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学科期末试题及答案
1.1987年,北京周口店人类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
遗产”清单,右图是《北京人头部复原像》,请回答下列哪一项 不.
属于北京人的生活?
A .距今约70—20万年
B .过着群居生活
C .会人工取火
2.右图是我市某农业示范园水稻图一角,那么你知道我国是什么居
民最早种植的水稻呢? A .半坡聚落 B .河姆渡聚落
C .大汶口聚落
3.某台湾旅行团来大陆拜祭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他们应该去
A .黄帝陵
B .大禹陵
C .中山陵
4.“禅让”制度是推选什么用的方法
A .皇帝
B .国王
C .部落首领
5.右图是大禹铸造的“九鼎”图,九鼎象征着什么
A .最高权力
B .青铜发达
C .制造业发达
6.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 .金文
B .甲骨文
C .隶书
7.右图是我国迄今考古发现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
它是什么时期的青铜器代表作?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8.西周初年为巩固政权采取分封制度,下列哪项不属于分封制重要作用 A .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联系 B .扩大了西周的影响
C.巩固了皇帝制度
9.你知道成语“退避三舍”与哪两个争霸国家有关?
A.晋吴B.晋楚C.吴赵
10.下图中的铁农具是什么时期开始制作的?
三齿耙镰锸锄A.秦朝B.商朝C.战国
11.下面的人物分别是百家争鸣时期各个学派创始人,属于儒家学派的是墨子孟子庄子韩非子A.墨子和庄子B.孟子C.韩非子与孟子12.右图反映商鞅在变法中采取的措施,目的是
A.统一政治
B.统一度量衡新-课-标- 第-一-网
C.加强军事力量商鞅方升13.“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口号出自于谁领导的农民起义?
A.洪秀全B.李自成C.陈胜吴广14.秦代统一的时间是哪一年?
A.公元221年B.公元前221年C.公元前220年15.汉武帝加强监察制度,在中央设立官职是
A.太尉B.司隶校尉C.御史大夫16.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开始的时间是
A.公元前60年B.公元60年C.公元前138年17.下列地点不在丝绸之路上的是
A.玉门关B.阳关C.山海关18.张骞通西域是在汉代哪位皇帝在位时期?
A.武帝B.元帝C.文帝
19.被后人尊称为“医圣”的是
A.华佗
B.张仲景
C.李时珍
20.右图是东汉时期人物,他的主要贡献是
A.发明了造纸术
B.改进了造纸术
C.制成了“麻沸散”
21.道教是产生于中国本土的宗教,该教产生于
A.西汉末B.东汉后期C.南北朝时期22.右图是司马迁的《史记》,与《史记》有关的是
①记叙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主要史实
②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③写成于东汉时期
A.①②
B.②③
C .③④
23.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原因有
①挟天子以令诸侯 ②招贤纳士 ③曹操联合孙权 ④实行屯田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24.东晋的都城在今天的南京,南京当时称什么? X k b 1 . c o m A .夷州
B .建康
C .大都
25.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开发的主要原因包括
①北方劳动人民南迁 ②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
③结合北方先进技术与南方种植经验 ④推广屯田制度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26.北魏孝文帝改革中,主要是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下列不属于...
他采取的措施是 A .穿汉服
B .学习汉语
C .服从汉人领导
27.祖冲之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后第7位的人,比欧洲早约 A .500年
B .1000年
C .2000年
28.具有很高的文学和史学价值的地理学着作是 A .《史地》
B .《水经注》
C .《兰亭序》
29.顾恺之的画现存的摹本有?
A.《女史箴图》
B.《洛神赋图》
C.《清明上河图》
30.右图是着名的云冈石窟大佛(第二十窟),它是我国古代工匠在继承中国传统雕塑艺术基础上,又吸收外来的
佛教艺术,创造出的具有新的
风格和特色的石雕艺术,云冈石窟位于今天的 A .陕西省
B .河南省
C .山西省
二、材料解析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材料二: “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用。

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 ——《汉书·董仲舒传》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李白诗中所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2)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秦始皇在地方设立了哪两级行政机构?两级机构
长官叫什么名称?
(3)材料二中提到的是汉武帝采纳董仲舒主张,推行什么政策?政策的影响是什么?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
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三国志·诸葛亮传》
材料二:三国鼎立形势图。

请结合学习过的历史知识回答:
(1)材料一中提到“操遂能克绍”,这是指哪次战役?材料三中三国鼎立的局面是在哪一次战役后奠定的?
(2)请根据材料二《三国鼎立形势图》正确填写三国的名称。

A ;
B ;
C 。

(3)结合历史知识请你写出与三国故事有关的成语一个?
三、综合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3.古代中国与世界的贸易交往与文化往来频繁,请读下图,探寻远去的历史。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图中箭头所示路线即我国古代的,这条路线的起点是。

(2)这条路线最早开辟于(朝代),对开通这条路线贡献最大的人物是。

(3)这条路开通之后对历史发展有什么作用?
34.改革是社会前进的动力。

请结合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完成下面的题目。

(1)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分别发生在什么朝代?
(2)商鞅变法是在谁的支持下进行的?其中土地政策是什么?
(3)商鞅变法历史意义是什么?
七年级历史期末试卷参考答案
二、材料解析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1.(1)秦始皇统一全国(或秦灭六国)(2分)
(2)郡、县二级;郡守、县令(4分)
(3)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2分)。

儒家学说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这种状况一直延续两千多年(2分)
32.(1)官渡之战;赤壁之战(4分)
(2)A 魏;B 蜀;C 吴(3分)。

(3)三顾茅庐等(写出一个3分)。

三、综合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3.(1)丝绸之路(2分);长安(2分)。

(2)西汉(2分);张骞(2分)。

(3)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或答具体东西方产品交往也可,2分)
34.(1)战国和北魏(4分)。

(2)秦孝公(2分);废井田,开阡陌(或承认土地私有,用法令形式保护土地私有制2分)(3)商鞅变法后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