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复习方案 第一篇 教材复习 第10课时 功 功率 机械效率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拉力做的功 W=Fs=80 N×30 m=2400 J。
考
点
梳
理
夯
实
基
础
考
向
探
究
逐
个
击
破
探究二 功率、功率的测量与计算
3. 学习了功率的知识后,林红和爷爷一起做“估测上楼时的功率”的活动,如图
10-3所示。
图10-3
(1)她需要的测量工具分别是:测量上楼时间t的停表、上楼高度h的
人体质量m的 磅秤
考
向
探
究
逐
个
击
破
图10-7
考
点
梳
理
夯
实
基
础
[解析]由图可知,物体由 2 股绳子承担。有用功为: W 有用=Gh=mgh=30 kg×10
N/kg×1 m=300 J。
拉力端移动的距离: s=2h=2×1 m=2 m。拉力做的总功: W 总=Fs=200 N×2
m=400 J,
有用
300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 ×100%=400J ×100%=75%。增加所提物体的重力
摩擦力做功): W 有用=fs 物=9 N×0.2 m=1.8 J。拉力做的功(总功): W 总=Fs=4
N×0.6 m=2.4 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
有用
总
×100%=
1.8J
2.4J
×100%=75%。
考
点
梳
理
夯
实
基
础
9. [2018·宜春模拟] 如图10-9所示,工人用平行于斜面向上500 N的推力将重
三种功
有用功
额外功
总功
概念
无论是否使用机械,必须要做的功
使用机械时,我们不需要但又不得
不做的功
有用功和额外功 之和
计算方法
W有=G物h,
W有=fs物
W额=G动h(忽略摩擦和绳重),
W额=W总-W有
W = W有+W额
总
W总=Fs,W总=Pt
;
考
点
梳
理
夯
实
基
础
2. 机械效率
定义
比值 ,用符号
η
表示
有
。
(2)利用所测物理量计算功率的表达式是P=
。
米尺 和
考
点
梳
理
夯
实
基
础
(3)测得林红的质量是50 kg,她从1楼爬上3楼,用了20 s的时间,每层楼高3 m,则
林红上楼的功率是
W。(g取10 N/kg)
ℎ
[解析]从 1 楼上到 3 楼,上升的高度 h=3 m×2=6 m,林红上楼的功率 P=
(2)斜面的机械效率。
图10-9
考
向
探
究
逐
个
击
破
(2)所做的有用功 W 有=Gh=800 N×1.5 m=1200 J,
斜面的机械效率 η=
有
总
=
=80%。
考
点
梳
理
夯
实
基
础
9. [2018·宜春模拟] 如图10-9所示,工人用平行于斜面向上500 N的推力将重
800 N的物体匀速推上高1.5 m的车厢,所用的斜面长是3 m。求:
=
考
向
探
究
逐
个
击
破
150
50kg ×10N/kg ×6m
20s
=150 W。
考
点
梳
理
夯
实
基
础
(4)林红要和爷爷比赛看谁先从1楼上到6楼,于是两人同时开始向上爬楼,结果林
红先到6楼,爷爷后到6楼。已知林红的体重比爷爷的体重小,他俩做的功多的是
爷爷
,功率大的是 无法确定 。(均选填“林红”“爷爷”或“无法确定”)
示意图
特点
考
向
探
究
逐
个
击
破
物体在水平方向不受
力,因惯性而动
物体受力,但静止
有力有距离,但力的方
向与距离的方向垂直
人提水桶水平前进,提
举例
踢出去的足球
推而未动,搬而未起
水桶的力和水桶的重力
不做功
考
点
梳
理
夯
实
基
础
2. 功的计算:力学中,功等于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的乘积,公式为
W=
Fs
,F的单位N,s的单位m,W的单位是J。计算时注意F、s同体、同
=15 W。
拉力做的有用功:W 有=Gh=80 N×3 m=240 J,不计绳重及摩擦,由 F=2(G+G 动)
得动滑轮的重力: G 动=2F-G=2×50 N-80 N=20 N。
考
向
探
究
逐
个
击
破
考
点
梳
理
夯
实
基
础
5. 如图10-5所示,小勇在同一水平路面上先后以1 m/s和1.5 m/s的速度两次推
[解析]小球A从斜面滚下,重力做功
度为0.1 m,重为10 N的小球A从斜面滚
为W=Gh=10 N×0.1 m=1 J。斜面
下,则重力做功为
J,若斜面对小球
对小球的支持力的方向与斜面垂直,
的支 持力为6 N,则支持力对小球做功为
而小球在支持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
0
考
向
探
究
逐
个
击
破
1
J。若小球在水平面上运动了0.5
.
