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消防工程师《综合能力》章节习题(2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一座 5 层建筑,3 层人数最多为 400 人,2 层 300 人,其余各层均为 250 人,该建筑供疏散的首层外门的 总宽度按( )人计算确定。 A.650 B.400 C.300 D.250 【答案】B 【解析】首层外门的总宽度按该建筑疏散人数最多的一层的疏散人数计算确定。 【考点来源】《综合能力》第 66 页。
消防工程师考试备考资料
D.仓库的地下室、半地下室的建筑面积小于等于 100m2 【答案】A 【解析】仓库设置一个安全出口需满足: ①仓库占地面积不大于 300m2; ②仓库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小于等于 100m2; ③地下、半地下仓库或仓库的地下室、半地下室的建筑面积小于等于 100m2; ④地下、半地下仓库或仓库的地下室、半地下室,如有防火墙隔成多个防火分区且每个防火分区设有一个直 通室外的安全出口时,每个防火分区可利用防火墙上通向相邻分区的甲级防火门作为第二安全出口。 【考点来源】《综合能力》第 65 页>
3.有一住宅建筑,高度 50 米,每个单元任一层的建筑面积小于 650m2 且任一户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大 于 10m,小于 15m。该住宅建筑每单元至少设置( )个安全出口或疏散楼梯。 A.1 B.2 C.3 D.4 【答案】B 【解析】建筑高度大于 27m、不大于 54m 的住宅,每个单元任一层的建筑面积小于 650m2,且任一户门至最 近安全出口的距离小于 10m,每单元可设一个安全出口或一部疏散楼梯。不符合上述要求,对该建筑内的每 个单元安全出口不少于 2 个。 【考点来源】《综合能力》第 65 页。
20. 民用建筑的安全疏散距离,主要包括房间内任一点至直通疏散走道的疏散门之间的距离、直通疏散走道 的房间疏散门到最近安全出口之间的距离。下列建筑防火检查中关于建筑安全疏散距离说法中,不符合国家 工程消防技术标准规定的是( )。
第 4 页,共 10 页
消防工程师考试备考资料
A.建筑物内全部设置自动喷淋灭火系统时,安全疏散距离可按规定增加 25% B.建筑内开向敞开式外廊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可按规定增加 5m C.直通疏散走道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敞开楼梯间的距离,当房间位于两个楼梯间之间时,按规定减少 5m D.直通疏散走道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敞开楼梯间的距离,当房间位于袋型走道两侧或尽端时,按规定减少 5m 【答案】D 【解析】直通疏散走道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敞开楼梯间的距离,当房间位于袋型走道两侧或尽端时,按规定 减少 2m。 【考点来源】《综合能力》第 68 页。
15. 有一耐火等级为一级的剧院可容纳 2400 人,人员疏散时间不大于 2min,需要设置疏散门 9 个,单股人 流通过能力按照 40 人/min 计算,单股人流的宽度为 0.55m,该剧院疏散门设置宽度( )m 较为合适。 A.2.1 B.2.2 C.2.3 D.2.4 【答案】B 【解析】每个疏散门的平均疏散人数约为:2400/9=267(人),按 2min 控制疏散时间计算出来的每个疏散
8.建筑中安全出口总宽度,与安全疏散设施的构造形式,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使用性质、消防安全设施等多 种因素有关。有一座 4 层地下建筑,地下 3 层人数最多为 500 人,根据楼梯宽度指标 1.0m/百人,该建筑地 下 3 层及 3 层以上每层楼梯的总宽度为( )m。 A.3 B.4 C.5 D.6 【答案】C 【解析】参见题 7 解析。 【考点来源】《综合能力》第 66 页。
消防工程师考试备考资料
第 2 篇 建筑防火检查
第 4 章 安全疏散检查 一、单项选择题 1.( )是指供人员安全疏散用的楼梯间、室外楼梯的出入口或直通室内外安全区域的出口,保证在火灾 时能够迅速安全地疏散人员和抢救物资,减少人员伤亡,降低火灾损失。 A.安全出口 B.疏散出口 C.撤退出口 D.避难出口 【答案】A 【解析】安全出口是指供人员安全疏散用的楼梯间、室外楼梯的出入口或直通室内外安全区域的出口,保证 在火灾时能够迅速安全地疏散人员和抢救物资,减少人员伤亡,降低火灾损失。 【考点来源】《综合能力》第 64 页。
