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桦甸板庙子金矿床深部矿体地质特征及成矿机制讨论
211085654_吉林省桦甸市六批叶矿区大架金矿地质特征浅析
![211085654_吉林省桦甸市六批叶矿区大架金矿地质特征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edbca2e1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bd.png)
世界有色金属 2023年 1月上94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吉林省桦甸市六批叶矿区大架金矿地质特征浅析胡兴旺(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吉林总队,吉林 长春 130000)摘 要:大架金矿是吉林省华电市桦甸市六批叶矿区现的一个重要金矿床,该矿不仅矿床品位高,而且矿体形态稳定,矿石易选,正是由于这些特点,该矿成为了矿区地质找矿工作的研究重点。
本文中主要对该矿地质特征进行分析探讨,并研究其成矿条件与找矿标志,以期能为区内同类型矿床找矿工作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大架金矿;地质特征;找矿标志中图分类号:P61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3)01-0094-3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Dajia gold deposit in Liupiye mining area, Huadian City, Jilin ProvinceHU Xing-wang(Jilin Corps of China Construction Materials Industry Geological Survey Center,Changchun 130000,China)Abstract: Dajia Gold Mine is an important gold deposit in Liupaiye Mining Area, Huadian City, Jilin Province. The deposit is not only of high grade, but also of stable ore body shape and easy to be processed. It is precisely because of these characteristics that the deposit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geological prospecting in the mining area. In this paper,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posit are analyzed and discussed, and its metallogenic conditions and prospecting criteria are studied, in order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the prospecting of the same type of deposits in the region.Keywords: Dajia Gold Min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Prospecting mark收稿日期:2022-11作者简介:胡兴旺,男,生于1983年,汉族,吉林榆树人,本科,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地质勘查。
吉林板庙子金矿地质特征及隐伏矿体预测
![吉林板庙子金矿地质特征及隐伏矿体预测](https://img.taocdn.com/s3/m/af221c7e77232f60ddcca17e.png)
吉林板庙子金矿地质特征及隐伏矿体预测
吉林板庙子金矿床位于吉林省桦甸市东约50km,属吉林省中部重要的金成矿带—夹皮沟金成矿带西部的重要金矿床之一。
矿区内现已发现和圈定工业矿体28条,矿石类型主要有黄铁矿化石英脉型、黄铁矿型、黄铜矿型等,并以黄铁矿化石英脉型为主。
矿石结构主要有半自形、自形粒状结构、压碎结构、它形粒状结构、溶蚀交代结构和滴状结构等。
矿石构造主要有条带状构造、网脉状构造、团块状构造、浸染状构造和角砾状构造等。
围岩蚀变主要为硅化、碳酸盐化、绿泥石化和绢云母化等。
成矿过程可划分为7个成矿阶段:石英-多金属阶段、石英黄铁矿阶段(早)、石英-黄铁矿阶段(晚)、金-黄铁矿阶段、金-多金属阶段、碳酸盐-黄铁矿阶段和表生氧化阶段。
其中,金-黄铁矿阶段与金多金属阶段是金矿的主要成矿阶段。
经过多年的矿山生产观察,结合前人原生晕研究成果,认为夹皮沟岩群三道沟岩组为本区
金矿成矿主要矿源层;近NWW向脆性剪切断裂构造,为主要控矿构造;中生代辉绿岩脉与金矿体在空间分布上关系密切。
总结矿区主要找矿标志,三道沟岩组为地层标志;北西西向脆性剪切断裂为构造标志;辉绿岩脉为脉岩标志;硅化、黄铁矿化为围岩蚀变标志;Au、Bi元素异常为原生晕找矿标志;低阻高极化率为地球物理找矿标志。
以此为基础确立了预测准则及找矿靶区分类分级,全矿区将靶区划分为A、B、C三类(共10个找矿靶区),并依据现有工作程度,将10个找矿靶区又划分出Ⅰ、Ⅱ、Ⅲ级。
吉林省桦甸市高丽沟金银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吉林省桦甸市高丽沟金银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47c2a6f4aef8941ea76e05d4.png)
在( 8 . 5 0  ̄1 5 . 0 0 ) ×i 0 之 间, 比矿体银含量还高。近
1 区域地 质成 矿 背景
期 次构 造 一 岩 浆 活 动 事 件 的影 响 , 为 金银 等元 素 的活
该 区位于吉林省东南部 , 矿 区与夹皮沟金矿毗邻 ,
为太古 宙 高级变 质 区 。 出露 岩 石 主要 是 变 质 表 壳岩 及
化、 迁移 、 富集 、 沉淀提供了通道 和赋存场所 , 岩浆 活动 为金 银矿 的形 成提 供 了热源 和部分 成矿 物质 。 因此 , 本 区具备形成 ( 岩浆) 变质热液型金银矿床及中低温热液 型金银矿床的有利地质环境 。见 图 1 。
