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阶段护理对原发性糖尿病患者血糖指标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阶段护理对原发性糖尿病患者血糖指
标的影响
摘要:目的:分析,针对原发性糖尿病采用分阶段护理,对于血糖指标控制
的效果。
方法:选取2022.7-2023.7,随机收录原发性糖尿病患者,共计60例。
根据住院号,规范性分为2组,每组分别纳入30例样本。
对照组常规干预,研
究组分阶段护理,分组探究干预的效果。
结果:干预前测量血糖指标P>0.05;
干预之后研究组的血糖指标控制情况更好,结果比较P<0.05。
相比于对照组,
研究组的各项遵医行为更好,结果比较P<0.05。
结论:开展分阶段护理,能够
帮助原发性糖尿病患者有效的控制好血糖水平,提高病人的遵医行为。
关键词:分阶段护理;原发性糖尿病
糖尿病属于在全世界都具有较高发病率的一种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与癌症、
心脑血管并成为“三大杀手”[1]。
糖尿病根据其发病的原因可分为两种,一种是
继发性糖尿病,一种是原发性糖尿病。
原发性糖尿病主要是无明确的病因导致的
疾病。
糖尿病病程时间比较的漫长,因此加强疾病的防治,控制好血糖指标,做
好并发症的预防工作,提升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是控制病情发展的关键因素[2]。
本研究重点探讨在糖尿病的治疗过程中开展分阶段护理干预的效果,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2.7-2023.7,随机收录原发性糖尿病患者,共计60例。
根据住院号,规范性分为2组,每组分别纳入30例样本。
对照组有18例男患者,12例女患者,年龄分布:55-83岁之前,平均年龄(68.67±7.25)岁;研究组有21例男患者,9例女患者,年龄分布:在57-85之间,平均年龄(69.69±7.61)岁。
比较两组
基线资料P﹥0.05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的门诊干预,予以常规的健康宣讲,向病人发放疾病的宣传手册,叮嘱其日常控制好饮食,减少高脂肪高热量的摄入;按时规律的用药并注意
观察用药之后是否发生不良反应,每月定期到医院接受复查。
研究组开展分阶段护理:(1)建立护理小组,通过在医学文献库中查找文
献资料,对小组里的成员加强培训,明确分阶段护理的重点和难点。
(2)小组成员在培训之后采用头脑风暴法集中讨论分阶段护理的具体实施
策略,结合病人的资料,对护理方案进行初步的拟定,结合病人的行为心理等表现,对病人所处的阶段进行确定,分阶段实施护理干预。
(3)无意图阶段:病人对于血糖控制不够重视,自我能力欠佳,护理人员
需详细讲解日常控制血糖的方法,以及血糖波动较大造成的危害,通过加强交流,帮助病人改变错误的认知和行为。
(4)意图阶段:患者对于血糖的管理开始重视,但没有实际行动。
护理人
员应针对糖尿病发病的原因,诱发疾病的因素,用药的原理的内容进行讲解并引
导家属与病人共同制定好饮食计划,同时与病人增进交流,提升其依从性。
(5)准备阶段:该阶段的病人对于疾病的防护足够重视,并制定短期的行
动方案。
护理人员需针对病人所制定的目标加强优化,可组织病友之间进行交流,提高其自护能力。
(6)行动阶段:通过门诊电话,微信等方式对病人的疾病控制情况进行监督。
要求病人每日对血糖指标进行测量;可下载食物热量的APP,对每日进食的
热量进行估算,从而实现科学合理的饮食计划;指导病患每天开展低强度的有氧
运动,并结合病人执行的反馈情况,予以适当的奖惩制度,提高病人行动的决心
和动力。
(7)维持阶段:该接诊的病人,其自护能力较强,长期坚持容易倦怠护理
人员,及时给予病人肯定和鼓励,与家属一起加强病人的健康行为监督工作。
进
一步强化疾病造成的危害,加强病人的警惕。
1.3观察指标
早晨采取5ml空腹静脉血,抗凝后通过全自动化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观察
并记录两组管理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变化。
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针对遵医行为进行评估,指标包括按时服药、饮食控制、运动方式、按时复诊、血糖监测,由患者填写是或不是。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t检验,用(±s)
表示,计数资料X2检验,用百分比(%)表示,对比有意义(P﹤0.05)。
2结果
2.1血糖指标比较
如表1所示:干预前测量血糖指标P>0.05;干预之后研究组的血糖指标控
制情况更好,结果比较P<0.05。
表1比较两组血糖指标()
组别例
数
HbAlc(%)2hPG(mmol/L)FPG(mmol/L)
干预
前
干预
后
干预
前
干预
后
干预
前
干预
后
对照
组3
9.41
±1.11
7.92
±1.63
15.29
±2.22
11.44
±2.15
12.06
±2.13
8.66
±1.75
研究
组3
9.52
±1.34
6.52
±1.83
15.61
±2.15
10.42
±1.75
12.17
±2.06
7.33
±1.24
T 值
-
0.34
63
3.12
90
0.567
1
2.015
3
0.203
3
3.39
65
P 值
-
0.73
04
0.00
28
0.572
8
0.048
8
0.839
6
0.00
13
2.2遵医行为对比
如表2所示: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的各项遵医行为更好,结果比较P<0.05。
表 2对比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n(%)]
组别例
数
按时服
药
按时锻
炼
按时复
诊
合理饮
食
血糖监
测
对照
组3
19
(63.33)
14
(46.67)
17
(56.68)
16
(53.33)
18
(60.00)
研究
组3
27
(90.00)
28
(93.33)
27
(90.00)
26
(86.67)
26
(86.67)
X- 5.962715.5558.52277.9365 5.4545
26
P-0.01460.00000.00350.00480.0195 3讨论
病毒感染、肥胖、自身免疫、遗传环境等都会导致原发性糖尿病的发生[3]。
且部分老年患者本身伴有多种基础疾病,身体的体质较差,同时对于疾病的知晓情况不足,容易并发各类严重的并发症,导致发生致残致死的风险。
开展分阶段护理,通过建立多学科的照护团队,优化护理人员的综合素养,使其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4]。
结合病人的具体情况开展针对性的干预措施,精神病人的身心状况进行明确,通过分阶段进行干预,将护理工作落实到位,能够大大提升护理干预的效果,纠正病人不健康的行为习惯,提高血糖的控制效果[5]。
结果显示:干预前测量血糖指标P>0.05;干预之后研究组的血糖指标控制情况更好,结果比较P<0.05。
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的各项遵医行为更好,结果比较P<0.05。
综上所述,开展分阶段护理,能够帮助原发性糖尿病患者有效的控制好血糖水平,提高病人的遵医行为。
参考文献:
[1]邹小娟,洪锦治.分阶段护理干预对原发性糖尿病患者血糖指标及遵医嘱行为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23,21(05):168-170.
[2]张慧敏.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实施分阶段护理干预的效果及降低患者并发腹膜炎的发生率分析[J].饮食保健,2021,(9):157.
[3]赵聪,王焕萍.分阶段健康教育联合舒适护理对妊娠糖尿病患者分娩结局和血糖、血脂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21,030(25):4775-4779
[4]张焱萩.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健康必读,2021,000(21):198-199
[5]邓玫恩.全程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在内分泌科糖尿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2022(12):0171-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