=80 km/h。
因为汽车在 20~50 min 内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汽车在 20~40 min 内的速度
考
向
探
究
逐
个
击
破
也为 80 km/h。
考
点
梳
理
夯
实
基
础
考
向
探
究
逐
个
击
破
6. [2019·江西]如图 10-6 所示是根据王爷爷驾驶汽车在某段平直高速公路上行
驶时记录的数据描绘出的 s-t 图像。
为 75%
1.8
0.6
m;若物体A与地面的摩擦力为9 N,则拉力
J;若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4 N,则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
考
点
梳
理
夯
实
基
础
考
向
探
究
逐
个
击
破
[解析]由图可知,物体由 3 股绳子拉动,绳子股数 n=3。
因为物体移动距离 s 物=0.2
m,所以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s=3s 物=3×0.2 m=0.6 m,所做的有用功(克服
【交流、反思与评估】
6. 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①提升物体的重力;②动滑轮的重力;③绳重、
(3)若想增大此斜面的机械效率,可采取什么方法?
(答出一种方法即可)
(3)使斜面的表面变光滑(或通过增大斜面的倾斜角度)。
考
向
探
究
逐
个
击
破
图10-9
实
验
突
破
素
养
提
升
突破 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实验原理】
有
η= 。
总
【设计和进行实验】
1.实验器材:滑轮组、铁架台、细绳、弹簧测力计、刻度尺、钩码。
第一篇
第 10 课时
功
功率
机械效率
教材复习
考
点
梳
理
夯
实
基
础
考
向
探
究
逐
个
击
破
考点一 功
1. 功: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我们
就说这个力做了功。力学中的功包含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
力
,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 距离
。
考
点
梳
理
夯
实
基
础
[点拨] 不做功的三种情况(其他情况都做功)
考
点
梳
理
夯
实
基
础
解:(1)由图像可知,汽车在 20~50 min 内的 s-t 图像是一条斜线,说明汽车在
这个时间段内做匀速直线运动,
在 20~50 min 内通过的路程为 s2=80 km-40 km=40 km,时间 t2=50 min
-20 min=30 min=0.5 h,
则 20~50 min 内汽车的速度 v2= =
总
考
向
探
究
逐
个
击
破
时,有用功增大,不计绳重和摩擦,动滑轮重不变,额外功不变,这样有用功在总功中
所占的比例增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变大。
考
点
梳
理
夯
实
基
础
8. 用如图10-8所示滑轮组拉着重为30 N的物体A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0.2 m,
考
向
探
究
逐
个
击
破
图10-8
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
所做的有用功是
m,则重力做功为
0
J。
距离,因此支持力对小球做功为0 J。
小球在水平面运动时,重力的方向与
水平面垂直,而小球在重力的方向上
没有移动距离,因此重力对小球做功
图10-1
为0 J。
考
点
梳
理
夯
实
基
础
2. 如图10-2所示,物体重2000 N,当它沿水平地面匀速运动时所受的阻力f为
240 N,若不计滑轮的重与摩擦,使物体以1 m/s的速度匀速前进,经过10 s时间,
公式
说明
考
向
探
究
逐
个
击
破
有用功跟总功的
提高
方法
η=
总
机械效率是一个比值,通常用百分数表示,由于有用功总 小于
总功,
故机械效率总 小于1
①对于滑轮组:增大物重,减小 动滑轮 的自重,减小摩擦;②对于斜面:
增大倾角,减小摩擦
考
点
梳
理
夯
实
基
础
探究一 功、功的计算
1. 如图10-1所示,斜面长度为0.2 m,高
驶时记录的数据描绘出的 s-t 图像。
(1)求 20~40 min 内汽车的速度。
(2)求 0~50 min 内汽车的平均速度。
(3)若汽车以速度 v 匀速行驶时间 t,已知汽车总重为 G,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为
1
汽车总重的 ,求汽车在这段时间内的功率。(计算结果用字母表示)
考
向
探
究
逐
个
击
破
图 10-6
驶时记录的数据描绘出的 s-t 图像。
(3)若汽车以速度 v 匀速行驶时间 t,已知汽车总重为 G,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为
1
汽车总重的 ,求汽车在这段时间内的功率。(计算结果用字母表示)
图 10-6
解:(3)汽车以速度 v 匀速行驶,则牵引力 F=f= G,
则功率 P=Fv= Gv。
考
点
2.滑轮组绕线:由 n= 确定承担对动滑轮及物体拉力的绳子段数,用奇动偶定法
ℎ
确定绕线方式。
3.实验中注意绳子的自由端若最终与动滑轮相绕,则需要匀速、竖直向上拉动物
体。
实
验
突
破
素
养
提
升
【数据处理和分析】
4.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如下表所示),分析表格数据,可计算出有用功、额外功、
总功,及滑轮组机械效率 η=
800 N的物体匀速推上高1.5 m的车厢,所用的斜面长是3 m。求:
(1)推力做的功。
图10-9
考
向
探
究
逐
个
击
破
解:(1)推力做的功 W 总=Fs=500 N×3 m=1500 J。
考
点
梳
理
夯
实
基
础
9. [2018·宜春模拟] 如图10-9所示,工人用平行于斜面向上500 N的推力将重
800 N的物体匀速推上高1.5 m的车厢,所用的斜面长是3 m。求:
考
向
探
究
逐
个
击
破
图10-5
同一木箱沿直线匀速运动了5 m的路程。其中,第一次推箱子的力为F1,所做功
的功率为P1,第二次的推力为F2,功率为P2,则F1
“>”“=”或“<”)
=
F2、P1
<
P2。(均选填
考
点
梳
理
夯
实
基
础
6. [2019·江西]如图 10-6 所示是根据王爷爷驾驶汽车在某段平直高速公路上行
(2)求 0~50 min 内汽车的平均速度。
图 10-6
解:(2)在 0~50 min 内汽车通过的路程为 s=80 km,
则 0~50 min 内汽车的平均速度 v 总=
总
=
=96 km/h。
考
点
梳
理
夯
实
基
础
考
向
探
究
逐
个
击
破
6. [2019·江西]如图 10-6 所示是根据王爷爷驾驶汽车在某段平直高速公路上行
3. 公式:P=
的物理量。
,由 W=Fs 还可推导出 P= =
=
Fv
(注意:用P=Fv计算时,物体要做匀速直线运动)。
考
向
探
究
逐
个
击
破
[点拨] 做功多不一定做功快,做功快不一定做功多。只有在做功时间相同时,做
功多的才做功快。
考
点
梳
理
夯
实
基
础
考
向
探
究
逐
个
击
破
考点三 机械效率
1. 三种功
50 N,则拉力的功率为
15 W;若不计绳重和摩擦,则动滑轮的重力为 20
N。
图10-4
考
点
梳
理
夯
实
基
础
[解析]由图可知,水桶由 2 股绳子承担。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s=2h=2×3 m=
6 m,
拉力做的总功:W 总=Fs=50 N×6 m=300 J,拉力的功率:P=
总
=
300J
20s
1
拉力的大小F=
80
N,拉力做的功是 2400 J。
图10-2
考
向
探
究
逐
个
击
破
1
1
[解析]由题图可知,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股数是 3,则 F=3×f=3×240 N=80 N。物体通
过的距离 s 物=v 物×t=1 m/s×10 s=10 m,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s=3×s 物=3×10 m=30 m,
实验
次数
1
2
3
考
点
梳
理
夯
实
基
础
考
向
探
究
逐
个