伸 不详 , 矿体水 平 厚度 0 . 6 m( 真厚 度 0 . 5 9 m) 。金 品位 9 . 0 0 X1 0 ~, 银 品位 6 . 4 0 ×1 0 - 。 。形 态 呈薄 脉 状 , 围 岩 为破碎 蚀变 的英云 闪 长 岩 , 矿 体 与 围岩界 限不 清 , 只 能 用化 学分析 加 以确 定 。矿 体 下 盘数 个 样 品 中银 含 量 都
1 5 6
2 矿床 地质 特征
西 部探矿 工程
2 0 1 3年第 3期
品位 在 ( 2 0 7 . 0 3 ~2 5 0 0 ) ×1 0。 , 平均 品位 3 2 8 . 8 6×
2 . I 矿体 赋存 的围岩构 造条 件
1 0 一, 平均水平厚度 0 . 9 2 m。在深部矿体呈薄脉状 , 略 有膨缩现象 , 矿体围岩上盘为英 云闪长岩破碎蚀变带 , 下盘为细粒闪长岩脉。近矿热液蚀变有硅化 、 绢云母 化、 高岭土化及绿泥石化等 。 ( 2 ) 工一2号 金 矿 体 碎带内, 由T c 1 6 5 —1 单槽控制 , 地表推断延长 4 0 m, 延
桦甸市板庙子金矿区综合找矿标志探究
![桦甸市板庙子金矿区综合找矿标志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6e045990bceb19e8b8f6baec.png)
桦甸市板庙子金矿区综合找矿标志探究摘要:本文基于桦甸市板庙子金矿区进行了探讨,归纳、总结和提取了各种找矿信息,建立了矿区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信息综合找矿标志,供大家借鉴参考。
关键词:桦甸市板庙子金矿区;综合;找矿标志板庙子金矿床及其外围(包括大庙子、援朝沟、菜抢子等矿区)位于中朝古板块北缘东段边界构造部位,夹皮沟—金城洞北西向构造带西部,大砬子—夹皮沟北西向弧形断裂构造带的中西部。
以北东向辉发河壳深断裂为界,北部与吉黑海西褶皱带毗邻。
北东向辉发河壳深断裂是一条长期活动的构造带,其南侧伴生有三条相邻的北西向断裂带,大砬子-夹皮沟北西向构造带是其中之一。
一、地质标志在对矿床和矿体的成矿地质环境、控矿条件、矿体的空间分布和富集规律研究的基础上,归纳和总结了如下找矿地质信息:1.地层标志夹皮沟岩群三道沟岩组地层岩石类型有:斜长角闪岩、斜长角闪片麻岩、黑云变粒岩、磁铁石英岩和石榴石石英岩等,原岩含金丰度较高(平均为5.0×10-9),是古老的原生含金建造,容易活化,且该组地层发育地段,矿化较为连续,地球化学土壤异常较为集中,有的甚至成为金矿的直接围岩。
夹皮沟岩群三道沟岩组是找寻金矿体的标志地层条件。
2.岩浆岩找矿标志矿体的形成与赋存与辉绿岩、煌斑岩、花岗质伟晶岩、闪长玢岩和花岗斑岩在空间上关系密切、相依相伴,这些岩脉分布于大面积二长花岗岩或花岗闪长岩内。
脉岩中常见有黄铁矿化颗粒及黄铁矿胶结含金石英脉和煌斑岩角砾,个别地段闪斜煌斑岩或辉绿岩与压碎状含硫化物石英脉共同构成金矿体。
煌斑岩、辉绿岩和花岗质质伟晶岩是找寻金-黄铁矿型金矿体,闪长玢岩和花岗斑岩是寻找金-多金属型矿体的岩浆岩标志。
3.控矿构造矿体受韧性剪切带中的剪切裂隙控制。
主剪切、高角度、低角度等各种方向的剪切裂隙是区内的容矿构造,不但控制着矿化带的展布,也控制着矿体的空间分布与形态;不但加剧了变形变质作用,使成矿物质发生了再次的聚集与沉淀,同时也为成矿提供了十分有利的容矿构造空间,是重要的控矿构造标志。
吉林省桦甸市老牛沟金矿床地质特征及金矿物特征
![吉林省桦甸市老牛沟金矿床地质特征及金矿物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b34310bba8114431b90dd8f4.png)
吉林省桦甸市老牛沟金矿床地质特征及金矿物特征杨文华,付喜军(吉林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六〇四队,吉林 吉林 132000)摘 要:吉林省桦甸市老牛沟金矿床产于夹皮沟地区主剪切带北西带的北东侧,区域成矿带属于华北地台北缘东段多金属成矿带,本矿床属中低温热液型金矿床。
本矿床主要从矿体特征、矿石质量等方面研究该矿床的地质特征和金矿物特征。
关键词:桦甸市;金矿床;地质特征中图分类号:P61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19)14-0103-2Geological and gold features of laoniugou gold deposit in huadian city, jilin provinceYANG Wen-hua, FU Xi-jun(Jilin Province Non-ferrous Metals Geological Survey Bureau No. 604 Team, Jilin 132000,China)Abstract: The laoniugou gold deposit in huadian city, jilin province is located in the north-eastern side of the nw belt of the main shear belt in jiapigou area. The geological and gold features of the deposit are studied mainly from the aspects of ore body characteristics and ore quality.Keywords: Huadian City;Gold deposit;Geologic feature吉林省桦甸市老牛沟金矿床位于华北地台北缘东段,夹皮沟主剪切带(简称北西带)中部,是一个经历了多期复杂构造热事件的太古宙高级变质杂岩区。
吉林省白山市板庙子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吉林省白山市板庙子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394b624453610661ed9f4c4.png)
摘
要 : 白山 市 板庙 子金 矿 床 主 要 赋 存 于 古 元 古 界 老 岭 群珍 珠 门组 大 理 岩 与 新 元 古 界 青 白 口系
钓 鱼 台 组 石 英 砂 岩 的 角 度 不 整 合 界 线 与 NE 向大 型断 裂 带 的 交 汇 部 位 , 有 层 位 与 断 裂 共 同控 矿 具
第 2 5卷 第 4期
宿晓静等 : 吉林省 白山市板庙子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 因分析
37 2
褶 皱 构 造 主 要 表 现 为 太 古 宙 及 古 元 古 代 地 体 的 变 质 变 形 构 造 ④。 断 裂 构 造 以 NE 向 韧 脆 性 断 裂 为
主 , 具规 模 的有石 人 较 大青 沟 断裂带 、 道 江 二 江 源 断 裂 带 、 沟 山 S型 断 裂 带 , 区 域 主 要 控 岩 控 矿 荒 为
