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分
析及护理对策
摘要:目的:分析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总结相应的护理措施。

方法:遵循随机性原则筛选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疗的239例急性阑尾炎病患病历资料,对其展开研究,参照术后有无发生切口感染,将上述239例病患划分成两组,其一是感染组。

其二为未感染组。

针对两组病患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手术方式、手术时间、合并糖尿病、病理类型等方面的差异性加以对比研究,分析归纳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

结果:两组病患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手术方式、手术时间、合并糖尿病、病理类型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低于0.05),分析结果证实体重指数(>24
kg/m2)、开腹手术、手术时间(>60min)、合并糖尿病、病理类型(化脓/坏疽性)都属于急性阑尾炎病患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P低于0.05)。

结论:体重指数(>24 kg/m2)、开腹手术、手术时间(>60min)、合并糖尿病、病理类型(化脓/坏疽性)都属于急性阑尾炎病患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理当施以优质的护理措施以减小其出现的概率。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切口感染;危险因素;护理对策
急性阑尾炎属于一种普外科发病概率较高急腹症,在不同类型急腹症中其发病率是排名第一的。

同时表现出病情发展快、起病迅速等鲜明的特征,倘若此类病患无法第一时间予以救治,那么将很容易引发坏疽性阑尾炎或化脓性阑尾炎,严重的情况下,病患会因为感染而发生感染性休克,现阶段治疗阑尾炎的诸多方法中,外科手术是最常用的,但是大约20%左右的病患在手术之后都有可能发生切口感染。

特别是如果急性阑尾炎发生了脓肿或穿孔等恶性情况时,病患在手术之后发生感染的概率大幅度增加病患一旦发生感染,不仅会对其术后的恢复情况造成严重的影响同时还会使病患的身心健康再一次受到伤害,对其家属而言需要承担的经济负担也因此加重。

基于此。

需要深入而准确的剖析引发急性阑尾炎出
现术后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并针对性的科学可行的护理措施,以有效的减小急性阑尾炎术后出现感染的概率。

研究报道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遵循随机性原则筛选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疗的239例急性阑尾炎病患病历资料,对其展开研究,在这之中男性病患攻击136例,女性病患共计103例,病患中年龄最小者为19岁,年龄最大者为72岁,平均年龄等于(51.7±11.9)岁。

参照术后有无发生胃口感染的差异将上述239例病患划分成两组,其一是感染组,组内病患数目为22例;其二为未感染组,组内病患数目为217例。

1.2切口感染判断标准
根据参照急性阑尾炎病患手术术后切口的愈合水平划分为三个等级,甲级:手术切口愈合较为理想没有发生切口皮肤受感染的情况;乙级:手术切口愈合不太理想,缺口处发生了血肿,硬结还有红肿等炎症;丙级:手术切口位置出现了严重的化脓情况,需施以切开引流治疗。

丙级被判定为术后切口感染。

1.3研究方法
参加急性阑尾炎病患术后有无发生切口感染划分成两组,并针对两组病患性别、年龄、体重指数、手术方式、手术时间、合并糖尿病、病理类型等方面的差异性加以对比研究。

1.4 统计学方法
借助 SPSS 20.0 统计软件实施科学而准确的数据分析,计数资料借以(%)形式加以表征,实施x2检验,计量资料借以(士s)加以表征,实施t检验,P低于0.05,则意味着差异表现出明显的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急性阑尾炎病患术后切口感染的因素剖析
237例急性阑尾炎病患在性别、年龄、体重指数、手术方式、手术时间、合并糖尿病、病理类型等方面比较表现出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低于0.05),见表1。

表1急性阑尾炎病患术后切口感染的因素剖析
3讨论
急性阑尾炎属于一种普外科发病概率较高急腹症,临床方面治疗阑尾炎的诸
多方法中,外科手术是最常用的,大部分外科医生能够对急性阑尾炎外科手术的
相关操作技巧予以熟练掌握,整体阑尾炎外科手术的成功率相对较高,但是在手
术过程中或手术完成后,如果不能妥善的处理某些细节,那么将会造成病患出现
术后切口感染,从而减缓病患康复的速度。

延长病患的住院时间,使病患在诊疗
过程中投入的成本显著提高,所以目前亟需针对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
危险因素展开精准而深入的剖析,并设计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从而有效的减小
急性阑尾炎病患发生术后切口感染的概率。

本研究结果证实:两组急性阑尾炎病患在性别、年龄、体重指数、手术方式、手术时间、合并糖尿病、病理类型等方面比较表现出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低于
0.05),体重指数(>24 kg/m2)、开腹手术、手术时间(>60min)、合并糖尿病、
病理类型(化脓/坏疽性)都属于急性阑尾炎病患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

基于上述各项危险因素针对性的设计下述护理措施:(1)对于体重指数>24 kg/m的极限阑尾炎病患,在手术进行过程中理当协助主刀医生进行脂肪组织、周围皮下组织的有效保护。

(2)尽可能的对病患实施腹腔镜手术诊疗,如只能实施开腹手术,那么理当在手术时最大限度的防止对其他脏器造成伤害,另外要严格落实消毒和冲洗工作。

(3)这是手术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同时在手术过程中要给予高度的护理配合。

最大限度的缩短手术时间。

(4)针对合并糖尿病的病患理当对齐进行宣教,确保血糖水平维持在正常范围内。

(5)在手术进行过程中,护理人员李丹尽量避免用双手接触病患的阑尾和阑尾切口,协助主刀医生对阑尾腔内的致病菌予以彻底清理。

(6)手术完成后,护理人员理当对病患切口皮肤的变化予以时刻关注,如果发生异常,必须第一时间进行消毒或引流,及时为病患更换无菌敷料。

综上所述,体重指数(>24 kg/m2)、开腹手术、手术时间(>60min)、合并糖尿病、病理类型(化脓/坏疽性)都属于急性阑尾炎病患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理当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使急性阑尾炎病患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概率有效减小。

参考文献
[1]朱奎阳,陈刚,汤远银,等.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医学临床研究,2019,36(9):1805-1807.
[2]秦晶,王琪琳,王洁、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伴穿孔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19,25(16):44-46.
[3]宋俊莹.阑尾炎并发糖尿病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12):48-50.
[4]张定根.阑尾炎手术后切口感染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24):26-27.
[5]赵海波,况娥,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临床分析及预防对策[J].山西医药杂志,2018,47(10):1188-1190.
王红岩(1991.2.2)女,汉族,本科,籍贯:吉林省吉林市,主管护师,研究方向:护理、阑尾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