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课时达标 知能达标演练 4.16 抗日战争
20182019学年度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课时达标训练:4.16抗日战争-教育文档
![20182019学年度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课时达标训练:4.16抗日战争-教育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195c27e3d15abe23492f4d1d.png)
课时达标训练:抗日战争一、选择题1.日本制定了“把满洲从中国本土分裂出来,自成一区,置日本势力之下”的侵略方针,表明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是为了()A.更好地帮助东北三省发展B.实现东北三省独立C.侵占满洲,进而侵占全中国D.实现东北三省自治解析:日本侵华蓄谋已久,其目的就是占领中国,进而称霸亚洲,结合所学知识,C项为正确答案。
答案:C2.中国共产党疾呼:“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引发这一呼吁的历史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 B.卢沟桥事变C.一•二八事变 D.南京大屠杀解析: 1937年7月7日,日本进攻宛平城和卢沟桥,中国军队奋起抵抗,卢沟桥事变成为全国抗日战争的开端。
随后,日本派遣陆军十多万人入侵中国,北平、天津相继失守。
面对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威胁,中国共产党疾呼全民族抗战。
答案: B3、1937年11月20日,国民政府发表《迁都声明》:“我们始终相信,暴力是不能打垮我们的……敌人进攻南京,我们就保卫南京。
敌人进攻四川,我们就保卫四川。
只要敌人继续侵略,我们就继续抵抗!”该材料说明国民政府的抗战态度是( )A.依赖外援 B.避战自保C.坚持抵抗 D.妥协退让解析:由“我们就继续抵抗”可知国民政府坚持抗战,故C项正确;B、D两项错误,A项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
答案: C4、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国共两党合作抗日。
在一次会战中,国民革命第十八集团军某部取得了全面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这次会战是(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C.徐州会战 D.枣宜会战解析:根据材料“国民革命第十八集团军某部取得了全面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即可判断出是平型关大捷,此次会战为太原会战。
答案: B5.下列有关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两个战场基本上是相互配合的B.两个战场都实行全面抗战路线C.正面战场在初期发挥了重要作用D.敌后战场逐渐成为了主要战场解析:正面战场实行的是片面抗战路线,即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抗战;敌后战场实行的是全面抗战路线,即人民战争的路线。
历史ⅰ人教新资料第16课抗日战争速效提能演练
![历史ⅰ人教新资料第16课抗日战争速效提能演练](https://img.taocdn.com/s3/m/e9968c8f5022aaea998f0f7c.png)
历史ⅰ人教新资料第16课抗日战争速效提能演练1、八一三事变第二天,国民政府发表了《自卫抗战声明书》,宣布“中国决不放弃领土之任何部分,遇有侵略,唯有实行天赋之自卫权以应之”。
这一文献的发表说明()A、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C、国民政府决心“抵抗暴力”D、日本诱降国民政府的政策破产解析:选C。
从材料中“遇有侵略,唯有实行天赋之自卫权以应之”可知国民政府决心“抵抗暴力”。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最终建立是1937年9月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
日本的诱降政策是在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
故答案选C。
2、右图是《南京大屠杀》照片,这一照片反映的悲惨景象发生在()A、1935年12月B、1937年12月C、1936年12月D、1938年12月解析:选B。
南京沦陷于1937年12月13日,日军在这里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南京三十多万人被害。
3、(2017年银川模拟)对右图反映的历史信息分析正确的选项是()①作者站在共产党立场上,赞成共产党的抗战政策②作者站在国民党立场上,反对共产党的抗战政策③反映的可能是1938年的历史现象④敌后战场对抗战的胜利起到了巨大作用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④D、①③解析:选B。
此题旨在考查学生读图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图片的“游击战”给日本帝国主义以沉重打击,故作者是肯定了共产党的抗战政策。
排除②,正确答案为B项。
4、以下作品中,反映八路军参加正面战场抗战的是()解析:选D。
此题是以不同材料作为备选项,要求根据材料内容与题干要求对比进行选择,这种题型的主要解法是找出题干中的条件限定语和中心语。
在“反映八路军参加正面战场抗战的是”这一要求中“抗战”是中心语,“八路军”和“正面战场”是条件限定语,与选择项比较就能得出答案。
1937年,八路军115师奉命开赴山西,参加太原会战,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平型关大捷。
5、阅读以下材料:材料1: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抗战。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练习:第四单元第16课抗日战争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练习:第四单元第16课抗日战争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308eabe2e3f5727a4e96234.png)
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入侵、求民主的潮流第16课抗日战争测试题知识点:抗战的暴发1.“卢沟桥本无城,明崇祯三年以此为畿辅咽喉,宜设兵防守,故筑城池……这第二天军假演习挑衅,此城此桥遂遭恶运,赫赫名城,数百年史迹迭蒙耻辱,可哀也哉!”据此推断这场战争暴发的缘故是( )A.卢沟桥建城B.卢沟桥名望太大C.中国军队与日军交火D.日本军队挑衅知识点:正面战场的抗战2.以下作品中,反映八路军参加正面战场抗战的是( )3.以下属于抗战期间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的战役有( )①淞沪会战②太原会战③台儿庄战役④百团大战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4.全面侵华开始后,日本提出了三个月衰亡中国的打算。
1937年11月20日,国民政府发表宣言:“淞沪一隅,抗战亘于三月,各地将士,闻义赴难,朝命夕至,其在前线,以血肉之躯,筑成壕堑,有死无退。
