就职演说辞的修辞赏析与翻译2009年1月20日,美国首位黑人总统巴拉克奥巴马宣布就任,他激动地讲出了令人难忘的就职演说词“I have come here today,to assume the solemn responsibility that you have placed upon me.”[1]以下是对奥巴马总统就职演说词的修辞赏析:从字面上来看,“I have come here today,to assume the solemn responsibility that you have placed upon me”可以理解为“今天我来了,来担负你们赋予我的庄严责任”。

这里包含了两个重要成分:一是他“已经来了”,凭借这句句子,他表明了自己的决心与意志;二是“你们赋予我的庄严责任”,凭借这句句子,他表明了自己对者责任的认可,以及对自身使命的认真对待。

第一句话“I have come here today”中的“come”所暗含的语义是“改变”,表明奥巴马的总统任期的开端,同时也意味着美国社会发生了积极的变化,就此而言,这也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时刻;而后一句话“the solemn responsibility that you have placed upon me”中的“solemn responsibility”的语义是“庄严的责任”,意在表明就职至总统之位需要认真对待,同时也表达了对所承担之重任的尊敬。

结合以上句子,可以推断出奥巴马总统就职演说中的修辞情景,也就是奥巴马在接受美国首位黑人总统的任命之际,他表明了自己的决心与意志,以及对自身使命的认真对待。

结合以上对奥巴马总统就职演说词的修辞赏析,以下是对其中“I have come here today,to assume the solemn responsibility that you have placed upon me”的中文翻译:“我今天来到这里,来接受你们赋予我的庄严责任。

(中英文本)奥巴马在上海与中国青年对话会的演讲

(中英文本)奥巴马在上海与中国青年对话会的演讲
(中英文本)奥巴马在上海与中国青年对话会的演讲
Nong hao! Good afternoon. It is a great honor for me to be here in Shanghai, and to have this opportunity to speak with all of you. I'd like to thank Fudan University's President Yang for his hospitality and his gracious welcome. I'd also like to thank our outstanding Ambassador, Jon Huntsman, who exemplifies the deep ties and respect between our nations. I don't know what he said, but I hope it was good. (Laughter.)
侬好!诸位下午好。我感到很荣幸能够有机会到上海跟你们交谈,我要感谢复旦大学的杨校长,感谢他的款待和热情的欢迎。我还想感谢我们出色的大使洪博培,他是我们两国间深厚的纽带。我不知道他刚才说什么,但是希望他说得很好。
What I'd like to do is to make some opening comments, and then what I'm really looking forward to doing is taking questions, not only from students who are in the audience, but also we've received questions online, which will be asked by some of the students who are here in the audience, as well as by Ambassador Huntsman. And I am very sorry that my Chinese is not as good as your English, but I am looking forward to this chance to have a dialogue.

奥巴马上海演讲稿中文版-演讲致辞模板

奥巴马上海演讲稿中文版-演讲致辞模板

奥巴马上海演讲稿中文版上提出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由在座的一些学生和洪博培大使代为提出。

很抱歉,我的中文不如你们的英文,但我期待着这个和你们对话的机会。

这是我首次访问中国,看到你们壮丽的国家,我感到很兴奋。

在上海,我们看到了全球瞩目的发展——高耸的大厦、繁忙的街道、创业的动态。

这些都是中国步入21世纪的迹象,让我感到赞叹。

同时,我也期盼看到向我们展现中国悠久历史的古迹。

明天和后天我会在北京,希望有机会看到壮观的故宫和奇迹般的长城。

的确,这是一个既有丰富的历史,又对未来的希望充满信心的国家。

我们两国的关系也是如此。

毫无疑问,上海在美中关系史上是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城市。

正是在这里,37年前发布的《上海公报》(shanghai munique)开启了我们两国政府和两国人民接触交往的新篇章。

然而,美国与这个城市以及这个国家的纽带可以追溯到更久远的过去,直至美国独立初期。

1784年,我们的建国之父乔治?华盛顿主持了“中国女皇号”(empress of china)的下水仪式。

这条船前往中国海岸,寻求与清朝通商。

华盛顿希望看到这条悬挂美国国旗的船前往世界各地,与像中国这样的国家缔结新的纽带。

这是通常的美国人的愿望——希望达到新的地平线,建立新的、互利的伙伴关系。

在此后的两个世纪中,历史洪流使我们两国关系向许多不同的方向发展,但即使在动荡的岁月中,两国人民也抓住机会发展了深入的、甚至极不平凡的关系。

例如,美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二战期间,美国飞行员在中国上空被击落后,中国公民冒着失去一切的危险护理他们。

