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调查报告——来杭游客对杭州认识度的调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调查报告——来杭游客对杭州认识度的调查
社会调查
报告
调查项目来杭游客对杭州认识度的调查
来杭游客对杭州认识度的调查
一、调查背景
有着2200年悠久历史的杭州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也是国务院确定的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自古以来就是高频率的旅游趋向城市。
杭州作为以休闲、度假旅游为特色的旅游城市,在实现旅游活动日常化、亲近化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
从杭州市旅游国际化进程来说,杭州旅游业从起步到繁荣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政府接待型转变为产业经营型的曲折发展过程,目前,旅游业已成为全市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新的增长点,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成为赚取外汇的主要产业之一。
至2003年5月,全市拥有星级饭店181家,其中五星级饭店3家、四星级饭店17家、三星级饭店66家、二星级饭店86家、一星级饭店12家;旅馆、招待所2500余家,床位总数达到20万余张。
至2003年5月,全市旅行社达229家,其中,在杭国际旅行社28家;国内旅行社201家。
2002年,杭州市全面实施“旅游西进”战略,着力打响“游在杭州”品牌,呈现出大杭州、大旅游、大发展的良好势头。
全市入境游实现了重大突破,接待海外旅游者人数首次超百万大关创下了105.62万人次的新纪录,旅游外汇收入4.77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了28.89%和27.91%;入境游客数超过桂林,排名升至全国第六。
其中,外国旅游者63.2万人次,增长41.1%,占入境总人数的比重达到60%,同比上年上升5.1百分点。
外国游客的大幅增长,显示出杭州旅游国际地位的明显提升。
全市接待国内旅游者人数2652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255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 5.7%和16.4%。
其中,以观光、度假、商务会议为旅
游目的的国内游客占总游客量的80.9%,与2001年基本持平,但观光者下降7.7个百分点,度假者上升2.0个百分点,参加商务会者上升了6.4个百分点。
通过举办以西博会为主打的各类会展节庆活动,初步实现了“火了旅游、兴了市场、富了商家、乐了百姓”的多赢局面,推动了吃、住、行、游、购、娱各项要素指标的全面增长。
全年全市旅游业共创造了294亿元收入,比上年净增44亿元,增幅达17.6%,高出全市GDP增幅4.4个百分点。
2002年,全市新增星级宾馆饭店19家,其中三星以上7家;新增3A级以上景区(点)7个。
我市13个区、县(市)共推出1000万元以上旅游投资项目73个,共引进内资28.5亿元,引进外资6000万美元,引进企业31家。
民营企业已成为投资旅游1000万元以上旅游项目的主力军。
黑龙江雄鹰集团在富阳投资2.5亿元开发了杭州野生动物世界已开园迎客,宋城集团在萧山投巨额资金建设世界休闲博览园,开元旅业在淳安投资3.5亿元开发千岛湖开元度假村,广厦集团在余杭投资3亿元开发天都城欢乐四季公园等,都正在建设中。
旅游业的发展直接带到了商贸服务业的兴旺。
2002年,市区相继建设7条商贸旅游特色街区,其中清河坊历史街区、武林路时尚女装街、梅家坞茶文化特色村落等已成为杭州旅游的新亮点。
全市餐饮业零售额达52.28亿元,比上年增长了27.7%,宾馆业客房平均出租率达70.6%,比上年提高3.4个百分点。
据测算,2002年全市旅游总收入相当于GDP的16.5%,旅游业在第三产业中的龙头地位已进一步巩固。
2007年杭州市接待入境旅游者208.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4.6%;接待国内游客4111.89万人次,增长11.7%。
全市旅游总收入达到630.06亿元,增长15.8%。
截至2007年末,全市各类旅行社达406家,星级宾馆达到250家;杭州市区有A级景区25个,其中5A景区1个,4A景区19个。
2008年,面对春节前后极端气候(雪灾)、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全球经济景气度下降、食品安全事件、汶川大地震、奥运会安全引发的对入境签证难等一系列灾害与危机,杭州及时推出“救市”举措,
旅游业各项经济指标仍实现平稳增长。
2008年,杭州市接待入境过夜旅游者221.30万人次,增长6.1%;旅游外汇收入12.96亿美元,增长15.8%;旅游总收入707.22亿元,增长12.2%,比全国高出8.2个百分点(全国为4%)。
2008年下半年开始,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经济形势包括旅游形势面临严峻考验。