”材料说明淞沪会战的踊跃作用在于( )A.取得了抗战以来的第一次成功B.推动了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C.粉碎了日军迅速衰亡中国的打算D.扭转了抗战初期的不利局面知识点:敌后战场的抗战5.八路军总部在一道战役预备命令中指出:“由于国际形势的变更,国内困难增加……我军应以踊跃的行动在华北战场上开展较大成功的战斗,创建显著的战绩,阻碍全国的抗战局势。
”依照这一命令所开展的军事行动是( ) A.太原会战B.平型关战役C.徐州会战D.百团大战6.1940年,周恩来在重庆与那时的棋王谢侠逊对弈时一语双关地说:“明人重炮,清人重马,咱们应该重兵卒。
”周恩来的话实质上反映了( ) A.周恩来深谙历史知识B.抗击日本入侵者应学习前人的战术C.必需依托政府军队抗战D.中国共产党依托群众,实行全面抗战知识点:日本入侵者的暴行7.“丽水收复后,鼠疫蔓延,一个月来掩埋尸棺已达四百余具。
吴圩一村八十余户,染疫死者八十余人,城郊哭声不断。
”造本钱地鼠疫蔓延最可能的缘故是( )A.国民党忙于内战不顾民生B.外来人口涌入丽水,人口密度太高C.山洪暴发,鼠害蔓延D.日军实行惨无人道的细菌战的结果8.对漫画中的“教科书”观点最有力的驳斥证据是( )A.日本曾遭原子弹轰炸B.日本解放了亚洲人民C.日本制造了南京大屠戮D.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知识点:抗战成功的缘故及意义9.1937年9月,国民党发布的由中国共产党提交《中共中央为发布国共合作宣言》:“在民族生命危急万状的此刻,只有咱们民族内部的团结,才能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同步课时作业:第16课 抗日战争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同步课时作业:第16课 抗日战争](https://img.taocdn.com/s3/m/328cb851227916888486d79b.png)
第16课抗日战争一、选择题1.史学界有人认为,中国抗日战争经历了14年,而不是通常所说的8年。
该观点重在()A.揭露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罪恶B.肯定国民政府抗战的重要贡献C.突出华北人民抗战的历史地位D.强调中国局部抗战的重大意义2.“……主席的话儿记心上,哪怕敌人逞凶狂,咱们摆下了天罗地网,要把那些强盗豺狼全都埋葬”。
电影《地道战》主题曲仿佛又把我们带回到了那段硝烟弥漫的岁月,它发生在()A.国民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3.抗日战争开始后,有人在分析共产党军队的作战方针时说:“今日红军(指已改编成的八路军和新四军)……有一种自己的拿手好戏……这就是真正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
”这段话的含意是() A.贬低八路军和新四军在抗战中的作用B.污蔑八路军和新四军借抗战之机壮大自己的实力C.指明了八路军和新四军在抗战中的战略战术D.在大反攻阶段限制八路军和新四军的作战行动4.毛泽东曾这样评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历史的车轮将经过这个统一战线,把中国革命带到一个崭新的阶段上去。
”“崭新的阶段”是指()A.抗日战争的爆发B.全民族抗战的实现C.中国共产党力量的壮大D.民主革命全面开始5.“岛寇荼毒,痛及滇西。
谁无血气,忍弃边陲。
桓桓将士,不顾艰危。
十荡十决,甘死如饴。
瘗忠有圹,名勒丰碑。
懔懔大义,昭示来兹。
”这段碑文纪念的是()A.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B.中国远征军C.中国工农红军D.国民革命军北伐军6.1940年,在山西蟠龙镇,彭德怀亲自指挥一二九师三个旅围攻日军一部300余人,苦战一天,仍有约60名鬼子逃脱,一二九师伤亡2019余人。
有人考证,当时日军有2挺重机枪,18挺轻机枪,18具掷弹筒。
材料说明()A.国共合作是八路军取得胜利的保证B.共产党军队的武器装备远不如日军C.由于指挥上的错误导致战役的失败D.八路军需要大规模的外援才能战胜日本7.据史料记载,“日军在江河边设一种电磨,将人捉到后,投入磨中,人即变成肉酱,然后用水一冲,踪迹全无。
学年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课时作业:第16课抗日战争
![学年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课时作业:第16课抗日战争](https://img.taocdn.com/s3/m/5780ed3d6f1aff00bfd51e7d.png)
学年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课时作业:第16课抗日战争一.选择题1.某班设计了〝抗日战争〞的网页,页面设置了〝抗战迸发〞〝正面战场〞〝敌后战场〞〝抗打败利〞四个栏目。
假设再添加一个栏目,最恰当的是( )A.卢沟桥事故B.淞沪会战C.日寇暴行D.日本投诚【解析】A项与〝抗战迸发〞相对应,B项与〝正面战场〞相对应,D项与抗打败利相对应,故扫除A、B、D三项【答案】 C2.2021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成功70周年,中国全民族抗日战争末尾的标志是( ) A.甲午中日战争B.九一八事故C.卢沟桥事故D.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解析】1937年的卢沟桥事故即七七事故,标志着日本片面侵华战争的末尾,也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末尾。
【答案】 C3.«抗日三字经»中有〝人之初,性中坚,爱国度,出自然。
国不保,家不安……卢沟桥,日本鬼,开了炮……〞其中〝卢沟桥,日本鬼,开了炮〞指的是日本蓄意制造的( ) A.九一八事故 B.华北事故C.七七事故 D.南京大屠杀【解析】选C 依据〝卢沟桥,日本鬼,开了炮〞等信息判别应该是七七事故。
1937年7月7日,日本借口一名战士失踪进攻宛平城和卢沟桥,制造七七事故,成为全国抗日战争的末尾。
【答案】C4.从乡村革命依据地到敌后抗日依据地的变化,主要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中( ) A.革命对象的变化 B.革命力气的变化C.革命路途的变化 D.革命出路的变化【解析】从乡村革命依据地到敌后抗日依据地反映出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和抗日和往常期两个历史阶段。
在此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阶段矛盾转变为民族矛盾,革命对象也由国民党的革命派转变为日本侵略者。
【答案】A5.日军在侵华进程中对中国人犯下了累累罪行,其中抗日和往常期制造的最大惨案是( ) A.南京大屠杀 B.旅顺大屠杀C.潘家峪惨案 D.对敌后抗日依据地的扫荡【解析】抗日和往常期,日军在中国制造的最大惨案是南京大屠杀。
【答案】A6.据史料记载,〝日军在江河边设一种电磨,将人捉到后,投入磨中,人即变成肉酱,然后用水一冲,踪迹全无。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6课《抗日战争》优化训练及答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6课《抗日战争》优化训练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73eda8ab0717fd5360cdce9.png)
历史·必修1(人教版)第16课抗日战争基础达标1.(2019·福建会考)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了多次会战。
其中打破日本三个月灭亡计划的是(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C.徐州会战 D.武汉会战答案:A2.1940年12月30日,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广播电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第一次正式播音。