参加过二战的中国老兵仍然热情欢迎故地重游的美国老兵,他们曾经在那里作战,帮助中国从占领下获得解放。

近40年前,简单的乒乓球比赛带来了两国关系的解冻,使我们两国建立起另一种。

这种接触令人意外,但却恰恰促成了其成功,因为尽管我们之间存在许多分歧,但是我们共同的人性和共同的好奇心得以从中显现。

正如一位美国乒乓球队员在回忆对中国的访问时所说:“那里的人民和我们一样??这个国家和美国有许多相似之处,也有很大区别。

奥巴马总统就职演讲辞的文体风格赏析

奥巴马总统就职演讲辞的文体风格赏析

排比是一种句法修辞手段。它是把结构相同、意义并重、语气 一致的词、短语、句子、甚至段落排成串,形成一个整体。例如:“Ⅱ
(]F转第40页) 38
8UlllglOn…,Let
118
remember
万 方数据ຫໍສະໝຸດ 青耳文学家2009 g-第8期|"'II-I-I
I——■—一
是,基于交际需要的语言变异不仅不妨碍语言的相对稳定,而且有 助于语言的新陈代谢,有助于语言的发展。因此,面对新兴的语言 现象,只要运用得当,不影响意思的表达以及对语义的理解,就应 当允许其存在一段时问.然后视其发展情况,采取适宜的规范策
追随。例如:“But 1 will always be honest with you about t}le chal-
lenges
we
…,。。-Let's resist…,Let's remember…。 此旬言有尽而意无穷。听众感受到的是听到的言语所包含 的更多的情感和寓意。然而,短句具有强调和突出的功能,能够吸 引听众的注意力。在奥巴马总统就职演说辞,短句的恰当使用使其 演讲简明易懂,例如:“This
“we rise
there who still
doubts…who still wonde瑙…”等
or
fall船one nation…”
充分体现了其悉心的洞察力和概括能力.以及实现其伟大计划的
“…the best of times and the darkest of hours・・・”
蓬勃朝气。而“…‰rock
如:Let"s resist the temptation
and pettiness
to
fall back
on
the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上海与中国青年对话演讲稿(中英文对照)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上海与中国青年对话演讲稿(中英文对照)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上海与中国青年对话演讲中文全文中文:你们好。

能够有机会在上海跟你们大家交谈,我深感荣幸。

我要感谢复旦大学的杨校长,感谢他的款待和热情的欢迎。

我还要感谢我们出色的大使洪博培,他代表了我们两国之间的深远联系和相互尊重。

我不知道他刚才说什么,但是希望他说得不错。

(笑声)我今天准备先做一个开场白,但我真正希望做的是回答问题,不但回答在座的学生提出的问题,同时也回答从网上提出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由在座的一些学生和洪博培大使代为提出。

很抱歉,我的中文不如你们的英文,但我期待着这个和你们对话的机会。

这是我首次访问中国,看到你们壮丽的国家,我感到很兴奋。

在上海,我们看到了全球瞩目的发展——高耸的大厦、繁忙的街道和如火如荼的商业活动。

中国迈向21世纪的这些景象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同时,我也期盼看到向我们展现中国悠久历史的古迹。

明天和后天我会在北京,希望有机会看到壮观的故宫和被誉为“奇迹”的长城。

的确,这是一个既有丰富的历史,又对未来的希望充满信心的国家。

我们两国的关系也是如此。

毫无疑问,上海在美中关系史上是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城市。

正是在这里,37年前发布的《上海公报》(Shanghai Communique)开启了我们两国政府和两国人民接触交往的新篇章。

然而,美国与这个城市以及这个国家的纽带可以追溯到更久远的过去,直至美国独立初期。

1784年,我们的建国之父乔治·华盛顿派遣“中国女皇号”(Empress of China)驶往中国海岸,寻求与清朝通商。

华盛顿希望看到这条悬挂美国国旗的船前往世界各地,与像中国这样的国家建立新的关系。

这是美国人一贯的愿望——希望与新的国家建立新的、互利的伙伴关系。

在此后的两个世纪中,历史洪流使我们两国关系向许多不同的方向发展,但即使在动荡的岁月中,两国人民也抓住机会发展了深入的、甚至极不平凡的关系。

例如,美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二战期间,美国飞行员在中国上空被击落后,中国公民冒着失去一切的危险护理他们。