杭州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刺激经济措施,旅游部门也通过各种手段努力拉动旅游消费。
杭州在2009年春节黄金周仍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2009年春节黄金周杭州市各景区景点共接待游客422.46万人次,同比增长32.9%;旅游总收入14.2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08%。
按照《杭州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06-2020年)》的设想,在未来十多年的时间里,杭州将形成全新旅游格局,未来“一心一轴七区五翼”的旅游空间格局也将得到确定。
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和商务会展成为未来构建的三大主导产品。
未来杭州旅游将从观光产品“一支独秀”,向观光、休闲、会展产品“三位一体”转变,从“景区时代”向“目的地时代”转变。
2020年的杭州将成为城市旅游品牌——在国际国内市场的影响力已经巩固的“东方休闲之都,生活品质之城,人间幸福天堂”
从空中俯瞰,杭州城跨钱塘江两岸,京杭大运河蜿蜒南北贯穿,天目山、龙门山傲立南北,西湖像一面明镜镶嵌其中。
千百年的发展轨迹为杭州注入了浓厚的文化元素,沉淀于大街小巷的一屋一檐,西子湖畔的一草一木,无不带着悠久文明的气息。
如今的杭州,已成为一个闻名遐迩的国际旅游都市。
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杭州旅游产业迎难而上,实现旅游总收入800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3.6%,在我国旅游业发展中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二、调查目的
在来杭游客眼里,杭州有许多让人“surprise”的地方。
比如,花了巨资整治保护下来的西湖,为何要免费向中外游客开放?在世界旅游业遭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普遍陷入低迷状态时,杭州旅游业却为
何能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杭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如何处理城市化推进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之间的关系?
为了更好的与来杭游客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我们进行了这次社会调查。
具体目的:
1、为了调查来杭游客对杭州的历史文化以及风土人情的了解情况;
2、为了了解在各地游客心中杭州的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情况;
3、为了能给杭州未来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三、调查过程
1、小组讨论,制定调查计划。
并进行分工,规定任务完成时间
2、前往火车站、西湖分发调查问卷
3、汇总问卷,进行数据归纳与分析
4、信息汇总,完成调查报告
四、调查结果
1.来自杭州周边的地区吗()
A 是
B 否
2.第几次来杭州()
A 第一次
B 第二次
C 三次及以上
3.通过什么想来杭州玩的()
A 媒体宣传
B 亲朋好友介绍
C 其他
4.这次来杭州参加旅行社了吗()
A 是
B 否
5.来杭州之前,知道杭州有那些景点(多选)__________
A.苏堤春晓
B. 曲苑风荷
C.平湖秋月
D. 断桥残雪
E.柳浪闻莺
F.花港观鱼
G.六和塔
H.南屏晚钟
I. 三潭印月 J.孤山 K. 南宋遗址及御街 L.其他_____________
6,这些景点都参观了吗________
A.大部分都参观了。
B.参观过其中的一些。
C.时间太少基本上没怎么参观。
7.参观了那些你以前不知道的景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自古以来杭州拥有过那些名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杭州”之名首次出现是在什么时候()
A 汉代
B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C 隋朝
D 唐朝
E 不知道
10.杭州在什么时候做过都城()
A 北宋
B 南宋
C 不知道
11.至2009年末杭州全市常住人口达几万人()
A 600多
B 700多
C 800多
D 900多
E 不知道
12. 2009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 )几亿元()
A 4900多
B 5000多
C 5100多
D 5200多
E 不知道
13.你知道杭州的几个历史名人()
A 0~3个
B 3~6个
C 6~10个
D 10个以上