当天可能播出的新闻是( )A.百团大战的最新战况B.卢沟桥事变爆发C.淞沪会战的最新战况D.日本制造惨无人道的南京大屠杀答案:A3.1942年初,中国军队开辟国外战场,进入缅甸作战。
中国军队开辟国外战场的直接目的是( ) A.营救被困英军B.对日军形成包围C.确保滇缅公路这条国际交通线D.配合英美军队反攻日军解析:注意题干中“直接目的”这一限定,依据教材基础知识可知C项正确。
答案:C4.历时四个半月的武汉会战以中国军队主动撤出武汉而宣告结束。
武汉失守后,抗日战争的基本形势是( )A.日本侵占了东北,威胁平津B.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C.日本帝国主义完全占领中国D.正面战场抗日进入高潮解析:本题考查识记与理解能力。
结合所学可知武汉会战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故选B项。
答案:B5.“日本鬼子野心狼,侵略中国逞凶狂。
全国军民齐奋起,打得日寇投了降。
”此童谣反映了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 )A.得到了海外华侨的大力援助B.进行了正面战场的抵抗C.加入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D.实行了全民族抗战解析:本题考查材料信息获取能力。
“全国军民奋起”说明全民族抗日,故选D项。
答案:D6.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近百年来未有的大事”,主要理由是( )A.改变了反帝斗争屡败的局面,取得完全胜利B.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C.是中国人民第一次反抗日本侵略的斗争D.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解析:抗日战争彻底战胜了强大的日本帝国主义,所以说,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近百年来未有的大事”。
课时作业4:第16课 抗日战争
![课时作业4:第16课 抗日战争](https://img.taocdn.com/s3/m/f045b072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f9.png)
第16课抗日战争基础巩固1.下图为90多岁的日本老兵本多立太郎,前来日本当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地方下跪谢罪。
这个地方是()A.卢沟桥B.柳条湖C.上海D.南京答案 A解析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华。
2.“我们正处在中国有史以来最大转折关头……第一次全民族一心一意在血泊和瓦砾场中奋争,以创造一个赫然在望的新时代。
”下列事件与之相关的是()A.八国联军侵华B.北伐战争C.抗日战争D.渡江战役答案 C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全民族在血泊和瓦砾场中奋争”和所学史实应该指的是抗日战争。
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C项。
3.标语是战斗力,在革命战争年代尤其重要。
下面的标语与其它三项不可能属于同一时期的一项是()A.要种族不灭,唯有抗战到底B.勿忘南京大屠杀C.粉碎倭寇扫荡阴谋D.狠抓革命猛促生产答案 D解析从“要种族不灭”和“抗战”可知A项与抗日战争相关;从“南京大屠杀”可知B 项与抗日战争相关;从“粉碎倭寇”可知C项也与抗日战争相关;D项反映的是“文革”时期的历史。
4.下列纪念碑或碑刻所承载的历史事件,本质上的相似之处()A.抵制西方资本主义B.反对外来侵略C.反对封建统治D.维护封建经济答案 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理解,二者的共同之处在于反侵略。
5.1942年初,中国军队开辟国外战场,进入缅甸作战。
中国军队开辟国外战场的直接目的是()A.营救被困英军B.对日军形成包围C.确保滇缅公路这条国际交通线D.配合英美军队反攻日军答案 C解析注意题干中“直接目的”这一限定,依据教材基础知识可知C项正确。
6.“日本鬼子野心狼,侵略中国逞凶狂。
全国军民齐奋起,打得日寇投了降。
”此童谣反映了中国抗战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A.得到了海外华侨的大力援助B.进行了正面战场的抵抗C.加入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D.实行了全民族抗战答案 D解析由“全国军民齐奋起,打得日寇投了降”可知D项正确。
7.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第129师师长刘伯承在战士不情愿换掉已经穿戴了多年的红军装、五星帽而要换上青天白日帽徽时说:“这帽徽是白的,可我们的心永远是红的!同志们,为了救中国,暂时与红军帽告别吧!”他这样说的主要目的是()A.倡导国共合作,进行国民大革命B.争取党内合作,保障抗战胜利C.促成统一战线,确保民族团结,共同对外D.开辟正面战场,彻底消灭日军答案 C解析根据国共双方达成的协议,中共领导的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16课 抗日战争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16课 抗日战争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c33ef258c5da50e2524d7faa.png)
第16课抗日战争对应学生用书P61[学业达标]一、选择题1.下面是某学生的学习笔记。
该“学习内容”最适合的主题应是( )A.十四年抗战的开始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C.抗战相持阶段的到来D.抗日战争取得最终的胜利答案 A解析根据“炸毁柳条湖地区一段路轨”可知是日本发动的九一八事变,根据“马占山率部在嫩江桥奋勇抵抗”“东北各族人民相继组织义勇军”可知是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抗日救亡运动兴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九一八事变是我国十四年抗战的开始,故A项正确。
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共产党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材料无法体现,B项错误;1938年武汉会战后,抗战相持阶段到来,材料无法体现,C项错误;材料信息反映的是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抗日救亡运动兴起,1945年抗日战争取得最终的胜利,D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
2.1937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和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
其目的是( )A.维护国家统一 B.实现团结抗日C.推翻北洋军阀 D.发展统一战线答案 B解析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了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发表了承认中国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随后,西北的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的整编有利于在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团结抗日,故选B项。