奥巴马上海复旦演讲 中英对照

奥巴马上海复旦演讲 中英对照

The President’s Town Hall in Shanghai(奥巴马上海复旦演讲)Hello, ladies and gentlemen, good afternoon. I am very honored to have the chance to go to Shanghai to talk with you, I would like to thank Fudan University Yangjiao Zhang, for his hospitality and warm welcome. I would also like to thank our excellent ambassador Hongbo Pei, he is our strong tie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I do not know just what to say, but I hope that he very well.诸位下午好。

我感到很荣幸能够有机会到上海跟你们交谈,我要感谢复旦大学的杨校长,感谢他的款待和热情的欢迎。

我还想感谢我们出色的大使洪博培,他是我们两国间深厚的纽带。

我不知道他刚才说什么,但是希望他说得很好。

Today I prepare such, do first a introduction, I really want do is answering here problem not only answered here student problems also available online get some problems from here some students and Hongbo Pei Ambassadors behalf questions. I am sorry, my English is far better than your English, so I look forward to a dialogue with you. This is my first visit to China, I saw the breadth of the country that you feel very excited. Here in Shanghai, we have seen remarkable growth, high-rise towers, busy streets, as well as entrepreneurial spirit. These are all signs of China entered the 21st century, let me praise. At the same time I am also eager to see us show the Chinese ancient monuments, tomorrow and the day after tomorrow I will go to Beijing to see magnificent Forbidden City and the breathtaking Great Wall, the country only has a rich history, there are high hopes for the future belief.我今天准备这样,先做一个开场白,我真正希望做的是回答在座的问题,不但回答在座的学生问题,同时还可以从网上得到一些问题,由在座的一些学生和洪博培大使代为提问。

奥巴马总统就职演讲的批评性语篇分析

奥巴马总统就职演讲的批评性语篇分析
l 社 会 实 践 -
统就 职演 讲 , 中涉 及 国家 经 济 、 府 职能 、 民责 其 政 公
任、 宗教 信仰 和 国 际关 系 等方 面 的 内容 。笔 者运 用 F i lu h提 出的批 评 性 语 篇 三 维 分 析 框 架 , 奥 a eo g r 对
批 评 性 语 篇 分 析 离 不 开 话 语 实 践 及 其 社 会 语
会 条 件 ”1 。 批 评 性 语 篇 分 析 在 批 评 语 言 学 的 基 _
F i lu h认 为 , 篇 以 文本 的 形 式 参与 社 会 ar o g c 语 实 践 , 文性 体现 了语篇 之间 的相互联 系 和影 响 , 互 也 反 映 出语 篇参 与社会 实践 所 固有 的社 会关 系 以及话
同研 究方法 ; 二 , 第 批评 性语 篇分 析在研 究方 法上借
鉴 了社 会学 、 政治 学 和哲学 等多个 学科 的研究 方法 ,
从 而 成 为 一 种 跨 学 科 的 研 究 方 法 ; 三 , 评 性 语 篇 第 批
分析具 有 政 治 倾 向性 , 且 具 有 强 烈 的社 会 参 与 并
( ) - 批评 性 语 篇 分 析 的 三维 分 析框 架
在对 语篇 的生 成 、 播 和 接受 语 境 以及 社 会 背 传 景进 行考察 与分 析 的基础 上 , arlu h于 1 8 Fi og c 9 9年
提 出 了 批 评 性 语 篇 分 析 的 3个 步 骤 : 述 ( eci— 描 d sr p tn i )语 篇 的 形 式 特 征 , 释 ( tr rtt n 语 篇 与 o 阐 i epeai ) n o
3 .互 文 性
年代 初 , 源 头 为 批 评 语 言 学 , 表 人 物 主 要 有 其 代

从互文性角度解读奥巴马总统竞选获胜演讲[论文]

从互文性角度解读奥巴马总统竞选获胜演讲[论文]