22. 火灾时用于人员疏散的走道有疏散走道和避难走道,其中,避难走道主要用于地下总建筑面积大于( ) m2 的防火分隔等问题的解决。 A. 15000 B. 20000 C. 25000 D. 30000 【答案】B 【解析】避难走道主要用于地下总建筑面积大于 20 000m2 的防火分隔。 【考点来源】《综合能力》第 69 页。
18.一座容量为 8600 人的一、二级耐火等级的体育馆,体育馆要求 3.5min 内完成全部人员的疏散,每个出 口的宽度为 2.2m(即 4 股人流所需宽度),单股人流通行能力按照 37 人/min 计算,下列疏散门数量上不符 合要求的有( )。 A.16 B.17 C.18 D.19 【答案】A 【解析】观众厅的疏散门设计为 16 个,每个疏散出口的平均疏散人数为 8600/14=614,通过每个疏散门需 要的疏散时间为 614/(4×37)=3.63(min),大于 3.5min,不符合疏散要求。其余选项疏散时间都小于 3.5min。 【考点来源】《综合能力》第 67 页。
11. 有一录像厅建筑面积 500m2,疏散走道面积 20m2,卫生间面积 20m2,该场所人员密度按 1.0 人/m2 计算, 计算该场所疏散人数至少为( )人。 A.460 B.480 C.500 D.520 【答案】A 【解析】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在计算疏散人数时,可以不计算疏散走道、卫生间等辅助用房的建筑 面积,只根据该场所内各厅室的建筑面积确定,题目中计算该场所疏散人数按照 460m2 计算,人口密度 1.0 人/m2。 【考点来源】《综合能力》第 66 页。
7.建筑中安全出口总宽度,与安全疏散设施的构造形式,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使用性质、消防安全设施等多 种因素有关。有一 6 层民用建筑,3 层人数最多为 500 人,根据楼梯宽度指标 1.0m/百人,该建筑 3 层及 3 层以下每层楼梯的总宽度为( )m。 A.3 B.4 C.5 D.6 【答案】C 【解析】当每层疏散人数不等时,疏散楼梯的总宽度可分层计算,地上建筑内下层楼梯的总宽度按该层及以 上疏散人数最多一层的疏散人数计算。 【考点来源】《综合能力》第 66 页。
14. 有一耐火等级为一级的剧院可容纳 2400 人,至少需要设置疏散门( )个。 A.7 B.8 C.9 D.10 【答案】C 【解析】剧院、电影院和礼堂的观众厅每个疏散门的平均疏散人数不超过 250 人;当容纳人数超过 2000 人 时,其超过 2000 人的部分,每个疏散门的平均疏散人数不超过 400 人。即题目中的建筑需要设置的疏散门 数量为:2000/250+400/400=9(个)。 【考点来源】《综合能力》第 6门所需通过的人流股数为:267/(2×40)=3.3 (股),取 4 股,即需要采用 4×0.55=2.2(m)的疏散门 较为合适。 【考点来源】《综合能力》第 67 页。
16. 公共建筑内疏散门和住宅建筑户门的净宽度不小于 0.9m;观众厅及其他人员密集场所的疏散门,净宽 度不得小于( )m。 A.1.1 B.1.2 C.1.3 D.1.4 【答案】D 【解析】观众厅及其他人员密集场所的疏散门,净宽度不得小于 1.4m。 【考点来源】《综合能力》第 67 页。
4.甲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不超过( )m2,且同一时间的生产人数不超过 5 人可设置一个安全出口。 A.100 B.150 C.200 D.250 【答案】A 【解析】甲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不超过 100m2,且同一时间的生产人数不超过 5 人可设置一个安全出口。 【考点来源】《综合能力》第 65 页。
12. 托儿所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或袋形走道两侧的房间建筑面积不大于( )m2 可以设一个疏散出口。 A.50 B.75 C.120 D.200 【答案】A 【解析】托儿所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或袋形走道两侧的房间建筑面积不大于 50m2 可以设一个疏散出口。 【考点来源】《综合能力》第 67 页。
13.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内的厅、室或房间,建筑面积不大于 50m2 且经常停留人数不超过( )人可 以设一个疏散出口。 A.15 B.20 C.25 D.30 【答案】A 【解析】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内的厅、室或房间,建筑面积不大于 50m2 且经常停留人数不超过 15 人可以 设一个疏散出口。 【考点来源】《综合能力》第 67 页。