由“1937年”可知当时的主要矛盾是中日民族矛盾,国内阶级矛盾为次要矛盾,维护国家统一不是其主要目的,排除A项;1937年北洋军阀已经被推翻,排除C项;中共军队被改编适应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而非发展统一战线,排除D项。
3.抗日战争期间,中共领导人周恩来发表《辛亥、北伐与抗战》的纪念讲话,认为“历史的任务要求国民党恢复辛亥及北伐的精神,来完成辛亥革命以来未竟的事业!”国民党当时正在进行的“未竟的事业”是指( )A.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B.推翻清政府,恢复中华C.打倒军阀,实现耕者有其田D.创建民国,确立共和政体答案 A解析材料中“北伐的精神”和“辛亥革命以来未竟的事业”是指中国仍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必须继续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主义的压迫,故A项正确。
课时作业3:第16课 抗日战争
![课时作业3:第16课 抗日战争](https://img.taocdn.com/s3/m/5abeda76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85.png)
学案19抗日战争[基础达标]1.“高粱叶子青又青,九月十八来了鬼子兵。
先占火车站,后占北大营”。
这一歌谣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红军长征B.华北事变C.九一八事变D.七七事变答案 C解析根据材料中“九月十八”“鬼子兵”“占北大营”等信息可知,歌谣反映的是九一八事变。
2.《大刀进行曲》如此唱道:“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全国武装的弟兄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抗战的一天来到了!”促使“全国武装的弟兄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的事件是()A.九一八事变B.卢沟桥事变C.华北事变D.八一三事变答案 B解析卢沟桥事变后,中国军队奋起抵抗,全国的抗日战争由此爆发。
故选B项。
3.电视剧《中国兄弟连》再现了国共合作抗日的宏伟画卷。
国共两党之所以能联合抗日,主要原因有()①国共两党的阶级立场相同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③国共两党坚持的抗战路线基本一致④中日民族矛盾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A.②④B.③④C.①②D.①③答案 A解析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中国共产党代表广大工农群众的利益,故①错误;国民党坚持片面抗战路线,中国共产党坚持全面抗战路线,故③错误。
故选A项。
4.电视剧《特殊使命》中有这样一个镜头:驻渭城八路军办事处从戎将军忽然失踪,驻渭城的国民党军将领边国烈命令其下属赶快寻找: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边国烈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当时形成了()A.革命统一战线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C.人民民主统一战线D.爱国统一战线答案 B解析八路军将领失踪,国民党军将领下令寻找,这反映了国共两党合作,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5.诗人艾青在《人民的狂欢节》中写道:“‘日本无条件投降了!’/消息像闪电/划过黑夜的天空……这是伟大的狂欢节!/胜利的狂欢节!/解放的狂欢节!”诗中提到的中国的“胜利”主要归功于()A.中国共产党的抗战B.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战C.中国国民党的抗战D.世界其他反法西斯国家的支持答案 B解析题干材料所阐述的是抗日战争的胜利,抗战胜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战。
课时作业22:第16课 抗日战争
![课时作业22:第16课 抗日战争](https://img.taocdn.com/s3/m/5c6d210e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16.png)
第16课抗日战争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2018·山东临沂高一检测)“晚上10点,东北军驻地北大营方向传来一声沉闷的炮声,随后炮声夹杂着枪声不断传出。
……沈阳七十万市民一觉醒来,悲伤地发现青天白日旗已经换成了刺眼的太阳旗。
”与这段描述相关的历史事件应该是()A.中日甲午战争B.九一八事变C.一·二八事变D.七七事变解析材料的有效信息是“东北军驻地北大营”“沈阳”“青天白日旗已经换成了刺眼的太阳旗”等,由此可以判定该事件是日本侵略东北的九一八事变。
答案 B2.(2018·北师大附中期末)1937年2月,中国共产党致电国民党,提出了“工农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直接受南京中央政府与军事委员会之指导”的主张。
这表明()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B.中共党内右倾投降主义错误不断滋长C.中国共产党放弃了革命领导权D.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第二次国共合作解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于1937年9月,排除A项;1935年遵义会议之后,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材料信息并非是右倾投降主义,排除B项;C明显不正确。
从材料看,中共希望改善与国民党的关系,这与当时日本侵华加剧,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有关,因此中共积极推动第二次国共合作,共同抗日,故选D。
答案 D3.(2018·安徽合肥期末)蒋介石1938年8月31日日记云:“今日长江之敌已入挂形(易攻难退之地)与险形之地矣!不知地形之不可以战,此倭寇之必败也。
”此会战前后历时4月,战场跨5省,虽然最终失利,但是它翻开了抗日历史崭新的一页。
此会战指()A.淞沪会战B.太原会战C.徐州会战D.武汉会战解析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发生在1937年,排除A、B两项;从地形和“它翻开了抗日历史崭新的一页”(进入相持阶段)判断,答案选D项。
答案 D4.(2018·湖北宜昌高一联考)“虽训练尤未充足,装备尤未齐备,外人以为不能支持一周的阵地,竟能抵抗十周。
课时作业25:第16课 抗日战争
![课时作业25:第16课 抗日战争](https://img.taocdn.com/s3/m/7e04986a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3b.png)
第16课抗日战争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2020年1月辽宁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最能体现中华民族“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的是()A.虎门销烟B.黄海海战C.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D.抗日战争解析在抗日战争中,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民族共同抗战,与材料中“我们万众一心”相符,故选D。