从互文性角度解读奥巴马总统竞选获胜演讲摘要:本文分析奥巴马于2012年11月6日发表的总统竞选获胜演讲,通过从互文性角度对政治演讲中的相互指涉的文本进行了对比分析,从而阐述从中展现的美国当代社会的意识。

奥巴马的演讲通过对当下的政治热点和美国特有文化的互文性参照,旨在为其政治目的服务。

关键词:互文性水平互文性垂直互文性社会意识1.引言2012年总统竞选,时任总统奥巴马面对劲敌罗姆尼的强烈冲击,成功连任。

总统竞选作为美国民主、民权精神的重要标志,集中反映了时下美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包括就业、经济、移民、自然灾害救助以及民众利益诉求。

同时,美国历史主流价值包括:种族问题、平等问题、民主自由问题的式微或盛兴的问题在总统竞选过程中也有显现。

互文性理论是由法国批评家kristeva首先提出的。

互文性通常被用来指示两个或两个以上文本间发生的互文关系(陈永国2003:75)。

通过对比历史上美国重要政治人物的优秀演讲,我们可以发现奥巴马竞选获胜演讲含有鲜明的互文性特征。

2.互文性理论和政治演讲特性2.1互文性理论互文性理论起源于bakhtin的文学和语言学理论,尤其是对话理论和异质性理论。

bakhtin认为,对话,即现在说的话语指向过去的和将来的话语,是普遍而基本的,可解释所有话语和其他话语间产生共振和话语组成意识、社会和文化的方式;同时他也认为,语言在其历史存在的任何时刻都是异质体,“它表征了现在和过去之间、过去的不同时代之间、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群体之间,不同的倾向性、学派以及集团之间的社会意识形态的矛盾的共存”(李桔元,bakhtin 2008:16)。

互文性分析在语篇分析的基础上kristeva 将互文性分为“水平互文性”和“垂直互文性”,前者是关于一个文本怎样建立在与之具有序列关系的其他文本基础之上。

而后者则关注一个文本怎样建立在纵向构成其直接或间接语境的其他文本基础之上(李桔元 2008:17)。

2.2政治演讲特性政治演讲,作为一种重要的政治语篇,通过具有一定社会地位并代表国家意志的演讲者针对内政与外交等方面向公众表明立场、宣传主张以及阐明观点的一种演说。