14.你知道杭州的哪些传说(多选)()
A 白娘子与许仙的故事
B 龙井茶与虎跑泉的传说
C 西湖明珠
D 苏小小的故事
E 石香炉的传说(三潭印月)
15..你知道杭州有那些特色菜(多选)()
A 西湖醋鱼
B 钱江肉丝
C 龙井虾仁
D 干炸响铃
E 糖醋排骨
F 麻婆豆腐
G 东坡肉 H 素烧鹅 I 其他
16.你知道杭州有那学特产吗(多选)()
A 杭州丝绸
B 西湖龙井
C 王星记扇子
D 张小泉剪刀
E 杭州绸伞
F 西湖藕粉
G 萧山花边 H 其他
17.从第7题开始的哪些题目你是来杭以后才了解到的_______________
五、调查小结
1、来杭游客中周边地区的游客略多于远地区游客
2、游客大多都不是第一次来杭州,说明外来游客对杭州的满意程度很高,都喜欢再次
来杭州旅游
3、超半数的游客是亲朋好友介绍来杭州旅游的,说明杭州的口碑很不错
4、由于杭州景区多,游客大多选择跟随旅行社游杭州
5、来杭前大多数游客对杭州进行过简要的了解,知道不少的杭州特色景点、小吃、历
史文化渊源
6、但是,大多数游客不了解杭州的准确经济状况与人口居住情况。
主要感觉是,来杭
州玩花的钱比较多,杭州的消费水平比较高
六、分析
1、杭州旅游业面临的问题
全球金融危机致使世界经济停滞甚至衰退,旅游业不同于其他的传统行业,经济低迷对旅游业的影响很大,一旦经济波动,人们必定
首先削减非生活必需品的开支,旅游业所提供的产品即属于此类,所以在全球金融危机波及范围越来越大的时候,旅游业的发展必定会被迫放慢脚步,致使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绝对的减少。
据国家旅游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8月份,全国主要城市接待入境游27624491人次,同比仅增长0.91%,而北京市的接待人次2534994,同比反而下降了8.9%。
9月的入境游下降幅度最大,全国实现旅游(外汇)收入31.42亿美元,同比下降11.36%,我国入境旅游人数为1056.40万人次,同比下降5.94%,其中外国人188.33万人次,同比下降15.10%。
1至9月累计,入境旅游人数为9729.74万人次,同比下降0.37%。
其中外国人1835.27万人次,下降3.53%。
经测算,1至9月累计,全国实现旅游(外汇)收入298.28亿美元,同比下降3.26%。
杭州旅游的入境市场也一直处于低迷状态,2009年一季度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据初步统计,全市接待入境游客44.40万人次,同比增长0.1%。
其中接待外国人30.13万人次,同比下降3.2%。
其中,亚洲市场增长缓慢,欧洲市场小幅回升,美洲市场回落明显,大洋洲市场跌落较大,港澳台市场同步增长。
入境游增速的减慢以及下降说明除了上半年自然灾害的影响,次贷危机给中国的入境游市场也带来了一定影响,并且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的显现出来,并持续一段时间。
2、对杭州旅游业的建议
(1)继续发放旅游消费券
杭州旅游消费券是为响应中央提出的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宏观经济政策,吸引外地游客来杭旅游而推出的。
杭州旅游消费券在国内受到了很大的欢迎,对拉动杭州内需,促进旅游经济增长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为了进一步扩大影响,今年上半年利用海外促销的机会的渠道,在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发放了外文的杭州旅游消费券,受到了当地的极大关注,效果显著。
为更好地拉动内需,我市又发放了第二期旅游消费券,并将原来的第一期旅游消费券延期至10月底。
据统计,旅游消费券能非常好的拉动内需。
第一期杭州旅游消费券从3月1日开始使用,截止5月31日,第一期旅游消费券(杭州券)总回收64.3235万张,回收率为10.72%。
持券
游客手中每张10元的杭州旅游消费券拉动了289.45元的在杭消费。
在推出杭州旅游消费券的同时,也对杭州市民开展了“杭州人游杭州“活动,通过“9条一日游线路半价”等5项活动,很好地拉动了杭州人旅游市场。
今后还将通过一系列的会展、节庆等活动更好地促进旅游内需。
(2)加强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1)完善城市多语标识服务系统提升境外游客可进入性。
2)推进多语种旅游宣传品进公共场所。
3)积极推进旅游景区道路交通指引标志规范设置。
按照已编制的《杭州市旅游标志交通指引规划》行动。
4)推行环境“四化”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在景点和重要旅游服务场所推行“四化”(洁化、绿化、亮化和序化),营造舒适的国际旅游环境。
(3)营造旅游法制化环境
出台一系列政策性文件。
成立旅游执法支队,开展旅游市场联合执法,下大力气整治“野导”、“黑车”等违法行为,不断净化旅游市场环境。
(4)政府加强宏观调控
以宏观调控为主,扩大国内消费需求。
正确引导旅游业的发展,扩大旅游者队伍,利用旅游业的带动作用,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增长。