答案D2.(2020·广东广州荔湾区高一期末)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国人民长达十四年之久的抗战首先发生在()A.华东地区B.华北地区C.东北地区D.华南地区解析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是在东北地区,所以中国人民长达十四年之久的抗战首先发生在东北地区,C项正确。
答案C3.(2021·四川成都高一模拟)下图是华裔王小亭于1938年8月28日在被日军轰炸的上海南站拍摄的一张名为“Chinese Baby”的照片。
这张“幼童孤身哭泣于废墟之中”的照片及相关新闻在欧美媒体刊出后引起了强烈反响。
这()A.直接促进了西方对中国抗战的支持B.用事实揭露了日军滥杀无辜的罪行C.表明日本侵华遭到国际社会普遍反对D.说明中国军民的抗日征途艰难而漫长解析结合题干时间该照片反映的是淞沪会战中日军对上海人民犯下的罪行,故选B项;题干“引起了强烈反响”表明西方的关注,不能体现“直接促进”,排除A项;题干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不能体现国际社会普遍反对,排除C项;上海南站现场照片不能说明抗日征途“漫长”,排除D项。
答案B4.(2020年1月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了解历史事件,需要掌握事件的各个要素。
据下图判断,该事件是()A.淞沪会战B.太原会战C.徐州会战D.百团大战答案D5.(2019年6月重庆市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据萧克等主编的《八路军》史料丛书记载,八路军与日伪军作战约10万次,消灭日伪125万多人,深入华北敌后,创建了拥有7 000多万人口的广大敌后抗日根据地。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 第16课 抗日战争 同步练习(word版包含答案)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 第16课 抗日战争 同步练习(word版包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9689a5d5a8102d276a22f79.png)
必修一第16课抗日战争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云南省陆良县第八中学2019届高三模拟)全面抗战爆发前后短时期内,国民政府组织了极大的人力、物力将东部沿海的大部分高等学校和大量战略物资、工矿企业抢运到了云、贵、川等地。
有史学家称其为“东方的敦克尔大撤退”,这次“大撤退”最重要的意义在于A.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掠夺中国资源的阴谋()B.改变了中国的工业布局C.为迁都重庆奠定了基础D.为持久抗战奠定了基础2.(天津市耀华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背景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历史进程。
比如,我们依据1945年春中国政治发展态势,可以推断中共七大的主要决策是()A.团结和组织全中国和全民族一切革命力量去反对当前的主要敌人日本帝国主义B.放手发动群众,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C.党的工作重心应该由乡村转向城市,实行由城市领导乡村的工作方式D.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必须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3.(陕西省山阳县漫川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月考)著名史学家顾颉刚在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与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热潮,组建“禹贡学会”,在“明辨疆域,昭告国人,神州版图,不容强邻侵吞”这表明()A.政府抗战态度不明,疆域史地研究不涉及政治敏感话题B.重视国史研究是史学界的传统C.先进知识分子通过研究历史地理来为中国当时的现实服务D.先进知识分子呼吁抵抗日本全面侵华战争4.(山东省潍坊市2019届高考一模)下表为民主革命时期,中共领导的陕北地区民主代议机关名称的变化。
这一变化主要源于()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B.国内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变化C.国共两党阶级斗争的推动D.中国共产党对社会性质的认识5.(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冲刺)1939—1941年,国民政府实施地方“新县制”改革,赋予县及县以下单位更大的自主权,实行在民意和民选基础上的地方自治;地方实行行政、教育、军事合一的一体化组织建构;明确县级地方财政的自收自支原则。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必修1历史习题:第十六课 抗日战争 随堂达标训练 Word版含答案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必修1历史习题:第十六课 抗日战争 随堂达标训练 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4483f7c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06.png)
第四单元第16课一、选择题1.(2021·临沂高一检测)“晚上10点,东北军驻地北大营方向传来一声沉闷的炮声,随后炮声夹杂着枪声不断传出。
……沈阳七十万市民一觉醒来,哀痛地发觉青天白日旗已经换成了刺眼的太阳旗。
”与这段描述相关的历史大事应当是( B )A.中日甲午战斗B.九一八事变C.一·二八事变D.七七事变材料的有效信息是“东北军驻地北大营”“沈阳”“青天白日旗已经换成了刺眼的太阳旗”等,由此可以判定该大事是日本侵略东北的九一八事变。
2.(2021·天津学业水平测试)1937年11月20日,国民政府发表《迁都声明》:“我们始终信任,暴力是不能打垮我们的……敌人进攻南京,我们就保卫南京。
敌人进攻四川,我们就保卫四川。
只要敌人连续侵略,我们就连续抵制!”该材料说明国民政府的抗战态度是( C )A.依靠外援B.避战自保C.坚持抵制D.妥协退让由材料信息“保卫”“连续抵制”可知,国民政府的抗战态度是坚持抵制。
3.(2021·珠海高一期末)美国《时代》杂志载:“每位关怀要闻的读者都知道,在1937年,日本的战斗机器……(在上海)被卡住了13个星期之久,它的时间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战斗机器粉碎了。
”其中粉碎日本侵华时间表的是( B )A.卢沟桥抗战B.淞沪会战C.太原会战D.台儿庄战役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为“1937年”“在上海”和“13个星期之久”,淞沪会战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方案,B项正确。
4.(2021·大连高一期末)日本华北派遣军司令部在当年的综合战果报道中指出:“敌大半为中共军,与蒋军相反,在本年交战1.5万次中,和中共的作战占七成五。
在交战的200万敌军中,半数以上也都是中共军。
