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考点解读: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考点解读:创新意识与社会进
步
1.辩证的否定的含义及实质。
含义: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进展自己。
特点:辩证的否定是进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全然途径。
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它总是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进展的基础。
实质:辩证的否定,既不是简单地确信一切,也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而是既确信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
辩证否定的实质确实是“扬弃”。
辨证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对立
2.坚持辩证否定观,树立创新意识。
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
3.创新的社会作用。
(1)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进展;
①科学的本质确实是创新;
②创新更新了人们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提高了劳动者的素养,开创出更宽敞的劳动对象,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进展。
(2)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①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进展和变革的先导。
②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
(3)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进展。
①创新推动了人类思维方式的变化。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和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创新,在推动科技进展的同时,也使得人类认识的对象和范畴日趋宽敞,使得人类思维的性质和水平不断更新和提高。
②人类文化的进展是通过创新实现的。
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进展和变革的先导。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盛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气的源泉。
【拓宽】
(1)创新的哲学依据:
①从唯物论角度说,创新精神是人们主观能动性的表现,表达了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
观能动性的统一,坚持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统一。
②从辩证法角度说,创新精神表达了事物是变化进展的,我们要用进展的观点看问题。
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的否定观的要求,唯物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要求。
③从认识论角度说,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有一个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的过程,创新精神符合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总是在扩展加深的哲学道理。
(2)如何提高民族创新能力?
①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打破适应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形,解决新问题;
②深化改革,促进新事物的成长壮大,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真正把教育放在优先进展的战略地位;
③加大科技投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养的轨道上来,扩大对外开放,把技术引进与消化、吸取、创新结合起来。
(3)企业如何推进自主创新?
①创新需要勇气,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规律,制造条件,克服困难,走自主进展之路。
②世界是物质的,规律具有客观性,推进企业创新,需要科学的态度,就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动身,实事求是,按规律办事。
(4)青年学生如何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①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科学思维方法,专门是合理想象和制造性思维;
②积极实践,勇于探究;
③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5)创新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及其他创新。
关系:理论创新是指导,制度创新是保证,科技创新是动力,文化创新是智力支持。
它们相互促进,密不可分。
【小结】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