17. 疏散门的宽度与走道、楼梯宽度的匹配性。一般走道的宽度均较宽,当以疏散门宽为计算宽度时,楼梯 的宽度不得( )疏散门的宽度。 A.小于 B.大于 C.等于 D.不做要求 【答案】A 【解析】当以疏散门宽为计算宽度时,楼梯的宽度不得小于疏散门的宽度;当以楼梯的宽度为计算宽度时, 疏散门的宽度不得小于楼梯的宽度。 【考点来源】《综合能力》第 67 页。
6.人防工程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少于 2 个。如有防火墙将人防工程隔成多个防火分区且每个防火分区 设有一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时,每个防火分区可利用防火墙上通向相邻分区的( )防火门作为第二安 全出口。 A.甲级 B.乙级 C.丙级 D.普通 【答案】A 【解析】人防工程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少于 2 个。如有防火墙将人防工程隔成多个防火分区且每个防 火分区设有一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时,每个防火分区可利用防火墙上通向相邻分区的甲级防火门作为第二 安全出口。 【考点来源】《综合能力》第 65 页。
2.有一住宅建筑,高度 24 米,每个单元任一层的建筑面积小于 650m2 且任一户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小 于 15m。该住宅建筑每单元至少设置( )个安全出口或疏散楼梯。 A.1 B.2 C.3 D.4 【答案】A 【解析】建筑高度不大于 27m 的住宅,每个单元任一层的建筑面积小于 650m2 且任一户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 距离小于 15m,每单元可设一个安全出口或一部疏散楼梯。 【考点来源】《综合能力》第 65 页。
19. 建筑防火检查中,对疏散门的形式、间距和畅通性等进行检查,检查中下列不符合国家工程消防技术标 准规定的是( )。 A.民用建筑和厂房的疏散门,采用向疏散方向开启的平开门 B.人员密集场所内平时需要控制人员随意出入的疏散门和设置门禁系统的住宅、宿舍、公寓建筑的外门,要 保证火灾时有专人使用钥匙打开 C.每个房间相邻 2 个疏散门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小于 5m D.开向疏散楼梯或疏散楼梯间的门,当门完全开启时,不得减少楼梯平台的有效宽度 【答案】B 【解析】人员密集场所内平时需要控制人员随意出入的疏散门和设置门禁系统的住宅、宿舍、公寓建筑的外 门,要保证火灾时不需使用钥匙等任何工具即能从内部易于打开。 【考点来源】《综合能力》第 68 页。
21.有一幼儿园,其耐火等级为三级,该幼儿园内设置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已知托儿所、幼儿园类建筑一 二级和三级耐火等级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最大距离分别为 25m 和 20m。该幼儿 园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最大距离应为( )。 A. 15 B. 20 C. 25 D. 30 【答案】C 【解析】建筑内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安全疏散距离可按规定增加 25%。 【考点来源】《综合能力》第 68 页。
5.每座仓库的安全出口一般要求不少于 2 个。满足一定条件仓库可设一个安全出口时,下列仓库设置一个安 全出口需满足的条件中不正确的是( )。 A.仓库占地面积不大于 350m2 B.仓库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小于等于 100m2 C.地下、半地下仓库的建筑面积小于等于 100m2
第 1 页,共 10 页
第 2 页,共 10 页
消防工程师考试备考资料
10. 每个防火分区、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其相邻 2 个安全出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小于( ) m。 A.3 B.4 C.5 D.6 【答案】C 【解析】每个防火分区、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其相邻 2 个安全出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小于 5m。 【考点来源】《综合能力》第 66 页。