1. 鸭绿江断裂带 1. 4 地质界线 1. 6 金矿床( 6 点) 及新元 古 界青 白系 、 旦 系 , 性 主 要 为碳 质 板 岩 、 震 岩
区域西北 部 主要 分 布有太古 宙表壳 岩西北 天 岩
组 和 四 方 山 岩 组 , 性 主 为 斜 长 角 闪 岩 、 长 角 闪 片 岩 斜
构 造 。 板 庙 子 金 矿 床 位 于 龙 岗 隆 起 与 浑 江 盆 地 的 交 汇部位 , 二 道 江 受 江源 断裂 带 ( 控 制 。 F) 区域岩 浆 活动 主要 以 古 老深 变 质 岩 浆 岩 为 主 , 小 荒 沟 片 麻 岩 套 和 马 鹿 沟 片 麻 岩 套 ( TG) 主 要 为 T , 变 质 辉 长 岩 、 长 花 岗 质 片 麻 岩 、 长 花 岗 质 片 麻 钾 二 岩 、 岗 质 片 麻 岩 。燕 山 期 岩 浆 活 动 不 明 显 , 零 星 花 以 分 布 的花 岗斑 岩 、 长 玢 岩 、 绿 岩 为 主 ( 1 。 闪 辉 图 ) 区 域 布 格 重 力 场 表 现 为 幔 隆 与 幔 凹 相 间 排 列 的 特 征 , 构 造 格 架 基 本 吻 合 , 床 位 于 N 向展 布 的 与 矿 E
金矿矿床类型、成矿规律和找矿方向的探究
![金矿矿床类型、成矿规律和找矿方向的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444652af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2c.png)
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 金矿矿床类型、成矿规律和找矿方向的探究刘 良,韩 东,秦升强,于 洋摘要:矿产资源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其开发与使用有效性对一个国家的战略规划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金矿,有着极高的收藏与投资价值。
和一般矿产相比,金矿床的开采难度相对要更高,要想对金矿床进行开采,就必须充分研究金矿床的成矿规律,明确找矿方向。
本文将在概述金矿成矿地质条件和金矿床类型的前提下,分析金矿床的成矿规律,进而探讨金矿的找矿方向。
关键词:金矿床;类型划分;成矿规律;找矿方向1 金矿成矿地质环境概述在地理位置上,中国位于欧亚板块的东南部,非稳定型古陆是较为明显的大地构造性质,属于复合型大陆,由诸多小陆块、微陆块和造山带构成的,主体归属于藏滇、塔里木、华北华南和印度板块,另外北部归属于西伯利亚板块,台湾东南部归属于菲律宾板块。
经过漫长的地质发展,华北、塔里木、扬子小陆块等几大陆块和诸多微陆块通过演化、拼接、改造后形成了中国现代大陆。
晚元古代早期之前的发展主要集中在陆核与陆块,从后期开始历经的多个陆核发展阶段,包括早古生代、晚古神代、早中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受到了三大动力学体系控制,分别是古亚洲洋、特提斯古太平洋和印度洋太平洋,并相应的经历了特定活动阶段。
地球动力学的环境有着较高的复杂性,先发生了陆块裂解,后形成了大洋,在此过程中反反复复经历;大洋与陆地、陆地与陆地、大陆边缘增生、各板块碰撞、大陆聚合等多种极为复杂的地球动力学,形成了不同的构造域,大致有喜马拉雅构造域、古生代古亚洲构造域、中生代与新生代太平洋构造域、中生代和新生代特提斯构造域。
中国目前的构造轮廓、环境、资源和地质背景就是多板块之间剧烈碰撞和复杂的体系活动所形成的结果,主要位于华南板块、塔里木华北板块、藏滇板块之间,板块碰撞力量主要集中在塔里木和华北板块、古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板块、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板块。
特殊且复杂的地球动力学环境赋予了中国地质构造的复杂化,表现出丰富多样的沉积类型,岩浆活动十分频繁,有非常强的变质作用,这些都属于优越的金矿成矿必备地质条件,特别是喜马拉雅期和燕山期,是中国和相应邻区的地球多层物质相互作用、相对运动剧烈程度最高的时期,因此中国和相应邻区最为重要的构造—岩浆—成矿阶段就锁定在了中生代和新生代。
吉林桦甸市板庙子金矿开发项目生产管理模式改进研究
![吉林桦甸市板庙子金矿开发项目生产管理模式改进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9b50b9b89eb172ded63b7f9.png)
吉林桦甸市板庙子金矿开发项目生产管理模式改进研究从目前我国工业的发展水平、人们需求水平来看,黄金矿产资源在我国相对短缺。
有预测证明,随着我国黄金消费需求量不断增长,黄金需求量会在2015年达到需求高峰,但到此刻我国的黄金矿产资源储量却难以自给自足,将面临黄金需求短缺的境况。
通过具体科学的分析,有两方面原因限制着黄金开采量发展:原因一是我国已大量开采完优质的黄金矿产资源,新近开采的黄金矿产资源又无法跟上国民对黄金消费的需求;原因二是落后的地质开采及勘探技术,制约了黄金矿产开采的进度,无法提高黄金矿产生产工作;原因三是黄金矿产资源的开采技术水平、装备水平、管理水平落后、生产效率不高等。
生产管理在矿山项目管理中,是最重要的,是直接与经济效益挂钩的项目之一。
生产管理水平的高低、好坏、成败,决定企业的效益、前途和命运。
改变传统的生产管理模式,采用高科技的生产管理方法,不仅可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可以延长矿山开采寿命,获得更多的黄金储量和黄金产量,为国家和社会做出可喜的贡献。
因此,想提升黄金矿产资源储量,进行黄金生产管理研究非常有必要,对国家和社会都具有深远影响。
本文以吉林桦甸市板庙子金矿为例,从该公司金矿开发项目中的生产管理模式入手,针对我国矿产企业生产管理模式中存在的管理水平不高、劳动生产率低、开采技术落后、采矿浪费率高等问题,在介绍桦甸板庙子金矿目前的组织结构状况、生产管理现状、成本管理现状、矿山可采矿体的情况基础上,用管理学的项目组织结构分析、质量管理、生产管理、安全管理等研究方法及理论,优化界定开采崩落范围的管理方法,以及降低损失及贫化的技术管理实施措施,使板庙子金矿矿产流程向着工程化、产业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我国矿山的开采技术条件和设备条件比起国外先进国家,还有较大的差距,但经过本文的生产管理模式研究,改进我国矿山传统的生产管理模式,采用高科技的生产管理模式,提出可靠的生产管理模式改进理论和方法,指出在金矿开采过程中,应遵循金矿赋存规律加以合理管理,并具体指出实施深部钻探、坑道进一步找矿的顺序施工原则和选择探矿手法的原则,最后明确了优化开采系统的管理保障措施,由此可以使板庙子金矿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并能有效延长矿山开采寿命,获得更多黄金储量和黄金产量,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有意义的贡献。