奥巴马就职演说词的修辞解读

奥巴马就职演说词的修辞解读

奥巴马就职演说词的修辞解读2009年1月20日,美国第44任总统奥巴马在华盛顿国会山庄发表了就职演说。

这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标志着美国第一位非洲裔总统的诞生。

这篇演说运用了许多修辞手法,使其成为历史上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文本。

本文将对奥巴马就职演说的修辞手法进行解读。

1. 反讽文字表述的艺术演说开头,奥巴马使用了反讽的修辞手法。

他说:“今天我们聚集在这里,因为我们经历了一个严峻的时期。

我们的国家已经经历了一个困境,信心因此受挫,工作失业,家庭掏空。

”通过反讽,奥巴马强调了美国所经历的艰难时期,以及他对继续改变国家状况的决心。

2. 比喻打破常规在演说中,奥巴马使用了许多比喻,使文本更加生动形象。

例如,“我们今天来到这里,承认一个永恒的真理。

无论你是生于何方,你都有权获得生命的机会。

”这个比喻创造了一种视觉效果,让听众更能感受到自由和机会的重要性。

3. 利用反复强化重点在演说中,奥巴马多次使用反复的修辞手法。

例如,他多次强调:“是我们自己能够改变这个国家,并且我们将要改变这个国家。

”这种重复的手法帮助听众加强对演说主题的印象,也使听众更容易接受演说者的理念。

4. 用意象让人脑中浮现图像在演说中,奥巴马大量运用了意象的修辞手法。

比如,他说道:“我们出生的故事皆不同,但我们分担着一个共同的人类理念。

”这种意象能够让听众在脑中产生一种图像,帮助演说者更好地传递信息。

5. 利用情感感染人心在演说中,奥巴马充分利用情感感染听众。

比如,他说:“我们已经在太长时间里看到了令人阵痛的东西。

太多的年轻生命被消磨在了城市街道上。

母亲和父亲不能给孩子们足够的教育,不能治愈他们的疾病。

这是我为什么要在此宣布,我们要重建我们的道路、铁路、桥梁,其中许多设施已经破旧不堪。

”通过感性的语言,奥巴马鼓舞听众的心灵,激发他们的情感共鸣。

总之,奥巴马就职演说充满了各种修辞手法,这些手法使演说更加生动、有力、深刻。

通过使用这些手法,奥巴马成功地传达了他的信息和想法,并将这些观念和信仰注入了美国人的心灵深处。

2014年奥巴马白宫记者协会晚宴演讲的幽默性——从互文性的视角

2014年奥巴马白宫记者协会晚宴演讲的幽默性——从互文性的视角

在度过 了“ 登 峰造极 ” 的2 0 1 3年 , 我还 有什 么 能拿 来 自嘲 的呢 ?奥 巴马实 际 上 是调 侃 由于 自己在 2 0 1 3年 的
认为 , 任 何 篇 章 都是 多种 声 音 的结 合 体 , 是 社 会 或 者 政
作者简介 : 金 晶( 1 9 8 4 - ) , 女, 马鞍 山师范 高等 专科 学校 讲师 , 硕士, 主要 研 究方 向话语 分析 , 第二 语 言 习得 。 基金项 目: 批 评性 话 语 分析 对提 高高职 高 专院校 英语 专业 学 生 自主学 习能 力 的相 关 性研 究 ( 安 徽省 省 级教 研 项 目 2 0 1  ̄y x m6 1 5 )
( 一) 修辞 互 文
修 辞作 为一 种语 言艺术 ,通 过有 目的有 意识地 运 用 特定 的表 达形 式来 修改语 句 构建话 语 ,从而 提高语 言 的 表达 作用 。 修 辞是 一种 以语 言为 媒介 的社 会交 际活 动 , 是
行为 主体 和社 会 因素相 互作 用 的产 物 。 因此 , 修 辞的选 择
安 徽 省省级 特 色专 业一 英 语教 育 ( 2 0 1 0 1 2 3 2 ) 。
1 3 O・
说. “ 奥 巴马 的胜利 是修 辞学 的胜 利” [ 1 。
1 . 反语
反 语就 是说相 反 的话 , 以此来 表达思 想 、 观 点或 描绘
演讲 者 都会 运 用不 同的演 讲 策 略来呈 现 态 度 、 表 明
事 物等 。这 种修 辞方式 语轻 意重 , 一 般都 含有 幽 默 、 讽刺
观点 、 宣扬 理念 , 从 而达 到 自己的演 讲 目的。每年 春天 白
宫记 者 协 会举 办 的 晚宴 是华 盛顿 年 度 传统 , 美 国现 任 总

奥巴马就职演说的互文性研究

奥巴马就职演说的互文性研究

说 的结构 发展 。
演说 开篇 ,奥 巴 马首先 表达 自己当选 的心情 以及 感谢 。 主体 部分 主要 描 述 当 下美 国 国 内外 所 面 临 的现 状 ,阐述 新 政 府在 各方 面 的纲领 和改 革政 策 。 结尾 部分 ,奥 巴 马 呼 吁美 国 民众 行 动 起 来 ,共 同努 力 ,一 起
摘 要 :互文 性理论 自提 出以来 ,在文 学研 究 中发挥 了重要 的作用 。 随着对 互文 理论 的深 入研 究,其 越来 越 多地 被使 用 到 各种 语 言文 本 的 分 析 中。本 文应 用互 文性理 论 来 进 一 步 研 究 分 析 奥 巴马 的 演 说 辞 ,探 讨 了在 奥 巴马 就 职 演说 中 的具 体 使 用 以及 在 演 说 辞 中所 呈 现 的
特点。 关 键词 :互文性 理论 ;就 职演说 ;显性 互文 性 ;成 构性 互文 性 中图分 类号 :H 3 1 5 文献 标 识码 :A 文章 编号 :1 6 7 2— 5 8 3 2( 2 0 1 6 )1 0— 0 0 1 8— 0 1 这 句话 中将 美 国的发展 比作 征程 , “ 继续 着 未 完 的征 程 ” ,说
随着 社会 发 展 的进 程 加 快 和 国 际合 作 的 E l 益 频 繁 ,世 界 要人
的政 治演 说 在 国内乃 至国 际 事 务 中 发 挥 着 举 足 轻重 的作 用 。演说 明美 国的进 一步 发展 仍需 继续努 力 ,任重 而道远 。 的重要 功能 是告 知 、说 服 、鼓 励 与 认 同 。而 巴拉 克 ・ 奥 巴马 作 为 2 .2 .2 体裁 互文
上 都是 互文 的 。她认 为 “ 每 一 个 语 篇 都 是 由 引 语 拼 凑 而 成 ,每 一 个语 篇都是 对其的互 文性 分析 2 . 1 显性 互文 性分 析 2 .1 .1 引用

