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巴中市第三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学期半期考试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巴中市第三中学2013年秋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50分)
一、积累运用(48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1、(8分)巴中市位于四川东北部、大巴山系米仓山南麓.,是川东北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是著名的“银耳之乡”、“黄羊之乡”。

除了物产丰富,旅游资源也丰富。

南龛摩崖造像被yù()为“盛唐彩雕全国第一”,诺水河溶洞则是闻名遐.迩,光雾山更是人间仙境。

这里人杰地灵,yùn()育了宋代天文学家张思训和“世界十大革命性伟人”晏阳初。

通过上面的介绍,一定使你感到自豪吧!每个巴中人都应该关爱自己的家乡。

有机会的时候,别忘了向外地朋友推荐巴中哦!
①、给短文中加点字注音,给拼音写上汉字。

(4分)
南麓.()遐.迩() yù为 yùn育
②、为宣传巴中特色经济,请把下面这幅对联补充完整。

(2分)
上联:平昌白酒名扬四海
下联:
③、第2段文字中有一个病句,请改正
..。

(2分)
改正后的句子为: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
A.震悚.(sǒnɡ)荒谬.(miù)溃.退(kuì) 锐不可当.(dǎnɡ)
B.憎.恶(zēnɡ)瞥.见(piē)歼.灭(qiān)惊涛骇.浪 (hài)
C.俨.然(yǎn)幽咽.(yè)诘.问(jí)差.使(chāi )
D.绥靖.(jìnɡ)举箸.(zhù)寒噤.(jìn) 仄.歪(zè)
3、下面语句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A.请假设人类幻想的某种令人眼花潦乱的洞府,其外貌是神庙,是宫殿,那就是这座名园。

B.都市里的升沉荣辱,震颤着长期迟钝的农村神经系统。

可怜的家属会号淘大哭,会猝然昏厥。

C.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

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

D.黄泥是用来砌缝的,这种黏性很强的黄泥参上一些石灰水豆浆水,砌出的缝铁老鼠也钻不开。

4、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到今年9月份,上海大众VW品牌累计销量达到607616辆,已超越去年全年的销量总和,增长势
头锐不可当
....。

B.更会有一些农妇听了死讯一时性起,连带也憎恨信客,大声呵斥,他也只能低三下四
....、连声诺诺。

C.两年后,几家私塾合并成一所小学,正缺一位地理教师,大家都想到了信客。

信客教地理绘声绘
...色.,效果奇佳。

D.这个案子你肯定感兴趣,主人公小邓莫名其妙
....成了“冤大头”,卡里悄悄多了30万元,后被人告上法庭。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学习委员猜测,新来的物理老师大概是三十三四岁左右。

B、是否多读书,也是提高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途径之一。

C、虽然没有什么失职,因此总觉有些单调,有些无聊。

D、我们要注意找出并改正作文中的错别字。

6.古诗文积累。

(10分,每空1分)
(1)白头搔更短,。

(杜甫《春望》)
(2)大道之行也,,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礼记》)
(3),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4),猎马带禽归。

(王绩《野望》)
(5),波撼岳阳城。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6)黄鹤一去不复返,。

(崔颢《黄鹤楼》
(7)刘禹锡《秋词》中抒发诗人豪迈乐观情怀的诗句是

(8)《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表明诗人陆游虽年老体衰却仍怀一腔报国志的诗句
是:,
7.新闻阅读。

(4分)
中新网西昌2010年10月1日电北京时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将“嫦娥二号”卫星成功送入太空。

18时59分57秒,橘红色的火焰从火箭底部喷涌而出,伴随着震天巨响,“长征三号丙”火箭在惊天动地的呼啸声中拔地而起,以雷霆万钧之力直刺苍穹。

一瞬间,群山抖动,大地震颤,人们翘首仰望,火箭拖着长长的火柱,向东南方向飞去,在天空中划出一条长长的白色轨迹,犹如仙女抛出的长绢,当空飞舞。

一会儿的功夫,火箭便钻入更加稠密的云雾层里,什么也看不见了。

唯有那震天动地的呼啸声,还在持续。

这时,群山中爆发出阵阵欢呼声和掌声,似大海波涛,似空中惊雷,久久回荡在发射场幽深的峡谷中。

据了解,此次发射是继“嫦娥一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的基础上,为我国探月二期工程实现月面软着陆开展部分关键技术试验,积累工程经验,是二期工程的技术先导星。

