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3课时同步练习:第22课 文学的繁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2课文学的繁荣
一、单项选择题
1.瑞典文学院秘书萨拉·达尼乌斯表示,《战争的非女性面孔》是读者了解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阿列克谢耶维奇作品的最好入口,“这是一部感人至深的纪实作品。

它将你带进普通人的世界,更弥足珍贵的是,用不了多少年,随着这些亲历者的离世,我们就更无法去了解这段历史了”。

下列著作与该作品的创作风格相似的是
A.《巴黎圣母院》
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C.《老人与海》
D.《大卫·科波菲尔》
【答案】D
2.在魔幻现实主义小说中,时空的界限被打破,现实与非现实的东西交织在一起,神奇的描写与现实的反映达到一种奇妙的结合;在许多超现实主义的小说中,我们还能见到时间的分割、时间的变形等。

这反映出
A.现代科学技术影响文学创作题材
B.现代文学风格在不断地推陈出新
C.超现实主义已成为当代文学主流
D.西方社会精神危机促进文学发展
【答案】A
3.英国著名评论家柯林•威尔逊说过:“存在主义的中心问题可以由一句话来概括:人的地位。

(但是,)人是神还是虫?现代文学采取第二种观点,倾向于强调人的毫无价值。

”这表明现代主义文学
A.宣染变态、迷惘、虚无等精神创伤
B.违反文学创作原则和写作手法
C.采用抽象、夸张、变形的表现方法
D.揭露丑恶现实并憧憬美好未来
【答案】A
4.“迷惘的一代”一语源自美国作家海明威的小说《太阳照样升起》。

小说写的是一战后,一群流落法国的美国年轻人,由于战争给他们造成了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巨大伤害,他们空虚、苦恼和忧郁,对社会不满,对前途失望,只能在沉沦中度日。

下列与《太阳照样升起》属于同一文学流派的是
A.《西风颂》
B.《红与黑》
C.《母亲》
D.《等待戈多》
【答案】D
5.《在路上》是美国作家杰克·凯鲁亚克创作于1957年的长篇小说,这部小说结构松散,断断续续,描写一群年轻人荒诞不经的生活经历,反映了战后美国青年的精神空虚和浑浑噩噩的状态,被公认为五六十年代“嬉皮士”运动和“垮掉的一代”的经典之作。

下列作品与《在路上》属于同一流派的是
A.《悲惨世界》B.《老人与海》
C.《人间喜剧》D.《母亲》
【答案】B
6.某学校举办一次介绍欧洲文化的活动,邀请一些专家学者来校演讲。

演讲题目包括:“歌德的诗歌创作”、“拜伦与希腊民族解放运动”和“雨果的小说艺术”等。

为配合这项活动,学校还安排了一场音乐会,由钢琴家表演一场“贝多芬之夜”。

这次活动的主题,应拟定为
A.文艺复兴时期的文艺
B.启蒙运动时期的学术
C.古典主义的文化风格
D.浪漫主义的文艺
【答案】D
7.“他们响应卢梭‘回归自然’的主张,将现实的‘丑’和大自然的‘美’来对比,极力讴歌大自然的神奇和壮美。

大自然在他们眼中是无所不在的神,是精神的避难所,因此常常作为精神的某种象征而出现,寄托着作家对现实的诅咒和对自由的憧憬。

”下列作品与此观点相似的是
A B C D
【答案】A
8.“和启蒙学者的华美语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

”在这一历史背景下产生的文学作品是
A.《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B.《苹果车》
C.《大卫·科波菲尔》
D.《老人与海》
【答案】A
9.“它排斥虚无缥渺的幻想、排斥神话故事、排斥寓意与象征、排斥高度的风格化、排除纯粹的抽象与雕饰,它意味着我们不需要虚构,不需要神话故事,不需要梦幻世界。

”材料所反映的文学流派
A.热情地讴歌国家和民族的独立
B.是对现代主义文学的重大发展
C.以独特的个性化视野描绘感觉
D.强调真实客观地再现典型人物
【答案】D
10.屠格涅夫在评论法国文学时指出:“没有一个作家像俄国的果戈理和英国的萨克雷那样,敢于公开地向他们坦率地说出全部真实情况……只有少数作品的作者试图在其中向自己的同胞指出他们的劣根性。