《中西文化对比》奥巴马的上海演讲

《中西文化对比》奥巴马的上海演讲

你好。

诸位下午好。

我感到很荣幸能够有机会到上海跟你们交谈,我要感谢复旦大学的杨校长,感谢他的款待和热情的欢迎。

我还想感谢我们出色的大使洪博培,他是我们两国间深厚的纽带。

我不知道他刚才说什么,但是希望他说得很好。

我今天准备这样,先做一个开场白,我真正希望做的是回答在座的问题,不但回答在座的学生问题,同时还可以从网上得到一些问题,由在座的一些学生和洪博培大使代为提问。

很抱歉,我的中文远不如你们的英文,所以我期待和你们的对话。

这是我首次访问中国,我看到你们博大的国家,感到很兴奋。

在上海这里,我们看到了瞩目的增长,高耸的塔楼,繁忙的街道,还有企业家的精神。

这些都是中国步入21世纪的迹象,让我感到赞叹。

同时我也急切的要看到向我们展现中国古老的古迹,明天和后天我要到北京去看雄伟壮丽的故宫和令人叹为观止的长城,这个国度既有丰富的历史,又有对未来憧憬的信念。

而我们两国的关系也是如此,上海在美中关系的历史中是个具有意义的重大城市,在30年前,《上海公报》打开了我们两国政府和两国人民接触交往的新的篇章。

不过美国与这个国家的纽带可以追溯更久远的过去,追溯到美国独立的初期,乔治?华盛顿组织了皇后号的下水仪式,这个船成功前往大清王朝,华盛顿希望看到这艘船前往各地,与中国结成新的纽带。

希望中国开辟新的地平线,建立新的伙伴关系。

在其后的两个世纪中,历史洪流使我们两国关系向许多不同的方向发展,而即使在最动荡的方向中,我们的两国人民打造深的,甚至有戏剧性的纽带,比如美国人永远不会忘记,在二战期间,美国飞行员在中国上空被击落后,当地人民对他们的款待,中国公民冒着失去一切的危险罩着他们。

而参加二战的老兵仍然欢迎故地重游的美国老兵,他们在那里参战。

40年前,我们两国间开启了又一种联系,两国关系开始解冻,通过乒乓球的比赛解冻关系。

我们两国之间有着分歧,但是我们也有着共同的人性及有着共同的好奇,就像一位乒乓球运动员一样,那时的国家就是一样,但是这个小小的开头带来了《上海公报》的问世,最终还带来了美中在1979年建交。

互文性视角下的奥巴马就职演说

互文性视角下的奥巴马就职演说

互文性视角下的奥巴马就职演说
李玉英;李慧燕
【期刊名称】《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9(042)004
【摘要】美国新任总统奥巴马的就职演说名言迭出,妙笔生花,字字珠玑,富有感染力和深刻的政治含义,有着不同凡响的见解、典型充足的材料、无懈可击的论证、丰富强烈的情感.互文性理论作为一种较新的理论,强调特定文本与其他相关文本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联系.基于互文性理论阐述奥巴马就职演说辞的互文性特征.【总页数】4页(P140-143)
【作者】李玉英;李慧燕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西,南昌,330022;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西,南昌,33002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5
【相关文献】
1.文化视角下英文政治演讲的翻译——以奥巴马就职演说为例 [J], 宋燕;郑璇
2.文化认同协商视角下的奥巴马总统就职演说 [J], 李湛荣
3.评价理论视角下奥巴马就职演说词分析 [J], 李璐铭
4.评价理论视角下的奥巴马就职演说 [J], 彭国顺
5.从形象到对外政策——框架理论视角下奥巴马两次就职演说的对比研究 [J], 逯璐;文旭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考试]奥巴马和上海市委书记讲话中英对照