在我方所收容的19.9万具敌遗体中,中共军也占半数。
”这表明( D )A.国民党正面战场连续溃败B.国民党放弃了抗战C.日本灭亡中国方案被粉碎D.敌后战场作用重大日军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作战占了七成五,“半数以上也都是中共军”说明敌后战场的存在,消耗了日军大部分兵力,其作用格外巨大,D项正确。
2021-2022学年新课标版历史必修1(课时作业)第16课 抗日战争 Word版含答案
![2021-2022学年新课标版历史必修1(课时作业)第16课 抗日战争 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df8c63f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d3.png)
课时作业16 抗日战斗一、选择题1.“其次天始,中国人民便走上了抵制的道路。
九月间,上海有十万大中学校同学的大罢课,有三万五千日本码头工人的大罢工。
全国各地,从上海到成都,从平津到广州,全部的同学都卷入反对日寇进攻东北的热潮中。
”上述材料记载的历史大事是( )A.甲午中日战斗B.五四运动C.九一八事变 D.七七事变解析:据材料“全部的同学都卷入反对日寇进攻东北的热潮中”可知,日本占据中国的东北三省是九一八事变,甲午中日战斗首先在朝鲜境内而后进入中国,与材料信息不符,故A项错误;五四运动的起因是巴黎和会上列强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并不是由于东北问题,故B项错误;九一八事变符合材料信息,故C项正确;七七事变是日本侵略中国华北地区而不是东北地区,故D项错误。
答案:C2.1937年,一名日本记者目击了日军的暴行。
他写道:“码头上处处是焦黑的死尸。
一个摞一个,堆成了尸山,在尸山间有五十到一百个左右的人影在缓缓地移动,把那些尸体拖到江边,投入江中。
呻吟声、殷红的血、痉挛的手脚,还有哑剧般的安静,给我们留下极深刻的印象。
”该日本记者目击的应当是( ) A.日军在旅顺对当地居民的大屠杀B.八国联军在北京的骇人听闻罪行C.日军制造的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D.英美军舰炮轰南京制造的南京惨案解析:依据材料中的时间分析应是南京大屠杀,故选C项。
A项是在甲午战斗期间,B项是在1900年进行的,D项是在1927年,均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
答案:C3.齐涛在《中国通史教程·现代卷》中说:“历史的车轮将经过这个统一战线,把中国革命带到一个崭新的阶段上去。
”“这将赐予中国革命以宽敞的深刻的影响,将对于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发生打算作用”。
材料表明当时的中国(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B.敌后战场成为抗战主战场C.工农红军接受国民政府改编D.全国性抗战局面已经形成解析:依据题目中“对于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发生打算作用”,结合所学学问,得出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形成了全国性的抗战局面,故A项错误;敌后战场成为抗战主战场是在抗战后期,与题意不符,故B项错误;工农红军接受国民政府的改编是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之前,故C项错误;依据前面的分析,故D项正确。
第16课抗日战争的胜利典型练习(川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16课抗日战争的胜利典型练习(川教版八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014f0b70eefdc8d376ee32aa.png)
第4课抗日战争的胜利典型练习夯实基础典型题1、1941年至1942年,抗日根据地出现了严重的困难局面。
主要原因有()①日寇对抗日根据地的“扫荡”②国民党对根据地的封锁③严重的自然灾害④抗日根据地失去了人民的支持A.①②③④B.①③C.②③D.①④2、为了巩固抗日根据地,中国共产党采取的措施不包括()A.加强根据地政权建设,调整根据地的土地政策B.发动了以破坏敌人交通线为主要目标的百团大战C.在全党开始了整风运动D.领导根据地军民掀起了大生产运动3、“往年的南泥湾,到处是荒山,是呀荒山……”改变了革命中南泥湾荒山现象的部队是( )A.王震领导的三五九旅B.林彪领导的一三五师C.项英领导的新四军D.贺龙领导的一一五师4、抗日根据地的居民向日寇发动了局部反攻的时间是()A.1940年B.1941年C.1943年D.1944年5、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的会议是()A.八七会议 B.遵义会议 C.瓦窑堡会议 D.中共“七大”6、中共七大召开的时间和地点分别是()A.1942年、延安B.1945年、延安C.1942年、西柏坡D.1945年、西柏坡7、在中共七大上,毛泽东作的报告名称是()A.《抗日救国》B.《论帝国主义》C.《论联合政府》D.《对日寇的最后一战》8、中共“七大”确定的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A.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B.毛泽东思想C.马列主义D.邓小平特色理论9、形成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坚强的中央领导集体,为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基础的会议是()A.中共一大B.八七会议C.遵义会议D.中共七大10、下列内容中不属于中共七大内容的是()A.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B.大会上毛泽东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C.大会通过了新的党章,规定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D.大会选举了以周恩来为主席的新中央委员会11、下列的事件中,加速日本法西斯走向灭亡的事件的有()①美国在太平洋对日本发动了猛烈攻势②中国军民的沉重的打击③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④美国向日本投掷了两枚原子弹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12、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时间是()A.1945年初B.1945年8月15日C.1945年8月25日D.1945年9月2日13、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事件是()A.美国向日本投掷原子弹B.苏联出兵中国东北C.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D.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14、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的是()A.淞沪会战B.中共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军队C.太原会战D.徐州会战15、下列哪一战争的胜利扭转了100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屡败局面,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A.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B.