吉林省桦甸市板庙子金矿深部勘探研究
![吉林省桦甸市板庙子金矿深部勘探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0265460f705cc1754270993.png)
吉林省桦甸市板庙子金矿深部勘探研究朱先波1,朱 桐2,尚 冶1,沈文峰1,李可欣1(1.吉林省第五地质调查所,吉林 长春 130061;2. 辽宁省物测勘查院,辽宁 沈阳 110021)摘 要:本次勘查按Ⅲ勘查类型布置探矿工程,共发现3条金矿体,矿体长度80m~175m,矿体斜深50m~282m,矿体厚度0.22m~8.14m,平均厚度2.25m,体走向295°,倾向25°,倾角73°~89°,平均品位9.01×10-6,矿体赋存标高490m~-523m。
矿石自然类型为含金石英脉型,工业类型为原生硫化矿石,矿床成因类型为变质热液型金矿床。
关键词:板庙子金矿;深部勘探;吉林省;桦甸市中图分类号:TD8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19)14-0097-2Deep Exploration of Banmiaozi Gold Deposit in Huadian City, Jilin ProvinceZHU Xian-bo1, ZHU Tong2, SHANG Ye1, SHEN Wen-feng1, LI Ke-xin1(1.Jilin Fifth Geological Survey Institute,Changchun 130061,China;2.Geophysical Measuring Exploration Institute of Liaoning Province,Shenyang 110021,China)Abstract: The prospecting project is arranged according to the type of prospecting III. Three gold orebodies have been found, the length of which is 80m~175m, the oblique depth of which is 50m~282m, the thickness of which is 0.22m~8.14m, the average thickness of which is 2.25m, the trend of which is 295 degrees, the inclination is 25 degrees, the inclination is 73 degrees~89 degrees, the average grade is 9.01*10-6, and the occurrence standard of the orebody is 490m~523m. The natural type of ore is gold-bearing quartz vein type, the industrial type is primary sulfide ore, and the genetic type of ore deposit is metamorphic hydrothermal gold deposit.Keywords: Banmiaozi Gold Mine; Deep Exploration; Jilin Province; Huadian City板庙子金矿位于吉林省桦甸市夹皮沟镇锦山村板庙子屯,距桦甸市89°方向直距46km,行政区划隶属吉林省桦甸市夹皮沟镇[1]。
吉林桦甸菜抢子金矿深部构造特征与矿体预测——以21号主矿脉成功预测为例
![吉林桦甸菜抢子金矿深部构造特征与矿体预测——以21号主矿脉成功预测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6bb66427e2bd960590c67761.png)
维普资讯
菜抢 子金 矿床 位 于吉 林省 桦甸 市 以东 5k 5 m处 .
大砬子一夹皮沟金矿成矿带北西端 中部。 目前矿 区 已发现金矿体 l 余条 ,1 O 2 号矿脉为矿床主要矿脉。 2 号脉在 一 0 m 中段 以上一直 比较稳定 , l 20 矿体 在各 中 段 预 定 位 置 上 相 继 出 现 。但 在 一2 0 6 m、
黄
G L O 金 D
20 年第 2 第 2 卷 07 期/ 8
吉 林 桦 甸 菜 抢 子 金 矿 深 部构 造 特 征 与 矿体 预 测
一 一
以 2 号 主 矿 脉成 功 预 测 为例 1
,
谢海 东 , 王建新 田莉 玉 , , 臧兴运 , 。张彦艳
(. 1吉林 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 2 吉林 大学试验 中心 ;. 3 吉林省地 质调查 院 )
2 矿 体 地 质 特 征
2 号脉严格受 断裂构造带控制 , l 其走 向 30 ~ 0。 30 . 向 北 东 , 角 8 。一8 。 3 。倾 倾 O 5 。矿 化 带 长 大 于
90 宽 4— 0 延深 大 于 1 0 m。 0 m, 2 m. 0 0 该矿 脉 由多条 含 金 石 英 脉组 成 。单 矿 体 一 般 长 约2 0—10 宽 O4 20 m, 深 大 于延 长 。其 产 m。 .6~ .6 延 1
显得很不稳定 。 后期的构造破坏 。 使得本来变化性很 大的矿体在形态、 产状与规模上叉趋于复杂化。
吉林省桦甸市北沟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深部找矿方向
![吉林省桦甸市北沟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深部找矿方向](https://img.taocdn.com/s3/m/bf0c741f55270722192ef717.png)
(. 1 吉林大学 , 吉林 长春 106 ; . 30 1 2 武警黄金第一 总队, 黑龙江 哈尔滨 10 8 ) 5 0 6
摘
要: 北沟 矿床 位于夹皮 沟金矿 区北西 向主剪切带 中段 , 钾质花岗岩带北东盘( 内外带 ) 以石英 脉型及石英 细网 ,
脉型为主 。通过对北沟金矿床控矿构造 、 矿化规律 、 岩石地球化学及深部探矿成果等 的综合研 究 , 提出矿床深 部仍
第 3 卷第 6 3 期
21 年 1 0 1 2月
甘
肃
冶
金
V0 _ 3 No 6 l3 .
