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民版新文化运动优秀ppt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统精神的守护者:辜鸿铭
“一个中国人,特别是一个受过教育的中国人,如果背叛了名 誉法典,抛弃了忠君之道,即孔子国教中的名分大义,那么, 这样就丧失了民族精神,种族精神的中国人,就不再是一个真
正的中国人。” —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
辜鸿铭是中国近现代为数稀少的一位博学汉学中国传统的同时,又精通西方语 言与文化的学者,号称“清末怪杰”。他精通英文、法文、德文、拉丁文、希腊文、 马来文等9种语言,通晓文学、儒学、法学、工学与土木等文、理各科。他生在南洋, 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获13个博士学位,倒读英文报纸嘲笑英国人,说 美国人没有文化,第一个将中国的《论语》、《中庸》用英文和德文翻译到西方。 凭三寸不烂之舌,向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大讲孔学,与托尔斯泰书信来往,讨论世界 文化和政坛局势,被印度圣雄甘地称为“最尊贵的中国人” 在西方形成了“到中国 可以不看紫禁城,不可不看辜鸿铭”的说法。
高中历史人民版新文化运动优秀ppt1 (精品 系列PPT )
高中历史人民版新文化运动优秀ppt1 (精品 系列PPT )
4、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
(1)陈独秀:创办《新青年》,发表《敬告青年》一文,热望青年要有探索 的勇气和创新的胆识,他把振兴中国的希望,寄托在青年人身上。发表了一系 列全面批孔的文章,论证孔子旧礼教不适合现代社会。终身以新青年自居。 (2)李大钊:指出孔子是“历代专制之护符”。1918年发表《布尔什维主义 的胜利》等文章,他指出俄国十月革命是“世界人类全体的新曙光”,积极宣 传马克思主义。名言“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3)胡适:提倡白话文,是因为白话文的形式适合于新思想、新文学的内容。 他主张使白话文成为新的文学形式。获得36个博士学位。被称为“中国自由主 义之父”。曾任中国驻美大使。 (4)鲁迅:对封建礼教的抨击最为猛烈。他写的中国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 日记》,深刻揭露了中国 几千年来封建统治和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吃人的 礼教”一语由此而来。名言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二) 新文化运动兴起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从1916年出版的第二卷 第一号起改名为《新青年》。1917年初,陈独秀到北京大学任文科 学长,《新青年》编辑部随之从上海迁到北京,但仍在上海印行。 这段时间每期发行量约1000份。采用白话文后每期杂志的发行量激 增到一万五六千份,影响迅速扩大。下面我们看下北京大学为何成 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北大不仅包容了旧学代表和拖长辫、着异服的前清遗老,更包容了接受传播新文 化、新思想的进步青年教授。北京大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学术自由、各派并存、 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
高中历史人民版新文化运动优秀ppt1 (精品 系列PPT )
高中历史人民版新文化运动优秀ppt1 (精品 系列PPT )
辜鸿铭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他脑后的长辫子。辜英国留学时,已剪掉辫子。后来人 人谈论反清革命,他反而把辫子重新留起来。 “立异以为高”。北大的学生嘲笑 他,他反唇相讥:“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你们心中的辫子是无形的。”
北大由于三只“兔子”而成名
蔡元培,北大校长,属兔。陈独秀,北大文学院院长, 比蔡小十二岁,属兔。胡适,北大哲学系教授,比陈小十 二岁,属兔。1917年,三位联手,打破旧传统,人称“改 变中国文化的三只兔子”。
高中历史人民版新文化运动优秀ppt1 (精品 系列PPT )
高中历史人民版新文化运动优秀ppt1 (精品 系列PPT )
封建传统思想是维护君主专制的理论基础和精神支柱。
原名《宽容》现名《北大钟声》
1917年蔡元培 请鲁迅为北大 设计的校徽
北京大学要“以人为本”。实现人的解放, 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
“思想自由”:在北大倡导新的思想和文化; “兼容并包”:鼓励新文化的倡导者去占领 封建文化的阵地。
刘师培、黄侃、沈尹默、陈独秀、胡适、朱希祖、辜鸿铭、马叙伦、蔡元 培、李大钊、马幼渔、鲁迅、周作人、钱玄桐、梁漱溟、刘半农。
高中历史人民版新文化运动优秀ppt1 (精品 系列PPT )
开始标志:
时间:1915年 地点:上海 标志: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 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 主要阵地:《新青年》和北京大学
高中历史人民版新文化运动优秀ppt1 (精品 系列PPT )
高中历史人民版新文化运动优秀ppt1 (精品 系列PPT )
运动中心: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创始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近 现代中国进步思想和革命的发源地和中心。
没有蔡元培,北大就不成其为北大; 没有北大,蔡元培也不成其为蔡元培。 蔡元培,浙江绍兴人,著名民主革命家和教育家。1916年出任北大校 长后,着力营造兼容并包和思想自由的学术研究氛围,聘请了一大批 具有新思想的学者到北大任教,使得北大成为人才鼎盛、学术兴旺的 全国最高学府,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大本营。他为中国新文化教育事业, 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做出重大贡献,堪称“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一)兴起的历史背景:
政治上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虽然成立,但 民主共和制度井没有真正实现,中国 社会仍是一片黑暗。 袁世凯依靠武力和政治欺骗,窃取中 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职位,后来还一度 恢复帝制; 国内军阀割据和混战愈演愈烈。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思想上 一方面,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人人心,民主、 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在此后得到进一步传播; 另一方面,袁世凯却又掀起一股尊孔复古逆流,旧思 想、旧道德卷土重来。
高中历史人民版新文化运动优秀ppt1 (精品 系列PPT )
高中历史人民版新文化运动优秀ppt1 (精品 系列PPT )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思想革命+文学革命
1、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新道德:指资产阶级的(男女)平等、个性解放、 自由发展。 旧道德:指以三纲五常为中心的孔子之道儒家伦 理学说。
(1)新文化运动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针对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猖獗 一时的尊孔复古逆流,《新青年》发表了大量文章,猛烈抨击以孔子 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和文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