击
破
探究二 功率、功率的测量与计算
3. 学习了功率的知识后,林红和爷爷一起做“估测上楼时的功率”的活动,如图
10-3所示。
图10-3
(1)她需要的测量工具分别是:测量上楼时间t的停表、上楼高度h的
人体质量m的 磅秤
考
向
探
究
逐
个
击
破
图10-7
考
点
梳
理
夯
实
基
础
[解析]由图可知,物体由 2 股绳子承担。有用功为: W 有用=Gh=mgh=30 kg×10
N/kg×1 m=300 J。
拉力端移动的距离: s=2h=2×1 m=2 m。拉力做的总功: W 总=Fs=200 N×2
m=400 J,
有用
300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 ×100%=400J ×100%=75%。增加所提物体的重力
摩擦力做功): W 有用=fs 物=9 N×0.2 m=1.8 J。拉力做的功(总功): W 总=Fs=4
N×0.6 m=2.4 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
有用
总
×100%=
1.8J
2.4J
×100%=75%。
考
点
梳
理
夯
实
基
础
9. [2018·宜春模拟] 如图10-9所示,工人用平行于斜面向上500 N的推力将重
三种功
有用功
额外功
总功
概念
无论是否使用机械,必须要做的功
使用机械时,我们不需要但又不得
不做的功
有用功和额外功 之和
计算方法
W有=G物h,
W有=fs物
W额=G动h(忽略摩擦和绳重),
W额=W总-W有
W = W有+W额
总
W总=Fs,W总=Pt
;
考
点
梳
理
夯
实
基
础
2. 机械效率
定义
比值 ,用符号
η
表示
有
。
(2)利用所测物理量计算功率的表达式是P=
。
米尺 和
考
点
梳
理
夯
实
基
础
(3)测得林红的质量是50 kg,她从1楼爬上3楼,用了20 s的时间,每层楼高3 m,则
林红上楼的功率是
W。(g取10 N/kg)
ℎ
[解析]从 1 楼上到 3 楼,上升的高度 h=3 m×2=6 m,林红上楼的功率 P=
(2)斜面的机械效率。
图10-9
考
向
探
究
逐
个
击
破
(2)所做的有用功 W 有=Gh=800 N×1.5 m=1200 J,
斜面的机械效率 η=
有
总
=
=80%。
考
点
梳
理
夯
实
基
础
9. [2018·宜春模拟] 如图10-9所示,工人用平行于斜面向上500 N的推力将重
800 N的物体匀速推上高1.5 m的车厢,所用的斜面长是3 m。求:
=
考
向
探
究
逐
个
击
破
150
50kg ×10N/kg ×6m
20s
=150 W。
考
点
梳
理
夯
实
基
础
(4)林红要和爷爷比赛看谁先从1楼上到6楼,于是两人同时开始向上爬楼,结果林
红先到6楼,爷爷后到6楼。已知林红的体重比爷爷的体重小,他俩做的功多的是
爷爷
,功率大的是 无法确定 。(均选填“林红”“爷爷”或“无法确定”)
示意图
特点
考
向
探
究
逐
个
击
破
物体在水平方向不受
力,因惯性而动
物体受力,但静止
有力有距离,但力的方
向与距离的方向垂直
人提水桶水平前进,提
举例
踢出去的足球
推而未动,搬而未起
水桶的力和水桶的重力
不做功
考
点
梳
理
夯
实
基
础
2. 功的计算:力学中,功等于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的乘积,公式为
W=
Fs
,F的单位N,s的单位m,W的单位是J。计算时注意F、s同体、同
=15 W。
拉力做的有用功:W 有=Gh=80 N×3 m=240 J,不计绳重及摩擦,由 F=2(G+G 动)
得动滑轮的重力: G 动=2F-G=2×50 N-80 N=20 N。
考
向
探
究
逐
个
击
破
考
点
梳
理
夯
实
基
础
5. 如图10-5所示,小勇在同一水平路面上先后以1 m/s和1.5 m/s的速度两次推
[解析]小球A从斜面滚下,重力做功
度为0.1 m,重为10 N的小球A从斜面滚
为W=Gh=10 N×0.1 m=1 J。斜面
下,则重力做功为
J,若斜面对小球
对小球的支持力的方向与斜面垂直,
的支 持力为6 N,则支持力对小球做功为
而小球在支持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
0
考
向
探
究
逐
个
击
破
1
J。若小球在水平面上运动了0.5
.