D c , 01 e .2 I
GANS U ME TALL URGY
文 章 编 号 :6 24 6 【0 )607 - 17 - 1 2 1 0 -0 80 4 1 4
吉 林 省桦 甸 市北 沟 金矿 床 地 质特 征 及 深 部 找 矿 方 向
有很大找矿潜力 , 并指 出了深部 找矿 方向。
关键词 : 金矿 ; 地质特征 ; 找矿方向 ; 吉林
中 图分 类 号 :62 P 1 . 1 P 1 ; 6 8 5 文 献 标识 码 : A
G e l gc lCha a t rsisa d De p Pr s e t ft e Beg u o o ia r ce itc n e o p ci o h io ng
Ab ta t T e B io od d p st s o ae h W i h a o e o t — a h o oa s rn t et a e n t e s r c : h e g u g l e o i i c t d i t e N- man s e r n ,n r e r fp ts i g a i b l.B s d o h l n z h t e e su is o e g oo y , e c e sr h u e o o d mie a i t n, r ・o t l n t cu e a d te rs l fd e o - t de ft e lg g o h mi y,t e r l fg l n r l ai o e c n r l g s u t r n h e u t o e p c n h t z o oi r s t l i i s g e td t a e meal g n ssi h e pi o t u u , i r a p tn i n e p o p ci g o e tt n r r , u g s t h tl e e i t e d e c n i o s w t g e t oe t la d t r s e t r n a i s ae o ts e h t o n s n h a h n i o
桦甸市三道岔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探讨
![桦甸市三道岔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838a4e03b7360b4c2e3f6499.png)
三 道岔 金矿 床是 区 内 已知 的 3 5 " 大 型金矿 床之 一 ,
位于夹皮沟成矿带成矿中心北缘 , 三道岔 3 号带一三道 岔 东南 4 号带 南北 向大 斜列 构造 之 中( 图1 ) 。
矿 区大面积 出露腰 抢子 片麻岩 , 主要 岩性为 奥长 花 岗岩 、 英 云 闪长岩 等 , 四道岔岩 组为一 套灰 黑色 、 黑色斜 长 角 闪岩及 角闪 岩局部 夹黑 云变粒 岩 , 呈 大小规模 不 等
1 . 第 四纪 ; 2 . 片麻岩 ; 3 . 斜 长角闪岩 ; 4 . 第一 主剪切带 ; 5 . 南北 向剪
切带 ; 6 . 南 北 向韧性剪切带 ; 7 . 长英 岩脉 ; 8 . 闪长岩 脉 ; 9 . 粕斑 岩
地表脆性叠加强烈 的剪切带 , 深部矿化较好 , 凡 倾 角 缓、 脆性 叠 加差 , 则 矿化较 差 或不含 矿 。
脉; 1 0 . 含金石英脉
三号 脆性 剪切 带 : 北起 1 1 线, 南至 2 8 线, 延 长
}收稿 日期: 2 0 1 6 — 0 2 — 2 5 修 回 日期 : 2 0 1 6 — 0 2 — 2 5
l O 0 0 m, 宽5  ̄3 0 m, 走 向0 o  ̄2 0 。 , 较 为平 直 , 倾 向东 或南
1 4 8
西 部探 矿工 程
2 0 1 6 年第 1 2 期
桦甸 市三道岔金矿床地质特征及 找矿 方 向探讨
李 国强 , 孙 萍 , 王 淼 , 姜建军
f 1 . 吉林 大地 地球 物理 工程 研 究院 , 吉林 长 春 1 3 0 0 1 2 ; 2 . 吉林 省 有色金 属地 质勘 查 局研 究所 , 吉林 长 春 1 3 0 0 1 2 ; 3 . 吉林 省 有色金 属地 质勘 查 院 , 吉 林 长春 1 3 0 0 2 1 ) 摘 要: 三道 岔金 矿床 位 于著 名 的 夹皮沟金 矿 田 内, 为 区 内3 个 大型金 矿 床之 一 , 矿床 产 于北 西 向构
桦甸市八家子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桦甸市八家子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https://img.taocdn.com/s3/m/80470ffe7c1cfad6195fa7bd.png)
caatr t s nBa ai odd p s , ecueo a ai oddp s le eteN r es r s utr n hrcei i j z g l e oi t a s f j z g l eo ii r a dt t ot at n t cue d sc i i th B i ts e t o h h h e r a
摘 要 : 通 过 对 八 家子 金 矿 床 的 成 矿 背景 、 矿 体 的 空 间 赋 存 规 律 及 矿 化 特 征 的 分 析 ,认 为八 家子 金矿 床 的 成 因与 北东向构造及正长斑岩关 系密切 ,并指 出 了本 区的找矿 方向。 关键词 :八家子: 金矿床 ; 地质特征: 找矿方 向 中 图分 类 号 :P l .1 文 献 标 识 码 :A 6 85
八家子金矿床位于夹皮沟矿 田本区矿床南侧 ,
二道 沟矿 床 东侧 ,矿 床具 中型规模 。矿体 赋存 于北 东 向正长 斑 岩断 裂系 统之 中 ,是 中生 代北 东 向剪切 带 内与正 长斑 岩脉 伴 生 的矿 床 代表 。
脉岩 组成 ,花 岗 . 绿岩 带是 元 古宙 盖岩带 的 基底 。 绿
1 . 吉林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6 8 ,吉林 九台 10 0 ;2吉林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研究所 ,吉林 长春 0队 3 57 . 1 0 1 ; 3 吉林 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6 6 ,吉林 通化 14 0 ; 4东北 大学 ,辽宁 沈 阳 l0 0 302 . 0队 30 0 . 10 4
第3 卷 第2 0 期
2 1年 0 爿 0 1 6
吉 林 地 质
J Ll G EO LO GY l N
Vo . N O 2 130
文 章 编 号 :1 0 - 2 2 ( 0 1)0 01 47 21 1—2 6— 5
吉林省桦甸市奶子沟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
![吉林省桦甸市奶子沟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61766899fab069dc5022017e.png)
2018年 7月下 世界有色金属125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吉林省桦甸市奶子沟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付 猛(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吉林总队,吉林 长春 130033)摘 要:从地质成矿背景入手,介绍了奶子沟金矿床的地质特征,包括岩石、构造、地球物理异常特征、地球化学异常特征、矿化蚀变及矿(化)体特征,并以此为基础,介绍了本区内以金为主的内生矿产的成矿规律及找矿标志。
关键词:奶子沟金矿;地质特征;成矿规律;找矿标志中图分类号:P61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18)14-0125-3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metallogenic regularity of gold depositsin Milk ditches in Huadian City,Jilin ProvinceFU Meng(Jilin Team of Geological Survey Center of China Building Materials Industry,Changchun 130033,China)Abstract: From the background of geological mineralization,it introduced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gold deposits in Milk ditches,including rock、structure、geophysical anomaly characteristics、geochemical anomaly characteristics、mineralization alteration and ore body characteristics,on this basis,it introduced the metallogenic regularity and the prospecting indicators of endogenic minerals dominated by gold in this area.Keywords: gold mine in Milk ditches;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metallogenic regularity;prospecting indicators1 区域地质背景测区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华北陆块(Ⅲ-5)、龙岗(吉南)复核地块(Ⅲ-51)、白山地块(Ⅲ-51d),所属成矿带为辽吉Ⅲ级成矿带铁岭-靖宇(次级隆起)铁-金-铜-铅-锌-石膏成矿亚带,夹皮沟-金城洞金-铁-铜-镍Ⅳ级成矿带南缘,柳河-那尔轰金-铜-铁-铬-镍Ⅳ级成矿带西侧[1]。
吉林省桦甸市大秃顶子金矿矿石成分特征及成因探讨
