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监测演示文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监测关键技术 3.2监测点位基础信息采集
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监测点位基础信息采集内 容详见下表1。
表1 注: (1)路段名称、路段起止点、路段长度均指测点代 表的所有路段; (2)道路等级划分为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路、城 市次干路、城市含轨道交通的道路、穿过城市的高 速公路、其他道路灯6个等级; (3)路段覆盖人口指该代表路段两侧对应的4类声 环境功能区覆盖的人口数量。
3.6.2测量要求。
• (4)城市声环境常规监测应在规定时间内进行, 不得挑选监测时间或随意按暂停键。 • (5)有条件的城市应实施功能区自动监测。实施 功能区声环境自动监测的城市,上报每季度第二 个月第10日(正常工作日)的监测数据,如数据 不符合监测条件的顺延下一天的监测数据。待出 台噪声自动监测规范后按其相关要求报数据。 • (6)如城市规模小,不具备最低布设监测点位要 求的,点位数量可相应减少。
1.教学目标
1.3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2)树立实事求是的职业素养; (3)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监测概述
(1)城市道路:是指城市范围内具有一定技 术条件和设施的道路,主要为城市快速路、城 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含轨道交通走廊的道 路及穿过城市的高速公路。 (2)道路交通声环境监测的目的:反映道路 交通噪声源的噪声强度,分析道路交通噪声声 级与车流量、路况等的关系及变化规律,分析 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的年度变化规律和变化趋势。
城市规模分级: 一般根据市区常住人口数量划分城市规模等级 ,如下: 常住人口大于1000 万人的城市为巨大城市; 常住人口在300~1000(含)万人的为特大城市; 常住人口在100~300万人(含)的为大城市; 常住人口在50~100万人的为中等城市; 常住人口小于等于50万人的为小城市。
• • • • •
3
4
1.教学目标
1.1能力(技能)目标 (1)依据监测技术规范,完成城市道路交通噪声 监测的采样点确定和基本信息采集; (2)会操作噪声计,能完成监测点噪声声级测定; (3)会处理监测数据,对监测点、路段及整个城 市道路交通噪声污染状况进行评价,并根据相关 标准判定其是否达标; (4)会采取适当的质量控制措施。
3.1监测点位设置
3.1.3 监测点位选定方法。 • 监测点应选在路段两路口之间,距任一路口的距 离大于50 m,路段不足100 m的选择路段中点。 • 监测点应位于人行道上距路沿(含慢车道)20 cm 处,监测点位高度距地面为1.2-6.0 m。 • 监测点应避开非道路交通源的干扰,传声器指向 被测声源。
3.1.4监测点位调整。 • 城市声环境常规监测点位的位置与高度一经确定 不能随意改动。当所设点位现状发生改变,已不 符合点位布设要求时在数据报送时应注明。 • 监测点位原则上每5年调整1次。城市建成区面积 扩大,需调整点位时,应在尽量保留原监测点位 的前提下外延加设点位。当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 超过50%时,可重新布设监测点位。 • 监测点位审批按相关规定执行。 • 执行新调整点位的起始时间为每个五年规划的第 一年。
3.1监测点位设置
3.1.2 监测点位数量。 • • • • • 巨大、特大城市的监测点位数量应≥100个; 大城市的监测点位数量应≥90个; 中等城市的监测点位数量应≥50个; 小城市的监测点位数量应≥20个。 注:一个监测点可代表一条或多条相近的道路。 根据各类道路的路长比例分配监测点位数量。
2.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监测概述
(3)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监测应按照环境噪 声监测技术规范(HJ 640-2012)城市声环境常 规监测中的相关规定进行。 (4)该方法标准适用于环境保护部门为评 价城市声环境质量状况所开展的城市声环境常 规监测。
3.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监测关键技术 3.1监测点位设置
3.1.1监测点选择原则。 (1)能反映城市建成区内各类道路(包括 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含轨道 交通走廊的道路及穿过城市的高速公路等)交通 噪声排放特征。 (2)反映不同道路特点(车辆类型、车流 量、车辆速度、路面结构、道路宽度、敏感建筑 物分布等)交通噪声排放特征。
3.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监测关键技术 3.4监测结果与评价
3.4.1监测数据记录和统计结果上报。
监测数据按表2规定的内容记录,监测统计结果 按表3规定的内容上报。
• 3.4.2平均值计算。将道路交通噪声监测的等效声 级采用路段长度加权算术平均法,按式(1)计算 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平均值。
3.4.3强度等级确定。将道路交通噪声平均值与表4比较 确定道路交通噪声强度级别。
4.思考题
(1)道路交通噪声监测的监测点位应如何 确定?确定好后能否调整,调整前应做好哪些 工作? (2)道路交通声环境监测的频次、时间与 测量量如何确定? (3)简述道路交通声环境监测的数据处理 与结果评价的方法及关键步骤。
谢谢!
注:道路交通噪声强度等级“一级”至“五级”可分 别对应评价为“好”、“较好”、“一般”、“较 差”和“差“。
3.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监测关键技术 3.5监测报告
城市道路交通声环境监测报告应主要包括下列 内容: (1)概述,即战略性描述监测工作概况及声 环境监测结果; (2)道路交通声环境监测结果与评价; (3)相关分析; (4)结论。
3.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监测关键技术 3.3监测频次、时间与测量量
(1)昼间监测每年1次,监测工作应在昼夜 正常工作时个段内进行,并应覆盖整个工作时段。 (2)夜间监测每5年1次,在每个5年规划的 第三3年监测,监测从夜间起始时间开始。
3.3监测频次、时间与测量量
(3)监测工作应安排在每年的春季或秋季,每 个城市监测日期应相对固定,监测应避开节假日和 非正常工作日。 (4)每个测点测量20 min等效声级Leq,记录累 积百分声级L10、L50、L90、Lmax、Lmin和标准偏差 SD,分类(大型车、中小型车)记录车流量。
3.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监测关键技术 3.6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3.6.1监测人员要求:凡承担噪声监测工作的 人员应取得上岗资格证。 3.6.2测量要求: 详见后述。 3.6.3监测记录:按要求完整记录和填写相关1)噪声监测的测量仪器精度、气象条件和采样 方式等应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的相应要求。 • (2)噪声测量仪器在每次测量前后应在现场用声 校准器进行声校准,其前、后校准指示值偏差不应大 于0.5 dB,否则测量无效。测量需要延长电缆时,应 将测量仪器与延伸电缆一起进行校准。 • (3)监测点位布设可按标准HJ 640-2012执行, 不应为降低监测值人为选择测量点位。
1.教学目标
1.2知识目标 (1)《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规范城市声环境常 规监测》(HJ 640-2012)的要求与方法步骤; (2)噪声计的原理及操作方法; (3)理解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监测的测点确定 方法、知晓监测点基本信息采集内容; (4)掌握道路交通噪声监测的数据处理方法、 结果表征和声环境评价方法。
职业教育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职业教育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主讲教师主讲教师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监测关键技术33思考题44主要内容1
职业教育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环境监测》 项目九 噪声等物理监测
任务3 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监测
主讲教师 王虎
主要内容
1 2
教学目标
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监测概述 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监测关键技术 思考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