=80 km/h。
因为汽车在 20~50 min 内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汽车在 20~40 min 内的速度
考
向
探
究
逐
个
击
破
也为 80 km/h。
考
点
梳
理
夯
实
基
础
考
向
探
究
逐
个
击
破
6. [2019·江西]如图 10-6 所示是根据王爷爷驾驶汽车在某段平直高速公路上行
驶时记录的数据描绘出的 s-t 图像。
为 75%
1.8
0.6
m;若物体A与地面的摩擦力为9 N,则拉力
J;若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4 N,则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
考
点
梳
理
夯
实
基
础
考
向
探
究
逐
个
击
破
[解析]由图可知,物体由 3 股绳子拉动,绳子股数 n=3。
因为物体移动距离 s 物=0.2
m,所以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s=3s 物=3×0.2 m=0.6 m,所做的有用功(克服
【交流、反思与评估】
6. 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①提升物体的重力;②动滑轮的重力;③绳重、
(3)若想增大此斜面的机械效率,可采取什么方法?
(答出一种方法即可)
(3)使斜面的表面变光滑(或通过增大斜面的倾斜角度)。
考
向
探
究
逐
个
击
破
图10-9
实
验
突
破
素
养
提
升
突破 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实验原理】
有
η= 。
总
【设计和进行实验】
1.实验器材:滑轮组、铁架台、细绳、弹簧测力计、刻度尺、钩码。
第一篇
第 10 课时
功
功率
机械效率
教材复习
考
点
梳
理
夯
实
基
础
考
向
探
究
逐
个
击
破
考点一 功
1. 功: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我们
就说这个力做了功。力学中的功包含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
力
,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 距离
。
考
点
梳
理
夯
实
基
础
[点拨] 不做功的三种情况(其他情况都做功)
考
点
梳
理
夯
实
基
础
解:(1)由图像可知,汽车在 20~50 min 内的 s-t 图像是一条斜线,说明汽车在
这个时间段内做匀速直线运动,
在 20~50 min 内通过的路程为 s2=80 km-40 km=40 km,时间 t2=50 min
-20 min=30 min=0.5 h,
则 20~50 min 内汽车的速度 v2= =
总
考
向
探
究
逐
个
击
破
时,有用功增大,不计绳重和摩擦,动滑轮重不变,额外功不变,这样有用功在总功中
所占的比例增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变大。
考
点
梳
理
夯
实
基
础
8. 用如图10-8所示滑轮组拉着重为30 N的物体A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0.2 m,
考
向
探
究
逐
个
击
破
图10-8
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
所做的有用功是
m,则重力做功为
0
J。
距离,因此支持力对小球做功为0 J。
小球在水平面运动时,重力的方向与
水平面垂直,而小球在重力的方向上
没有移动距离,因此重力对小球做功
图10-1
为0 J。
考
点
梳
理
夯
实
基
础
2. 如图10-2所示,物体重2000 N,当它沿水平地面匀速运动时所受的阻力f为
240 N,若不计滑轮的重与摩擦,使物体以1 m/s的速度匀速前进,经过10 s时间,
公式
说明
考
向
探
究
逐
个
击
破
有用功跟总功的
提高
方法
η=
总
机械效率是一个比值,通常用百分数表示,由于有用功总 小于
总功,
故机械效率总 小于1