![吉林省桦甸市大秃顶子金矿矿石成分特征及成因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ffdeca1d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2a.png)
第39卷 第2期2020年06月 吉 林 地 质JILINGEOLOGYVol 39 No 2Jun 2020 文章编号:10012427(2020)02447吉林省桦甸市大秃顶子金矿矿石成分特征及成因探讨贾 楠,周树亮,周 阳,梁 敬,李明涛吉林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六○七队,吉林吉林市 132105摘要:大秃顶子金矿床是改变找矿思路后在老锑矿区找金的突破,金与锑异位共生,在锑矿化系统倾斜延深发现金矿体。
本文通过对金矿石成分、结构、构造等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该矿床矿石结构、构造比较简单,组分相对单一,是一个与银相伴生的含金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
随着对地质规律认识的总结和认识提高,丰富了二道甸子区金矿类型,为在古生界二叠系东南岔组层间构造中寻找金矿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成因探讨;矿石成分特征;大秃顶子金矿;桦甸中图分类号:P618 51 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20 04 16;改回日期:2020 05 18CompositioncharacteristicsandgenesisoforeofDatudingzigolddepositinHuadian,JilinProvinceJIANan,ZHOUShu liang,ZHOUYang,LIANGJing,LIMing taoTeam607,BureauofNonferrousMetalsGeologicalExplorationofJilinProvince,Jilin132105,Jilin,ChinaAbstract:TheDatudingzigolddepositisabreakthroughintheoldantimonyminingareaafterthechangeofprospectingstrategy.Goldandantimonycoexistandarenotinthesameposition,goldorebodywasfoundinantimonymineralizationsystem.Throughthestudyonthecomposition,structureandtectonicsofgoldore,theresultsshowthattheorestructureandtectonicsofthedepositarerelativelysimpleandthecompositionisrelativelysingle.Itisagold bearingstructuralal teredrocktypegolddepositassociatedwithsilver.Withthesummaryandimprovementofunderstandingofgeologicallaws,theregionalgolddeposittypesinErdaodianziareahavebeenenriched,whichprovidesabasisforsearchingforgolddepos itsintheinterlayerstructureofDongnanchaFormationofPaleozoicPermian.Keywords:discussiononthegenesis;compositioncharacteristicsofore;Datudingzigolddeposit;HuadianCity0 引言吉林省桦甸市大秃顶子地区北东向蚀变带深部发现金矿体,有关矿体成矿地质特征已有文章[1]进行论述,本文只针对金矿体矿石结构、构造、矿石的物质组成方面进行讨论,以求有助于在该区进行下一步金矿找矿。
210978940_桦甸市六批叶大架沟金矿资源储量变化及成矿规律认识
![210978940_桦甸市六批叶大架沟金矿资源储量变化及成矿规律认识](https://img.taocdn.com/s3/m/c82cecb0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5b.png)
2022年 12月上 世界有色金属79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桦甸市六批叶大架沟金矿资源储量变化及成矿规律认识牛廷瑞(吉林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六〇八队,吉林 长春 130000)摘 要:吉林省桦甸市夹皮沟镇六批叶大架沟金矿是1998年发现的大型矿床,经过2002年~2004年3年详查工作,勘查结束并提交详查报告。
2015年开展吉林省桦甸市六批叶矿区大架金矿深部(300米标高以下)金矿详查,本次提交(122b+333)矿石量2739kt,金金属量11584kg,银金属量43.7t。
其中(122b)矿石量798kt,金金属量2790kg,银金属量9.9t,122b矿石量占本次提交资源储量的29.1%,122b金金属量占本次提交资源储量的24.1%。
预可行性研究表明矿床开发利用是经济的。
其金资源量增加金金属量7千多千克,银金属量19多吨。
本文探讨该矿床增加的原因及成矿规律,指出今后在吉林省桦甸市三道溜河地区找矿方向。
关键词:资源储量变化;成矿规律中图分类号:P61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2)23-0079-3Resources and Reserves Change and Metallogenic Regularity of Liupai Yedajiagou Gold Deposit in Huadian CityNIU Ting-rui(Group 608, Jilin Nonferrous Metals Geological Exploration Bureau,Changchun 130000,China)Abstract: Liupiyedagagou gold deposit in Jiapigou Town, Huadian City, Jilin Province was discovered in 1998. After three years of detailed investigation from 2002 to 2004, the exploration was completed and the detailed investigation report was submitted. In 2015, detailed investigation of the deep gold deposit (below 300 meters elevation) of Dajia Gold Mine in Liupiye Mining Area, Huadian City, Jilin Province was carried out. This time, 2739kT of (122b+333) ore, 11584kg of gold metal and 43.7t of silver metal were submitted. Among them, the amount of (122b) ore is 798kT, the amount of gold metal is 2790kg, and the amount of silver metal is 9.9t. The amount of 122B ore and gold metal account for 29.1% and 24.1% of the resource reserves submitted this time. The preliminary feasibility study shows that the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the deposit is economical. Its gold resources increased by more than 7,000 kilograms of gold metal and 19 tons of silver metal.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asons for the increase of the deposit and its Metallogenic regularity, and points out the prospecting direction inSandaoliuhe area, Huadian City, Jilin Province.Keywords: changes in resource reserves; Metallogenetic regularity收稿日期:2022-10作者简介:牛廷瑞,男,生于1984年,甘肃白银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地质找矿。
吉林省桦甸市奶子沟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
![吉林省桦甸市奶子沟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0db60b7b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e7.png)
吉林省桦甸市奶子沟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
付猛
【期刊名称】《世界有色金属》
【年(卷),期】2018(000)014
【摘要】从地质成矿背景入手,介绍了奶子沟金矿床的地质特征,包括岩石、构造、地球物理异常特征、地球化学异常特征、矿化蚀变及矿(化)体特征,并以此为基础,介绍了本区内以金为主的内生矿产的成矿规律及找矿标志.