[考试]奥巴马和上海市委书记讲话中英对照

12:58分奥巴马进入对话现场。

[杨玉良]让我们大家用热烈的掌声欢迎美国总统奥巴马先生。

Please give a warm applause to welcome President Barack Obama.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同学们,请让我自我介绍一下,我是杨玉良,复旦大学的校长。

Distinguished guests, friends, ladies and gentlemen,今天请来美利坚合众国总统奥巴马先生,他在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的同时,然后来到这里,而且我非常高兴作为主持人在这里主持这场对话。

因为奥巴马总统非常重视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尤其是重视我们年轻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Today, we are privileged to have invited Mr. Barack Obama,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He is paying a state visit to China. And he is here today and I am pleased to moderate this dialouge becausePresident Obama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exchanges between the two peoples, especially exchanges between young people of our two countries.所以今天我们将用一种非常轻松、自由的方式,而且我相信也将会是愉快的方式,奥巴马总统将和大家一起讨论中美关系问题,包括这个世界未来的问题,包括我们人类所面临的所有的可能的全球性的挑战性问题。

So today, we will use a very free and pleasant way to have this dialouge with President Obama. And we will discuss China-US relations, the future of this world, all possible global challenges facing mankind.今天在现场的所有的同事们,包括同学们,都可以现场提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学互文性角度看奥巴马上海演讲汤永雷(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安徽 芜湖 241003)摘要:互文性理论作为一种在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思潮中产生的文本理论,已经成为文学和文化研究的重要理论,在语言学领域也逐渐得到重视。

在演讲语篇中运用各种互文性方法,有助于演讲目的的顺利实现。

关键词:互文性; 语篇分析; 奥巴马演讲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9322(2010)0320018205收稿日期:2010204201作者简介:汤永雷(1985— ),男,安徽蚌埠人,2008级研究生,主要从事话语分析、语用学研究。

自上世纪60年代法国批评家克里斯蒂娃(Kristeva )提出互文性理论以来,在翻译以及文学研究中得到广泛的运用,语篇语言学家将其引入语篇分析,认为每一个语篇都是对以前语篇在形式和内容上的继承和发展,将文本与文本之间的互涉、互动看成语篇的基本构成因素,从而为我们理解语篇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一、理论回顾“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的结构主义思想在上世纪上半叶处于统治地位,索绪尔本人很重视语言符号之间的关系,然而一旦到分析语篇的时候,索氏总是倾向于把语篇看成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

其实语言和社会的关系是十分明显的。

前苏联学者巴赫金认为索绪尔关于语言言语的区分很明显忽视了社会,因此他提出了自己的对话理论,通过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系列小说的分析,他认为人类语言的生命力所在就是其对话性。

法国学者克里斯蒂娃综合了索绪尔结构主义语言学与巴赫金的文学理论,首创了“互文性”一词。

克里斯蒂娃先后在《巴赫金,词语、对话和小说》、《封闭的文本》和《文本的结构化问题》这三篇论文中使用了一个由她自己根据几个最常用的法语词缀和词根拼合而成的新词———互文性(intertext ual 2ity ),她对互文的定义也做了必要的解释。

我们把产生在同一个文本内部的这种文本互动作用叫做互文性。

对于认识主体而言,互文性概念将提示一个文本阅读历史、嵌入历史的方式。

在一个确定文本中,互文性的具体实现模式将提供一种文本结构的基本特征(“社会的”、“审美的”特征)[1]互文理论提出后,经过罗兰・巴特,布鲁姆、德里达、保罗・德曼和希利斯・米勒、费尔克劳等人的发展与补充,其理论内涵不断扩大,在文学评论及翻译领域取得了极大的应用和良好的效果。

由于出发点侧重点的不同,互文的分类也有很多不同的意见。

本文中采取的是费尔克劳(Fairclough )的框架,大致可以分为两类:明示互文性(manifest intertexuality )和建构互文性(constit utive intertexuality )[2].前者指的是某语篇明显地指涉特定的其他语篇,即其他文本明显地出现在正被分析的文本中,它们或是被确切地标明,或是通过文本的表层特征得以暗示(包括引用,模仿用典等);后者则与话语常规(discourse conventions )或话语秩序(order of discourse )相关,关注的是某特定语篇是以何种方式“占用”(approp riate )话语常规(包括语域、体裁、风格等),即通过话语秩序要素的结合来建构某一特定话语类型(discourse types )[3],我们可以借用赵军的图来表示[4](见图1)。

