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兰、唐菖蒲组培快繁相关技术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蝴蝶兰、唐菖蒲组培快繁相关技术研究
以蝴蝶兰花梗的顶芽和腋芽以及唐菖蒲休眠子球茎和切花唐菖蒲球茎芽为外植体,对组织培养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子进行了系统研究。

结果表明:1.在蝴蝶兰花梗顶芽和腋芽的培养中,腋芽对培养的反应优于顶芽;2.蝴蝶兰花梗不同部位对营养芽的诱导不同,中间部位侧芽对营养芽的诱导率较高,尤以第二节花梗腋芽诱导率最高,而最上部腋芽诱导率最低;3.材料的幼嫩程度与污染有一定的关系,新生长的花梗接种污染率明显降低;4.培养基应选用MS培养基,腋芽初代培养基以MS+BA3.0mg/L+NAA1.0mg/L效果为好,继代培养中以
MS+BA5.0mg/L+NAA1.0mg/L较好,生根培养则以MS+活性炭0.6g/L培养基的生根效果最好;5.唐菖蒲休眠子球茎和切花唐菖蒲球茎芽的培养效果优于不带芽的球茎切块;6.初代培养中,唐菖蒲子球茎去除种皮后能明显提高萌发率,减少污染的发生,而且以BA1.0mg/L+NAA1.0mg/L培养基的增殖效果最好,以
BA2.0mg/L+NAA1.0mg/L的培养基产生的愈伤组织的量最高,诱导率为86%;7.在切花唐菖蒲球茎芽的初代培养中,培养基以MS+BA3.0mg/L为最好;8.唐菖蒲丛生芽继代培养基以MS+BA1.0mg/L较理想,生根培养基则以MS+NAA0.5mg/L较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