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阜新二高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年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考试
地理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30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下图为气压带、风带移动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1-2题。

1.甲图所示季节各纬度带气流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0~10°N盛行下沉气流
B.10°N~20°N盛行东南风
C.20°N~30°N盛行西北风
D.30°N~40°N盛行西南风
2.甲、乙两图反映的时间与季节正确的是( )
A.甲表示3月份,春季
B.乙表示7月份,夏季
C.甲表示9月份,秋季
D.乙表示1月份,冬季
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一般年份夏季风进退及锋面位置示意图”。

据下图,完成3-4题。

3.下列关于影响上海的天气系统及上海的天气特点的叙述,正确的( )
A.5月和7月主要受冷锋影响,狂风暴雨
B.6月和10月主要受暖锋影响,阴雨连绵
C.7月和8月主要受副高控制,高温少雨
D.9月和10月主要受反气旋控制,寒冷干燥
4.暖锋过境期间的天气一般表现为( )
A.锋前气压急剧升高,常出现雷暴天气
B.锋后空气湿度增加,常形成大范围降水
C.锋前水汽凝结,常形成雨、雾天气
D.锋后气温降低,常出现晴朗天气
5、地面上不同地区的热量差异会引起空气流动。

下图符合热力环流原理的是( )
A. B. C. D.
下图是某区域某时地面天气简图。

读图回答下面6-7题。

6.图中M地的风向是( )
A.东北
B.东南
C.西北
D.西南
7.产生图示区域降水的天气系统是( )
A.气旋
B.反气旋
C.暖锋
D.冷锋
下图为长江中游某地连续五天的天气情况统计图。

读图,完成8-9题。

8.图示天气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
A.冷锋过境
B.暖锋过境
C.气旋过境
D.反气旋过境
9.有关该地区5-9日天气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气温日较差不断缩小
B.空气湿度不断增大
C.6、7日夜晚大气保温作用较强
D.8、9日吹偏北风,且强度最大
读甲、乙两幅图,回答10〜11题。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乙图的水平气流呈顺时针方向辐合
B.甲图的水平气流呈逆时针方向辐散
C.乙图中北半球水平气流呈顺时针方向辐合
D.甲图中北半球水平气流呈逆时针方向辐合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所示系统强烈发展,可能形成台风或飓风
B.长江中下游受甲控制时形成伏旱
C.中南半岛盛行东北风时,夏威夷群岛受乙控制较强
D.我国夏季北方的暴雨就是受甲的影响
读下图,回答12〜14题。

12.受暖流影响明显的地方是( )
A.T
B.Q
C.R
D.S
13.气候特点为“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的地方
是( )
A.T
B.Q
C.R
D.S
14.下图所示的几种气温年内变化和年降水量情况中,与
P地相符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5.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是( )
①东南多,西北少②西北多,东南少③夏秋多,冬春少④冬春多,夏秋少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6.下图为某次长江洪水过程洞庭湖入、出湖径流量的变化。

这段时间洞庭湖对长江洪水产生蓄积作用的时段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7.在下面的两幅海水等温线图中,虚线表示洋流,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①是暖流,位于北半球
B.②是暖流,位于南半球
C.①②均向北流动
D.①位于大陆东岸,②位于大陆西岸
18、当我国教师节时,太阳直射点移动情况是( )
A.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B.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C.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D.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读世界主要城市用水价格表,完成下列19-20题。

19.近年来,我国北京等许多城市都提高了用水价格,其主要目的是( )
A.促进节约用水
B.与国际水价接轨
C.增加国家税收
D.增加地方财政收入
20.水资源是否丰富的标志是多年平均径流量的多少。

表中6个城市中,径流量比较稳定的城市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读“某河流量过程曲线图”(该河以降水补给为主),回答21-22题。

21.该河所在的位置大致位于( )
A.40°N~60°N之间的大陆西岸
B.30°N~40°N之间的大陆东岸
C.30°S~40°S之间的大陆西岸
D.30°N~40°N之间的大陆西岸
22.该河流6~8月流量减少是由于该地区( )
A.受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
B.受极地高气压带控制
C.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D.受东北信风带控制
23、北太平洋的热带和副热带海区大洋环流的运动特点是( )
A.反气旋型顺时针方向流动
B.气旋型顺时针方向流动
C.反气旋型逆时针方向流动
D.气旋型逆时针方向流动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