消防工程师考试备考资料
D.仓库的地下室、半地下室的建筑面积小于等于 100m2 【答案】A 【解析】仓库设置一个安全出口需满足: ①仓库占地面积不大于 300m2; ②仓库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小于等于 100m2; ③地下、半地下仓库或仓库的地下室、半地下室的建筑面积小于等于 100m2; ④地下、半地下仓库或仓库的地下室、半地下室,如有防火墙隔成多个防火分区且每个防火分区设有一个直 通室外的安全出口时,每个防火分区可利用防火墙上通向相邻分区的甲级防火门作为第二安全出口。 【考点来源】《综合能力》第 65 页>
3.有一住宅建筑,高度 50 米,每个单元任一层的建筑面积小于 650m2 且任一户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大 于 10m,小于 15m。该住宅建筑每单元至少设置( )个安全出口或疏散楼梯。 A.1 B.2 C.3 D.4 【答案】B 【解析】建筑高度大于 27m、不大于 54m 的住宅,每个单元任一层的建筑面积小于 650m2,且任一户门至最 近安全出口的距离小于 10m,每单元可设一个安全出口或一部疏散楼梯。不符合上述要求,对该建筑内的每 个单元安全出口不少于 2 个。 【考点来源】《综合能力》第 65 页。
20. 民用建筑的安全疏散距离,主要包括房间内任一点至直通疏散走道的疏散门之间的距离、直通疏散走道 的房间疏散门到最近安全出口之间的距离。下列建筑防火检查中关于建筑安全疏散距离说法中,不符合国家 工程消防技术标准规定的是( )。
第 4 页,共 10 页
消防工程师考试备考资料
A.建筑物内全部设置自动喷淋灭火系统时,安全疏散距离可按规定增加 25% B.建筑内开向敞开式外廊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可按规定增加 5m C.直通疏散走道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敞开楼梯间的距离,当房间位于两个楼梯间之间时,按规定减少 5m D.直通疏散走道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敞开楼梯间的距离,当房间位于袋型走道两侧或尽端时,按规定减少 5m 【答案】D 【解析】直通疏散走道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敞开楼梯间的距离,当房间位于袋型走道两侧或尽端时,按规定 减少 2m。 【考点来源】《综合能力》第 68 页。
15. 有一耐火等级为一级的剧院可容纳 2400 人,人员疏散时间不大于 2min,需要设置疏散门 9 个,单股人 流通过能力按照 40 人/min 计算,单股人流的宽度为 0.55m,该剧院疏散门设置宽度( )m 较为合适。 A.2.1 B.2.2 C.2.3 D.2.4 【答案】B 【解析】每个疏散门的平均疏散人数约为:2400/9=267(人),按 2min 控制疏散时间计算出来的每个疏散
8.建筑中安全出口总宽度,与安全疏散设施的构造形式,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使用性质、消防安全设施等多 种因素有关。有一座 4 层地下建筑,地下 3 层人数最多为 500 人,根据楼梯宽度指标 1.0m/百人,该建筑地 下 3 层及 3 层以上每层楼梯的总宽度为( )m。 A.3 B.4 C.5 D.6 【答案】C 【解析】参见题 7 解析。 【考点来源】《综合能力》第 66 页。
消防工程师考试备考资料
第 2 篇 建筑防火检查
第 4 章 安全疏散检查 一、单项选择题 1.( )是指供人员安全疏散用的楼梯间、室外楼梯的出入口或直通室内外安全区域的出口,保证在火灾 时能够迅速安全地疏散人员和抢救物资,减少人员伤亡,降低火灾损失。 A.安全出口 B.疏散出口 C.撤退出口 D.避难出口 【答案】A 【解析】安全出口是指供人员安全疏散用的楼梯间、室外楼梯的出入口或直通室内外安全区域的出口,保证 在火灾时能够迅速安全地疏散人员和抢救物资,减少人员伤亡,降低火灾损失。 【考点来源】《综合能力》第 64 页。
22. 火灾时用于人员疏散的走道有疏散走道和避难走道,其中,避难走道主要用于地下总建筑面积大于( ) m2 的防火分隔等问题的解决。 A. 15000 B. 20000 C. 25000 D. 30000 【答案】B 【解析】避难走道主要用于地下总建筑面积大于 20 000m2 的防火分隔。 【考点来源】《综合能力》第 69 页。