”材料中“少数作品”包括
A.《西风颂》
B.《人间喜剧》
C.《战争与和平》
D.《毕加索自画像》
【答案】B
11.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委员会这样评价一位文学家的作品:“由于他那至为敏锐、清新与优美的诗;这诗出之以高超的技巧,并由他自己用英文表达出来,使他那充满诗意的思想业已成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

”下列文学作品符合这一评价的是
A.《唐璜》B.《西风颂》
C.《吉檀伽利》D.《约翰·克里斯多夫》
【答案】C
12.1934年4月,著名作家高尔基在苏联第一次作家代表大会上致开幕词时说:“我们所有民族的各个种族的文学成为统一的整体出现了”。

据此推理,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后苏联文学的发展特征是
A.社会主义垄断倾向明显
B.呈现出现代主义的风格
C.民族性和统一性相结合
D.浪漫主义色彩比较突出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法国史学家托克维尔在论述法国大革命时曾指出:“人们应当预见,大革命不是由某些集体事件引导,而是由一些抽象的原则和普遍的理论所引导。


——法国史学家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材料二叙事长诗《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是英国诗人拜伦的代表作,使拜伦“一夜醒来竟成了诗坛上的拿破仑”……他塑造的“拜伦式英雄”勇于追求个人幸福、爱情、自由,孤傲、倔强、狂热、浪漫……
——《论拜伦和他的长诗<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材料三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思潮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和精神文化条件下产生的,它的形成是社会对文学的必然要求的结果。

材料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一个文人求之不得的事情,然而奇怪的是,当戏剧作家贝克特听闻自己获得1969年诺贝尔文学奖时,竟做了一个“荒诞”的举止,马上躲到乡村的一个小山庄里去了。

最后在政界人物的劝导下同意接受此项奖,又以健康的缘故,不亲自前往斯德哥尔摩领奖。

——《怕出名的“隐士”——1969年获奖者:撒姆尔·贝克特》(1)材料一中“抽象的原则和普遍的理论”指的是什么?写出两位具有“抽象的原则和普遍的理论”的代表人物。

(2)材料二中的作品属于哪种风格流派?写出体现该流派风格的文学作品。

(3)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符合材料三中“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和精神文化条件下”法国出现的文学作品。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剧作家贝克特的代表作品及其所属的流派。

【答案】(1)启蒙思想。

思想家: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

(2)浪漫主义。

《巴黎圣母院》。

(3)文学:《人间喜剧》。

(4)作品:《等待戈多》。

流派:现代主义。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美国民族文学形成于18世纪后期,19世纪初,逐渐摆脱英国文学的垄断。

美国建国早期人口稀少,有大片未开发的土地,这同美国的民主自由、个性解放的观念相融合,形成了美国文学中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的特征。

美国是多民族的国家,移民带来了本民族的文化,这决定了美国文学风格的多样性和庞杂性。

年轻的民主共和国使人们满怀信心,吸引着旧世界更多的人们奔向新的大陆,因此,19世纪上半叶的北美文学创作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19世纪80年代以后,社会贫富差距拉大,社会动荡不安,人们怀疑“人人自由、幸福的天堂”的真实性,批判现实、揭露黑暗的作品增多,现实主义文学成为文学的主流。

——摘编自童明《美国文学史》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取18—19世纪美国文学发展的某个特点或某个风格流派,并对其进行简要阐述。

【答案】示例19世纪80年代以后,现实主义文学成为美国文学的主流。

阐述:19世纪80年代以后,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美国资本主义发展迅速,美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垄断资本家垄断着社会财富,社会贫富差距拉大,社会动荡不安;种族歧视尚未完全消除;资本主义矛盾加剧,工人运
动愈演愈烈,要求改善生活。

批判现实、揭露黑暗的作品增多,现实主义文学成为美国文学的主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