读下图,回答24-26题。

24.如果该图为大气环流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
A.E处气温比H处高
B.F处气压比G处低
C.气流②自西向东运动
D.E处的高度可达12千米
25.如果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 )
A.环节①参与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
B.环节②是陆地自然带形成的基础
C.环节③使大洋表面海水的温度升高
D.环节④的运动距离与下垫面无关
26.如果该图为世界洋流模式的南半球部分,S线代表纬线,则( )
A.洋流①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
B.洋流②为西风漂流
C.洋流③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
D.洋流④为赤道逆流
读局部大气运动状况图,回答27-28题.
27.在赤道与30°N之间近地面的风带是()
A.东南信风带
B.东北信风带
C.盛行西风带
D.极地东风带
28.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的地区,气候特征主要表现为
()
A.高温多雨
B.炎热干燥
C.低温少雨
D.温和多雨
读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29-30题。

29.此时有两条经线两侧日期不同,这两条经线是( )
A.日界线、本初子午线
B.0°,180°
C.0°,150°W
D.150°W,180°
30.此时北京时间和北极圈上日落的时间分别是( )
A.10时 12时
B.18时 18时
C.14时 16时
D.12时 18时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主观题(本题共4道小题,每题10分,共40分)
31、读“亚洲某月季风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1)该图表示的月份是月。

图中A处的气压名称是,气候类型是。

(2)图中B盛行季风,附近洋流名称为。

(3)图中C处盛行季风,此时洋流呈时针方向流动。

(4)形成东亚季风的主要原因是。

形成南亚季风的主要原因是。

(5)亚洲东部季风环流最为典型的原因是: 。

32、下图表示位于30°N~60°N的大陆部分,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0分)
(1)图中A地气候类型为气候,气候特征是。

(2)B.C两地中,常年受西风带控制的地区是;冬雨夏干的气候分布在地区,其形成原因。

(3)D处常年受气团控制,其气候特征为。

(4)下图为三种气候类型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把其序号与上图中气候类型的代表字母对应填空:
①;②;③。

33、读“我国东部地区某河流的流量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1)该河流的径流量变化示意图中,A、B、C分别表示河流的三种补给形式:
A. B. C.
(2)A形成汛,B形成汛。

(3)这条河流位于我国的地区。

(4)从图中看出夏季河流径流量与地下水补给关系是,原因是。

(5)为保证该地区用水,图中①②两条曲线,哪一条是在修坝后测到的? 原因: 。

34.读下面“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1)写出图中各代号所代表的水循环的环节名称:A. B.
C. D. E. F. 。

(2)图中水循环发生领域有、、。

(3)如果这个地区植被遭到破坏,湖泊也被开垦为农田,可能会对该地区造成什么影响? 。

答案
1-5:D B C C B
6-10:C D A C D
11-15:A C B A B
16-20:C B A A B
21-25:D C A B A
26-30:B B B D B
31(1)7; 印度低压(或亚洲低压); 热带季风气候
(2)东南; 日本暖流;
(3)西南; 顺;
(4)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5)亚洲东部处在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东临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太平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最为显著,亚洲东部的季风环流影响最大、范围最广、类型最为齐全,因而也最为典型
32、(1)温带季风;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2)B; C; 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
(3)大陆; 冬寒夏热,干燥少雨;
(4)C; B; A
33、(1)大气降水; 季节性积雪融水; 地下水;
(2)夏; 春;
(3)东北;
(4)径流量越大,地下水补给越少; 因为径流量大到一定程度,河水水位超过或接近地下水面,河水补给地下水,径流量小时,地下水面水位超过河水水位时,地下水补给河水。

(5)②曲线; 因为全年流童比较平稳,已受到水库调节
34、(1)降水; 蒸发; 水汽输送; 植物蒸腾; 地表径流; 地下径流
(2)海洋与陆地之间; 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 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
(3)降水量减少; 地表没有植被和湖泊,会使地表蒸发量和植物蒸腾量减少,大气中水汽含量减少,气候变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