为后续的嫦娥三号、嫦娥四号探测器实现成功落月积累经验,进一步深化嫦娥一号月球科学探测。

(1)请给本则新闻拟写一条恰当的标题,15字以内。

(2分)
(2)新闻第一段属于新闻结构的哪个部分?说说其作用。

(2分)
8、名著阅读。

(5分)
他缓缓地摘下了帽子。

悲愤,极度的悲愤充满了他的心。

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

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 “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人应当赶紧地、充分地生活……
他怀着这样的思想离开了烈士公墓。

(1)、上面选文出自名著《 》,作者是__________ _ _ 。

(2)、 文中的“他”指的是 “他”的身上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的高贵品质。

9、综合性学习。

(9分)
学了《莲文化的魅力》,我们知道莲有袅娜可爱的茎叶,有娇嫩雅致的花朵,有沁人心脾的清香,也有文人雅士的精神寄托。

(1)、从古今诗文可以看出莲通常被赋予了哪些美好品质受到人们赞美?(2分)
(2)、莲还有哪些美称?任写两个。

(2分)
(3)、与莲有关的诗句有哪些?写两句。

(2分)
(4)、某班举行辩论会,正方观点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反方观点是:“近墨者未必黑。

”并举莲的例子,引用《爱莲说》中名句来证明。

请你据此写一段话作为反方的发言稿,要求观点鲜明,说理有力,令人信服。

(3分)
二、阅读理解(52分)
(一)《背影》选段(12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

”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

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

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

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

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_____着上面,两脚再向上_____;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_____,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

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

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

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

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

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

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

他走了几
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

”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0、请在文中三个空缺处填上准确的词语。

(3分)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11、选文中刻画父亲形象最突出的描写手法是 描写。

(1分)请举出文中一例,并加以分析。

(2分)
12、“我赶紧拭干了泪”“我赶紧去搀他”两句中的“赶紧”表现出了作者怎样的心理活动?(2分) 13、选文先后两次写到“我”流泪。

第一次是看到父亲爬月台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这里流泪是因为 。

第二次是等父亲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时,“我的眼泪又来了”,这是因为 。

(2分) 14、 父亲买橘子是很艰难的,回来时却“心里很轻松似的”是否矛盾?为什么?(2分)
(二)阿长与《山海经》选段(10分)
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他是很疏懒的。

问别人呢,谁也不肯真实地回答我。

压岁钱还有几百文,买罢,又没有好机会。

有书买的大街离我家远得很,我一年中只能在正月间去玩一趟,那时候,两家书店都紧紧地关着门。

玩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的,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

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

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书的模样,到现在还在眼前,可是从还在眼前的模样来说,却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

纸张很黄;图像也很坏,甚至于几乎全用直线凑合,连动物的眼睛也都是长方形的。

但那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看起来,确是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
还要“执干戚而舞”的刑天。

此后我就更其搜集绘图的书,于是有了石印的《尔雅音图》和《毛诗品物图考》,又有了《点石斋丛画》和《诗画舫》。

《山海经》也另买了一部石印的,每卷都有图赞,绿色的画,字是红的,比那木刻的精致得多了。

这一部直到前年还在,是缩印的郝懿行疏。

木刻的却已经记不清是什么时候失掉了。

15、写叔祖的“疏懒”,别人都不肯真实地回答“我”,这同表现阿长有什么关系?请联系后文简要加以说明。

(3分)
16、阿长为什么关心《山海经》?这突出了她的什么特点?(2分)
17、当阿长问《山海经》时,“我”是怎样想的?表现了“我”什么样的心理?(3分)
18、“此后我就更其搜集绘图的书”说明了什么?(2分)
(三)母亲的心(14分)
①熬过六岁那年漫长的严冬,我终于从一场大病中清醒了过来。