二、语篇背景奥巴马作为美国历史上第一名非洲裔黑人总统,在美国国内及世界范围内都掀起了一阵不小的旋风。

从参政开始,他就以睿智的反应,激情的・81・第32卷 第3期Vol.32No.3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ournal of Zhaotong Teacher πs College 2010年6月J un.2010 intertexuality Manifest intertexuality1.reference2.cliché3.allusion Manifest intertexuality4.Quotation and self2quotation5.Conventionalism6.proverbs and idioms7.parody8.contrastive prominence intertexuality constitutive intertexuality1.generic intertexuality2.thematic or topical intertexuality3.structural intertexualty4.rhetorical intertexuality5.stylistic Intertexuality图1演讲,和蔼可亲的态度赢得了广大美国选民的好感,可以说是一名不折不扣的天生演说家。

这篇演讲选自2009年11月25日奥巴马访问上海时在上海科技馆与上海各界人士包括高校学生的一次对话。

这是他就任美国总统后首次对中国进行访问。

在上海停留一天后他到北京与胡锦涛主席会面,因此本次演讲可以看出他此行的目的,未来会谈的重点,以及他对美国价值观的宣扬。

三、明示互文性的应用这篇演讲明示互文性主要使用了指示(Ref2 erence)、引用(Quotation)、用典(Allusion)等。

(一)指示:是最为常见的互文性手段之一,一般是语篇生成者为了使语篇易懂且具有说服力使用的方法,很多情况下使用一些权威的说法或观点,由于奥巴马本人即是国家元首,在政治上已经处于最高权威,因此它使用了很多历史事件来支持自己的观点:1.It was here,37years ago,that the Shanghai Communiquéopened the door to a new chapter of engage2 ment between our governments and among our people.2.In1784,our founding father,George Washington, commissioned the Empress of China,a ship that set sail for these shores so that it could pursue trade with the Qing Dynasty.3.Americans will never forget the hospitality shown to our pilots who were shot down over your soil during World War II,and cared for by Chinese civilians who risked all that they had by doing so.4.A different kind of connection was made nearly40years ago when the frost between our countries began to thaw through the simple game of table tennis.5.In1979,the political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U2 nited States and China was rooted largely in our shared ri2 valry with the Soviet Union.上面例子当中的《中美上海公报》,“中国女王号”,二战时的“飞虎队”,“乒乓外交”以及70年代的“冷战”都是有名的历史事件,奥巴马对此的指示强调了中美关系由来已久,且有共同的利益,上面的例子互文性体现在当时文本与前人文本之间,即“将历史插入到文本之中,以及将文本插入到历史当中”[5]。

互文本可以是前人的文学作品、文类范畴或整个文学遗产,也可以是后人的文学作品,还可以泛指社会历史文本。

[6]比如文中的例子:6.Today,we have a positive,constructive and com2 prehensive relationship that opens the door to partnership on the key global issues of our time———economic recov2 er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lean energy;stopping the spread of nuclear weapons and the scourge of climate change;the promotion of peace and security in Asia and around the globe.All of these issues will be on the agenda tomorrow when meet with President Hu.句子中的经济复苏等问题是即将与胡主席会面时的谈论话题。

7.I’m only sorry that I won’t be able to see a Shanghai Sharks game while I’m visiting.对未来文本(观看大鲨鱼队比赛)的“否定的”过程8.That’s why I’m pleased to announce that the U2 nited States will dramatically expand the number of our・91・汤永雷互文性角度看奥巴马上海演讲第3期students who study in China to 100000.中国留学生的人数增加到10万人只是计划,属于未来的文本。

奥巴马通过对历史的回顾,指出了中美两国的关系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感情,未来的联系一定会紧密。

(二)引用:包括直接引用与间接引用,同时也分为引用别人的话与引用自己的话,我们来看几个例子:9.As one American player described his visit to Chi 2na ———“The people are just like us.The country is very similar to America ,but still very different.”10.For just as that American table tennis player pointed out ———we share much in common as human be 2ings ,but our countries are different in certain ways.11.I ’ve said many times that I believe that our world is now fundamentally interconnected.例9和例10是对同一句话的不同引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