18.一座容量为 8600 人的一、二级耐火等级的体育馆,体育馆要求 3.5min 内完成全部人员的疏散,每个出 口的宽度为 2.2m(即 4 股人流所需宽度),单股人流通行能力按照 37 人/min 计算,下列疏散门数量上不符 合要求的有( )。 A.16 B.17 C.18 D.19 【答案】A 【解析】观众厅的疏散门设计为 16 个,每个疏散出口的平均疏散人数为 8600/14=614,通过每个疏散门需 要的疏散时间为 614/(4×37)=3.63(min),大于 3.5min,不符合疏散要求。其余选项疏散时间都小于 3.5min。 【考点来源】《综合能力》第 67 页。
11. 有一录像厅建筑面积 500m2,疏散走道面积 20m2,卫生间面积 20m2,该场所人员密度按 1.0 人/m2 计算, 计算该场所疏散人数至少为( )人。 A.460 B.480 C.500 D.520 【答案】A 【解析】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在计算疏散人数时,可以不计算疏散走道、卫生间等辅助用房的建筑 面积,只根据该场所内各厅室的建筑面积确定,题目中计算该场所疏散人数按照 460m2 计算,人口密度 1.0 人/m2。 【考点来源】《综合能力》第 66 页。
7.建筑中安全出口总宽度,与安全疏散设施的构造形式,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使用性质、消防安全设施等多 种因素有关。有一 6 层民用建筑,3 层人数最多为 500 人,根据楼梯宽度指标 1.0m/百人,该建筑 3 层及 3 层以下每层楼梯的总宽度为( )m。 A.3 B.4 C.5 D.6 【答案】C 【解析】当每层疏散人数不等时,疏散楼梯的总宽度可分层计算,地上建筑内下层楼梯的总宽度按该层及以 上疏散人数最多一层的疏散人数计算。 【考点来源】《综合能力》第 66 页。
14. 有一耐火等级为一级的剧院可容纳 2400 人,至少需要设置疏散门( )个。 A.7 B.8 C.9 D.10 【答案】C 【解析】剧院、电影院和礼堂的观众厅每个疏散门的平均疏散人数不超过 250 人;当容纳人数超过 2000 人 时,其超过 2000 人的部分,每个疏散门的平均疏散人数不超过 400 人。即题目中的建筑需要设置的疏散门 数量为:2000/250+400/400=9(个)。 【考点来源】《综合能力》第 6门所需通过的人流股数为:267/(2×40)=3.3 (股),取 4 股,即需要采用 4×0.55=2.2(m)的疏散门 较为合适。 【考点来源】《综合能力》第 67 页。
16. 公共建筑内疏散门和住宅建筑户门的净宽度不小于 0.9m;观众厅及其他人员密集场所的疏散门,净宽 度不得小于( )m。 A.1.1 B.1.2 C.1.3 D.1.4 【答案】D 【解析】观众厅及其他人员密集场所的疏散门,净宽度不得小于 1.4m。 【考点来源】《综合能力》第 67 页。
4.甲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不超过( )m2,且同一时间的生产人数不超过 5 人可设置一个安全出口。 A.100 B.150 C.200 D.250 【答案】A 【解析】甲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不超过 100m2,且同一时间的生产人数不超过 5 人可设置一个安全出口。 【考点来源】《综合能力》第 65 页。
12. 托儿所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或袋形走道两侧的房间建筑面积不大于( )m2 可以设一个疏散出口。 A.50 B.75 C.120 D.200 【答案】A 【解析】托儿所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或袋形走道两侧的房间建筑面积不大于 50m2 可以设一个疏散出口。 【考点来源】《综合能力》第 67 页。
13.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内的厅、室或房间,建筑面积不大于 50m2 且经常停留人数不超过( )人可 以设一个疏散出口。 A.15 B.20 C.25 D.30 【答案】A 【解析】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内的厅、室或房间,建筑面积不大于 50m2 且经常停留人数不超过 15 人可以 设一个疏散出口。 【考点来源】《综合能力》第 67 页。