采取一系列刺激经济措施,旅游部门通过各种手段努力拉动旅游消费。
(5)对于旅游企业来讲
1)适应大的经济环境,及时改变营销策略。
中国旅游研究院副院长、知名旅游经济专家戴斌教授向国家旅游局提交了关于金融危机对我国旅游业影响的相关调查报告。
在该报告中戴斌教授认为,金融危机肯定会波及到中国的旅游饭店业,但是影响不会很大,国内旅游市场将更受关注。
旅游企业营销的重点对象应该是国内旅游者,并且尽量推出一些经济实惠的短线
游线路,为旅游者的切身利益考虑。
同时应注意营销成本的投入问题,在大环境不景气的情况下,压缩营销成本和费用,尽量减少不
必要的开支,降低广告投入。
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对于海外市场,尤其是欧美市场,消费者人数会锐减,投入成本和产出不成正比,要尽量压缩这类市场的营销成本。
对于国内市场,也要谨慎行事,多数消费者消费信心受到重创。
专家认为,从现在各大旅行社提供的数字来看,营业额增加的速度远远不及组团人数的增长,这也从侧面说明旅游市场消费已经有了“疲态”的苗头。
所以不要寄希望于做大量的营销来换取旅游人数的增加。
2)加强旅游企业自身建设。
旅游企业应该加强企业自身建设和内部改革,进一步完善企业管理制度,尤其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和员工培训工作,以期在经济复苏时能尽快加入市场争夺赛的行列。
3)旅游企业向集团化发展。
集团化发展并非新名词,但在目前的形式下,许多中小企业日子越来越难过,更突显了它的重要性。
集团主要凭借其品牌优势和市场优势,通过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管理合同及战略联盟等方式,加强其集团化的管理,减少企业投资风险,增加经营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使一些自愿加入的中小企业可以借助大集团的实力,抵御外来风险,度过目前的危机。
4)旅游企业向品牌化发展。
品牌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如同人的名声,是一种形象、一种声誉。
一个实体可以有其实际价值,而一种形象或声誉所具有的价值可能远远超出其所依附的实体的价值,甚至是无价之宝。
品牌是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制胜的法宝,可为企业带来市场效应,品牌战略要树立和塑造品牌的形象,提高品牌的知名度。
品牌的创立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了经营、管理、服务、生产、装修、士气、文化、内涵、精神等方面的因素,贯穿于企业运营的整个过程。
附件:
来杭游客对杭州认识度的调查问卷
1.来自杭州周边的地区吗()
A 是
B 否
2.第几次来杭州()
A 第一次
B 第二次
C 三次及以上
3.通过什么想来杭州玩的()
A 媒体宣传
B 亲朋好友介绍
C 其他
4.这次来杭州参加旅行社了吗()
A 是
B 否
5.来杭州之前,知道杭州有那些景点(多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苏堤春晓
B. 曲苑风荷
C.平湖秋月
D. 断桥残雪
E.柳浪闻莺
F.花港观鱼 H.雷峰夕照
G.六和塔
H.南屏晚钟 I. 三潭印月J.孤山 K. 南宋遗址及御街
L.其他_____________
6,这些景点都参观了吗________
A.大部分都参观了。
B.参观过其中的一些。
C.时间太少基本上没怎么参观。
7.参观了那些你以前不知道的景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自古以来杭州拥有过那些名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杭州”之名首次出现是在什么时候()
A 汉代
B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C 隋朝
D 唐朝
E 不知道
10.杭州在什么时候做过都城()
A 北宋
B 南宋
C 不知道
11.至2009年末杭州全市常住人口达几万人()
A 600多
B 700多
C 800多
D 900多
E 不知道
12. 2009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几亿元()
A 4900多
B 5000多
C 5100多
D 5200多
E 不知道
13.你知道杭州的几个历史名人()
A 0~3个
B 3~6个
C 6~10个
D 10个以上
14.你知道杭州的哪些传说(多选)()
A 白娘子与许仙的故事 B龙井茶与虎跑泉的传说 C西湖明珠
D 苏小小的故事 E石香炉的传说(三潭印月)
15..你知道杭州有那些特色菜(多选)()
A 西湖醋鱼
B 钱江肉丝
C 龙井虾仁
D 干炸响铃
E 糖醋排骨
F 麻婆豆腐
G 东坡肉 H 素烧鹅 I 其他
16.你知道杭州有那学特产吗(多选)()
A 杭州丝绸 B西湖龙井 C王星记扇子 D张小泉剪刀
E杭州绸伞 F 西湖藕粉 G萧山花边 H 其他
17.从第7题开始的哪些题目你是来杭以后才了解到的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