【总页数】3页(P125-127)
【作者】付猛
【作者单位】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吉林总队,吉林长春 13003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51
【相关文献】
1.吉林省桦甸市北沟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深部找矿方向 [J], 郭晓东
2.吉林桦甸奶子沟金矿床的地质特征及其找矿意义 [J], 于长湖;臧兴运;李永先
3.吉林省桦甸市冰湖沟隐爆角砾岩型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J], 曹建锋;宁林;孟祥秋;牛庭瑞
4.桦甸市王家店矿区五垧地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研究 [J], 杨玉清;赵伟;赵晓阳;刘国良
5.吉林省桦甸市老牛沟金矿床地质特征及金矿物特征 [J], 杨文华; 付喜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吉林省桦甸市金厂沟金矿地质特征
![吉林省桦甸市金厂沟金矿地质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8347267e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d8.png)
吉林省桦甸市金厂沟金矿地质特征史玥师【摘要】金厂沟金矿是近年来新发现的岩金矿。
早在清末年间,金厂沟-五间房金矿区周边的二级水系沟谷中有大量开采砂金遗迹,建国后地质找矿经过多次反复始终没有突破。
本世纪初至今,地质工作经过多次勘查与研究,发现岩金线索,采用坑探、钻探工程手段,充分使用化探找矿方法,目前已发现多条有价值金矿体,为今后在该区进一步找矿奠定了坚实地质基础。
%Jinchanggou gold mine is the newly discovered rock gold mine in recent years. As early as the end of Qing dynasty, there are a lot of placer gold mining sites in the secondary stream valleys surrounding Jinchanggou- Wujianfang gold mining area, after the founding of the PRC, there is no breakthrough after many times geological prospecting.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is century, after many times of exploration and research, we found that the rock gold clues. By using pit exploration, drilling engineering means, make full use of prospecting method, it has been found multiterm value gold ore body. These established solid geological foundation for further prospecting in this area.【期刊名称】《吉林地质》【年(卷),期】2015(000)002【总页数】4页(P40-43)【关键词】金厂沟金矿;地质特征;找矿标志【作者】史玥师【作者单位】吉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吉林长春 13006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510 引言桦甸市八道河子镇砍椽沟至金厂沟的采金活动追朔历史在清末时期就已开始,在金厂沟水系流域由西向东由金厂沟-影壁山约5 km,五间房至八道河子镇西崴子屯一带水系流域约5 km分布大面积旧采金砂坑,一般砂坑面积在数十平方米,深度现状在十几米至数米之间,这些广泛分布的旧采坑遗迹形成时期均在建国前清末年间,民间传说:光绪年间日产百两黄金。
桦甸市大秃顶子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
![桦甸市大秃顶子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https://img.taocdn.com/s3/m/d8b2e3a3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d8.png)
桦甸市大秃顶子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赵际新;周阳;荆振刚;孔伟思;梁敬;卫春民【摘要】桦甸市大秃顶子金矿床是近期新发现的中型金矿床,矿体赋存于东南岔组地层中,严格受北东向背斜构造左翼地层层间滑动构造控制,金矿体呈脉状,矿体产状与地层的产状基本一致.矿床工业类型为低温热液型金矿床,矿石类型为贫硫化物型金矿石.目前发现了金矿体6条.笔者认为大秃顶子金矿床具备金矿成矿的有利层位、构造空间、岩浆活动等条件,深部及外围具有十分广阔的找矿远景.【期刊名称】《吉林地质》【年(卷),期】2018(037)002【总页数】8页(P22-29)【关键词】吉林桦甸;大秃顶子金矿;矿床地质特征;找矿远景【作者】赵际新;周阳;荆振刚;孔伟思;梁敬;卫春民【作者单位】吉林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六○七队,吉林吉林 132105;吉林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六○七队,吉林吉林 132105;吉林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六○七队,吉林吉林 132105;吉林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六○七队,吉林吉林 132105;吉林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六○七队,吉林吉林 132105;吉林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六○七队,吉林吉林 1321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510 引言吉林省中部为我国少有的金矿化集中区,自1950起相继发现了许多中—大型金矿床。
金矿床成因种类繁多,如岩浆热液金矿床(大秃顶子金矿床、粗榆金矿床)、变质—热液金矿床(夹皮沟金矿、二道甸子金矿、海沟金矿)等。
大秃顶子金矿床以往地质工作程度较低,人们把精力都集中在锑矿种的找矿及开采活动中,金矿找矿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2005至2016年重新系统的开展预查、普查、详查、勘探工作,通过槽探、钻探、坑探等手段,新发现金矿体6条,探明金资源储量金属量6.85t。
结合该矿床的地质特征,研究认为矿区深部及外围有较好的找矿空间及找矿远景。
1 研究区成矿背景研究区位于吉林省桦甸市北东部,大地构造位置为天山—兴安地槽东部(Ⅰ)、吉黑褶皱系(亚Ⅰ)南部、张广才岭优地槽褶皱带南部(Ⅱ),与密山—敦化—抚顺深断裂带(Ⅲ)相关联[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7卷 第1期 吉 林 地 质 Vol.37 No.12018年03月 JILIN GEOLOGY Mar . 2018文章编号:1001—2427(2018)01 - 28 - 收稿日期:2017-03-05;修订日期:2018-02-25作者简介:于景山(1972—),男,吉林桦甸人,桦甸市黄金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师.7吉林桦甸板庙子金矿床深部矿体地质特征及成矿机制讨论于景山1,2,王建新2,臧兴运3,王世波11.桦甸市黄金有限责任公司,吉林 桦甸 132400;2.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吉林 长春 130061;3.吉林省地质调查院,吉林 长春 130102摘 要:矿床共发现35条矿化带,其中302号和303号已开采至-243 m标高。