人民解放战争 C.抗日战争 D.抗美援朝战争能力提高典型题易错题16、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取得的反帝爱国斗争胜利的战争是()A.中法战争 B.解放战争 C.抗日战争 D.中日甲午战争17、中共七大最主要的历史作用是()A.确定了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B.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C.集中全力解决了中共中央主要负责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D.为争取抗战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18、中国的抗日战争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取决于()A.美国对日本的沉重打击 B.苏联红军出兵东北给了日军致命的打击C.中国军民坚持进行不屈不挠的抵抗 D.日本自身经济、军事实力不够19、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取得了胜利,对抗战胜利起决定作用的是()A.中国共产党的英勇抗战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军民的敌后抗战C.苏联红军歼灭驻中国东北的日本侵略军D.美国向日本投掷两枚原子弹20、关于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表述不恰当的是()A.扭转了100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屡败局面B.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C.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D.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创新题21、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大会上,有人出了这样的一个谜语题:“小日本投降”,猜一中国古代名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检测·课时达标┃知能达标演练【基础组】1.“高粱叶子青又青,×月×号来了东洋兵!先占火药库,后占北大营,杀人放火真是凶,杀人放火真是凶!中国的军队好几十万,‘恭恭敬敬’让出了沈阳城!”这首歌谣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八国联军侵华B.九一八事变C.华北事变D.七七事变2.以调查、访问、回忆等形式为特征的口述史学正在悄然兴起。
当前,下列主题最适合我们以口述方式进行研究的是( )A.甲午海战场景B.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C.“台儿庄战役”详情 D.“辛亥革命”的情景3.(探究题)2012年2月,日本名古屋市市长河村隆之表态质疑“南京大屠杀”的真实性。
对此评述错误的是( )A.此举目的在于掩盖事实真相,逃避战争责任B.表明日本军国主义理论、思想及罪行没有得到彻底清算C.它是中日两国人民利益严重对立的表现D.严重伤害曾受其侵略的亚太地区人民的感情4.某年9月6日重庆《大公报》社评:“自上月20日以来,我军在北方发动了大规模的运动战。
平汉、正太、同蒲三路同时发动反攻,铁路到处被破坏,冀晋豫三省同时报捷。
斩获既多,并克复了重要据点。
”据此推断该战事应是( ) A.百团大战B.平型关战役C.太原会战D.台儿庄战役5.(2012·石家庄高一检测)“一旦强虏寇边疆,慷慨悲歌奔战场。
首战平型关,威名天下扬,嘿,游击战敌后方,铲除伪政权,游击战敌后方,坚持反扫荡!”判断这首歌词应出自近代哪支人民军队的军歌( )A.中国工农红军B.八路军C.国民革命军D.中国人民解放军6.(2012·江苏学业水平检测)对取得抗日战争胜利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 )A.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B.美国在日本投放原子弹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D.苏联对日宣战7.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总统罗斯福1942年春对儿子说:“假如没有中国,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打下澳洲、印度、俄国等。
”材料二1945年重庆一家报纸以“日本无条件投降”为谜面,要求打一中国古代历史人物,当时谜底有两个:屈原(原子弹)、苏(苏联)武。
(1)联系材料一指出美国对中国抗战的态度。
请从中国国内战场、国外战场的史实加以说明。
(2)请你谈谈对材料二观点的认识。
【提升组】8.(2012·吉安高一检测)1931年“九一八”事变第二天,北平一些国民党员致电国民党中央,提出“请息内争,共抗外敌”;11月4日北平大学教授们也提出“立泯派系之见,共赴国难”。
这说明( )A.国难当头,团结合作逐渐成为各界共识B.国民党内部发生了分化C.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被广泛接受D.国共两党结束对抗,开始合作8.【解析】选A。
材料中一部分国民党员和北平大学教授的态度表明,国难当头,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他们渴望停止国内党派争斗共同抗日。
B项不能从材料中体现,排除;此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没有提出,排除C项;D项表述有误,此时国共并没有开始合作。
9.(2012·南京模拟)“1938年春,日军占领南京后,为沟通南北战场的联系,企图占领战略要地徐州……日军约四万人发动进攻,守军顽强抵抗十余天……第五战区调动兵力包围日军……歼敌约二万人。
”这则史料所描写的是( ) A.淞沪会战B.平型关大捷C.太原会战D.台儿庄战役10.(2012·淮安学业水平检测)1937年2月,中国共产党致电国民党,提出了“召集各党、各派、各界、各军的代表会议,集中全国人才,共同救国”,“工农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直接受南京中央政府与军事委员会之指导”等主张。
这表明(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B.中国共产党将革命的领导权交给了国民党C.中国共产党党内右倾主义错误不断滋长D.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国共第二次合作11.被外国记者称为“现代史上破天荒的残暴记录”,“现代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把南京变成一座恐怖的城市”的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B.七七事变C.南京大屠杀D.七三一部队12.(探究题)1941年,中国共产党发表《为抗战四周年纪念宣言》:“四年以来,全国军民奋起抗战……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渡过了许多的难关,卒能使敌寇胆寒,环球心折,奠定了民族复兴的基础,产生了新中国的雏形。
”使“环球心折”的主要依据是( )A.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B.结束了中国近百年来屈辱的历史C.彻底改变了20世纪的世界政治格局D.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13.(易错题)“中国军队入缅的目的,全在协助友邦,伸张正义,维护人道,争取其他国家最后胜利,建立世界和平。
