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培
养
关键词:信息素养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激发学生兴趣解决问题自主学习新知识
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进入基础教学领域后,以培养学生信息技术能力为核心的信息素养的培养,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
新课程标准中无不体现着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学生多方面且富有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教育理念。
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首先要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使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自主学习,了解并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对学生来说,感兴趣的事就会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的自觉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对外界新异信号的刺激容易产生注意和兴奋。
据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转变观念,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以诱发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培养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教学中,我们改进教师讲(演示),学生模仿的单一模式,采用任务驱动的方法,根据学习的内容设计出富有个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兴趣,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
学生在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知识,通过在任务完成过程中有的放矢地学习、自主地探索、自由地发挥,培养他们自主学习和创新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不断的探索与发现过程中培养了他们的信息素养。
二、实践是知识建构的有效途径
1.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教育,注重的是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只有围绕这个中心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使学生的信息素养成为与读、写、算一样重要的、终身受用的基础能力。
教学中,要摒弃教师讲,学生听的阻碍学生创造性学习的教学方法,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多样性,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同时,教师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进行创造性地学习,培养创新意识。
例:教学PowerPoint时,采用新旧知识对比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尝试与创新获取新知识。
如学习插入图片时,先让学生打开Word窗口,对照Word中插入图片的方法进行分析、讨论,然后大胆地进行尝试,通过归纳总结全体学生的结果,我们得到了五种插入图片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