钻探揭露表明,302号矿化带从-243 m向深部至-523 m标高,走向295°,倾向25°,倾角70°~89°,单矿体长度80 ~175 m,矿体最大斜深282 m,-6-6从-243 m向深部至-375 m标高,走向280°~290°倾向南,倾角78°~84°,单矿体真厚度0.73 ~2.18 m,厚度变化系数45%,单样品位1.45×10-6~46.94×10-6,品位变化系数88%。
结合-243 m标高以上地质特征及区域资料认为,矿床成因类型为韧性剪切带型,成矿机制与早侏罗世的大砬子—夹皮沟断裂带的剪切作用有关,矿床深部仍有找矿远景。
关键词:板庙子;矿床深部;地质特征;韧性剪切带中图分类号:P 618.51 文献标识码:AGeological features and metallogenic mechanism of deep ore bodies inBanmiaozi gold deposit in Huadian, Jilin ProvinceYU Jing-shan 1,2, WANG Jian-xin 2, ZANG Xing-yun 3, WANG Shi-bo11. Huadian Gold Corporation Ltd., Huadian 132400, Jilin, China;2. College of Earth Sciences, 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130061, Jilin, China; 3. Institute of Geological Survey of Jilin Province, Changchun 130102, Jilin, ChinaAbstract:A total of 35 mineralized belts have been found in the Banmiaozi gold deposit, in which No.302 and No.303 mineralized belt have been mined to -243 m level. Drilling disclosure shows that the No.302 mineralization belt strikes 295°, dips NE at 70°~89°, has a length of 80 m~175 m, thickness of 0.22 m-8.14 m, and extends downwards for 282 m,with grade of 0.08×10-6 ~101.90×10-6from -243 m to -523 m elevation. While the No.303 mineralization belt strikes 280°-290°, dips SW at 78°~84°, has an true thickness of 0.73 m~2.18 m, with grade of 1.45×10-6 ~46.94×10-6from -243m to -375 m elevation. The geological features and regional data in the above of - 243 m elevation show that genetic type of the Banmiaozi gold deposit is the ductile shear zone type, and the ore-forming mechanism is related to the shear action of the Dalazi - Jiapigou fault zone in early Jurassic. There is still prospecting potential in the deep part of the deposit.Key words: Banmiaozi; deep part of deposit; geological features; ductile shear belt0 引言 吉林桦甸板庙子金矿床,距桦甸市89°方向、直距46 km ,是一个有近40年开采历史的老矿山,目前,矿山已开采至-243 m 标高,653 m 中段。
为了增加矿山资源储备,延长矿山服务年限,为矿山设计提供依据,受吉林省桦甸市黄金有限责任公司委托,吉林省第五地质调查所对板庙子金矿本区深部(-243 m 标高以下)302-7号矿化带和303-13号矿化带进行勘探工作,野外工作时间2012年5月至2016年8月。
本文在对深部矿体地质特征初步总结的基础上,对本矿床的形成机制进行了讨论,为本矿山、省内同类矿山的深部地质工作,提供一些线索和依据。
1 -243 m标高以上矿床及矿体地质 板庙子金矿床位于白山地块与夹皮沟地块之间的韧性剪切带上,大砬子—夹皮沟金矿成矿带中段西部(图1)[1,2]。
地表除大面积分布新太古代花岗闪长岩外,零星分布有新太古代夹皮沟岩群三道沟岩组,岩石类型主要有斜长角闪岩、磁铁石英岩第1期 29图 1 吉林桦甸板庙子金矿床地质简图Fig.1 Geological sketch map of the Banmiaozi gold deposit in Huadian, Jilin Province1.第四系;2.新太古代花岗闪长岩;3.新太古代三道沟岩组斜长角闪岩、磁铁石英岩等;4.闪长玢岩;5.花岗斑岩;6.花岗细晶岩;7.煌斑岩;8.辉绿岩;9.矿化带及其编号;10.韧性前切带;11.地质界线等,脉岩主要有辉绿岩、闪长玢岩、钾质伟晶岩、花岗细晶岩等,岩石普遍遭受程度不等的糜棱岩化。
在东西长2.55 km ,南北宽0.86 km ,面积约2.2 km 2矿床范围内,现已查明矿化带(每条矿化带均含有数量不等的含金石英单脉)35条,编号为301~332[3]。
主要矿化带走向为270°~295°,南西倾,基本与糜棱叶理走向一致(局部有<10°交角),倾角75°~80°(与糜棱叶理一致),空间分布上具分支复合、尖灭再现特点,并多呈右行斜列,显示出受脆性剪切裂隙控制的特点。
302号和303号是矿床中主要两条矿化带(图1),沿走向、倾向均呈右行斜列式展布,至-243 m 标高其编号已顺序至302-7号和303-13号,矿化带中单矿体主要为含金石英脉,多呈扁豆状、透镜状,少数呈脉状、似脉状。
沿走向或倾向变化复杂,具分支复合,尖灭再现特征明显。
单个矿体最长320 m ,最短18 m ,一般在50~200 m 左右;最大延深240 m ,延长与延深比近1∶1;矿体水平厚度最宽7 m ,最小0.05 m ,一般为0.2~1 m 左右。
矿体间产状大致相同,走向 275°~295°,倾向南西,倾角75°~85°,局部地方反倾。
辉绿岩或煌斑岩发育,并在矿脉中见煌斑岩或辉绿岩捕虏体和见含矿石英脉插入煌斑岩或辉绿岩脉中。
矿化带规模、产状、形态均受煌斑岩或辉绿岩控制,并随其变化而变化。
钾质伟晶岩脉也很发育,空间分布上与金矿体关系密切,主要分布于近地表的中浅部。
矿石的工业类型:以含硫化物石英脉型为主,含矿化物石英细脉带型、碳酸盐细脉带型和硅质细脉带型次之。
自然类型依据稳定的矿物组合及其赋存状态,划分为四种类型:①含金黄铁矿石英脉型矿石;②含金多金属石英脉型矿石;③纯金属硫化物型矿石;④含金黄铁矿石英细脉、网脉型矿石。
2 -243 m标高以下矿体地质 本次勘查按Ⅲ勘查类型布置探矿工程,利用钻探和沿脉工程对302-7号和303-13号矿化带进行深部揭露控制。
2.1 302-7号矿化带 矿化带走向285°~295°,倾向北东,倾角于景山,等:吉林桦甸板庙子金矿床深部矿体地质特征及成矿机制讨论30 吉 林 地 质 第37卷73°~84°,呈似脉状、透镜状展布。
目前-130 m 标高以上已采空,-170 m 标高、-210 m 标高、-243 m 标高间正在开采。
本次勘探在-243 m 标高以下,矿体由YM-1、YM-2两个工程及BZK3.0-1等32个钻探工程控制。
揭露结果表明矿化带在性较好,矿化带总体走向295°,倾向25°,倾角70°~89°,控制斜深282 m 。
其中赋存的单矿体含金石英脉矿体长度80 ~175 m ,厚度0.22 ~8.14 m ,平均厚度2.25 m ,厚度变化系数67%,厚度变化属于较稳定;单样品位0.08×10-6~101.90×10-6,品位变化系数75%,品位变化较均匀。
根据见矿位置、岩蕊轴夹角及-243 m 以上标高已知矿化带特征,推测在-243 ~-523 m 标高之间赋存的单矿体仍具有尖灭再现的特点,单矿体的产状、形态变化稳定,如图2所示。
表1可知,203号矿化带各元素含量均未达到伴生组分评价标准,各标高含量基本稳定,变化不大。
2.2 303-13号矿体 矿化带-130 m 标高以上于2009年以前采空,-130 m 标高~-243 m 标高之间由桦甸市黄金有限责任公司在生产勘探中进行了控制,本次工作是在生产勘探的基础上对矿化带在-243 m 标高以下进行 矿化带在-243 m 标高以下由BZK23.4-2等7个钻孔(见矿率100%)进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