17. 疏散门的宽度与走道、楼梯宽度的匹配性。一般走道的宽度均较宽,当以疏散门宽为计算宽度时,楼梯 的宽度不得( )疏散门的宽度。 A.小于 B.大于 C.等于 D.不做要求 【答案】A 【解析】当以疏散门宽为计算宽度时,楼梯的宽度不得小于疏散门的宽度;当以楼梯的宽度为计算宽度时, 疏散门的宽度不得小于楼梯的宽度。 【考点来源】《综合能力》第 67 页。
6.人防工程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少于 2 个。如有防火墙将人防工程隔成多个防火分区且每个防火分区 设有一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时,每个防火分区可利用防火墙上通向相邻分区的( )防火门作为第二安 全出口。 A.甲级 B.乙级 C.丙级 D.普通 【答案】A 【解析】人防工程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少于 2 个。如有防火墙将人防工程隔成多个防火分区且每个防 火分区设有一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时,每个防火分区可利用防火墙上通向相邻分区的甲级防火门作为第二 安全出口。 【考点来源】《综合能力》第 65 页。
2.有一住宅建筑,高度 24 米,每个单元任一层的建筑面积小于 650m2 且任一户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小 于 15m。该住宅建筑每单元至少设置( )个安全出口或疏散楼梯。 A.1 B.2 C.3 D.4 【答案】A 【解析】建筑高度不大于 27m 的住宅,每个单元任一层的建筑面积小于 650m2 且任一户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 距离小于 15m,每单元可设一个安全出口或一部疏散楼梯。 【考点来源】《综合能力》第 65 页。
19. 建筑防火检查中,对疏散门的形式、间距和畅通性等进行检查,检查中下列不符合国家工程消防技术标 准规定的是( )。 A.民用建筑和厂房的疏散门,采用向疏散方向开启的平开门 B.人员密集场所内平时需要控制人员随意出入的疏散门和设置门禁系统的住宅、宿舍、公寓建筑的外门,要 保证火灾时有专人使用钥匙打开 C.每个房间相邻 2 个疏散门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小于 5m D.开向疏散楼梯或疏散楼梯间的门,当门完全开启时,不得减少楼梯平台的有效宽度 【答案】B 【解析】人员密集场所内平时需要控制人员随意出入的疏散门和设置门禁系统的住宅、宿舍、公寓建筑的外 门,要保证火灾时不需使用钥匙等任何工具即能从内部易于打开。 【考点来源】《综合能力》第 68 页。
21.有一幼儿园,其耐火等级为三级,该幼儿园内设置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已知托儿所、幼儿园类建筑一 二级和三级耐火等级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最大距离分别为 25m 和 20m。该幼儿 园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最大距离应为( )。 A. 15 B. 20 C. 25 D. 30 【答案】C 【解析】建筑内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安全疏散距离可按规定增加 25%。 【考点来源】《综合能力》第 68 页。
5.每座仓库的安全出口一般要求不少于 2 个。满足一定条件仓库可设一个安全出口时,下列仓库设置一个安 全出口需满足的条件中不正确的是( )。 A.仓库占地面积不大于 350m2 B.仓库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小于等于 100m2 C.地下、半地下仓库的建筑面积小于等于 100m2
第 1 页,共 10 页
第 2 页,共 10 页
消防工程师考试备考资料
10. 每个防火分区、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其相邻 2 个安全出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小于( ) m。 A.3 B.4 C.5 D.6 【答案】C 【解析】每个防火分区、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其相邻 2 个安全出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小于 5m。 【考点来源】《综合能力》第 6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