②春日的阳光映着窗外的夹竹桃,投下斑驳的树影,母亲却明显地憔悴了,瘦弱的样子差点让我不敢认,但她的精神状态却很好,仿佛拣回了珍贵的珠宝一般小心地守护着我。

③久病初愈的我没胃口,家人总会变着法子哄我吃饭。

那一天,我告诉母亲,很想吃螃蟹,却让家人犯了难:在物质条件极差的偏远山村,怎么可能买得到螃蟹呢!
④好在爱子心切的母亲自有她的法子,她很快拎着竹篓出去了。

我们村子外面有很多纵横交错的溪流,六月天若翻开小溪里一块块大石头,可以找得到螃蟹。

可是,在溪水还寒冽的春天,螃蟹躲在岩洞里是翻不到的。

⑤母亲不死心,沿着溪流一路上行,在一块块或大或小的石头下面翻找着。

春天的溪水冰凉彻骨,却冻不住她心里涌动的希望。

⑥或许上天也怜惜母亲那深切的舐(shì)犊之情吧,在母亲双手肿胀发抖,几近绝望的时候,她终于发现了一只个头肥大的螃蟹,正在一块大石头下面迟缓地爬动着。

⑦母亲的惊喜可想而知,她赶忙迅捷地双手捞起了螃蟹,可是望着手里那只惶惑无措的螃蟹,母亲的手却止不住颤抖!因为那是一只母蟹,它鼓鼓的肚皮底下正围着无数只细如蚊子的小蟹,有的还爬到了母亲的手背上……
⑧母亲思忖了很久,把螃蟹又轻轻地放回了水里,可是刚放下,她又想起什么似的,赶紧再一次捞起了螃蟹,如是.者数次。

在那个春寒料峭的日子里,一向坚强能干的母亲想必正面临着她人生中一次重大的选择罢!在抓起与放下的动作的重复间,她的内心经历了怎样的一次又一次的自我交战与折磨。

⑨这个经过,我并没有亲眼看到,是母亲回来后坐在我床头,抚摩着我的额头细细讲给我听的。

母亲说,最后一次她干脆咬咬牙,闭起双眼把螃蟹放进了竹篓,甚至已经带出了十几步路。

可是竹篓里那不停的“沙沙沙”的挣扎声,最终还是让她彻底丧失了往家走的勇气,再一次跑回到溪边。

放下母蟹的那一刹那,她潸然泪下!
⑩母亲最终是空着手回家的,在那个还带着寒意的春日里,母亲再也没能翻到第二只螃蟹。

坐在溪水中间的石块上,望着那不停地欢快前行的溪流,她止不住放声大哭。

母亲擦着眼睛说,她并没有后悔放了那只母蟹,因为她也是一位母亲,天底下所有母亲的心是一样的。

⑾窗外是涌动的暮色,借着昏暗的灯光,我仔细看着母亲不再光洁红润的面孔,心里忽然生出了一阵与我七岁年龄绝不相称的苍凉。

⑿那是多么不幸而又幸运的一只螃蟹啊,它碰上的恰好是一位母亲,这世上也只有母亲才能最懂得做母亲的心罢!
19、阅读全文,根据提示,补充完整记叙的六要素。

(2分)
时间:春天地点:溪边人物:我、母亲、螃蟹
起因:我想吃螃蟹经过:
结果:
20、第⑧段中加点字"如是者"是"像这样"的意思,请说出它所指代的具体内容。

(2分)答:
21、仔细阅读第⑾段,联想全文想想,为什么我会“心里忽然生出了一阵与我七岁年龄绝不相称的苍凉”?(2分)
22、第⑨段划线句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了母亲怎样的心理?(2分)
23、找出第②段写景的句子,并简要分析其作用。

(3分)
24、第⑿段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何作用?(3分)
(四)《核舟记》选段(16分)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中轩敞者为舱,篛篷覆之。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苏、黄共阅一手卷。

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

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

楫左右舟子各一人。

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居左
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25、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