”上述材料反映了( )①中华民族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②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③远征军入缅作战有力地支援了美英盟军欧洲战场的对德作战④远征军入缅作战体现了中华民族反侵略的民族精神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0年8月15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行。
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执行会长步平回顾了中国抗战史研究的新变化。
他提到,近年来,中国抗日战争史研究格外注重研究中国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
同时,抗日战争史研究站在整个民族的立场上,充分评价了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重要作用。
材料二右图中的布鞋是为悼念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日本强制劳动而死难的中国劳工而缝制的。
6 830双布鞋,6 830名死者,每一双布鞋的背后都是一个被撕裂的家庭。
从1943年到1945年,日本共强行绑架169批,共计38 936名中国劳工到日本135个工地从事重体力劳动。
另据日本外务省1946年的统计,有6 830名中国劳工客死异国他乡。
材料三(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日本国政府决定自一九七二年九月二十九日起建立外交关系。
两国政府决定,按照国际法和国际惯例,在各自的首都为对方大使馆的建立和履行职务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并尽快互换大使。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宣布:为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放弃对日本国的战争赔偿要求。
——《中日联合声明》节选材料四据悉,二战时被强掳到日本酒田港从事残酷劳动的原中国劳工及遗属13人此前提起诉讼,向日本政府及酒田市酒田海陆运送公司(原酒田港湾运送)索赔共1.5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 151万元)。
日本仙台高级法院审判长小野贞夫承袭日本最高法院的判例驳回原告上诉,称:“1972年的日中联合声明已经放弃了个人索赔权。
”(1)从材料一研究的视角,概括指出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2)材料二反映了日本怎样的侵华行径?(3)材料四中日本仙台高级法院审判长小野贞夫驳回原告上诉的言论是否合理?请联系材料三说明理由。
答案解析1.【解析】选B。
1931年,日本侵略军炮轰中国东北军北大营,攻占沈阳,结合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可以判断选B项。
2.【解析】选C。
口述史学应是亲身经历者的叙述,A、B、D的年代久远,不可能以口述的形式研究。
3.【解析】选C。
河村隆之代表的是一部分政治集团的利益,不能完全代表人民的利益,因此,C项表述错误。
4.【解析】选A。
由作战的特点是运动战、内容是破坏铁路及据点可知是百团大战。
5.【解析】选B。
题干中的“游击战”“反扫荡”的信息与抗日战争有关,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为八路军。
6.【解析】选C。
全民族抗战调动了所有爱国力量,使中华民族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这是战胜敌人的决定性因素。
7.【解析】第(1)题根据国民党正面战场几次重大战役和入缅作战作答。
第(2)题根据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作答。
答案:(1)20世纪40年代初美国感到中国抗战是对日本的有力牵制。
正面战场:淞沪、太原、徐州、武汉四次会战;敌后战场:百团大战。
国外战场:远征军入缅甸作战。
(2)片面,只看到表面,没有看到本质。
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原因:日本发动的是非正义的战争,必败;国际援助,反法西斯战争力量配合;根本原因:中国全民族抗战,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
8.【解析】选A。
材料中一部分国民党员和北平大学教授的态度表明,国难当头,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他们渴望停止国内党派争斗共同抗日。
B项不能从材料中体现,排除;此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没有提出,排除C项;D项表述有误,此时国共并没有开始合作。
9.【解析】选D。
由题干中提到的“徐州”可以判断应与徐州会战有关,台儿庄战役是徐州会战中一次获胜的战役。
10.【解析】选D。
材料描述的是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危急关头,以民族利益为重,号召全民族抗战,积极推动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11.【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材料解析能力。
依据材料中“残暴记录”、“最黑暗”、“南京”、“恐怖的城市”等信息可知,材料反映了南京大屠杀的史实,故选C项。
A、B、D三项均与材料无关,排除。
12.【解析】选D。
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亚洲战场抗击了大部分的日本法西斯势力,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13.【解析】选D。
本题考查学生材料解析能力。
依据“协助友邦”、“伸张正义”、“维护人道”、“建立世界和平”等信息可知,远征军入缅作战体现了中华民族反侵略的民族精神,有力地支援了美英盟军欧洲战场的对德作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①②③④都是正确的,故选D项。
14.【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一回答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分析材料主要有:全民族抗战,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相互配合。
第(2)题从材料二可以了解到,日本帝国主义大量掠夺中国劳动力,并进行残酷迫害。
第(3)题应联系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的背景并注意区分国家与个人赔偿的关系。
答案:(1)原因:全民族抗战(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相互配合),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相互配合。
(2)行径:在沦陷区掠夺中国大量劳动力。
(3)不合理。
理由:中国政府在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中宣布放弃对日本的战争赔偿要求,是着眼于两国人民友好相处作出的政治决断,仅限于放弃国与国之间的战争赔偿,不包含其他的诸如劳工纠纷方面的个人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