①对于滑轮组:增大物重,减小 动滑轮 的自重,减小摩擦;②对于斜面:
增大倾角,减小摩擦
考
点
梳
理
夯
实
基
础
探究一 功、功的计算
1. 如图10-1所示,斜面长度为0.2 m,高
驶时记录的数据描绘出的 s-t 图像。
(1)求 20~40 min 内汽车的速度。
(2)求 0~50 min 内汽车的平均速度。
(3)若汽车以速度 v 匀速行驶时间 t,已知汽车总重为 G,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为
1
汽车总重的 ,求汽车在这段时间内的功率。(计算结果用字母表示)
考
向
探
究
逐
个
击
破
图 10-6
驶时记录的数据描绘出的 s-t 图像。
(3)若汽车以速度 v 匀速行驶时间 t,已知汽车总重为 G,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为
1
汽车总重的 ,求汽车在这段时间内的功率。(计算结果用字母表示)
图 10-6
解:(3)汽车以速度 v 匀速行驶,则牵引力 F=f= G,
则功率 P=Fv= Gv。
考
点
2.滑轮组绕线:由 n= 确定承担对动滑轮及物体拉力的绳子段数,用奇动偶定法
ℎ
确定绕线方式。
3.实验中注意绳子的自由端若最终与动滑轮相绕,则需要匀速、竖直向上拉动物
体。
实
验
突
破
素
养
提
升
【数据处理和分析】
4.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如下表所示),分析表格数据,可计算出有用功、额外功、
总功,及滑轮组机械效率 η=
800 N的物体匀速推上高1.5 m的车厢,所用的斜面长是3 m。求:
(1)推力做的功。
图10-9
考
向
探
究
逐
个
击
破
解:(1)推力做的功 W 总=Fs=500 N×3 m=1500 J。
考
点
梳
理
夯
实
基
础
9. [2018·宜春模拟] 如图10-9所示,工人用平行于斜面向上500 N的推力将重
800 N的物体匀速推上高1.5 m的车厢,所用的斜面长是3 m。求:
考
向
探
究
逐
个
击
破
图10-5
同一木箱沿直线匀速运动了5 m的路程。其中,第一次推箱子的力为F1,所做功
的功率为P1,第二次的推力为F2,功率为P2,则F1
“>”“=”或“<”)
=
F2、P1
<
P2。(均选填
考
点
梳
理
夯
实
基
础
6. [2019·江西]如图 10-6 所示是根据王爷爷驾驶汽车在某段平直高速公路上行
(2)求 0~50 min 内汽车的平均速度。
图 10-6
解:(2)在 0~50 min 内汽车通过的路程为 s=80 km,
则 0~50 min 内汽车的平均速度 v 总=
总
=
=96 km/h。
考
点
梳
理
夯
实
基
础
考
向
探
究
逐
个
击
破
6. [2019·江西]如图 10-6 所示是根据王爷爷驾驶汽车在某段平直高速公路上行
3. 公式:P=
的物理量。
,由 W=Fs 还可推导出 P= =
=
Fv
(注意:用P=Fv计算时,物体要做匀速直线运动)。
考
向
探
究
逐
个
击
破
[点拨] 做功多不一定做功快,做功快不一定做功多。只有在做功时间相同时,做
功多的才做功快。
考
点
梳
理
夯
实
基
础
考
向
探
究
逐
个
击
破
考点三 机械效率
1. 三种功
50 N,则拉力的功率为
15 W;若不计绳重和摩擦,则动滑轮的重力为 20
N。
图10-4
考
点
梳
理
夯
实
基
础
[解析]由图可知,水桶由 2 股绳子承担。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s=2h=2×3 m=
6 m,
拉力做的总功:W 总=Fs=50 N×6 m=300 J,拉力的功率:P=
总
=
300J
20s
1
拉力的大小F=
80
N,拉力做的功是 2400 J。
图10-2
考
向
探
究
逐
个
击
破
1
1
[解析]由题图可知,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股数是 3,则 F=3×f=3×240 N=80 N。物体通
过的距离 s 物=v 物×t=1 m/s×10 s=10 m,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s=3×s 物=3×10 m=30 m,
实验
次数
1
2
3