(断两处,不要求加标点符号)(2分)
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26、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4分)
(1)其两膝相比.者()(2)②卧右膝,诎右臂支船()(3)其船背稍夷.()(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27、下列加点字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B. 其.两膝相比者
中轩敞者为.舱其.船背稍夷
C. 能以径寸之.木
D.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故时有物外之.趣出淤泥而.不染
2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对船头上苏轼、黄鲁直和佛印的外貌、神情和姿势等方面都进行了详细的描写,显得非常逼真而生动。

B.作者介绍船尾部分,写舟子两人,一人悠闲自在,一人神情专注,写出了舟中轻松的气氛,跟船头的情景互相呼应。

C.作者在文中运用说明和描写相结合的笔法,生动地介绍了王叔远的雕刻作品,表现了他高超的雕刻技艺。

D.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准确地把握了雕刻品的各个细节,并按一定的空间顺序写来,清楚地表现了它的整体形象。

29、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4分)
(1)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2)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三、写作(50分)
30、芊芊芦苇,触动了文人的心灵;巍巍“神舟”,触动了国人的心灵;眷眷亲情,触动了游子的心灵;殷殷师恩,触动了学子的心灵……同学们,相信五彩斑斓的大千世界里,一定也会有许多触动你心灵的人或事。

请以“,触动了我的心灵”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根据自己所写文章的内容,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章要有真情实感;③文章字数不少于700字。

④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

巴中市第三中学2013年秋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考试答题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50分)
一、积累运用(48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1、①(4分)南麓.()遐.迩() yù为 yùn育
②(2分)下联:
③(2分)
2——5选择题()、()、()、()。

(12分)
6、古诗文积累。

(10分,每空1分)
(1)(2)
(3)(4)
(5)(6)
(7),
(8),
7、新闻阅读。

(1)、(2分)
(2)、(2分)
8、名著阅读。

(1)、《》,作者
是。

(2分)
(2) 、“他”指的是,“他”的身上具有
的高贵品质。

(3分)
9、综合性学习。

(9分)
(1)、(2分)
(2)、(2分)
(3)、(2分)
(4)、(3分)
二、阅读理解(52分) (一)《背影》选段(12分)
10、(3分)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11、描写。

(1分)分析(2分)
12、(2分)
13、(3分)
14、(2分)
(二)阿长与《山海经》选段(10分)
15、(3分)
16、(2分)
17、(3分)
18、(2分)
(三)《母亲的心》(14分)
19、(2分)经过:
结果:
20、(2分)
21、(2分)
22、(2分)
23、(3分)
24、(3分)
(四)《核舟记》选段(16分)
25、(2分)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26、(4分)(1)()(2)()
(3)()(4)()
27、()(3分) 28、()(3分)
29、
(1)
(2分)
(2)
(2分)
三、作文。

(50分)30、,触动了我的心灵
八年级半期考试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积累运用(48分)
1、①lù xiá誉孕(每空1分,共4分)
②示例:南江黄羊声震九州(2分)(答案不唯一,基本对仗即可)
③改为:上面的介绍,一定使你感到自豪吧!(2分)(或:通过上面的介绍,你一定感到自豪吧!)
2、D(A当dānɡ,B歼jiān,C诘jié。

) (3分)
3、C(A潦—缭,B淘—啕,D参—掺。

) (3分)
4、B(低三下四:形容卑贱没有骨气。

课文用“低眉顺眼”。

) (3分)
5、D(A语意重复B前后不一致C关联词误用) (3分)
6、略
7、(1)示例:“嫦娥二号”卫星成功飞天(2分)(2)属于这则新闻的导语部分。

起简明扼要揭示这则新闻的核心(主要)内容的作用。

(2分)
8、(1)《钢铁是这样炼成的》奥斯特洛夫斯基
(2)保尔.柯察金献身理想钢铁般坚强意志顽强奋斗
9、(1)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品行正直,通达事理;志行高洁,气质优雅;天真自然不显媚态;里外贯通、外表挺直、表里如一、不牵扯攀附;不谄不媚,宁折不弯等任写两个。

(2)荷花、芙蓉、芙蕖、水芝、水芙蓉等任写两个。

(3)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4)示例:只要有清醒的头脑,坚定的意志,那么就能近墨而不黑。

周恩来、鲁迅等无数先人
以他们的实际行动为我们作出了榜样,不管在什么环境中都能保持住自己的坚定信念,永不变色。

只要保持坚贞的节操,洁身自好,即使处于污浊的环境中也能不受影响。

二.阅读理解(52分)
(一)《背影》选段(12分)
10、攀、缩、倾。

(3分)
11、动作描写(1分)“探”,体胖动作不灵便,下铁道小心翼翼;“攀”,既写出月台的高度,又可以想象父亲爬月台的吃力;“缩”,两脚无处可蹬,把怎样爬写得更细致;“倾”,爬上月台虽然十分艰难,但又十分努力的样子。

──行动不便,步履艰难(艰难的背影!)(分析2分)
12、怕父亲看见自己流泪而不放心;怕父亲累着,体贴、心疼父亲。

13、(1)、我的心受到触动,顿悟了父亲的爱心,所以激动得哭了(1分)
(2)、被父亲感动得不能自已,一旦分手,格外依恋,同时想到父亲的命运、前途,格外悲悯、辛酸。

(1分)或者简答:因父爱而感动;依恋、依依不舍。

14、(2分)不矛盾,艰难的是动作,轻松的是心情,父亲尽到了自己的责任,表现对儿子的爱。

或者:因为为儿子做了一件事,感到欣慰和满足,所以觉得轻松。

意思对即可。

(二)阿长与《山海经》选段(10分)
15、从侧面衬托阿长的热心(或与阿长的热心作对比)。

(1分)作者想要《山海经》,叔祖和其他人的漠不关心,而阿长却主动关心过问,后来竟然为作者买到了渴望已久的书。

(2分)
16、因为她发现作者非常喜爱这套书,而作者又是她最疼爱、最关心的孩子。

(1分)反映了她的善良和对我的关爱。

(1分)
17、“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1分)
说明我对从她那里得到《山海经》没抱任何希望,只是随便说说,这表明“我”对阿长心存隔膜乃至轻视的心理。

(2分)
18、说明了阿长买来的《山海经》对我产生了有益的影响,促使我对读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分)
(三)《母亲的心》(14分)
19、经过:母亲找螃蟹结果:母亲放螃蟹(每空1分)
20、把螃蟹又轻轻地放到了水里,可是刚放下,她又想起什么似的,赶紧再一次捞起了螃蟹。

(意近即可,(2分)
21、为我的过分要求让母亲为难而自责(1分),为母亲因我憔悴而难过(1分)(意近即可)
22、动作、神态描写(1分)表现了母亲真想满足孩子吃螃蟹的愿望,又不忍心捉走母螃蟹的痛苦心理(意思对即可,1分)
23、写景句子:春日的阳光映着窗外的夹竹桃,投下斑驳的树影。

(1分)作用:用美丽的春景既反衬母亲的憔悴,又烘托了母亲因我清醒而喜悦的心情。

(2分)
24、议论抒情(只有议论给1分,只写抒情给0.5分,总共1分)
作用:结构:点题(1分);内容:深化文章中心或画龙点睛(1分)。

(意近即可)
(四)《核舟记》选段(16分)
25、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2分)
26、(1)挨着,靠近;(2)同“屈”,弯曲;(3)平;(4)挑选 (4分)
27、 C (3分)
28、 A (3分)
29、略(4分)
三、作文。

(50分)30、,触动了我的心灵
期中考试阅卷分工建议:
一、岳明1、(8分)2——5、选择题(12分)
二、余建英6、古诗文积累。

(10分,每空1分)
三、王佩娟 7、新闻阅读(4分),8、名著阅读(5分)
四、岳攀9、《综合性学习》 (9分)
五、赵丽10——14、《背影》选段(12分)
六、邹鹃15——18、阿长与《山海经》选段(10分)
七、罗晓靖19——24、《母亲的心》(14分)
八、黄晓红25——29、《核舟记》选段(16分)
九、张克30、作文。

(50分)
备注:1、每位教师负责加三本试卷的分并负责上分到电脑记分册。

2、任教双班及网班的教师负责分班拆卷。

3、各位老师分内之事没有完成之前,尽量不要缺席阅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